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2∕T 3133-2017(甘)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super****30541 文档编号:46283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86 大小:1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2∕T 3133-2017(甘)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DB62∕T 3133-2017(甘)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DB62∕T 3133-2017(甘)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DB62∕T 3133-2017(甘)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DB62∕T 3133-2017(甘)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DB62/T 3133-2017 备军号:J13942-2017 公共建筑能就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岳cationfor energy e证ciencyretroftting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17-7-25 在:,IJ 2017-10-01实施 甘肃省佳房租城乡建设l宁 联合发布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甘肃省地方标准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D862厅3133-2017 主编单位: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7年10

2、月1日 确r.四.ttl4.:L先队必 2017北 京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本标准的版权受到保护,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 任何方式或方法复制抄袭本标准的任何内容,违者须承担全部法 律责任。 甘肃省地方标准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DB62厅3133-2017 气非 出版:-r1ll1在纠丛或队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l号 邮政编码:100044 印刷: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务分公司 开本:889mmx1194mm1/32 印张:2.75字数:70千字 2017年9月第l版2017年9月第l次印刷 * 统一书号:155160

3、.1103 定价:30.00元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公告 甘建公告2017J48号 甘肃省胁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发布什肃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能挺 监测系统技术规程的公告 由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技术规程,经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共同审定,现批准为甘肃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62rr3133-2017, 自2017年10月l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甘肃 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4、释。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年7月25日 3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目IjI=l 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的通知)(甘建 标l2015J506号)的要求,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 总结多年来关于建筑用能计量、能耗统计和能耗监测领域科研和 工程实践经验、吸收有关研究成果,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编 制完成了甘肃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本规程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 定;4.能耗数据区分及编码;5.监测系统设计;6.系统施工;7.系统调 试与检查;8.系统

5、验收;9.系统运行维护。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甘肃 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本 规程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 馈给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1188号,邮政编码: 730020,-mail:也),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参绢单位:甘肃云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董小丽侯文虎杜雷张慢王永亮 冯军鲍强赵静刘青黎婿 陈茜 主要审查人:周若如杜晓云T守斌张虎杨菊英 孙成建张窒君 4 库七七 w w w .k q q

6、 w .c o m 标准下载 目次 1 总则. 2术语2 3 基本规定.4 4 能耗数据区分及编码.6 4.1 一般规定6 4.2 建筑信息6 4.3 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分项7 4.4 能耗数据编码7 5 监测系统设计.8 5.1 一般规定8 5.2 能耗数据采集系统的设汁.8 5.3 能耗数据传输系统的设汁10 5.4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的设汁.11 5.5 监削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12 6 系统施工M 6.1 一般规定16 6.2 施工准备16 6.3 管线施工.16 6.4 能超汁量装置与能耗数据采集器的安装17 6.5 能耗数据中心的施工20 6.6 施工安全. 7 系统调试与检查.22

7、7.1 一般规定n 5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7.2 系统调试23 7.3 系统检查25 8 系统验收.n 8.1 一般规定m u 工程验收29 9 系统运行维护33 9.1 能耗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运行维护33 9.2 能耗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N 附录A建筑的基本信息.35 附录B建筑的附加信息.38 附录建筑能耗的分类.40 附录D能耗数据的编码规则.43 附录E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折算系数.49 附录F甘肃省行政区划代码表.50 附录G各类能源折算等效电值m 本规程用词说明.54 引用标准、导则名录.55 条文说明.T 6 库七七 w w w .k

8、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1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 工作,实现公共建筑动态能耗监测,规范我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 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我省新建、改扩建的公共建筑和既有公共建 筑的设计、施工、调试检查、验收和运行维护。绿色建筑和既有改 造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 为优化建筑设备运行、加强能耗管理,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采集的数据宜提供给建筑所有权人、业主、物业管理部门及相关 方。 1 .0.4 公共建筑自能E耗监测系统的设计 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甘肃省现行 有

9、关标准的规定。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2术语 2.0.1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metering system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lOn 通过对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 输等手段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公共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 态分析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2.0.2 建筑物能耗监测子系统subsystem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lOn 通过在建筑物(建筑群或园区)内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 置,实时采集建筑能耗数据,并具有在线监测、数据处理及数据远 传功能的软件和

10、硬件系统的统称。 2.0.3 分类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抽出 根据公共建筑消耗的主要能源种类划分的能耗,包括电、水、 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集中供热量、集中供冷量、 煤、汽油、煤油、柴油、建筑直接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能源消耗 等。 2.0.4 分项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 items 根据公共建筑中各项按用途划分的用电能耗,包括采暖空调 用电能耗、动力用电能耗、照明插座用电能耗和特殊用电能耗等。 2.0.5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energy consumption data center 由计

11、算机系统和与之配套的网络系统、存储系统、数据通信连 接、环境控制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组成,具有采集、存储建筑能 耗数据,并对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显示和发布的一整套设施。 2.0.6 直传建筑building of directing transmission data 2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将采集器采集的建筑能耗数据,通过数据中转站直接上传至 省级平台的建筑,称作直传建筑。 2.0.7 数据中转站data transit station 数据中转站采集井缓存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 并全部转发给上一级数据中心。数据中转站不负责数据的加工

12、和处理,也不永久性存储数据。 2.0.8 能耗计量装置metering devi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用来度量电、燃气、燃油、冷(热)量、水、其他等能源消耗的传 感器(变送器)、二次仪表及辅助设备的总称。 2.0.9 数据采集器data collector 通过信道对其管辖的各类计量装置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 存储,并与数据中心交换数据,具有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 示、即时反馈、自动处理以及自动传输等功能的设备。 2.0.10 大数审核massi ve data mmmg 审核数据或数据变动是否符合实际用能情况,是否存在逻辑 性或趋势性差错的过程。 2.0.11

13、 定时采集timing acquisition 数据采集器根据设定的参数自动定时采集建筑能耗数据的 模式。 2.0.12 命令采集command acquisition 数据采集器根据数据中心下达的指令采集建筑能耗数据的 模式。 2.0.13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 对上一次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文件进行备份。 2.0.14 完全备份complete backup 备份时不依赖文件的存档属性,对全部文件进行备份,包括 系统和数据。 3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3 基本规定 3.0.1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应由能耗数据采集系统、能耗数据 传输

14、系统和能耗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备及系统组成。 3.0.2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应采集建筑基本信息和建筑的附 加信息。建筑基本信息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有关规定,建筑的 附加信息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有关规定。 3.0.3 甘肃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由建筑物能耗监测子系统、 市级平台(或省高校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和省级平台三个层级构 成。 3.0.4 建筑物能耗监测子系统应将监测数据先上传至对应的市 级平台(或省高校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市级平台(或省高校校园节 能监管平台)将数据加工处理后再上传至省级平台;直传建筑的监 测数据应按相关要求经数据中转站直接上传至省级平台。 3.0.5 建筑物能耗监测子系统

15、数据保存时间不应少于5年。应按 要求向上级平台上传监测数据,并接受对应平台对能耗监测原始 数据和基本统计数据的查询和调阅。 3.0.6 市级平台(或省高校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应能自动接收并 存储来自各自监测区域内各建筑物能耗监测子系统的能耗数据, 并按要求统计汇总、分析所监测全部建筑的各类监测数据在成各 类统计报表及分析报告,井将监测数据根据省级平台要求,定时自 动上传到省级平台。 3.0.7 省级监测平台应对上报的建筑能耗监测数据进行汇总、统 计和分析,并按相关要求上报国家平台。 3.0.8 纳入到监测平台的建筑,采集的数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 4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16、 m 标准下载 关规定。 3.0.9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内容应包括分类能耗和分项能耗,并应 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有关规定。 3.0.10 能耗监测系统应按上级能耗平台的要求自动、走时发送 能耗数据信息。 3.0.11 能耗监测系统的建立不应影响建筑用能系统与设备的既 有功能,不应降低用能系统和设备的技术指标。 3.0.12 既有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应以各用能系统现状、变 配电相关技术资料和现场条件为基础进行建设,井应充分利用现 有的监测系统和设备。 3.0.13 新建公共建筑在规划设计阶段应考虑到建筑能耗监测系 统与其他类型监测系统的兼容性,应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 3.0.14 建筑能耗监测装

17、置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 家和电力部门制定的有关安全的施工标准、规范、规程,确保人身 和设备安全。 5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4 能耗数据区分及编码 4.1 一般规定 4.1.1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采集的能耗信息应全面、准确,应能客 观反映建筑运行过程中各类能源的消耗。采集的信息应便于对建 筑能耗数据归类、统计和分析。 4.1.2 建筑能耗监测信息由建筑基本信息和能耗数据两部分组 成。 4.2 建筑信息 4.2.1 建筑基本情况数据采集指标根据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建 筑用能特点划分为基本信息和附加信息。 4.2.2 建筑基本信息应包括建筑编码、建

18、筑名称、建筑地址、建筑 竣工日期、建筑层数、建筑功能、建筑总面积、空调面积、采暖面积、 建筑空调系统形式、建筑采暖系统形式、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外墙 材料形式、建筑外墙保温形式、建筑外窗类型、建筑玻璃类型、窗框 材料类型、经济指标(电价Jk价、气价、热价)、填表日期、能耗监测 工程验收日期。建筑基本信息宜以表格方式人工录人,具体见本 规程附录A )Dur 645的有关规定; 2 电能表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级,水表精度等级不应低于2 级,热(冷)量表精度等级不应低于3级; 3 水表、热(冷)量表和燃气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户用计 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rr188或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 自动化

19、网络规范沁B/T19582的有关规定。 5.2.4 能耗数据采集器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具备2路及以上时-485串行接口,每个接口应具备至少 连接32块能耗计量装置的功能;接口应具有完整的串口属性配置 功能,支持完整的通信协议配置功能,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基 于Modb时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GB/T1 9582)DUT645和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 188的有关规定; 2 应支持有线通信方式或无线通信方式,且应具有支持至少 与2个能耗数据中心同时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 9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3 存储容量不应小于32M

20、; 4 应具有采集频率可调节的功能; 5 应采用低功耗嵌入式系统,且功率应小于IOW; 6 应支持现场和远程配置、调试及故障诊断的功能。 5.2.5 能耗数据采集器应支持根据能耗数据中心命令采集和定 时采集两种数据采集模式,走时采集频率不宜大于1:欠/小时。 5.2.6 能耗数据采集系统的设备应布置在不影响数据稳定采集 与传输的场所,并应留有检修空间。 5.2.7 能耗数据采集系统的供电与接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民 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I16的有关规定。 5.3 能耗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5.3.1 能耗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传输网络的选择、数据传 输通信协议和数据加密。 5.3.2 能耗计量

21、装置与能耗数据采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信协 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ur645或基 于Morl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GB/T19582的有关规定。 5.3.3 能耗数据采集器与能耗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应采用 基于TCl与1P协议的数据网络。 5.3.4 能耗数据采集器与能耗数据中心建立连接时,能耗数据中 心应采用消息摘要算法第5版(MD5)对能耗数据采集器进行身份 认证。 5.3.5 能耗数据采集器与能耗数据中心之间、能耗数据中心与能 耗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包传输应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 式,并应采用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进行加密。 5.3.6 能耗数据采集

22、器上传数据出现故障时,应有报警和信息记 录;与能耗数据中心重新建立连接后,应能进行历史数据的断点续 传。 ) ( l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5.4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的设计 5.4.1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的设计应根据各市、州的实际需求进 行,主要由数据中心机房和能耗监控室组成,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 硬件配置、软件设计、网络布线及机房设计等。 5.4.2 监测控制室宜独立设置,也可与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总控 室合用机房租供电设施。 5.4.3 独立设置的监测控制室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 范)GB50174要求以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16中关于 电子信息

23、设备机房的规定。 5.4.4 我省的建筑能耗数据中心主要包括省级能耗数据中心、市 (州)能耗数据中心和高校校园节能监管数据中心。 5.4.5 能耗数据中心硬件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功能要求和数据存 储容量的需求。硬件设备配置应包括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存 储设备、备份设备、UPS不间断电源设备和机柜。 5.4.6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软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包括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和基础软件,基础软件 应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杀毒软件和备份软件; 2 基础软件设计时应考虑相互兼容性。 5.4.7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软件应配置与上级数据中心通信和发 送数据的网络设备和通信接口。根据实际需

24、要,配置信息网络安 全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网络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5.4.8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机房的网络布线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有关规定。 5.4.9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 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抖出50174的有关规定。 5.4.10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设计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基本情况描述; 11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2 能耗数据中心软、硬件部署图; 3 能耗数据中心计算机、网络等硬件配置清单; 4 能耗数据中心的基础软件配置清单; 5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

25、应用软件架构和功能说明; 6 能耗数据中心接收和上传数据的方式和协议。 5.4.11 建筑能耗数据中心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政 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21064的有关规定。 5.5 监测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 5.5.1 能耗监测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软件 工程产品质量)GB/T16260的有关规定,软件开发文档应包括用 户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和用户手册。 5.5.2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能耗数据采集器命令下达、数据采集接收、数据处理、数据 分析、数据展示和系统管理; 2 支持B/S架构; 3 能耗数据的直观反映和对比展示。 5.5

26、.3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的数据编码应保证数据可进 行计算机或人工识别与处理,并应保证数据得到有效的管理,支 持高效率的查询服务,实现数据组织、存储及交换的一致性。 5.5.4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能耗指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建筑总能耗应按下式计算: Eo二三iil(ENE) 式中:Eo一建筑总能耗(lce); E一建筑消耗的第i类能洒、实物量; (5.5.4一1) p,一第i类能源标准煤当量值折算系数;各类能源标准煤当 12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量值折算系数应按本规程附录取值。 2 总用电量应按下式计算: E,二Li:lEli+ L

27、j: lE可(5.5.4-2) 式中:E,一总用电量(kWh); Eli一建筑第i个变压器低压侧总表直接计量值(kVh); Ehj一建筑第j个高压设备用电量计量值(kWh)。 3 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应按下式计算: e =E /A (5.5.4-3) 式中:吭一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kWh/m); A一旦、建筑面(m)。 4 单位建筑面积各分类能耗量应按下式计算: e,=E)A (5.5.4-4) 式中:es一单位建筑面积某类能源消耗量; E,一建筑消耗的某类能源实物量。 5 单位建筑面积分类能耗等效用电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e呵二E,.JA(5.5.4-5) E叮二工i;!二斗l川(旺EXq 式

28、中:飞一单位建筑面积分类能耗等效用电量(k以h/m); E呵一分类能耗等效电量值(kWh) ; E,-建筑消耗的第i类能源实物量; 华一第i类能源等效电量折算系数,各类能源等效电量折算 系数应按本规程附录的规定取值。 6 单位面积分项用电量应按下式计算: ek =E1JA 式中:凡一单位面积分项用电量比以h/m); E,一分项用电量直接计量值(kVh)。 (5.5.4-7) 5丘5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能耗指标的计算根据实际情 13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况及要求可包括单位体积能耗、单位采暖面积采暖系统能耗、单位 空调面积空调系统能耗、单位营业额能耗、

29、建筑人均能耗、单位床 (座位)数能耗等,能耗指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位体积能耗应按下式计算: e,=EjV 式中:et一单位建筑体积能源消耗量(Lcc!m 1 ); V一建筑体积(m 1 )。 2 单位采暖面积采暖系统能耗应按下式计算: e二E_/A 式中:凡一单位采暖面积能耗(M.l/m); 瓦一采暖系统能耗量(M.I); A几一建筑采暖面积(m )。 3 单位空调面积空调系统能耗应按下式计算: ek=EklAk 式中:ek一单位空调面积能耗(kWh/m); Ek一空调系统能耗量(kWh); Ak一建筑空调面积(m)。 4 单位营业额能耗应按下式计算: em = EolM 式中:em

30、一单位营业额能耗(Lcc!万元); M一总营业额(万元)。 5 建筑人均能耗应按下式计算: ep二EolP 式中:ep一建筑人均能耗(Lcel人); (5.5.5-1 ) (5.5.5-2) (5.5.5-3) (5.5.5-4) (5.5.5-5) p一办公建筑为固定办公人数,商场/交通建筑为年客流量; 学校建筑为学校注册学生人数(人)。 6 单位床(座位)数能耗应按下式计算: ew=E,JW (5.5.5-6) 14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式中:凡一单位床(座位)数能耗(Lecl床或Lecl座位)j 认一总床位数或总座位数(床或座)0 5.5.6 分

31、类和分项能耗增量应根据能耗计量装置的原始数据增量 计算能耗日结数据,包括当天的能耗增量和采集数据的最大值、最 小值和平均值;并应根据能耗的日结数据计算逐月、逐年能耗数据 及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5.5.7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展示功能宜包括下列内 容: 1 辖区内建筑数量和总建筑面积; 2 辖区内各类建筑数量和建筑面积; 3 各建筑的基本信息、能源使用种类和分项能耗监测情况; 4 辖区内不同类型不同范围建筑能耗指标的展示,包括逐 时、逐日、逐月、逐年指标值; 5 辖区内建筑总能耗的平均值和各分类能耗的平均值; 6 辖区内各类建筑的总能耗平均值和分类能耗的平均值; 7 辖区内同一类建

32、筑的相关能耗指标的排序,上、下四分位 值和建筑数量; 8 辖区内各类建筑的相关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9 辖区内下级能耗数据中心相关能耗指标的对比和排序。 5.5.8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的数据质量控制应包括下列数 据自动验证功能: 1 能耗计量装置采集数据一般性验证:应根据能耗计量装置 量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判定,小于最小值或者大于最大值的 采集数据应判定为元效数据; 2 电表有功电能验证:应通过两次连续采集数据计算出该段 时间的耗电量,不应大于本支路耗能设备在该段时间额定耗电量 的2倍。 15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6 系统施工 6.1

33、 一般规定 6.1.1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 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B 50303的有关规定。 6.1.2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线路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比B50312的有关规定。 6.1.3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隐蔽工程的过程检查和质量验收应进 行记录。 6.1.4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施工与设计文件不符时,应及时提出设 计变更,并形成书面文件并及时归尚。 6.2 施工准备 6.2.1 施工场地应具备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能耗计量装置的安装 条件。 6.2.2 施工前应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34、 系统施工图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会审会签; 2 原材料及设备进场时应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且 应形成质量记录; 3 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 6.3 管线施工 6.3.1 桥架和管线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 16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工规范G1350606的有关规定。 6.3.2 电力线缆和信号线缆不得在同一线管内敷设。 6.3.3 电线、电缆的线路两端标记应清晰,编号应准确。 6.3.4 能耗计量装置与能耗数据采集器之间的连接线规格应符 合设计要求。 6.3.5 安装设备前应对系统所有线路进行全面检查,避免断线

35、、 短路或绝缘损坏现象。 6.3.6 端接完毕后,应对端子连接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导线柬绑 扎应整齐。设备端管线接头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日50303的有关规定。 6.4 能耗计量装置与能耗数据采集器的安装 6.4.1 能耗计量装置与能耗数据采集器安装前应对型号、规格、 尺寸,数量、性能参数进行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6.4.2 能耗计量装置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 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日50093的有关规定。 6.4.3 能耗数据采集器应安装在安全、干净,便于管理与维护的 位置。能耗计量装置与能耗数据采集器之间的有线连接长度不宜 大200m。 6

36、.4.4 电流互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电流互感器接入的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表,其电压引人 线应单独接自该支路开关下口的母线,禁止在母线和电缆连接螺 栓处引出; 2 电压、电流回路UA川各相导线应分别采用黄、绿、红色 单股绝缘铜质线,中性线应采用黑色单股绝缘铜质线,并在导线上 设置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导线排列顺序按正相序自左向右或 自上向下排列; 3 电流互感器进线端的极性符号应一致; 17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4 电流互感器三次回路应安装接线端子,变压器低压出线回 路宜安装试验端子,出线端子应编制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和接 线,离地高度宜大

37、于350mm;连线与端子应连接可靠,杜绝开路现 象的发生; 5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一端应可靠接地; 6 电流测量回路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的铜质线缆;电压 测量回路应用耐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且芯线截固不应 小于1.5mm; 7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如利用已有互感器的,应在施工前对 互感器出线进入计量装置的接线极性进行测试,如出现反接,应在 系统施工时进行纠正。 6.4.5 电能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前应通电检查和校验、电能表精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 求、安装方式应符合现场使用条件; 2 使用多功能电力仪表和三相电力分析仪表的,采集电压信 号前端应加装lA保险丝; 3 三次回

38、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 4 单独配置的计量表箱在室内挂墙安装时,安装高度宜为 O.8m -1.8m: 5 电能表应垂直安装,表中心线倾斜不大于1 0 ; 6 在原配电柜(箱)中加装时,计量装置下端应设置标示回路 名称的标签与原三相电能表间距应大于80mm,单相电能表间距 应大于30mm,电能表与屏边的距离应大于40mmo 6.4.6 冷热量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和校验,计量表具的精度等级满足设计 要求,安装方式应符合现场使用条件; 2 流量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流量计安装应避免对管道产生附加压力,必要时设置 18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

39、c o m 标准下载 支架和基座; 2) 流量计安装位置及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温度传感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温度传感器与管路的连接,应采用标准螺纹密封螺栓; 2) 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能反映被测介质的 平均温度; 3) 传感器和传热(冷)介质间应具备充分良好的换热条 f牛;在管道中插装的传感器应具有足够插入深度,适宜的插入深度 为管道内径的1/2-2/3;传感器宜迎着介质流动方向安装,传感器 朝向与介质流向的夹角不应小于90 0 ; 4) 应尽量减少传感器与周围物体和空间环境间的热交 换; 5) 传感器安装位置和方式应便于检查和维修。 6.4.7 数字水表安装应符合下

40、列规定: 1 水表安装应符合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 表与热水水表抖出门、778的相关规定; 2 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暴晒Jk1章和污染的地方;安 装旋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 管段;表夕|、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mm-30mm;水表进水口中心标高 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tl0mm; 3 Jk表应避免由安装场所周围产生冲击或震动引起损坏的 危险 4 Jk表不应承受管道和管件引起的过度压力;必要时,应设 置支架或基座,以及在水表前加设柔性接头;此外,水表的上、下游 应适当的固紧; 5 表壳上的箭头方向必须与水流方向一致;水表安装后应不 影响供水系统正常

41、运行和供水流量,并杜绝渗漏。 6.4.8 数字燃气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9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1 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安装方式应符合现场使用条件; 2 燃气表铭牌上规定的燃气属性必须与当地供应的燃气相 一致; 3 燃气表应安装于干燥通风的地方,工作环境温度为一 10C -40C ,井应远离火源; 4 燃气表宜集中布置在单独房间内,当设有专用调压室时可 与调压室同室布置。 6.5 能耗数据中心的施工 6.5.1 能耗数据中心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并应符合民 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中关于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的规定。 6.5.2 能耗数据中心的施工

42、应包括部署和配置计算机、网络硬 件、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设置运行环境和参数。施工后应确认软 件运行正常。 6.5.3 能耗数据中心机房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 系统机房设计规范B50174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 规范机B50462的有关规定。 6.5.4 系统服务器、数据备份设备、用于与传输系统连接的接口 设备、数据输出设备以及用于数据发送的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 备、UPS电掘等,进场时应根据设计要求查验无误,具有序列号的 设备应登记其序列号。 6.5.5 机房设备应以标签标明。网络设备应标注网络地址,连接 缆线应按照设计正确标签。 6.5.6 机房设备安装应固定牢固、整齐,便于

43、管理,盘面安装的设 备应便于操作。设备连接缆线应符合设备使用要求,并正确连接。 6.5.7 按照设计要求为系统专用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并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安装能耗管理系统软件。 20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6.6 施工安全 6.6.1 施工组织实施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 验收规范)(二B50168和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的规定。 6.6.2 既有建筑和已经运行的绿色建筑的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 系统工程改造宜停电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压的获取宜停电施工,且关闸停电操作由业主单位管理 人员完成;从开关出线

44、端引出电压,接人带有保险丝的端子排上; 2 获取表具输入电流时,若互感器二次出线侧有可供短路的 端子排,可在不停电状况下,通过端子排短接互感器二次侧后,获 取输入电流; 3 维护或更换计量装置时,可不停电施工,但必须在配电室 当值人员监督下断开输人电压的保险丝,短接互感器三次侧的端 子排,核对表具输入线路后实施; 4 燃油、燃气计量装置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应执行行业有关 施工要求。安装时应关闭前端供油、气间门,放尽残留油、气后进 行。计量装置与输油、气管道应密封连接,严防泄漏。在确准无泄 漏后再行恢复通油、通气。安装调试时,现场禁止明火。 21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45、 标准下载 7 系统调试与检查 7.1 一般规定 7.1.1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调试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监 理单位、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共同配合完成。 7.1.2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调试宜按下列步骤进行:调试 准备、系统接线和校线调试、网络通信调试、单体设备调试、系统联 动调试和能耗数据中L调试。 7.1.3 系统调试的过程应进行记录,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调试时间、对象和人员; 2 调试内容和调试方案; 3 调试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及分析; 4 调试结论。 7.1.4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检查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设计、供货、安装的相关技术文件及工程实施和质量控制 记录应齐全;

46、2 工程安装质量应检验合格,并应具有结论报告; 3 系统应完成调试并自检合格; 4 系统调试后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试运行不应少于120ho 7.1.5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的有关规定,并应对系统 功能和设备性能进行重点检查。 7.1.6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检查应依据下列文件: 1 工程设计文件; 22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2 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 3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7.1.7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的检查结果应分为合格和不 合格两个等级。系统查测不合格项应整改直至合格,

47、重新检查时 抽样数量应加倍。系统重新检查不合格时应全部检查。 7.2 系统调试 7.2.1 系统调试前的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编制调试大纲,内容包括项目概况、调试范围和内容、进 度计划、人员组织、调试方案、调试质量保障措施和调试记录; 2 对安装完毕的设备外观和安装状况应进行检查,确认设备 外观良好,安装质量、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 应确认设备的工作环境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 4应规划和设置系统网络上节点设备名称、通信地址和参 数,井进行记录。 7.2.2 能耗计量装置与能耗数据采集器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测试能耗计量装置的直读数据与通信数据的一致性; 2 应在能耗数据采

48、集器中配置能耗计量装置监测点参数,设 置通信端口、波特率和校验位等信息,并应测试监测点值与相关能 耗计量装置直读数据的一致性; 3 应测试能耗计量装置与能耗数据采集器之间的通信,并应 符合下列要求: 1 )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uur 645,通过能耗数据采集器按通信地址测试能耗计量装置正常通信 情况; 2)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基于l1orlb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 络规范B/T19582的有关要求,通过能耗数据采集器按能耗计 量装置的地址测试正常通信情况; 23 库七七 w w w .k q q w .c o m 标准下载 3)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CJ/

49、T 188点热量表CJ128的有关规定,通过能耗数据采集器按能 耗计量装置的地址测试正常通信情况。 7.2.3 能耗数据采集器与能耗数据中心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按现场分配的1P地址、网关及UNS,测试所分配1P地址 与互联网的网络通信连接、网络带宽和网络延时,保证网络通畅、 稳定; 2 应设置能耗数据采集器的现场1P地址、网关及UNS和能耗 数据中心的1P;i也址、端口,测试能耗数据采集器与能耗数据中心 服务器的数据正常传输情况。 7.2.4 能耗数据中心网络和硬件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对局域网内计算机及路由器的1P地址进行规划,包括1P 地址分段、子网掩码、网关和UNS的设

50、定; 2应设定能耗数据中心的通信服务器、处理服务器、展示服 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固定1P地址; 3 服务器、网络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4应设定防火墙策略,并可设置。MZ安全区,数据展示服务 器、数据通信服务器可连接互联网; 5 应架设防病毒的主服务器,并应安装防病毒客户端并保证 病毒库的持续更新。 7.2.5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登录网站查看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的显示功能 情况; 2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的数据采集、处理及发布功能 应正常,并应验证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3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应用软件各项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7.2.6 能耗远程监测系统联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系统集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