收藏 分销(赏)

[陕西]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638644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90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本文档共7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 综合说明 1.1 序 言 水库位于永寿县监军镇等驾坡村西漠谷河河道上,距永寿县城约4km,属渭河水系漆水河支流漠谷河流域,坝址以上流域面积51.66km2,河道长度14.63km,比降1.3%,常流量0.1m3/s。 水库始建于1977年,1980年建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小⑴型水库,设施灌溉面积1.3万亩。水库原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408.59万 m3,有效库容196.59万m3,死库容92万m3。 1998年永寿县供水工程规划,将水库列为水厂的主要补充水源地,年供水130万m3。 该库建于70年代末期,属于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较差,工程设施不完善,造成水库长期以来不能很好发挥效益,2002年9月水库大坝经过安全鉴定,被列为三类病险水库。 2003年6月咸阳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受永寿县水利局委托,进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工作,2003年9月完成初步设计并出案上报。2004年2月根据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本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后重新编制本报告。 1.2 水文 设计洪水采用咸阳市水文手册推荐的经验公式法、推理公式法和综合 参数法计算,径流采用径流系数法和径流深法计算,水库来沙量采用侵蚀模数法和水库淤积资料推算法计算。 设计采用成果:30年一遇洪峰流量217m3/s,300年一遇洪峰流量385m3/s;多年平均径流350万m3,50%水平年305万m3,90%水平年147万m3;水库来沙4.48万m3/年。 1.3 工程地质条件 1.3.1 土坝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区位于渭北黄土高原南部边缘地带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深切,地形较破碎,黄土源面向南倾斜,高程900~1050m,漠谷河自西北流向东南,河谷狭窄,河曲发育,谷底宽30~70m,河床漫滩两岸发育有一~三级阶地,阶地堆积物二元结构清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划分,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裂度7度。 坝基土层分为两层,上部壤土及含砾壤土,厚5~6m,下部为砂岩,左坝肩土层分别为两部分,上部高程(900m以上)为三级阶地堆积的黄土状壤土,弱透水,下部为残留的二级阶地堆积(高程900以下)为卵石夹砂,渗透系数k=10~15m/d,强透水。 卵(砾)石层顶面高程900m以上库区淤积厚度10~12m,形成天然防渗铺盖,减弱了坝肩渗漏,初估当库水位为921.5m时,左坝肩绕坝渗漏量Q=400~500m3/d,建议进行防渗帷幕灌浆处理。 右坝肩土层为黄土状壤土,属非湿陷性中压缩性土,弱透水,工程地质性能良好。 1.3.2 放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⑴ 涵洞 放水涵洞地质条件:在进口18~62m段基础土为人工填筑土,可塑~软塑,承载力fa=130KPa;在62~73m段基础土为黄土,具湿陷性,湿陷起始压力Psh=135KPa,承载力fa=135KPa;73~102m段基土为黄土,厚4.9m,基础以下湿陷性厚1.2m,属非自重湿陷场地,湿陷等级Ⅰ级,湿陷起始压力Psh=150KPa。洞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承载力fa=150KPa。 ⑵ 新建放水塔 地基土层由上而下可分为六层:填筑土,厚9~10m,可塑~软塑,分布高程905m以上,承载力fa=130KPa;黄土厚度3.8~4.0m,软塑,高程905~901m,承载力fa=135KPa;砂壤土厚0.7m,中密,承载力fa=120KPa;卵石层厚度1.3m,中密,承载力fa=180KPa;粗砂,厚2.3m,中密,承载力fa=200KPa;卵石层厚6.3m,承载力fa=360KPa。 1.3.3 溢洪道地质条件 溢洪道进口段99m利用原溢洪道,99~284改建,0~284段底板两侧地基土为黄土状壤土夹古土壤,承载力fa=180KPa,允许不冲刷流速v=0.6~0.8m/s;284~354段地基为黄土,承载力fa=135KPa;允许不冲刷流速v=0.55~0.6m/s;335~467段,底板地基土层有砾石及粉质壤土,厚10m,承载力fa=160KPa,允许不冲流速v=0.6~0.7m/s;粉质壤土承载力fa=100~200KPa,允许不冲流速v=0.5~0.6m/s。 1.4 工程任务 1.4.1 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是: ⑴ 复核洪水并确定除险加固任务; ⑵ 改建溢洪道使其具有安全通过设计泄量的能力; ⑶ 加固改建放水设施; ⑷ 完善大坝通讯、交通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 1.4.2 工程规模 本次设计确定工程规模为:水库校核洪水位925.30m,总库容442.3万m3,正常挡水位921.5m,相应的库容为288万m3,兴利调节库容105万m3。死库容183万m3,滞洪库容154.3万m3,水库除险加固后使用年限16年。 原枢纽主要建筑物规模不变。坝顶高程恢复到原设计坝顶高程927.0m,大坝局部加高0.4~2.17m,改造加固溢洪道,设计泄量100m3/s,校核泄量181.2m3/s,放水洞进行防渗加固,最大放水流量1.23m3/s,相应流速1.34m/s,改建卧管进口形式为放水塔进水。 1.5 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1.5.1 设计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库为Ⅳ等小(Ⅰ)型水库,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放水洞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 1.5.2 溢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 平面布置不合理,陡坡段(0+263~0+294)存在夹角α=56.5°、 半径R=30m的急转弯道,造成泄流不畅,行洪安全无法保障,原设计弯道消力池已遭破坏。 ⑵ 溢洪道中、上段两岸边坡陡峻,左岸高10~25m,右岸高5~13m,雨季易发生岸坡滑塌,淤堵池槽,影响泄洪安全。 ⑶ 原浆砌石衬砌损坏严重。 ⑷ 溢洪道出口无消能设施。 1.5.3溢洪道改造方案 改造方案保持原溢洪道平面布置不变,拆除原有风化失修的浆砌石,重新衬砌;整治泄槽断面;调整陡坡段比降;重建一级消力池;新建二级消力池及其尾水工程;两岸边坡进行削坡处理。 1.5.4 溢洪道加固改造设计 进口段为喇叭型,长29m,采用反坡,坡比1:100,侧墙边坡比1:0.5,底宽由21m渐变到16m,M10浆砌石衬砌厚度40cm,溢流堰采用无坎宽顶堰,堰顶高程921.5m,堰长10m,堰顶宽16m,采用40cm厚M10浆砌石砌筑。 一级陡坡上段(0+039m~0+138)长99m,底坡坡比为1:100,底宽16m,梯形断面,边坡比1:0.5,C20砼衬砌,底板厚度40cm。 一级陡坡下段(0+138~0+230.8)长92.8m,底宽由16m变到13m,底坡1:5.5,梯形断面,边坡比1:0.5,C20砼衬砌,底板厚度40cm。侧墙及底板表面加Φ10@20×20钢筋网片,底板下设横向排水反滤体,间距10m,纵向布设φ50排水塑料管,排水入消力池。 一级消力池(0+230.8~0+263)长32.2m,底宽13m,池深1.7m,复 式断面,边坡1:1,C20砼衬砌,池底厚60cm,侧墙及底板表面加Φ10@20×20钢筋网片。 一级消力池后接二级陡坡上段,为弯道段:弯道长31m,转弯半径31.45m,转角56.5度,底坡1:100,厚40cm,C20砼衬砌并加Φ10@20×20钢筋网片。 二级陡坡下段长69m(0+294~0+363),底宽13m,厚40cm,底坡坡比1:5.5,侧墙及底板衬砌与一级陡坡相同。 二级消力池长×宽×深为30m×13m×1.4m衬砌与一级消力池相同。护坦段长15m,M10浆砌石衬砌厚40cm,其后为10m长的铅丝笼石海漫护滩。 溢洪道总长418m,沿长度方向每1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采用651橡胶止水带,缝间填沥青水泥砂浆。 1.5.5 放水设施改建与加固 处理方案:拆除涵洞进口卧管放水设施,改卧管放水为塔闸放水,对涵洞内侧拱部及部分侧墙裂缝采用M12防水砂浆进行填充勾缝处理,涵洞砌石外侧及围岩采用充填灌浆加固处理,灌浆孔从洞内沿洞顶及两侧共布设三排,孔距2m,灌浆深度为砌体外1.5m,灌浆材料为水泥浆,二序施工,共布设132孔,钻孔总进尺 250.8m,灌浆总进尺 198m。 放水塔设计:放水塔布置在大坝左侧迎水坡上,平面位置见总体平面布置图XG-01,放水塔为圆型钢筋砼结构,塔身内径2.6~2.8m,壁厚下段为0.5m,上段为0.4m,放水塔基础为4根直径1.0m的钢筋砼灌注桩,桩长12.7m,基础承台为圆型钢筋砼结构,直径5.6m,厚1.5m, 承台顶面高程910.00m。 放水塔设工作闸门与检修闸门各1扇,均为平板钢闸门,闸门尺寸宽×高为1.0×1.2m,工作闸门与检修闸门均布置在塔内,闸室底板高程910.00m,放水涵洞与放水塔在工作闸门之后相衔接。 放水塔内设检修平台,高程923.0m。 闸门启闭机构选用LQ-15t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启闭机平台高程927m,启闭机房为砖混结构,高度4m,建筑面积10.2m2。 1.5.6 防汛道路布置 防汛道路布置于大坝及坝下游右岸坡,道路长度800m,设计为单车道,行车道宽3.5m,土路肩宽度0.5m,道路纵坡3.3%,横坡2%,坡向两边。排水沟设于路两边,断面为梯形,底宽30cm,深30cm,边坡比1:1,路基开槽净宽6.0m,路槽边坡1:0.5。路面为沥青路面,基层厚20cm,路基原土夯实,压实度达到0.94以上。 1.5.7 大坝安全监测 根据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附录A,土石坝安全监测项目分类表A,参照Ⅲ级建筑物拟定该工程大坝的监测项目为巡视检查,坝体表面变形监测,坝体渗流压力、渗流量监测,上、下游水位,降水量,气温等水文气象监测。 1.6 施工组织设计 1.6.1 施工条件 水库距县城约4公里,大坝下游约0.8公里处有县城至甘井镇公路通过,该公路与312国道相接,交通方便。 工程施工现场开阔平坦,可满足建筑材料堆放、施工机械停放等,原有抽水站多间空房可作仓储生活用房,施工进场不便的问题,通过先修建0.8km长防汛道路,便可得到解决。 施工用水可以从水库及下游河道提取,生活用水可从原抽水站沟道中提取泉水或从下游水厂拉运。施工用电可就近从水库左侧下游抽水站引接。通讯线路,可从左侧塬上等驾坡村架线接入。 1.6.2 建筑材料 土料场选在左岸三级阶地上,土质较均匀,料场开采条件良好,运距短,储量丰富,满足工程需求。 砌石料可从乾县境内峰阳乡五峰山石料场采购,其材质和储量均可满足工程要求,石子可从石料场石碴料代替,砂料用渭河砂,从杨凌砂厂采购。 工程所需钢材、木材、水泥等材料,可就近采购。 1.6.3 施工导流 由于本工程条件所限,放水洞、放水塔基础及其塔身下部和土坝迎水坡干砌石护坡下部施工时,需将上游河流来水截蓄两个月。拟修建临时草土围堰,围堰长度175m,堰高4.3m,顶宽2.0m,梯形断面,上下游坡均1:1,彩条布防渗。 1.6.4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⑴场内施工道路 场内道路拟布设两条,泥结石路面,宽4m,一条为坝顶道路,长250m,另一条沿溢洪道右侧布设,长约350m。 ⑵生产系统布置 砼及砂浆拌合系统:拌合站布置应尽量减少砼水平运输距离,保证入仓砼质量,因此放水塔砼拌合站布置在与放水塔对齐的坝顶位置,设2台0.4m3砼拌合机,供放水塔及工作桥砼浇筑。 坝体砌石砂浆拌合站布置在坝顶中部,供应背水坡排水沟砌石所用砂浆。 溢洪道砂浆拌合站布置在溢洪道右侧平台,设两台砂浆拌合机,一台备用。 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厂与砼予制构件,放大坝左岸平台上,钢材、木材加工及模板制作放在原抽水站院内。 ⑶生活区办公区布置 生活办公用房可利用原抽水站空房,及在院内搭建临时用房。 1.6.5 主体工程施工 ⑴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配合装料,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回填碾压采用8t~12t压路机碾压,局部采用蛙式打夯机配合夯实,砌石以人工施工为主,场内二次转运以翻斗车为主,辅以人力车配合。 水泥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 砼采用砼搅拌机拌合,翻斗车运输,插入式与平板式振捣器振捣。 ⑵放水塔施工 放水塔施工工序为:钢筋砼灌注桩基础,塔身砼浇筑,工作桥基础、排架及Ⅱ型梁砼浇筑,启闭机房施工,闸门及启闭机安装。 ⑶放水涵洞防渗处理 对放水涵洞进行全断面回填灌浆,灌浆孔从洞内沿洞顶及两侧共布设三排,孔距2m,深度为砌体外1.5m,材料为水泥浆,二序施工,灌浆前应进行灌浆试验。 ⑷溢洪道施工 溢洪道施工场地开阔,可全面铺开,同时进行。 施工工序: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底板浆砌石及砼施工,侧墙浆砌石及砼施工,出口消能工施工。 ⑸大坝施工 迎水坡从淤积高程912.5m起至坝顶进行干砌石防护处理和坡面防渗处理,施工工序:清除草皮,整修坡面,铺复合土工防渗布铺砂砾石反滤层,干砌石护坡施工。 背水坡修复工程包括三项内容:即坡面修复,排水棱体修复,排水沟修复,排水棱体修复应将排水体破坏部分清除,再进行修复施工。 坡面排水沟施工工序:拆除旧排水沟,按设计要求开挖排水沟基础,排水沟砌体施工。 坝顶修复施工工序:将坝顶沉陷部分恢复至设计高程,在坝顶修20cm厚泥结石路面。 1.6.6 施工总进度 拟定计划总工期12个月,从当年8月1日开始至来年7月31日结束,施工分三个阶段: ⑴施工准备期:工期2个月,当年8月~9月,主要进行施工招标及前期准备工作; ⑵主体工程施工期:工期9个月,安排在当年10月~来年6月,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⑶工程完工期:来年7月,竣工验收准备与施工场地清理工作。 1.7 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绝大部分环境因子无不利影响,对少部分环境因子有不利影响,且都以施工期暂时影响为主,这些不利影响都可以采取措施予以减免。除险加固工程永久占地5亩,临时占地10亩,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赔偿共计53000元,弃土方40000m3,指定弃土场弃土造田增加费用50000元,建立水量、水位、水质监测系统费用1万元。环境影响投资估算总计11.3万元。 1.8 工程管理 成立水库管理站,隶属永寿县水利局,编制定员12人。新建管理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00m2;占地360m2,围墙86m。因库区管理站远离城镇,为保证通讯通畅、防汛信息及时传送,管理站增设防汛电台 1部、电话1部、配置工具汽车一辆,摩托车二辆,以满足工程管理需要。 1.9 工程概算与经济效益 工程总计挖土方4.83万m3,填土方0.97 万m3,水泥砂浆砌块石1048m3,干砌块石与铅丝笼石2802m3,浇筑砼3482m3,消耗钢材66 T,木材55 m3,水泥1027T,概算投资546.72元。 工程经济计算期32年,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给县城年供水127.8万m3,经分析计算,经济净现值267.5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 1.38,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16.3%。 2工程概况 2.1 工程现状 水库位于永寿县监军镇等驾坡村西的漠谷河河道上。坝址距县城4km,是一座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功能的小⑴型水库,总库容408.59万m3,有效库容196.59万m3,滞洪库容120万m3,死库容92万m3,已淤积库容112万m3,坝前淤积高程912.5m。该库于1977年10月动工修建,1980年竣工,运用至今。 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洞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原设计坝高31m,坝顶长260m,坝顶宽7.5m,坝基宽172.2m。大坝迎水坡分为三级,平均坡比1:3,干砌块石护坡;背水坡分为三级,平均坡比1:2.5,草皮护坡。坝后采用棱柱式堆石排水体,排水体顶宽1m,高4.2m,坡比1:1.5。原设计坝顶高程927m,经2003年7月实测,局部坝顶高程为924.83m~926.6m,比设计坝高低0.4m~2.17m。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的土基上,全长458m,梯形断面,浆砌石衬砌,底宽16m~13m,侧墙高3.6m,边坡比1:0.25~0.6。溢洪道由喇叭形进口、宽顶堰、缓流段和陡坡段组成。堰顶高程921.5m,堰宽16m,堰长10m,堰后缓流段底坡1:200,缓流段下接一级陡坡,底坡1:7.3。一级陡坡消力池位于半径R=30m,弧心角α=56.5°的弯道段,消力池长×宽×深=25×15×1.7m,现已冲毁。消力池下接二级陡坡,底坡1:10,出口未建消能工,出口河道高程893.76m,设计最大泄量 224m3/s。 放水洞位于坝左肩,卧管取水,洞进口高程910.0m,洞长91.5m,断面为城门洞型,高1.5m,宽1.0m,浆砌片石衬砌,底坡1:200,设计放水流量1.23m3/s。 该库的效益主要是:㈠设计抽灌面积1.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曾达到0.5万亩(扬程131.7m);㈡规划向下游的永寿县水厂年供水130万m3。 该库一旦失事,将冲毁下游的水厂、制药厂抽水站、永~甘公路桥,并危及下游的乾陵水库及沿岸数万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大坝安全鉴定报告及本次设计对工程实地勘察调查分析结果,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病害是: ⑴防洪标准低。一是大坝局部高度比原设计坝高低0.4~2.17m,校核洪水可能翻坝。二是溢洪道不能确保设计洪水安全通过。仅能达到约3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⑵大坝填筑质量差,坝体裂缝、塌坑时有出现。大坝迎水坡护坡破坏严重,背水坡排水不畅,坝脚排水体几乎看不见片石砌护,仅有一些砾卵石堆积。 ⑶溢洪道泄洪不安全。溢洪道修建于土基上,长约450m,一级陡坡消力池位于半径R=30m、弧心角α=56.5°的弯道段,已被山洪冲毁,完全丧失了消力功能。二级陡坡下游,即溢洪道出口无消能工程。溢洪道现有的浆砌石因石块风化、脱落、衬砌面凹凸不平等,几乎全部 不能利用。 ⑷放水洞取水卧管严重漏水,洞内有多处裂缝,距洞出口30~90m段洞顶及部分侧墙出现渗滴水现象,洞顶拱部砌石多处石间缝无砂浆。 ⑸大坝无监测设施和通讯设备,无防汛抢险道路,放水方式落后。 2.3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⑴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1.3万亩,长期以来水库带病运行,灌区用水无法保证; ⑵规划向水库下游(1.8km)的永寿县水厂年供水130万m3,现状工程无法保证向水厂正常供水; ⑶水库的安危,涉及其下游水厂、永寿药厂抽水站、永~甘公路、乾陵水库以及沿线数万人的安全。 综上所述,尽快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于促进水库灌区人民奔向小康社会、推进永寿县城市化建设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确保水库下游沿岸人民的防洪保安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举措。 3 水 文 3.1 流域概况 漠谷河属渭河水系漆水河支流,发源于永寿县麻亭镇、流经乾县、武功、于武功镇麦河口入漆水河,流域全长80.6km,流域面积481.7km2,河道比降6.3%。 漠谷河流域在60~70年代期间,自上而下共修建了4座水库,即:永寿县的水库(小⑴型),乾县的乾陵水库(小⑴型),老鸦咀水库(中型)和大北沟水库(中型)。流域在乾陵水库以上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地面 和沟道坡度较大,植被较好。乾陵水库以下为黄土台塬区,地面及河道坡度较缓,河床深切、窄深,岸坡高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水库位于永寿县监军镇等驾坡村的河道上,坝址以上流域面积51.66km2,流域长度14.63km,河道比降1.3% ,1959年在上游东西支沟分别修建了五龙泉和王家沟陂塘,集水面积分别为5.17km2和3.15km2。 漠谷河流域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冷暖分明,冬季寒冷多风,夏季湿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9.5mm, 年最大降雨量857.3mm,年最小降雨量298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 7~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0%以上,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多年平均蒸发量1257mm,多年平均气温10.8℃,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18℃,无霜期207天,多年平均冻土深度56cm,最大冻土深度60cm,最大风速18m/s。水库坝址以上河道常流量0.1m3/s,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 3.2 水文资料 水库所在的漠谷河流域内无水文测站,属无资料地区,故本次坝址处径流和设计洪水计算,采用咸阳市水文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推荐的推理公式法、综合参数法和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水库上游东西支沟修建的五龙泉和王家沟陂塘,由于集水面积小,容积小、设计标准低,本次水文计算不计其影响。 3.3径流 径流计算采用《手册》中径流深法和径流系数法分别计算分析确定。 ⑴径流深法 计算公式:W=Y·F/10 式中:W—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 Y—流域平均年径流深(mm), Y=71mm; F—流域面积(km2), F=51.66km2; 经计算:W=366.8万m3。 ⑵ 径流系数法: 计算公式:W=a·1000·F·H 式中:a—径流系数,查知a=0.11; H—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查知H=600mm; W、F—意义同前; 计算得:W=341万m3。 根据上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确定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0万m3。 ⑶ 设计年径流量 从《手册》中查得流域内Cv=0.56 , Cs=2.5Cv,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分别为: W50%=305万m3 ,W75%=207万m3,W90%=147万m3, W95%=119万m3。 ⑷ 径流月分配 采用邻近流域漆水河好寺河站典型年径流月分配比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 设计年径流月分配表 表3-1 单位:万m3 3.4 洪水 3.4.1 经验公式法 采用公式:QP=KP·Fn 公式:QP—重现期为P的设计洪峰流量(m3/s); F—设计流域面积,51.66km2; KP—重现期为P的经验参数; n —指数;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经验公式法) 表3-2 3.4.2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推理公式法 ⑴设计暴雨 因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1.66km2,小于300km2,按《手册》规定,取设计点暴雨历时为12小时, 由《手册》查得流域几何中心不同历时1、3、6、24小时最大点暴雨量均值Hi及变差系数CV,取CS=3.5CV,查皮一Ⅲ型曲线得模比系数KP值,由公式Htp点=Kp·Ht,求各频率的设计点暴雨量。其中H12p= (H24p·H6p)0.5。 各历时点暴雨参数表 表3-3 各历时点暴雨量成果表 表3-4 单位: mm 各历时面暴雨量计算 公式:Htp面=αt·Htp点 式中:αt=1/(1+at·F)bt Htp面—设计历时为t的设计频率的面雨量(mm) ; Htp点— 设计历时为t的设计频率的点雨量(mm) ; αt —暴雨历时为t的点面折减系数 ; F—流域面积(km2 ); at、bt—参指数。 各历时面暴雨量成果表 表3-5 单位: mm 设计暴雨的时程分配:采用《手册》中同频率分时段控制概化雨型表进行推算。 暴雨过程流域形状修正系数:γ=1.086F-0.036=0.942 流域形状的时段改正量ΔH经计算为 P=3.3% ΔH=0.5mm P=0.33% ΔH=0.8mm ⑵产流计算 根据《手册》产流过程按超渗产流模型计算,流域土壤最大蓄水量100mm,取设计前期影响雨量Pa=50mm,求出不同历时的土壤含水量和入渗率,再由各时段的面雨量和对应时段的入渗量推求产流过程。 在产流过程中扣除时段平均潜流量,即得净雨过程。 R潜=R总×15% 净雨过程推求详见下表: 净雨过程计算表 3.3% 表3-6 净雨过程计算表 0.33% 表3-7 ⑶洪峰流量计算 流域特征参数θ计算公式:θ= 汇流参数m计算公式:m=1.34θ0.578hR-0.514 流域汇流时间τ计算公式:τ=0.278L/mJαQmβ 历时为t的洪峰流量公式:Qt=0.278Fht/t 上列各式中: F—流域面积(km2),51.66km2; L—流域长度(km),14.63km; J—沿流程L的平均比降,1.3%; hR—设计净雨量,当hR≥70mm时,采用70mm; ht—相应于t时段的净雨量(mm); Qm—洪峰流量(m3/s); α,β—经验性指数,这里采用:α=,β= ; 参数计算成果表 表3-8 由公式τ=0.278L/mJαQmβ和Qt=0.278Fht/t采用图解法进行计算,设计洪水计算图见图3-1,计算结果见下表: 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推理公式法) 表3-9 3.4.3 综合参数法 采用公式:Qp=C·Hptα·fm·Fn Qp—不同频率洪峰流量(m3/s); F—流域面积(km2); C、α、m、n—经验性参、指数; Hpt—设计频率某时段净雨量(mm); f—流域形状系数,f= ; L—流域长度(km); 计算结果见下表: 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综合参数法) 表3-10 3.4.4 设计洪峰选用 水库设计洪水,除本次设计中进行复核外,该库大坝安全鉴定中也做过复核计算,现将两次洪水计算成果汇总于后,以比较选用。 本次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表3-11 单位:m3/s 大坝安鉴复核 表3-12 单位:m3/s 另外,从《手册》中公布的历史洪水调查成果查知,漠谷河乾县袁家庄断面,流域面积245km2,1925年8月3日,洪峰流量897m3/s。重现期60年(较可靠),1954年8月16日,流量547m3/s,重现期30年(可靠),由此推得水库3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13m3/s,300年一遇洪峰流量432m3/s。 从本次洪水计算三种方法的结果来看,经验公式法和综合参数法结果比较接近,但校核洪水峰值偏大,而推理公式法计算结果比较适中,且与大坝安鉴洪水复核的结果比较接近。由历史洪水调查推算的水库洪水流量均与综合参数法结果接近。 综上所述,并考虑到《咸阳市实用水文手册》中的推理公式法对小流域洪水计算有一定的精度,较多的采用了流域的特征值和经验参数,即代表了区域洪水的共性,又突出了计算流域洪水的特性,因此其成果的精度和实用性较高,所以采用推理公式法求得的设计洪水成果值,即: P=3.3% 时 Qm=217m3/s P=0.33% 时 Qm=385m3/s 3.4.5 洪水总量 采用设计流域面积和产流历时时段内的净雨深的乘积求得。 计算公式:W=1000htc·F 经计算:W3.3%=242万m3 W0.33%=431万m3 3.5设计洪水过程线 地面洪水过程线采用五点概化模式,各参数如下: Ka=0.11 K b=0.185 K c=0.245 kτ=0.210 回加潜流采用公式:Q潜max=0.556 潜流过程按等腰三角形叠加,起点与地面径流过程对应,峰值则置于地面径流过程的终止点。 设计洪水过程线特征值表(3.3%) 表3-13 注:W=W面+W潜=240.5+72.5=313万m3。 校核洪水过程线特征值表(0.33%) 表3-14 注:W=W面+W潜=429.6+129.4=559万m3。 水库洪水过程线表 表3-15 设计洪水过程线见图3-2。 3.6 水库泥沙 ⑴ 按侵蚀模数法计算 查《手册》侵蚀模数图,水库流域上游侵蚀模数为500~1000T/km2·年,下游为2000~2500T/km2·年,考虑到水库流域大部分为土石山区,植被较好,采用侵蚀模数为1500T/km2·年。 河流输沙量:1500×51.66=7.7万t/年 泥沙容重取1.4t/m3,来沙量为5.5万m3/年。 ⑵ 按水库实测淤积量推算 水库无排砂条件,其库内泥沙淤积量可作为推算河流来砂的依据。水库始建于1977年,1980年建成运行,水库拦砂从78年开始,经2003年7月对水库淤积进行实测,测得淤积高程为912.5m,淤积量为112万m3,计算得年平均淤积量为4.48万m3。此值与侵蚀模数法计算数值相差不大,因此确定水库上游河道来砂量按4.48万m3/年计算。 4 工程地质 本阶段地质勘察工作,共布设钻孔4个,进深150.5m,探井11个,进深89m,取原状土样47组,扰动土样及砂卵石样各2组,水样3组;三轴试验(CU)8组,标准贯入试验44次,重(2)型试验15次;水位观测8次,测放坑孔18次,测绘库区地质平面图(1:10000)13km2,坝址区地质平面图(1:1000)0.4km2,地质剖面图(1:500)1.7km。下面就主要工程地质条件作以简要阐述: 4.1 区域地质概况 工程区位于渭北黄土高塬南部边缘地带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深切,地形较破碎,黄土塬面向南倾斜,高程900~1050m,漠谷河自西 北流向东南,河谷狭窄,河曲发育,谷底宽30~70m,河床漫滩两岸发育有一~三级阶地,阶地堆积物二元结构清晰。上部黄土、壤土,下部砂、卵(砾)石。 区域地层出露由老到新为:奥陶系下统(01),二叠系上统孙家沟组(P2S),三叠系中统铜川组(T2t)及第四系(Q)。 工程区位于鄂尔多斯台拗南缘,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与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对工程区稳定有影响的全新活动断裂有:岐山—乾县—富平活动断裂及五峰山—口镇—西寨活动断裂带。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划分,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7度。 区内地下水按含水层岩性为孔隙~裂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孔隙~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为冲积、洪积的壤土、砂壤土、砂卵石层和风洪积黄土状壤土。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为奥陶系下统灰岩、二叠系、三叠系砂泥岩互层。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于附近的沟谷和河流。 4.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位于黄土高塬南部边缘的漠谷河上游,水库回水1.8km,库区两岸“V”字型黄土沟壑发育,地形破碎,冲沟切深60~100m,库区边坡主要由中更新统黄土状壤土组成,坡面倾角:近坝区600m范围内40°~50°,局部大于60°,其它地段30°~40°。库区两岸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松散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地下水补给库水。 库区地形封闭,两岸黄土塬体宽厚,库盆由弱透水的黄土状壤土构成, 地下水位高于正常库水位,水库渗漏问题不存在。 近坝区库两岸边坡较陡,随着库水位升高存在塌岸问题,库区上游黄土坡面倾角一般30°~40°,基本稳定。根据工程地质类比和预测,近坝区水库塌岸宽度一般5~10m,塌岸高度15~20m左右,估算总塌岸量10万m3左右。 库区河谷狭窄,无浸没及淹没问题。水库淤积物的主要来源,一是洪水携带泥沙,二是库区塌岸、滑坡等。 4.3 水库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 枢纽区河谷呈“U”型发育,河床及漫滩宽60~100m,高程890~900m左右。河床两岸发育有一、二、三级阶地,一、二级阶地呈条带状分布,宽20~35m,阶面高程:一级阶地901~905m,二级阶地908~915m;三级阶地呈块状残留于河谷凹岸,阶面宽150~200m,高程940~960m。一、二级阶地属内叠阶地,三级阶地属侵蚀堆积阶地,阶地堆积物二元结构清晰。 河谷两岸黄土斜坡高80~90m,坡面倾角30°~45°,基本稳定,局部地段大于60°,稳定性差。1983年11月库水位为918.55m时,大坝上游左岸200~300m处陡坡地带曾发生滑坡,滑坡体宽150~200m,长80~150m,大部分淹没于库水位以下,减少库容约50万m3,滑坡体滑动方向50°~60°,应属水库滑坡。 枢纽区地层岩性按岩土工程地质特征由新到老可划分为12个工程地质单元:人工填土(Q4S),淤泥质壤土(Q4l),粉质壤土(Q4col+dl、Q4del),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壤土(Q4dl+Pl),全新统冲洪积 层(Q4lal+Pl),黄土(Q32eol),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黄土状壤土(Q2eol+Pl),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l+Pl),二叠系上统孙家沟组砂岩(P2S)。 地质构造:坝址区没有发现断层,砂岩走向60°~80°,倾向NW,倾角8°~12°。 水文地质:坝址区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河漫滩地下水位埋深0.3~5.0m,含水层以卵(砾)石为主,卵(砾)石层渗透系数K=10~15m/d;两坝肩地下水补给河水,含水层岩性上部为黄土状壤土,下部卵(砾)石层,黄土状壤土属弱透水层。河水及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成果及建议值如表4-1,土的三轴压缩试验成果汇总如表4-2,三轴剪切试验应力圆和强度包线如图4-1;因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属小样本统计,地质建议值的取值原则采用:比重、液限、塑限取小值平均值;含水量、压缩系数、渗透系数取大值平均值;密度、压缩模量取小值平均值;抗剪强度按照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附录三第二节规定整理。 根据工程地质类比,砂岩属中硬岩,强风化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Ⅳ类,弱风化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Ⅲ类。 4.4 土坝工程地质条件 4.4.1 坝基 坝基土层分为两层,上部(Q4aL+PL)壤土及含砾壤土⑤-1,厚 5.0~6.0m;下部为砂岩⑿。壤土⑤-1松软~软塑,渗透系数K=1×10-4cm/s;砂岩表部的强风化带厚2.0m,岩体破碎,① 弱风化带岩体比较完整。根据工程地质类比,强风化带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Ⅳ级,抗剪断强度f'=0.70,c'=0.3MP a-1,E0=200MP a,透水率q≥15LU,中等透水;弱风化带岩体比较完整,② 基本质量级别为Ⅳ级,抗剪断强度f'=0.85,c'=1.0MP a-1,E0=1000MP a,透水率q≤10LU,弱透水。 坝基防渗:设计采用砼浆砌石截水墙防渗,③槽底宽5m,坡比1:0.83。从ZK2可以钻孔资料来看,截水槽地基为弱透水的含砾壤土⑤-1,不存在卵(砾)石层。坝前水库淤积的粉质壤土厚17~18m,渗透系数K<1×10-4cm/s,起到了天然防渗铺盖作用,所以坝基渗漏轻微。 4.4.2 左坝肩 左坝肩土层分为两部分,上部(高程900m以上)为三级阶地堆积的黄土状壤土⑩-2,属非湿陷性中压缩性土,弱透水;下部为残留的二级阶地堆积,高程900m以下为卵(砾)石夹砂⑨,稍密,渗透系数K=10~15m/d,强透水。从勘探资料来看,砾(卵)石夹砂层⑨与三级阶地下部堆积的卵(砾)石⑾连通,形成了左坝肩渗漏通道。 卵(砾)石层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