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_耿双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359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_耿双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_耿双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_耿双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道纵横190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26 期)【提 要】“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诸多古代先贤都对知行关系进行过论述。王阳明是我国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在道德层面上实现了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使得道德领域中“知行脱节”现象偶有发生,对我国道德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鉴古知今,王阳明对知行关系的精辟论述为我们处理道德领域“知”“行”脱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其“知行合一”思想对新时代我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道德建设当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2、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建设,提出必须加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上我国道德建设稳步向好。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市场经济、制度、法律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当前我国道德领域中仍存在一些不良道德现象,这些不良道德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为了满足私欲,置道德认知于不顾,做出不良道德行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于道德认知与道德践履即知与行的讨论非常丰富,在众多关于知行关系的谈论中,王阳明可谓是集大成者,提出了“知行合一”学说,在道德层面上实现了实践与认知的统一。鉴古知今,中国古代先哲们的探索实践,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一、王阳明知行观形成背景(一

3、)时代背景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政治上,官员相互勾结,政治腐败。经济上,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传统道德观念异化,逐利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文化上,明朝以程朱理学作为官学,推行“存天理,灭人欲”,官员的选拔任命偏重文字功底,轻视道德实践,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知行分离。王阳明深刻认识到明朝所存在的种种矛盾,认为导致这些矛盾的根本在于人们受到僵化思想的影响,道德品质低下,知行分离。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纠正社会风气,恢复即知即行的作风,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二)发展渊源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已经开始对知行关系进行讨论,相关的原始文献记录则可

4、追溯源至尚书说命中记载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书说命),把知行当作两个方面来看。之后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国先哲们对于知行观的探索一直没有停下过脚步,其中在先秦诸子百家时期和宋代程朱理学对于知行观的探讨达到了顶峰,这也是王阳明知行观的主要来源。1.先秦诸子学派对王阳明的影响在知行关系上,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行为先,“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孟子主张知先行后,在人性论上秉持“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良知”具有先验性。王阳明继承了孟子关于“良知”的看法并发展为“致良知”。与孟子人性观截然不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良好的品性需要通过后天习得,所以荀子十分重视“行”的重要性,主张行是知的最终目的。

5、王阳明认同荀子的这种观点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真知”与“假知”。道家老子明确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由此可见,老子认为对于万千事物的认识,不是从外部客观世界中获得的,即知不是从行中获得,主张“不行而知”,否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墨子将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强调只有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墨子这种过分强调直接经验,忽视理性思维的做法也带有明显的弊端。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韩非看来,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要通过“参验”这一比较研究的手段,看名与实是否相合,以此来验证知的真伪性,由此可以看出韩非将行作为检验知的标准。同样,王阳明也主张知是检验行的

6、重要标准和途径,认为只有王 阳 明“知行合一”思想及 当 代价值研究耿双凤DOI:10.14014/11-2597/g2.2023.02.0041912023年第2期(总第326期)文道纵横经历过行检验的知才能称得上真知。2.宋代程朱理学对王阳明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观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宋代的程朱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程颐、程颢、朱熹。在知行关系上,二程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都主张知为本、行次之。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程颐(2020)坚持内发论,强调“知者吾之所固有”,认为道德知识来源于内心的“天理”,是本来就具备的。在知行关系上,程颐认为知先行后,知更为重要。尽管程颐主张知先行后,但并不主张将知行完全割

7、裂开来。朱熹从社会伦理道德层面出发来思考知行关系问题,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在先后顺序上,知先于行,在个体的道德实践中,要先有知,才能在实践中落实。同时,就知行的轻重来说,朱熹又强调行重于知,获得知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人们在知的指导下达到行,知与行之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王阳明对朱熹“知行并进”的观点给与了充分肯定,但反对朱熹将知与行看成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主张知行本就是一体,要在事上下功夫,坚持“着实躬行”。二、王阳明知行观的内涵 王阳明在批判继承二程和朱熹思想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的知行观即“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建立在“心即理”理论基础之上,

8、将知与行看做是一个整体,理论的最终价值指向是达到圣人之境。(一)知行观的逻辑起点心即理在中国整个的宋明清理学体系中,研究“心”与“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基本的哲学问题之一。陈来认为(2006),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是理学以“本体功夫”为基本结构的全部体系的决定基础,也是新儒家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基本进路。所以,要想了解王阳明的知行观首先就要理清王阳明对于“心”“理”二者关系的看法。王阳明开始学习儒学之时,对于朱子的思想是非常尊崇的。朱子认为,万事万物的理作为“性”存在于心中,性即是理,“天理”就存在于世间的万事万物之中,而获得“天理”的途径就是“格物”。于是王阳明便效仿朱熹格物之学,跑到亭前格

9、物穷理,非但没有参透竹子之理,还染上了病,这使他一度怀疑自己“学圣贤”的能力。经过“亭前格竹”事件之后,王阳明开始反思为何自己按照朱子的指示去万事万物上求理却始终求不到,这一困惑一直困扰着青年王阳明。直到中年,在龙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王阳明终于顿悟,从思想上对朱子的“格物说”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最终通过思索认识到天理不应该向外部世界寻找,而是应该向内探求,主张天理就在人们的心中,“心即理”成为其核心命题。(二)知行合一面对明中期颓丧的士风,王阳明认为其根源在于“知行分二”的观念导致的,为了扭转颓靡的社会风气,恢复“即知即行”的作风,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同时,王阳明指出,虽然“知行合一

10、”提出确实是为了扭转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但从本体论上来说知行本就是“合一”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命题,认为知与行皆为心之本体,不可分作二。王阳明(1992)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本身就是行的开端,就好比人有了行路之心然后才会去认识路,行路之心是意念,意念属于知的范畴,从意识是行动的开始阶段来说,意识本身就是行为过程的最初阶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识也就是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说的知并非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理论,也包括意念、思维等知觉形式。另外,在阳明看来,行为实践是意念的完成,也就是行是整个知过程的最后阶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也是知。同样,

11、阳明所说的行也不仅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活动,也包含人的心理行为,即意念之动即是行。所谓知行不过是同一工夫在其实现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即知是行的理论指导,行是达到知的手段,脱离了行,就不能获得的知,知行之间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三)知行观的目的致良知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何为“良知”?孟子认为,良知是人们天赋的道德观念,小孩从小就知道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这些道德观念不是后天通过教育等外在的途径识得的,而是天生就有的,可见,孟子认为的“良知”具有先天性。王阳明继承了孟子关于“良知”的观点,在本体论意义上,王阳明认为“良知乃是心之本体”;在“良知”与“天理”的关系上,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天

12、理”;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王阳明认为人性本善,“良知即是至善”。在本体论意义上,王阳明(2014)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良知即是心之本体,是心的本然状态。良知即是心之本体,无所谓开始不开始,是一直存在的,是人先天之知。在良知与天理的关系上,王阳明(1992)认为“良知文道纵横192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26 期)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与天理是同一体。所谓天理就是人生而知之的道德理念,天理的自然流露就是良知。在王阳明那里,圣人与普通人的有着同样的良知,人们只要按照自己内心的良知进行生活实践,就有可能成为圣人。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王阳明继承了孟子人

13、性本善观点,认为“良知即是至善”。良知是至善之本体,良知一旦偏离了至善之本体就会变成恶行。从人的天性上来说,人天生就是至善的,之所以会出现恶的行为,是因为行恶之人的良知被自己的私欲给遮蔽起来了,失去了良知的本然状态,所以要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战胜私欲,恢复天理,使得良知不再被遮蔽,完全地显露出来,这就是“致良知”。三、王阳明知行观对新时代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通过对王阳明知行观的再分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对于推进新时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入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

14、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刻不容缓。2015 年两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要深入挖掘王阳明思想中的精华,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与时代精神相统一,从而满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需要。王阳明认为成圣的关键就是要有成为圣人的意志。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当代我们的道德意识大多是源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并非是无归根之木,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当中,反映出当代社会发展对于每个公民共

15、同的一种道德要求。因此,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养成教育融入于整个国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深入到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推及个人就是要着重培育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加强道德实践,助力中国梦的实现王阳明强调知行统一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知而不行的社会风气,同样,在新时代的今天,这些问题仍然会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道德教化的同时也要更多关注道德实践。王阳明认为道德的评价标准不是那些口头上人人都可说得的道德认识,而是要看他的道德实践,只有真正将心中所知落实到实际所行,我们才说他是真的知道。这也启示我们在进行道德建设时,既要重视道德知识的培育,也要

16、重视道德实践的落实,以正确的道德观作为指引,将道德知识外化为道德实践。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拼搏,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聚合体,也是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不仅是科学的理念,更是伟大的实践,是知行合一的统一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勇于担责,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斗。注释程树德2013 论语集释上 第113页,中华书局。汤漳平、王朝华2014老子(第四十七章),中华书局。程 颢、程 颐2020二程遗书(第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人杰2002朱子全书(第十四册)第 298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陈来2006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 18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守仁1992 王阳明全集 第53页、第1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守仁2014王阳明全集第 69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参考文献董平2010传奇王阳明,商务印书馆。吴震2011阳明心学与劝善运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1 期。冈田武彦2014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重庆出版社。何静2015阳明心学对程颐的借鉴及其思想联系,哲学研究第 9 期。彭传华、张鹏伟2021 王阳明理欲之辨探微,湖南社会科学第 4 期。杨国荣2022 中国哲学中的王阳明心学,孔学堂第 2 期。(通信地址:315000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