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试验研究.pdf

上传人:fir****x8 文档编号:46304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试验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试验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试验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试验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O 卷第 5 期 2 0 1 2年 1 0月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S o u t h - t o - N o r t h Wa t e r D i v e r s io n a n d Wa t e r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1 0 No 5 Oc t 2 0 1 2 d o i : 1 0 3 7 2 4, 8P J 1 2 0 1 2 0 1 2 0 5 1 5 3 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试验研究 杨 中, 王桂 生 (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安徽 蚌埠 2 3 3 0 0 1 ) 摘要: 临淮岗主

2、坝护坡量大、 工期紧, 波要素远大于一般堤防工程 , 且坝基下有淤泥质土层 , 现浇混凝土护坡难以适 应坝体沉降变形, 砌石护坡石料开采困难, 常规混凝土砌块护坡厚度较大。为解决主坝护坡存在的技术难题, 临淮 岗主坝护坡首次采用“ 无绳索开孔垂直联锁砌块” , 该砌块特别设计的开孔 , 有利减小波浪作用产生的浮托力, 垂直 联锁设计可实现砌块三维空间上相互咬合, 增强整体性, 减小护坡厚度。通过对荷兰 P i l a r c z y k 公式、 B r e t e l e r 公式 及根据砌块护坡稳定性系列试验研究导出的计算公式几种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比较, 结合临淮岗主坝抗风浪模型试 验, 合

3、理确定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厚度, 提出了砌块设计具体技术指标。 关键词: 临淮岗工程 ; 主坝; 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 护坡研究; 厚度计算; 技术指标 中图分类号: Tv8 6 1 ; TV8 7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2 一 l 6 8 3 ( 2 o 1 2 ) 0 5 0 1 5 3 0 4 Ex p e r i me n t o f Ve r t i c a l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Co n c r e t e Bl o c k Re v e t me n t wi t h Op e n i n g s f o r Ma

4、 i n D a m o f L i n h u a i g a n g P r o j e c t 0 4 NG Z h o n g f 4 ,G Gu i - s h e n g ( Ch i n a Wa t e r Hu a i h e Pl a n n i n g De s i g n a n d Re s e a r c h C o , Lt d, Be n g b u 2 3 3 0 0 1 ,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h e ma i n d a m o f L i n h u a i g a n g p r o j e c t h a s

5、a l a r g e r e v e t me n t s l o p e v o l u me a n d a t i g h t t i me s c h e d u l e , a n d i t s w a v e p a - r a me t e r s a r e mu c h l a r g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t h e g e n e r a l e mb a n k me n t p r o j e c t T h e r e i s a s i l t l a y e r u n d e r t h e d a n a f o u n d

6、 a t i o n , a n d t h e c a s t - i n - p l a c e c o n c r e t e r e v e tm e n t i s d i f f i c u l t t o a d a p t t o t h e s u b s i d e n c e d e for ma t i o n o f t h e d a r n Th e s t o n e ma t e r i a l f o r t h e b l o c k r e v e t me n t i s h a r d t o b e e x p l o r e d, a n d t

7、 h e t h i c k n e s s o f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c o n c r e t e b l o c k r e v e t me n t i s g e n e r a l l y l a r g e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e t h e t e c h n i cal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r e v e t me n t o f t h e ma i n d a m。 t h e r e v e t me n t o f t h e ma i n d a m f o r

8、t h e L i n h u a i g a n g p r o j e c t a d o p t s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n o n - r o p e v e r t i c a l i n t e r l o e k i n g b l o c k wi t h o p e n i ng s ”f o r t h e f i r s t t i me Th e b l o c k h a s s p e c i a l l y d e s i g n e d o p e n i n g s 。 wh i c h c a n d e c r e

9、 a s e t h e u p l i f t i ng p r e s s u r e c a u s e d b y wa v e a c t i o n Th e d e s i g n o f v e r t i c a l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c a n r ea l i z e t h e mu t u a l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o f t h e b l o c k s i n t h e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s p a c e , whi c h c a n t h e n

10、 e n h a n c e t h e i n t e g r i t y a n d r e d u c e t h e t h i c k n e s s o f t h e r e v e t me n t Ba s e d o n t h e c o mp a r i s o n a mo n g t h e Pi l a r c z y k f o r mu l a , B r e t e l e r f o r mu l a , a n d s e v e r a 1 d e r i v e d cal c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s o b t a i

11、 n ed f r o m a s e r i e s o f b l o c k r e v e t me n t s t a b i l i t y t e s t s 。 a n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n t i - wa v e mo d e l t e s t o f t h e ma i n d a m f o r t h e L 一 h u a i g a ng p r o j e c t 。 t h e r eason a b l e t h i c k n e s s o f t h e v e r t i c a l i n t e

12、 r l o c k i n g c o n c r e t e b l o c k wi t h o p e n i n g s i s d e t e r mi n e d a n d t h e s p e c i f - i c a l l y t e c h n i cal i n d i c a t o r s f o r t h e b l o c k d e s i g n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K e y w o l d s : L i ng h u a i g a n g P r o j e c t ; ma i n d a m; v e r t

13、i c a l i n t e r l Q c k i n g c o n c r e t e b l o c k wi t h o p e n i ngs ; r e v e tm e n t r e s e a r c h ; t h i c k n e s s c a l c u l a t i o n; t e c h ni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1 工程概 况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淮河中游防洪控制关键骨干工 程, 修建于淮干中游正阳关以上 2 8 k m处, 上距桐柏 山淮源 5 1 0 k m, 下距淮河三江营入江 口4 9 0 k m, 当淮河上、 中

14、游遭 遇 5 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 临淮岗工程的启用可使淮河 中、 下 游防洪保护区内的防洪标准提高到 1 0 0年一遇, 为京沪铁 路、 京九铁路、 多条高速公路、 煤矿、 电厂、 城市及 1 0 0 0多万 人1: 3 提供安全保障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 I 等大( 1 ) 型 工程, 按照 1 0 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1 0 0 0年一遇洪水标准 校核 。 主坝作为该工程的主要挡水建筑物 , 为 1 级建筑物, 该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7 3 0 修 回日期 : 2 0 1 2 - 0 8 2 7 网络出版 时间 : 2 0 1 2 1 0 - 1 2 网络出版

15、地址 : h t t p : www c n k i n e t k c ms d e t a i l 1 3 1 3 3 4 T v 2 0 1 2 1 0 1 2 1 8 1 3 0 0 5 h t ml 基金项目: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淮河流域涵闸工程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2 0 1 1 0 1 0 1 3 ) 作者简介: 杨中( 1 9 7 4 一 ) , 男, 安徽枞阳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工程的研究与设计工作。E - m a i l : s n k y a n g 1 6 3 e o l T l 第 1 0卷 总第 6 2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 0

16、1 2 年第 5期 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 在设计和校核工况时, 上、 下游水域开 阔, 因此主坝上、 下游坝坡均需采取防护措施。主坝护坡量 大面广, 坝基下有软弱下卧层, 坝体沉降量较大, 不宜采用混 凝土护坡。如若采用砌石护坡 , 单块砌石重量不小于 6 O k g , 块石总量约需 l l 万 m 3 , 工程护砌量大、 工期紧, 而且料石采 购困难、 施工难度很大、 质量难以控制。为解决上述难题, 设 计采用“ 无绳索开孔垂直联锁砌块” 这一先进的技术, 通过定 量研究砌块开孔和垂直联锁结构的抗波浪作用效果, 并比较 不同开孔率、 不同咬合方式及咬合深度对砌块稳定性的影 响, 确定了砌块

17、的开孔率、 联锁榫长和块体的厚度。最终试 验研究证明, 特别设计的开孔, 有利于减小波浪作用产生的 浮托力, 相同波要素条件下, 可减小护砌厚度; 垂直联锁设计 可实现砌块间的相互咬合, 增强整体性, 提高抗波浪作用效 果; 在相同坝坡和波要素条件下, 开孔和垂直联锁两种措施 较水平联锁砌块可减少 3 O 5 O 护砌厚度 2 。 本文通过临淮岗砌块护坡的研究及应用, 提出无绳索开 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稳定厚度确定方法及设计指标 , 希望 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砌块护坡稳定厚度确定 关于砌块护坡稳定厚度计算 ,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相关 技术 规 范。本 文 采用 荷 兰 的 B

18、 r e t e l e r 公 式 、 P i l a r c z y k公 式c 3 , 以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根据砌块护坡稳定性系列 试验研究导出的计算公式 , 进行计算比较后 , 再结合主坝抗 风浪模型试验结果来确定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砌块护 坡稳定厚度。 2 1 工程运用条件及工程波要素情况 临淮岗主坝工程按 1 0 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1 0 0 0年 一 遇洪水标准校核。1 0 0年一遇坝上设计水位 2 8 4 1 m、 坝 下水位 2 6 7 5 m, 1 0 0 0年一遇坝上校核水位 2 9 4 9 m、 坝下 水位 2 8 9 1 m。主坝总长 7 3 4 k m,

19、坡比1: 2 5 1: 3 , 平均 坝高 1 2 1 3 m, 最大坝高 2 1 m, 包括淮北段、 淮南段和淮河 主槽段。在设计和校核工况 时, 各坝段上下游吹程 8 2 1 k m, 水深 6 7 5 1 1 m, 设计风速 1 9 6 1 2 1 8 9 m s , 经计算, 为 0 7 3 O 9 8 m, Hl 为 1 6 7 2 2 5 m, H5 为 1 3 7 1 8 3 m, T为 3 9 1 4 4 0 s , 【为 2 1 5 3 2 9 0 0 m。 2 2 开孔垂直联锁砌块护坡稳定厚度计算 2 2 1 B r e t e l e r 公 式 B r e t e l

20、e r 等人综合各地模型试验结果 , 提出砌块护坡简 化计算公式( 简称 B r e t e l e r 公式) 4 : =豚 ( 1 ) 式中: 一有效波高( m) ; t -护面板厚度( m) ; 一相对重度, = 譬一1 , 为 砌块密度, y 为水的密度; 岛 一 破波 参数; F 一 , 综合稳定因子。 系数 F取值与护面层的渗透性及砌块结构密切相关, 取 值范围为 3 5 8 0 , 系数 F取值见表 1 。国外采用垂直联锁 砌块较少 , 在同一块型上既设计开孔又垂直联锁的砌块未见 报道 , 联锁砌块铺设在颗粒垫层上 F常用值取 6 , 考虑砌块 垂直联锁且有开孔, 故这里开孔垂直

21、联锁砌块 F取值 7 2 1 5 4 姆 | | 硪 。 自 t M 勰 q 畿 l | l m * ( 按 F取大值 9 0 计算) , 砌块厚度计算结果见表 2 。 表 1 系数 F取值 Ta b l e 1 Th e v a l u e s o f f a c t o r F 表 2 护坡厚度计算成果 Ta b l e 2 Ca l c u l a t e d t h i c k ne s s o f t he b l o c k r e v e t me n t 南科院经验公式1 5 9 1 7 6 1 5 9 1 8 3 1 6 7 1 9 3 注 : 表中为百年一遇设计工况下 ,

22、上下游砌块护坡厚度 。 2 2 2 P i l a r c z y k公式 P i l a r c z y k公式嘲是假定无因次的稳定参数。 1 7 s 对某一护 坡结构而言, 当波高和块厚发生变化时仍为常数, 并进一步 【 r 假定 I s 是坡陡度、 坡角( 口 ) 和结构类型的函数。 c t g a 2 ) ( 2 ) 或 D= 口 c o s a H舅( 抗力一荷载) 式中: 一破波相似参数, 一t a n a ; 一有效波 高( m) ; L o p 一深水波长 ( m) , L o p=g 2 , r , 为谱峰周期 ( s ) ; 口 一坡角 o ) ; 一相对密度。 , ,b

23、是 3 个待定的参数, 其值是在大量模型实验的基 础上来确定的; 是系统确定的稳定升级因子, 对抛石护坡 一1 , 对其他护坡型式 1 ; 妒是稳定因子或初始挪位系 数, 其值为 2 3 , 通常取值为 2 2 5 ; b为指数, 与波和护坡结 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坡度、 渗透性等) , 抛石护坡结构 6 0 5 , 半渗透砌块护坡结构 6 一z 3 , 非渗透护坡结构 6 =1 。 关于上述 3 个待定参数的取值, 作者 P i l a r c z y k根据不同 护坡材料、 垫层及基土情况列有一个复杂的表, 应用也不很 便利, 最近作者提出如下简便的计算公式: 旦 :Fc o s a A

24、 D 尊 ( 3 ) 对抛石护坡 F一2 2 5 , 对不规则 砌石 F一2 5 , 对砌块 护 坡 3 5 F5 5 , 通常取值为 4 5 , 对垂直联锁护坡或砌块排 4 6 , 对混凝土板护坡 6 F 1 O _ 6 j 。 P i l a r c z y k的计算方法适用范围较广 , 计算也较简便, 不 足之处是许多结构类型尚难恰当确定 F取值。 本工程护坡采用开孔垂直联锁砌块, 综合考虑取 F一 7 2 , 取 b =0 5 和 6 =z 3分别进行计算 , 计算结果见表 2 。 杨 中等 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试验研究 2 2 3 砌块护坡稳定性系列抗风浪模型试验及导

25、 出公式 为考察混凝土砌块抗波浪作用效果 , 探索稳定厚度与波 高、 波周期、 水深、 坡度、 联锁与非联锁及开孔与非开孔等因 素的关系, 有关科研单位进行了砌块护坡系列抗风浪模型试 验研究, 取得了丰富成果 。根据试验结果, 提出了波浪作用 下此类块型的稳定厚度计算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 砌块厚度与破波参数 、 砌块相对密度 等因素相关。波高是决定护面层厚度 的最直接因素。在 坡度和波周期一定时, 波高越大, 所需护坡厚度越大; 波高不 变时 , 波周期越长, 波长越大, 坡陡度越小, 所需护砌厚度越 大; 护坡砌块水下相对密度越大, 所需护砌厚度越小 。通过 试验得不规则波作用下砌块稳定厚

26、度计算公式为( 护坡工程 实际经受的波浪作用为不规则波) : = ( 4 ) 式中系数 R对实体砌块取值为 0 2 6 , 对开孔砌块 R取 值 0 1 6 8 , 对垂直联锁开孔砌块 R取值 0 1 2 O 1 4 , H 为有 效波高, 破波参数 : , 为平均波长。计算结果可 H f L 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考虑 1 0 3 O 的安全系数 , 主坝各高程 采用该公式计算结果见表 2 。 2 2 4 主坝护坡抗风浪模型试验 鉴于临淮岗主坝工程波要素较大 , 考虑到工程安全和控 制工程投资等因素, 为合理确定主坝各段各高程混凝土砌块 护坡结构型式和所需厚度, 设计过程中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 究院

27、开展了主坝护坡抗风浪模型试验研究, 试验分别采用规 则波和不规则波进行, 模型比尺取为 1: 1 0 。试验水位分别 采用 1 0 0 年一遇洪水位和 2 2 6 m水位, 试验波要素分别采 用 1 5 倍和 1 2 5倍多年平均汛期最大风速对应 的波要素。 试验结果表明: 主坝各部位护坡临界稳定时, 开孔率 7 1 O , 垂直联锁榫长 2 3 c m, 开孔垂直联锁砌块厚度 1 2 1 8 c m 。 2 3 砌块厚度计算公式讨论 P i l a r c z y k公式建立于干砌石护坡的试验结果, 适应范围 较广。不同材料、 不同砌筑方式对护砌稳定性的影响均通过 F和b体现。水平联锁砌块可

28、取 F=4 5 , 开孔垂直联锁砌块 可取 F =7 2 , 对实体砌块取 b =0 5 , 开孔砌块取 6 =2 3 。 B r e t e l e r 公式稳定系数 F可根据块型和砌筑方式、 垫层 情况进行取值。对于颗粒状垫层实体砌块可取 F一4 5 , 对 于开孔混凝土砌块可取 F=6 0 , 对于开孔垂直联锁砌块可 取 F =7 2 。 模型试验导出的公式是在针对特定块型进行试验导出 的, 在应用上具有一定局限眭。对于实体混凝土砌块可取 R一 0 2 6 , 并且考虑 1 1的安全系数, 对于一般开孔混凝土砌块 护坡可取 R=0 1 6 8 , 对于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可 取 R

29、=0 1 2 O 1 4 , 并宜考虑 1 1 1 3的安全系数。 几种计算公式 中, B r e t e l e r 公式和 P i l a r c z y k公式计算结 果稍大, 大约是模型试验临界稳定厚度的 1 3 1 6倍, 与本 工程最终采用的开孔垂直联锁砌块厚度较为接近, 但上述两 公式中稳定系数 F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南京水利科 学研究院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总结的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稍 小 , 该公式在实际应用 中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考虑 1 1 1 3 的安全系数。 2 4 主 坝砌 块护 坡厚 度确 定 模型试验提供的主坝各部位开孔垂直联锁砌块厚度均 为临界稳定时的厚度, 没有考

30、虑安全余度 , 且其为实验室条 件下的试验结论。综合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 模型试验时模型与原型之间的差异( 模型比尺 1: 1 0 ) 。 在工程实践中, 随时间推移, 将有部分孔洞淤堵, 相 应其消浪减压作用会减弱。 工程现场的砌块砌筑质量难 以达到实验室内的水 平 。 据此, 设计时根据模型试验确定的临界稳定厚度 , 按各 坝段的不同风浪要素和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 1 3 1 5 ) , 并综合以上各砌块稳定厚度公式计算结果, 确定出主 坝不同高程、 不同坝段的护坡砌块厚度采用 1 5 5 2 4 0 c m。 3 开孔垂直联锁砌块设计要求 3 1 砌块块型及外形尺寸选择 设计砌

31、块平面尺寸时, 考虑到如下因素。 斜坡方向的砌块尺寸越大, 作用在砌块平面上的平 均负压就越小, 护坡结构稳定性越好 , 故沿斜坡方向的砌块 尺寸不能太小_ 7 。 砌块平面尺寸越大 , 护坡结构柔性和 自我修复功能 愈弱, 特别是新筑堤坝 , 故平面尺寸不宜太大。 为保证砌块有一定 的抗折能力, 砌块最大边长与最 小边长之比应控制在 4之内 8 。 根据单块重量要求和方便生产及施工设计平面尺 寸, 一般平面尺寸在 4 0 5 0 c m之间, 单体重量在 5 O 7 O ,既能满足设计单块重量要求 , 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 线成型面积, 并且现场施工搬运及铺砌均较方便。 通过对不同块型的砌

32、块进行抗风浪模型试验比较, 综合 考虑设备生产能力、 施工难易程度、 确保砌块生产质量等方 面因素, 选定临淮岗主坝开孔垂直联锁砌块采用 4 0 0 mr n 3 8 0 r n l T l 和 5 8 0 mmX3 9 0 IT g n两种规格的平面尺寸。主坝开 孔联锁砌块块型见图 1 。 图 1 主坝开孔垂直联锁砌块 Fig 1 Th e v e r t i c a l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b l o c k wi t h o p e n i n g s f o r t h e ma i n d a m 3 2 砌块开孔孔径及开孔率选择 3 2 1 开孔孔径选择

33、 砌块护坡下最外层垫层的粒径为 2 0 4 0 r n n 2 , 为确保风 浪作用护坡时垫层小颗粒不被淘空带走 , 设计选定砌块开孔 孔径为 1 5 mln 。 3 2 2 开孔率选择 根据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砌块抗风浪模型试验 , 当砌块 奠 1 5 5 第 1 0 卷 总第 6 2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 0 1 2年第 5期 开孔率超过 7 5 后, 开孔的消浪减压作用则明显降低, 对开 孔砌块的厚度影响不大, 故选定砌块开孔率为 7 5 。 3 3强度、 密度与砌筑要求 设计时考虑到当前国内外工程的实际要求情况, 该开孔 垂直联锁砌块的实际生产及砌筑情况, 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不 小于C

34、 2 0 , 密度不小于 2 2 0 g c m3 , 平面尺寸误差不大于 3 I T I 1T I , 厚度误差不大于4 mm。砌筑缝宽要求联锁部位不大于 5 mm, 水平部位不大于 8 mm, 表面平整度不大于 1 0 n T a 2 n 9 。 砌块下垫层厚 1 5 O T I , 粒径 2 0 4 0 m , 垫层下部铺设 4 0 0 g 土工布一层 。 4 工程应用 临淮岗工程主坝应用开孔垂直联锁砌块护坡, 实际护砌 面积4 0多万m2 , 护砌方量 9万余 。通过开孔垂直联锁砌 块的应用, 临淮岗主坝护坡提前完成 , 并使主坝护坡成为一 个景观工程 ,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35、与普通混凝土 砌块相比, 节约混凝土砌块方量约 3万 m3 , 节省工程投资 1 0 0 0 万元左右。由于施工方便, 质量容易控制 , 提前完成了 施工, 为临淮岗工程提前竣工一年奠定了基础。护坡工程整 体美观, 施工缝、 开孔等线条平顺规则, 缝宽基本一致, 形成 一 幅优美的图画, 具有赏心悦 目的景观效果。 I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主坝工程首次将开孔垂直联锁砌 块成功应用于水利工程中, 并解决了设计过程中一系列的技 术难题, 为开孔垂直联锁砌块在水库 、 湖泊等波要素较大的 水利护坡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开了先河_ 1 。该成果获得水利 部 2 0 0 5年度“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及

36、2 0 0 5年度“ 淮 委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被列为水利部重点科技推广项 目。 5 结论 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士砌块整体性介于刚性的现浇混 凝土护坡和柔性的干砌石护坡之间, 既避免了现浇混凝土护 坡不适应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的缺点 , 又由于砌块之间相互联 锁 , 比干砌石护坡具有更好 的整体性 , 能抵抗较大风浪的 作用。 在相同坝坡和波要素条件下, 开孔和垂直联锁两种 措施较水平联锁实体砌块可减少 3 O 5 O 护砌厚度。 开孔垂直联锁砌块厚度可通过不同公式计算 比较后 确定, 重要工程, 应通过抗风浪模型试验确定, 采用厚度按模 型试验确定的临界稳定厚度考虑 1 3 1 5的安全系数。

37、该研究成果的约定条件为 H2 0 m, 对于 H2 0 m 的大中型坝坡防护, 若采用此法尚须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 1 水利部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初步设计报 15 6 翳 | | | m E m | | t 蜥 告 R 2 0 0 1 ( Wa t e r i n t h e Hu a i h e Ri v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 L t d L i n Hu a i Ga n g F l o o d Co n t r o l P r o j e c t t h e E a r t

38、h D a m S l o p e P r o t e c t i o n D e s i g n Re v i s e t o Re p o r t E R 2 0 0 1 ( i n C h i n e s e ) ) 1- 2 3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技术应 用推广报告 R 2 0 0 6 ( Hu a i h e R i v e r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C o r n mi s s i o n Op e n i n g Ve r t i c a l I i nt e r l o c k Co n c r e t e Bl o

39、 c k S l o p e Te c h n o l o g y t o P r o mo t e t h e Re p o r t E R 2 0 0 6 ( i n C h i n e s e ) ) 3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混凝土砌块护堤技术研究报告 R 2 0 0 6 ( Hu a i h e Ri v e r Wa t e r Re s o u r c e s Co mmi s s io n Co n c r e t e B l o c k R e v e t me n t C a l c u l a t io n t o S t u d y R e p o r t R 2 0

40、0 4 ( i n C h i n e s e ) ) 4 吴美安 , 朱一平 , 朱 勇, 等 护坡用混 凝土砌块 产品的开发设 计 J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2 0 0 5 , ( 4 ) : 2 7 3 0 ( WU Me i a n , ZHU Yi ping, ZHU Yo n g,e t a 1 De ve l o p me n t De s i g ni n g o f Con c r e t e B l o c k s f o r B a n k P r o t e c t i o n J B u i l d in g B l o c k a n d B1 o c k Bu i

41、 l d i n g, 2 0 0 5, ( 4 ): 2 7 3 0 ( i n Ch i ne s e ) ) 5 郑志禄 混凝土砌块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口 中国水运, 2 0 1 1, 1 1 ( 3 ): 1 4 0 1 41 ( ZHENG Zh i - l u Con c r e t e Bl o c k Re v e t m e n t i n Hy d r a u l i c E n g i n e e r i ng J C h i n a Wa t e r T r a n s p o r t , 2 0 1 1, 1 1 ( 3 ) : 1 4 0 - 1 4 1 ( i

42、n Chi n e s e ) ) 6 王铁山, 王继刚, 周俊良 临淮岗工程开孔垂直联锁式混凝土预 制砌块护坡施工工艺应用与效果r J 治淮 , 2 0 0 6 , ( 1 1 ) : 5 3 5 4 ( WANG Ti s h a n , WANG J i g a n g , Z HoU J u n - l i a n g Th e L i n h u a ig a n g P r o j e c t o p e n i n g s Ve r t i c a l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P r e c a s t C o n c r e t e Bl o c k R

43、e v e t me nt Co ns t r u c t i o n Pr o c e s s Ap p l ic a t i o n a n d E f f e c t J Ha rne s s i n g t h e H u a i h e R i v e r , 2 0 0 6 , ( 1 1 ) : 5 3 5 4 ( i n Ch i n e s e ) ) 7 吴美安, 朱勇, 朱一平, 等 开孔垂直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技术 在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主坝工程上的推广应用口 建筑砌块 与砌块建筑 , 2 0 0 7 , ( 2 ) : 1 8 2 0 ( WU Me i - a n ,

44、Z HU R o n g , Z HU Yi p i n g , e t a 1 Ve r t i c a l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Co n c r e t e Re v e t me n t Bl o c k s wi t h Op e n i n g s f o r Ma i n D a m o f Hu a i h e I J n h u a i g a n g P r o j e c t J B u i l d i n g B l o c k a n d B l o c k B u i l d i n g , 2 0 0 7 , ( 2 ) : 1 8 2

45、0 ( i n Ch i n e s e ) ) 8 张卫军, 张帆 创新理念在临淮岗工程建设中的实践 J 治淮, 2 0 0 6 , ( 1 1 ) : 6 8 7 O ( Z HANG We i- j u n , Z HANG F a n I n n o v a t i v e I d e a s L i n h u a i g a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Con s t r u c t io n P r a c t i c e J H a r n e s s i n g t h e Hu a i he Ri v e r , 2 0 0 6, ( 1 1) :

46、6 8 7 0 ( i n Ch i n e s e ) ) 9 曹先库 浅谈开孔联锁混凝土砌块护坡施工技术 J 水电能源 科学 , 2 0 0 9 , 2 7 ( 6 ) : 1 3 3 1 3 4 ( CAO X i a n - k u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e c h ni q u e o f S 1 o p e Pr o t e c t i o n wi t h Po r t i for i u m I nt e r l o c k e d C o n c r e t e S e g me n t J Wa t

47、 e r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P o w e r , 2 0 0 9, 2 7 ( 6 ): 1 3 3 1 3 4 ( i n Ch i n e s e ) ) 1 O G B 5 0 2 8 6 9 8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S ( G B 5 0 2 8 6 9 8 , C o d e f o r De s i g n o f L e v e e P r o j e c t S ( i n C h i n e s e ) ) E l 1 王萍, 孙健 混凝土砌块护坡的设计与施工 J 治淮, 2 0 0 9 , ( 1 0 ) : 3 7 3 8 ( W ANG P i n g, S UN J i a n De s i g n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on c r e t e B l o c k R e v e t m e n t J Ha r n e s s i n g t h e Hu a i h e Ri v e r , 2 0 0 9。 ( 1 0 ) : 37 3 8 ( i n Ch i n e s e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论文/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