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_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_韩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338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_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_韩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_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_韩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_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_韩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 0 2 2-1 2-0 5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面向未来科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探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面向未来技术的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J G 2 0 2 2 0 1 9 Z D)、“以 引企入教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制和路径研究”作者简介:韩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郑丽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管理学博士;张江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工学博士。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

2、韩钰 郑丽娜 张江龙【摘 要】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既嵌入传统学科专业框架下的培养体系,又要突破路径依赖、探索学科专业实质性交叉融合的新路径。基于未来科技创新“重混”的本质特征,面向未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逻辑是突破学科思维和学科边界培养“重混”能力,即具备打破学科知识体系“重混”“知识元素”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学科方式方法“重混”“技术元素”的能力。从未来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问题出发,能够在人才培养内容、主体、结构维度上实现“重混”,为突破路径依赖提供可行路径。基于这一逻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通过知识元素的“自然

3、重混”和技术元素的“高效重混”探索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以此为依据培养学生的“重混”能力。【关键词】未来科技创新人才 重混 未来技术学院 问题导向 一、引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国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和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战略性布局未来技术学院,致力于通过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前瞻性自主培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目标定位看,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强调面向未来1 0 1 5年颠覆性技术,推动学科专业实质性

4、交叉融合,引领工程教育的系统变革。那么相应地,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需要整体面向未来颠覆性技术重新设定;然而从实践层面看,当前正在建设的1 2所未来技术学院普遍立足本校优势学科领域,多采用依托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整合研究机构和系所、新建实体学院等路径培养人才,并未脱离传统学科专业框架下的培养体系。这就使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面临“嵌入能动性悖论”:既然嵌入既有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应当如何突破路径依赖,探索学科专业实质性交叉融合规律和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这是未来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出发,探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思路,并

5、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S T E Yb yS T E P”培养体系开展试点研究,探索可能的实践路径,或能为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思考。二、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思路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应对之策应当从认识未来科技创新本身的逻辑入手,把握知识创新协同演化和技术日新月异趋势下人才培养的逻辑,基于这一逻辑,识别现行工程教育模式下,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克服“嵌入能动性悖论”可能的路径突破方向。(一)未来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重混”1 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应用富有成效的结合使得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互动不断加深,也加

6、速推进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同于科学革命时期的原始性创新,现代社会的科技创新是知识的指数级增长和技术的一日千里的产物,是技术快速发展与科学发现、社会需求相结合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创新;这一过程中,创新得以实现的核心机制是已有技术、社会需求、科学发现等诸多要素的组合与迭代。经济23学家B r a i nA r t h u r将这一机制看作“组合进化”的过程,K e v i nK e l l y则将组合进化的过程描述为“重混”,意在强调技术元素的重组进化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颠覆性或破坏性影响。1从现实层面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就是纽可门火机、蒸汽性能研究、纺织品大规模生产

7、和化学工业发展需求“重混”的产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算法的创新、算力的增强和数据的累积共同驱动人工智能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实际上也是通过“重混”推动人类社会向智能化发展。卢晓东(2 0 2 1,2 0 2 2)借鉴A r t h u r和K e l l y等学者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将“重混”“挪用”为一个动态的教育哲学概念2,以此来论证新工科建设和未来技术学院建设的关键是基于技术创新“重混”的本质重构人才培养体系。3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则更具不确定性。基于此,本研究沿用上述学者关于“重混”是科技创新本质的思想,将“重混”视为驱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8、同时,尝试将其应用于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领域,认为“重混”是破解“嵌入能动性悖论”的重要途径。(二)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突破学科边界培养“重混”能力传统人才培养通常依托于学科,学科的典型特征是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方式方法。4对于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培养“重混”能力是造就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这里的“重混”能力主要体现在“打破”和“重组”两个维度上: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并对其构成单元“知识元素”进行“重混”的能力,以及重组学科方式方法并对其构成单元“技术元素”进行“重混”的能力。具体而言,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分别指向“知”和“行”,科学知识、工程知识、技术知识均属于知识范畴,而技术则是能够执

9、行和运用的工具和方法。知识元素“重混”能力是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核,掌握并持续更新科技创新所需的知识体系,使得知识元素在不同个体内部形成具有主体特征的“拓扑结构”;技术元素“重混”能力目的就在于回答如何利用知识元素的“重混”实现科技创新,是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多学科方式方法开展科技创新实践、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认识的过程。简言之,前者是“道”,后者是“术”,道术合一才能形成突破学科思维和学科边界的“重混”能力。(1)知识体系角度,专业化和确定性是知识区别于日常经验和概念、形成学科的典型特征。随着 知 识 生 产 模 式 从 以 学 科 为 中 心 的“模 式1”5,转 向 应 用 性、跨 学

10、 科、多 主 体 性 的“模 式2”6,再转向以知识集群、创新网络为核心的“模式3”创新生态系统7,8,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因此,打破学科界限、释放知识元素成为必然。相应地,人才培养也需要立足知识元素组合进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突破单一学科知识体系,“重混”知识元素的能力。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三个相互递进的培养环节:第一,通过掌握分散于多学科的知识元素,实现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下知识元素的交互、形成多学科的知识基础,夯实知识吸收与习得的能力;第二,持续吸收新的知识元素并与现有知识元素相融合,实现分散知识的系统化和整合化,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培养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第三,

11、将多学科知识元素灵活地迁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知识迁移应用能力。(2)方式方法角度,知识元素的“重混”有赖于认识世界与认识问题方式方法的支撑。科学革命以来,科学家和工程师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既有分析演绎,也有经验论、归纳法和实验探究,方式方法也逐渐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转变9,不同的方式方法构成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直接来源。随着知识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和学科形态的确立,学科边界的突破不仅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方式方法,而且需要将基础科学领域认识世界基本规律和原理的经验实证取向方法论和融入未来科技创新复杂性、不确定要求的超学科方法论结合起来。因此,打破学科

12、边界,释放技术元素亦成必然。相应地,面向未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培养灵活、综合运用超学科方式方法应对不确定问题,“重混”技术元素的能力。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培养环节:一方面,通过技术元素的“重混”在传统技术科学领域引入自然科学领域成熟的方式方法和前沿的研究成果,使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师生能够围绕未来科技创新领域关键问题紧密合作;另一方面,在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摆脱单一学科方法论的限制,形成利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提出新问题、设计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可能的创新的“超学科”方法论取向,成为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力量。(三)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突破方向:问题导向

13、的“重混”之所以强调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的“重混”,原因就在于未来科技创新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就如当前“卡脖子”问题的存在往往不是“卡”在某33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一个知识元素或技术元素上,唯有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中实现深度、前瞻“重混”,才能从根源上形成突破传统知识创新和技术封锁的应对之策。基于上述逻辑,培养“重混”能力的首要条件是从知识体系和方式方法角度突破学科思维与学科边界,促使原本囿于单一学科内部的知识元素与技术元素实现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在此前提下,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突破就需要从内容、主体和结构的角度回答“重混”什么、谁来“重混”和如何“重混

14、”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混”不仅是目标,也是方法。(1)内容角度,打破学科壁垒之后,基于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形成的课程和项目成为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与以往课程和项目不同的是,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是可以组合进化的,既存在知识元素与知识元素、技术元素与技术元素的组合进化,也存在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的组合进化。一个直观的例子是2 0 1 9年M I T创办苏世民计算学院,推动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与各个学科领域融合,在各个学科增加与人工智能技术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课程和学位项目,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计算思维、在不同领域灵活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双语者”(b i l i n g u a l s)。在人才

15、培养范畴,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的组合进化主要通过基础课程、育人项目、项目制课程及不同类型课程组合以形成课程模块、课程群、项目体系等,这些课程和项目的多样化组合伴随科技创新的趋势持续更新和迭代,保持人才培养内容的前沿性和动态性。因此,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就源于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的多样化组合。传统工程教育模式不能完全胜任这一逻辑的原因就在于过度局限于“厚基础”的路径,而疏于考虑多科学基础与科技创新特征的结合与持续演化。(2)主体角度,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的组合进化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社会公众等多主体协同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创新网络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科学原理、技术应用、产

16、业结构、社会伦理、个人需求等“转译”成为知识的过程。1 0在人才培养范畴,学生不仅是学习者,也是知识集群和创新网络的建构者,通过课程和项目“重混”实现持续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自主建构,从而具备“重混”能力。因此,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本质上是个性化的,学生通过有差异的“重混”形成独特的培养方案,以此为依据持续迭代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方法,将个人发展融入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从而适应并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3)结构角度,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就是以课程和项目为基本单元构建知识集群,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创新网络,并将知识集群和创新网络“结构化”以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路径。传统工程

17、教育模式下,学科和专业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结构化”载体。换句话说,以往人才培养是以学科为依据的,虽然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的趋势早已有之,但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仍然是基于学科的,并且往往是临时的和分散的,只是围绕持续出现的新问题建立联系,不同学科仍在固守“学术部落及其领地”1 1,而尚未真正跳出学科的思维和边界。为此,本研究认为,未来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可以作为“重混”的依据,但“重混”不等于学科交叉融合,而是将问题作为突破学科思维、打开学科边界的依据,基于此重构培养方案,突破以往工程教育囿于学科培养人才的唯一路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围绕未来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重组课程和项目,能够避

18、免学生完全或过度的自主,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实现个性化育人;从教育的角度,学科专业实质性交叉融合的根本不在交叉融合,而在“打破-重组-持续演化”。三、未来空天技术学院的路径探索围绕“重混”能力培养,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探索构建“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重混”,形成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见图1)。(一)“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的内涵要素“S T E Pb yS T E P”培 养 体 系,准 确 地 说 是“S 1 T E 1 P b y S 2 T E 2 P”:由 课 程 培 养 子 体 系(S 1 T

19、 E 1 P)与 项 目 育 人 子 体 系(S 2 T E 2 P)构 成。具体包括:第一,培养学生掌握并灵活应用数理基础知识和方法的科学基础课程S 1(S c i e n c e),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第二,培养学生工程思维,支撑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体系构建和科技伦理、人文情怀及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工程基础课程E 1(E n g i n e e r i n g),涵盖信息、机械、电子等工程学科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等;第三,以特聘导师为核心,“行业导师+校内导师”为主体的导师团队S 2(S u p e r v i s o r),其中,特聘导师为长期奋斗在空天领域一线的院士、系统总师,行业

20、导师为特聘导师或特聘导师所在研究团队的各子系统或分领域专家,校内导师为研究领域与行业导师一致或互补的校内教师;第四,未来科技创新领域校外导师所任职的院所企业E 2(E n t e r p r i s e);第五,凝练自特聘导师、行业导师所在未来空天领域技术问题的多级技术方向T(T e c h n o l o g y);第六,由导师团43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 0 2 3年第2期图1 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构建路径队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经科学分解和设计后形成的科研育人项目P(P r o j e c t)。具体来看,课程培养子体系(S 1 T E 1

21、 P)围绕未来技术方向,整合优化后形成科学基础课程和工程基础课程,并配合项目制课程形成个性化培养路径,学生以项目制课程为学习主线和任务目标,经导师团队指导选择兴趣适合、能力匹配的课程,进而自主构建知识 体 系。项 目 育 人 子 体 系(S 2 T E 2 P)依托院士、系统总师及其团队所承担的重大、复杂项目,经论证后分解为学生的科研方向,形成新生探索、进阶探究、高阶挑战的递进式项目育人体系。导师团除了参与学生的全流程培养,还与学生围绕特定技术方向形成稳定的学术共同体,与相关院所企业等主体一同构成人才培养网络。由此观之,“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以未来技术方向T与科研育人项

22、目P为轴心,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构建基于问题的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知识体系;科学基础课程S 1与工程基础课程E 1围绕着技术方向重设重组、在项目载体上相互融通,共同支撑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能力培养,实现问题导向的知识元素“重混”;校内外导师团队S 2和院所企业E 2依托技术方向和科研项目聚合在人才培养网络中,产学研多元育人主体协作开展有组织的技术探索和人才培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加速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的“重混”,并持续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二)“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的育人路径以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为起点,“S T E Pb yS T E P”培养

23、体系基于问题导向的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重混”,不断探索重塑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主体网络、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过程。首先,探索知识元素“自然重混”下的育人。“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以课程重组为基础,以项目制课程为载体,突破学科边界,形成知识元素的个性化“自然重混”。这里的“自然重混”意在强调逐步打破现有基于学科形成的知识体系,将知识习得从传统的学科概念上剥离,实现学生依托项目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科学基础课程和工程基础课程并非将传统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简单组合,而是强调前沿融入、超学科重组和有机融合,突出课程的综合化与项目化。同时,引入“课程群”与“责任教授”机制,以课程群

24、为单位统筹课程的融合建设,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技术、工具与方法以项目为依据有机整合在一起,使知识体系建构不再依靠单一学科知识简单叠加,而是围绕关键问题实现知识元素的“自然重混”。同时,将部分课程内容设计为层次分明、梯度有序的项目制课程,以未来科技创新中的关键问题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知识获取和灵活应用,推动知识元素的超学科融合。在课程体系重组和导师团指导下,学生基于不同的真实问题开展学习和实践;在这种状态下,培养方案得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学组织的形式从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元素转向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元素在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并结合关键问题触类旁通、灵活组合、迁移应用,最终实现知识元素在

25、不同学生个体上的个性化“自然重混”。其次,探索技术元素高度集成与“高效重混”下的育人。“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以校企协同为基础,以技术方向和科研项目为载体,将院所企业等主体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将科技创新与学生的培养环节逐级匹配,推动知识元素与技术元素、技术元素与技术元素在学生身上实现“高效重混”,使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这里的“高效重混”意在强调从问题出发,以项目为依据,明确学生需要学习的多学科课程,配合进阶的项目训练学生灵活调动不同学科方式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提出创新方案的能力。依托未来空天技术领域中的重大、前沿问题,53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26、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经导师团科学设计和分解成为多级技术方向和科研项目网络。学生基于自身兴趣、能力和所处学习阶段,在技术方向网络中选择研究方向,在科研项目网络中选择研究课题,并以此作为选课依据,使知识学习与真实问题解决衔接起来,促进知识元素与技术元素的互动和支撑。同时,技术方向和科研项目网络不断吸纳校内外各领域学者聚合组成导师团队,让企业和院所横向全程参与、纵向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形成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科研项目育人的方式构建知识集群和创新网络,使得多学科的方式方法在网络中高度集成。围绕技术方向和科研项目网络,学生在导师团队指导下开展本博贯通的进阶式学习:低年级,导师团指导学生围绕广泛的技术方向开展

27、新生创意探索实践,选修基础课程和前沿探索课程,参与课程项目实践,培养前沿洞察力、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中高年级,在导师团指导下,学生的技术方向进一步聚焦,通过问题导向的科研育人项目牵引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依据培养方案达成度获得对应学科的学士学位;博士阶段,学生与导师团共同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阶科研项目训练,训练创新思维和应对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最终获得相应学科的博士学位,摆脱传统“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层次低、学生参与浅、实践项目脱离实际等困境,在学生身上实现知识元素与技术元素、不同技术元素之间的“高效重混”。(三)“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的协同倍增效应“S T

28、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以课程培养子体系和项目育人子体系为主体、从知识元素“重混”和技术元素“重混”两个维度出发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但子体系与子体系之间并非割裂,而是共同围绕“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这两个核心要素的“重混”培养学生突破学科边界的知识重组与创新能力、发现并解决未来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形成知识习得与应用、多主体开放创新、产教紧密联动的协同倍增效应。从培养内容的角度看,“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促进知识习得与应用紧密衔接。经过科学设计的项目体系与课程体系相互支撑,既强化科学基础,又训练工程能力,并能够带动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的系统变革,使学生在校

29、内外导师指导下,通过进阶的课程项目和科研项目训练,实现从本科到博士全流程的知识习得与应用、能力塑造与迁移,持续构建知识和方法体系,通过知识元素与技术元素灵活组合、迁移应用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应对未来不确定性问题。从培养主体的角度看,“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推动学生与高校、企业、院所协同开放创新。校外导师、科研项目、技术方向以及院所企业所构成的创新网络,与校内导师、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培养路径等相互衔接,实现平台搭建、技术突破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三者兼顾。这一体系下,学生不仅能够与校内外导师结成紧密合作的开放创新共同体,提升科研育人效率,而且得以将学生的科研方向、校内教师的学术

30、发展、产业的技术革新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面向未来不确定性问题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目标一致和利益共赢。从培养机制的角度看,“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深化产与教互联互动。课程群、进阶项目、创新网络等育人机制环环相扣,结合导师育人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学生评价机制等突破对传统培养体系的路径依赖;同时,利用项目育人子体系深化产教之联动,通过资源统筹不断释放产教双方育人活力,整体上提升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率,形成产教协同的集成优势。四、结论本研究尝试从未来科技创新本身的内在逻辑出发探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和路径,并进一步结合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正在进行的人才培养实践

31、加以论证。研究发现,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的“重混”可能是应对未来科技创新不确定性的关键所在。为此,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学科思维和学科边界培养学生的“重混”能力;围绕未来技术创新领域的关键问题重构培养体系,为“重混”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且可行的路径。在这一逻辑下探索构建的“S T E Pb yS T E P”培养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以课程培养子体系和项目育人子体系为载体实现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重混”,通过学与用的结合、教与学的协同、产与教的互动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自主建构、动态成长的“重混”能力。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与技术迭代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持续过程,谋求的是自主培养领

32、军领导人才以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本研究提出将“重混”能力作为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从知识元素和技术元素入手打破学科壁垒、重构培养体系,有可能成为破解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能动性悖论”,推动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从适应产业发展转向面向未来引领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受到北京大学卢晓东老师的启发和帮助,特此感谢!)63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 0 2 3年第2期参考文献1凯文凯利.技术元素M.张行舟,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1 2:1 7.2卢晓东.“重混”:颠覆性技术创新视野中的新工科J.中国高教研究,2 0 2 1(7):2 0-2 8+4 1.3卢晓

33、东,黎维君.日本未来技术学院探索:重混、领域、个人专业与能力本位J.中国高教研究,2 0 2 2(4):2 9-3 6.4J OHN S ONAT.T h em a k i n go fan e wd i s c i p l i n eJ.I n t e r-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e d u c a t i o n,2 0 0 5(2 2):3-8.5N OWO T NY H,S C O T TP,G I B B ON SM.R e-t h i n k i n gs c i-e n c e:k n o w

34、l e d g e a n d t h ep u b l i c i na na g eo f u n c e r t a i n t yM.C a m b r i d g e:P o l i t yP r e s s,2 0 0 1:1 2.6E T Z K OW I T ZH,L E Y D E S D O R F FL.T h ed y n a m i c so f i n-n o v a t i o n:f r o mn a t i o n a l s y s t e m s a n d“m o d e2”t oa t r i p l eh e-l i xo fu n i v e r

35、s i t y-i n d u s t r y-g o v e r n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J.R e s e a r c hp o l i c y,2 0 0 0,2 9(2):1 0 9-1 2 3.7C A R AYANN I SEG,B A R THTD,C AMP B E L LDF.T h eq u i n t u p l eh e l i x i n n o v a t i o nm o d e l:g l o b a lw a r m i n ga sac h a l-l e n g ea n dd r i v e r f o r i n n o v

36、 a t i o nJ.J o u r n a l o f i n n o v a t i o na n d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2 0 1 2,1(1):1-1 2.8P A R K H W.T r a n s i t i o n f r o mt h e t r i p l eh e l i xt on-t u p l eh e l i-c e s?A ni n t e r v i e w w i t hE l i a sG.C a r a y a n n i sa n dD a v i dFJC a m p b e l lJ.S c i e n

37、t o m e t r i c s,2 0 1 4,9 9(1):2 0 3-2 0 7.9黄瑶,马永红,王铭.知识生产模式促进超学科快速发展的特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0 1 6,3 7(6):3 7-4 5.1 0L AWJ.A f t e rAN T:c o m p l e x i t y,n a m i n ga n d t o p o l o g yJ.T h es o c i o l o g i c a l r e v i e w,1 9 9 9,4 7(S 1):1-4.1 1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当代学术界生态揭秘M.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北京

38、: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5.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d u c a t i o no f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T a l e n t sT o w a r d sF u t u r e:L o g i c a lR e a s o n i n ga n dP a t h w a yE x p l o r a t i o nH a nY u,Z h e n gL i n a,Z h a n gJ i a n g l o n gA b s t r a

39、c t:T h e e d u c a t i o no f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t a l e n t s t o w a r d s f u t u r e f a c e t h ep a r a-d o xo f e m b e d d e da g e n c yw i t h i nd i s c i p l i n a r y t r a d i t i o n s a n ds t r u c t u r e sv s.s u b s t a n t i

40、a l l y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y.T h i sp a p e r a r g u e s t h a t t h e i n h e r e n t l o g i co f e d u c a t i n g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t a l e n t si st o c u l t i v a t e“r e m i x i n g”c o m p e t e n c ys oa s t ob r e a k t h

41、o u g hd i s c i p l i n a r y t h i n k i n ga n db o u n d a r y,w h i c hi sd e t e r m i n e db yt h e“r e m i x i n g”n a t u r eo f f u t u r e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T ot h i se x-t e n t,t h ea b i l i t yt ob r e a kt h r o u g he x i s t i n gd

42、 i s c i p l i n a r yk n o w l e d g eh i e r a r c h yt or e-m i xs u c h“m e t ak n o w l e d g e”i n t on e wk n o w l e d g e s t r u c t u r e s,a sw e l l a s t h e a b i l i t y t ob r e a kt h r o u g he x i s t i n gd i s c i p l i n a-r yh i e r a r c h yo fm e t h o d o l o g i e st or e

43、 m i xa n df l e x i b l ya p p l ys u c h“m e t am e t h o d o l o g y”i n t oc o m p l e xp r o b l e m-s o l v i n g.T h ek e yi s s u e sa n dp r o b l e m sa r o u n ds c i e n t i f i c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o f f e rp o s s i b l ep a t h w a y s t ob r e a kt h r o

44、u g hp a t hd e p e n d e n c e t oa c h i e v e“r e m i x i n g”f r o mc o n t e n t,a g e n t s,a n ds t r u c t u r e s.T h eS c h o o l o fF u t u r eA e r o s p a c eT e c h n o l o g y(S F AT)a tB e i h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h a s s t r u c t u r e-da n i s s u e a n dp r o b l e m-o r i e n

45、 t e de d u c a t i o n a l s y s t e mt i t l e d“S T E Pb yS T E P”,w h i c he x p l o r e s a f e a s i b l ep a t h w a yt oe d u c a t e“r e m i x i n g”c o m p e t e n c yv i at h e“n a t u r a l l yr e m i x i n g”o f“m e t am e t h o d o l o g y”a n d“e f f i c i e n t l yr e m i x i n g”o f“m e t am e t h o d o l o g y”.K e yw o r d s: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t a l e n t s t o w a r d s f u t u r e;r e-m i x i n g;S c h o o l o fF u t u r eT e c h n o l o g y;i s s u ea n dp r o b l e mo r i e n t e d(责任编辑 黄小青)73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逻辑思路与路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