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图...明区“对川书院粤书吧”为例_何敏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213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图...明区“对川书院粤书吧”为例_何敏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图...明区“对川书院粤书吧”为例_何敏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图...明区“对川书院粤书吧”为例_何敏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2-13作者简介:何敏霞(1976),佛山市高明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陈小艳(1976),佛山市高明区图书馆馆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图书馆+景区”发展模式研究 以高明区“对川书院粤书吧”为例何敏霞,陈小艳(佛山市高明区图书馆,广东 佛山 528000)摘 要:文旅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文章选择“对川书院粤书吧”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实践经验,明确“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界定“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即重组图书馆业务链、延伸图书馆服务链、拓宽图书馆产业链、打造图书馆

2、价值链。关键词:“图书馆+景区”模式;“对川书院粤书吧”;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3-0116-041 背景 乡村旅游是一种依托农村区域自然客体和人文自然,基于自然、景观、文化等资源,提供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及其延伸服务的新兴旅游方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开发乡村之景、展示乡村之艺、举办乡村之节等,显著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21 年我国乡村游客规模为 86,654 万人次,同比增长 55.5%。然而,总的来说我国乡村旅游的消费规模仅占国内旅游消费规模的 20%左右,与乡村旅游

3、资源占全国旅游资源 70%的事实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乡村旅游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伴随“全民阅读”“文旅融合”等政策的普及推广,乡村旅游应加快融入文化元素,重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带动作用,依托“图书馆+景区”模式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20 年 4 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在旅游行业开展文旅融合“粤书吧”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图书馆服务引入旅游景区,以“粤书吧”为全省统一标识品牌,在旅游景区、酒店和民宿等旅游经营单位设立当地图书馆分馆或流通点,创新公共服务领域文旅融合形态,拓展新型阅读空间。“粤书吧”旨在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制在旅游行业延伸推广,实现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文旅融合创新

4、,佛山市目前已建成使用 10 家“粤书吧”,包括顺德区逢简梁公馆民国书舍粤书吧、顺德区今屋文创书店粤书吧、高明区盈香生态园“真趣书屋”粤书吧、高明区对川书院粤书吧、三水区森林公园古乐书吧粤书吧、三水区三江缘水韵书吧粤书吧、禅城区 Inkpark文荟坊粤书吧、禅城区尚书阁粤书吧、南海区观心小镇读书驿站粤书吧和南海区桂城三鸣台粤书吧,覆盖全市五区。在文旅融合发展和旅游经济兴起的环境下,以“粤书吧”为载体,推行“图书馆+景区”的跨业界合作,利用乡村景区的场地、人员、渠道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至游客身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乡村景区的人文内涵,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升旅客满意度和归属感。“图书馆+景区”模式

5、以新生代的身份应运而生,也必将会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时尚,成为刺激乡村旅游新的兴奋点。2“对川书院粤书吧”简述 “对川书院粤书吧”是在文旅融合、“图书馆+景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粤书吧为广东省第二批“粤书吧”示范点,于 2021 年 11 月正式建成并投611第 43 卷第 3 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 年 3 月入运营。“对川书院粤书吧”毗邻 300 多亩的对川茶场,茶场内茶山起伏,茶树苍翠,更有湖泊依山环绕,湖光、山色、茶树三相宜,整个空间为二层结构,总面积 300 平方米,其中智能图书馆位于 2 楼,藏书总量为 2.5 万册。一楼是集茶文艺和文创产品展示、特色书籍展销于一体的多功能厅,二

6、楼是自助借阅、研学交流、文化活动相结合、动静相宜的智能图书馆。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享受自主研发的奶茶、水果茶、咖啡、茶点、水果、时尚简食,放慢脚步细细品赏精致而富有艺术气质、反映高明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还可以在浩瀚书海中畅游古今。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走进景区,是高明区图书馆助力佛山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和文化导向性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对川书院粤书吧”为样板,开展“图书馆+景区”项目,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民间资源的合作新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于民的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扩大产品、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渗透度,可以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同时也对文旅融合拓展

7、全新空间发挥更大作用。“图书馆+景区”也将助力旅游业尽快从疫情中复苏,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更具健康气息和文化氛围的乡村景区新形象和新概念。3“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实践经验3.1 推送文献资源,促进图书馆服务多元化 “图书馆+景区”模式可以通过文献资源推送,提高游客文献资源获取便利性,增强文献资源流动性,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托区域文化特色,加强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推动主题文化推广,促进游客主题阅读,拓展图书馆阅读内容,如,宁波市图书馆协同宁波海丝国际旅游交流中心打造“人文地理馆”特色文化主题阅读馆,有效促进了阅读推广。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托区域景观特色,加强特色地理文

8、化资源建设,推动地理文化推广,促进游客即时阅读,拓宽图书馆阅读范围,如:平顶山市图书馆开展“阅享之旅码上同行”地理文化进景区活动,有效促进了阅读推广。3.2 投放阅读设备,促进图书馆服务智能化 “图书馆+景区”模式可以通过阅读设备投放,提高游客阅读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增强阅读行为的高效化,促进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发展。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投放智能化设备,突破场地和人员等资源限制,打破物理阅读环境限制,丰富文化服务内涵,如:黑龙江省图书馆在伊春市桃山桃源湖风景区投放公共文化服务一体机以及文化网络播放终端等智能阅读设备,吸引游客驻足休憩、自助阅读,有效促进了阅读推广。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投放现代化智能

9、设备,拓宽游客的借还书渠道,增强阅读过程的科技感体验,丰富文化服务内容,如:金陵图书馆在南京幕燕风景区投放信用智能借阅柜以及文旅资源数字阅读屏等新型阅读设备,引导读者及时阅读,有效促进了阅读推广。3.3 打造文化书房,促进图书馆服务空间化 “图书馆+景区”模式可以通过文化书房打造,融合旅游资源,整合文化资源,提供文化服务新元素,促进图书馆服务的新型文化空间发展。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打造文化书房,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文化服务化新阵地,吸引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畅游,如:南昌市图书馆在艾溪湖湿地公园打造“美书馆”,为游客提供了多感官体验的阅读场所,帮助游客在放松心情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美

10、”,有效促进了阅读推广。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打造文化书房,为游客提供虚拟阅读环境,采用虚拟现实等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阅读,如:北海市图书馆与涠洲岛国家地质公园打造“智慧书房”,为游客提供高科技体验的阅读场所,帮助游客在休闲过程中享受“智慧化阅读”,有效促进了阅读推广。3.4 提供研学旅游,促进图书馆服务延伸化 “图书馆+景区”模式可以通过研学旅游服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图书馆文化服务项目,拓展图书馆文化服务职能,促进图书馆服务内涵的延伸。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引入研学旅行服务,推动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在提供新业态教育服务方式的同时,衍生新形态阅读形式,推动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

11、如:顺德图书馆在顺峰山公园开展古建筑探秘研学活动,组织学生游览顺峰山公园大牌坊、孔子庙、青云塔等景观景点,在旅游过程中介绍传统古建筑的历史沿革,讲解传统古建筑的建筑特点,宣扬传统古建筑的艺术价值,推广传统古建筑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4“图书馆+景区”模式可持续发展要求 综上,“图书馆+景区”模式就是要基于文献资711何敏霞,陈小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图书馆+景区”发展模式研究源实现图书馆多元化服务,基于阅读设备推进图书馆智能化服务,基于文化书房打造图书馆新型文化空间,基于研学旅游延伸图书馆服务内容。无论是多元化服务、智能化服务,还是新型文化空间、服务内容延伸,均是“图书

12、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均与“图书馆+景区”模式下图书馆的内在服务与价值、外在业务与产业息息相关。本研究基于调查评估数据,验证“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选取佛山市 10 家“粤书吧”为调查对象,走访相关工作人员,邀请他们对“图书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和要求进行讨论,统计 10 名走访对象的意见建议见表 1。表 1 统计结果问题频数频率您是否认为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770%您是否认为阅读设备是“图书馆+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880%您是否认为文化书房是“图书馆+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880%您是否认为研学旅游是“图书馆+景区”可持续

13、发展的重要形式?770%“图书馆+景区”可持续发展是否要求服务链重塑?990%“图书馆+景区”可持续发展是否要求价值链重塑?990%“图书馆+景区”可持续发展是否要求业务链重塑?880%“图书馆+景区”可持续发展是否要求产业链重塑?880%从表 1 可以看出,“图书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包括多元化服务下文献资源、智能化服务下的阅读设备、新型文化空间下的文化书房、服务内容延伸下的研学旅游,“图书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包括服务链、价值链、业务链、产业链,其关系见图 1。图 1 关系图5“图书馆+景区”模式可持续发展路径5.1 延伸图书馆服务链,促进“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

14、馆服务要逐渐推向深入,通过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手段拓展,服务质量提升,服务链延伸,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效能优化,促进“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公共图书馆应遵循“文化是归宿”的服务理念,注重文化元素武装“图书馆+景区”模式,增强文化内涵的渗透性,提升景观文化价值,通过“图书馆+”的模式推动文献资源的多元化提供、便捷化获取和精准化推送,促进文化资源服务的多样化发展。其次,公共图书馆应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注重文化资源助力“图书馆+景区”模式,通过线上阅读资源与线下实体景观的互联互接,推动现代化阅读设备的普及应用,推动阅读的智能化、智慧化发展。再次,公共图书馆应依托特有的文化资源开展在

15、线虚拟导游服务,创新文化服务内容,优化文化服务载体,打造文化阅读空间,形成智慧化文化景区,促进文化阅读推广。最后,公共图书馆应利用景区策划开展研学服务,增强图书馆与景区的文化融合,特别是要立足地方区域文化特色,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题材,开展针对性的地方文化活动,策划融合性的专题项目,进一步提升811何敏霞,陈小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图书馆+景区”发展模式研究景区文化内涵和游客文化体验。5.2 打造图书馆价值链,促进“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应在体现图书馆与景区个体价值的同时,探索图书馆与景区的共同价值,还要不断推动图书馆与景区的价值增值,促进“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

16、展。首先,“图书馆+景区”模式应注重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嵌入,侧重文化交流中心的塑造与推广,强调新型阅读学习空间的打造与传播,推动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的实现。其次,“图书馆+景区”模式应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开展文化建设,借助智慧智能手段建设绿色环保建筑,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发展理念,稳固生态文化观念。再次,“图书馆+景区”模式应注重文化资源的整合,重视文化资源的融合,通过文化新服务提供,文化新空间形成和文化新业态培育,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延伸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服务和旅游产业的双向发展。最后,“图书馆+景区”模式应吸纳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打造服务新格局,实现多元一体的共处共融发

17、展,丰富研学旅游内涵,提升研学旅游效果。5.3 重组图书馆业务链,促进“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要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图书馆的业态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促进图书馆公共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传播相结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总分馆制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公共图书馆应结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物联网技术,有效传递文献资源,增强服务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其次,公共图书馆应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最新技术成果,配备阅读设备,强化智慧化阅读。再次,公共图书馆应借助文旅

18、融合法制趋势,依托景区环境打造特色主题分馆,创建文化阅读空间,搭建阅读主题公园,充分发挥图书馆和景区的搭配作用和功能,优化完善新型阅读空间。最后,公共图书馆应注重文献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双向资源的共享共用,通过不断创新的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促进图书馆与景区的融合发展,同时推动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和文化旅游功能的实现,促进研学服务,扩充服务内容。5.4 拓宽图书馆产业链,促进“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应通过“馆店合一”“馆企合作”等经营模式,孵化新的共享经济形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不断培育和开发产品化的新项目,促进“图书馆+景区”模式的可持续发

19、展。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馆+景区”模式深度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基于图书馆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基于景区提炼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主题资源,在提质增效文化旅游服务的同时,提高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和沉浸感。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馆+景区”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阅读设备优势,结合景区的历史和文化,开发智能化文创产品服务,推动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再次,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馆+景区”模式融入文创产品,打造新型的阅读场景,增强游客的空间环境体验感,同时借助新零售观点塑造公共文化客厅,创造阅读与文化空间共生共存的新业态。最后,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馆+景区”模式积极推动社会

20、力量和资源融入文化和旅游新服务,形成更多专题性、地方性的研学旅游服务项目,打造专业化、体系化的研学旅游产品,持续推动文化服务的不断深化。参考文献:1 单红波.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9(3):136-139.2 吴晋斐.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旅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3):70-72.3 刘淑华,刘兴军.公共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与实践:以赤峰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1):58-59.4 张亮.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景区阅读推广研究:以岳阳市岳阳楼君山景点社区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0(10):94-101.5 张磊,周芸熠,方炜.文旅融合时代“图书馆+景区(公园)”发展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5):106-113.6 许素娟,拓雨欣.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例J.社会科学前沿,2021(10):20-30.(编校:崔萌)911何敏霞,陈小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图书馆+景区”发展模式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