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流中心营运与管理.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6166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中心营运与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物流中心营运与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29页 共29页 物流中心營運與管理 期末報告主題 〜物流中心之規劃 指導老師:林志鴻老師 班級:夜行銷三甲 組別:第十組 組員:995D0030 謝朝議 994D0008 廖翌糸 99580006 黃靖宜 物流中心之規劃 一、物流中心之規劃概念 前言 物流中心的崛起,主要因素在於因應商業現代化過程為達降低物流成本及支援物流服務所產生。然而每一家現代化的物流中心,在基本機能達成之後,業者們為適應現今多變的社會環境,亦將物流中心的經營,不論在「作業經營」、「作業型態」甚至「服務對象」都朝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物流中心的定義 物流中心在實體雖為一有形之建築物,它雖具備倉儲與保管功能,但實際上它還能同時結合物流據點網路化及物流情報網路化。如果我們將物流分成四個階段,分別為原材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以及廢棄物物流,那麼物流中心根據商業司所下之定義為: 「針對銷售系統,使該項活動能有效處理而設置;故凡從事將商品由製造商或進口商送至零售商之中間流通者,有連結上游製造業至下游消費者,滿足『多樣少量之市場需求』,『縮短流通通路』,即『降低流通成本』等關鍵性機能的廠商,即可稱之為物流中心。」具現代化經營理念的物流中心,除了傳統的採購、儲存、流通加工、配送外,還包括了收帳、商情蒐集、顧客服務等工作。 物流中心的型態 國內物流中心可區分為下列六種型態 1.由製造商發展出來的物流中心 2.由傳統批發商或代理商所發展出來的物流中心 3.由零售商通路業者發展出來的物流中心 4.由零售商整合而成的物流中心 5.由貨運公司轉型發展出來的物流中心 6.生鮮處理型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的機能與功效 物流中心的機能是由裝卸、包裝、保管、輸送等四項基本活動,與流通加工、資訊等兩支援活動所構成。各功能如下所述: 1. 裝卸:意即使物品移動,而需使用搬運的工具、設備、進而產生裝載、卸貨的活動。 2. 包裝:可分為商品包裝與工業包裝兩類。商品包裝的功能在於將商品分類成使消費者方便購買、消費的單位,其目的在於向消費者訴求商品內容,較偏向於行銷的領域。而工業包裝則純粹屬於物流的領域,其功能在於將商品的單位分割成便於輸送的單位,亦即集貨、理貨、揀貨、分貨等作業。 3. 保管:包含為使商品順利流通所生的暫時停留、保存、或長期性的儲存。 4. 輸送:是所有物流機能中,最重要的核心。在 60 年代的美國,物流發展側重於作業面的活動,因此往往甚於將輸送與物流二字畫上等號。所謂輸送,意指將物品作空間的移動。由於輸送克服了產地與需求地間的距離,而創造出商品的實質流通效用。輸送包含了大量而長距離的「運輸」以及少量但斷距離的「配送」兩活動。 5. 流通加工:乃指依照客戶的要求,對製成品的包裝狀態加以改變,例如替客戶「標價」(黏貼零售價格標籤)、依客戶指定的個數重新包裝或禮盒包裝等作業。 6. 資訊:物流與資訊可謂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因為所有的物流活動,都必須透過資訊加以系統化,方得以謀求物流系統的效率化,因此資訊乃物流機能中最重要的支援活動。 最近幾年來,企業界對物流中心所帶來利基感到相當滿意,故大多數企業顯得有走向物流中心而漸漸棄傳統物流方式之趨勢,這是因為物流中心具有下列幾項功效: 1. 集中處理,提高物流作業效率 物流中心對貨物的處利方式與傳統流通型態相較,其差異相當大,就先以配送效率這一點來說,前者就叫後者有規模經濟。傳統流通型態傾向於多廠商對多批發商、多批發商對多零售業,貨物由廠商到零售商期間所需耗費的配送成本(假設每趟配送成本相同下)當然教務流中心統一配送來的多!不僅如此,物流中心因為量、規模的擴大,也比較具有能力投資自動化設備、資訊電腦化,以進一步改善在作業上的效率。 2. 專業分工,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原先批發或經銷體系的人員需要處理物流又要處理商流事物,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無法將商物流兼顧,現在出現物流中心來接管物流事物,以專業化的物流技術,迅速交貨達成顧客滿意度;並且可使前者專注於營銷,銷售量可以提升,如此一來,企業經營績效自然提高。 3. 掌握通路,提高企業之競爭優勢 『物流』藉由物流中心的建立,可自行掌握通路體系,如此企業對通路便自然掌控了某一程度的影響。企業可經由其物流通路特性之掌握,進而縮短流通體系的流通通路,並減少通路上的層層剝削,以降低浪費,我們稱這種現象為『流通扁平化』。通路縮短的好處不僅加惠於消費大眾的身上,相對的亦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優勢。擁有現代化的物流中心,亦擁有優秀的配銷能力,比較容易得到經銷權或代理權,這是著名的進口商德記洋行在歸建物流中心時,所考慮之略性目的之一。 4. 降低庫存,減少資金積壓 以往的流通體系,物品是藉由位在各地之經銷商作為傳遞的媒介,也因為此種原因,經銷商為達有足夠的存貨以供需求,允許積壓『安全庫存量』,雖然可以防止萬一之需,但在每一品項積壓數量累加,積少成多的情形下,容易造成企業的財政負擔,此外,這些安全存量亦常會有遺失、損壞等情形發生。在物流中心成立之後,提供了迅速補貨的功能,各地經銷商不再有庫存不夠之顧忌,安全庫存量集中在物流中心,安全量大幅減少,消除過去因積壓庫存量所產生的弊端。 5. 利用物流中心,建立合作網路 國內企業如聲寶企業投資的東源儲運、桂冠實業投資的世達低溫配送等,除了配送自己之商品之外也為其他企業服務。以東源儲運為例,它不僅為本身做儲運服務外,並擴大為國內進口家電代理商服務,這種結合自己和別人專長形成事業網路的作法,即是現在相當熱門的『策略聯盟』。 物流中心的規畫設計,共分為四各階段: 第一階段:計畫準備階段:內容包括制定規劃目標、基本資料蒐集、基本自料分析等。 (一) 制定規劃目標:物流中心未來的功能與營運目標,必須明確制定,以利資料的蒐集與後續的規劃需求,其營運目標應包含: 1.新營運方式的制定:如新增營運項目、服務地理範疇擴大、補貨的時間縮短等,心的營運指標應依公司的新營運策略重新制定。 2.計畫預期時程:物流中心何時開始正式運作,計畫應適時排定,將來規劃時應遵照時程逐步進行。 3.計劃預定之投資預算:投資預算在每個計畫中是非常重要的的考慮因素,規劃設計時,必須在可應用的投資預算內完成。 4.最大營運量:物流中心每日的最大吞吐量、能存放的最大量是多少,必須告知規劃人員,作為設計物流中心時的基準。 5.人力運用策略:未來物流中心成立時,各部門所需的人員數,以評定用人成本,並評估自動化的程度,已決定未來的作業方式。 6.使用年限:預定使用年限可以告知規劃人員建築廠房所採用材料的預定使用年限,並計算出每年的折舊等。 (二) 基本資料蒐集:資料蒐集的目的在於「現狀的把握」,藉由能掌握的資料,加以評價,以認識企業現有的「物流力」。必須把握的資訊包括: A.物流網路—與物流中心有關的物流據點及服務區域、服務水準。 1.服務據點:包括轉運站、倉庫、零售點,全在地圖上予以標明。 2.服務水準:可以區域、路線或顧客別來區分,分別調查現有服務水準,包括交貨期、缺貨率、送達時間等。 B.資訊網路 1.主從電腦在各物流據點的配置,並標明各階層電腦服務範圍、連線、即時的程度,同時表明何處沒有連線仍使用電傳或電話。 2.庫存登錄及貨品移送在資訊網路中的登錄程序。 3.接單、緊急配送的頻度及處理方式。 C.輸配送工具 輸送配送工具包括物流中心內部所使用的拖板車、堆高機、吊車、貨櫃、拖車、大貨車、小貨車等;同時也應依個別的路線、地區分析各種輸配送工具的便利性、確實性、迅速性、安全性、經濟性、信賴性等。 D.人員配置 人員配置可由物流中心的組織配置圖獲得,對現有人員的執掌、教育程度、年齡、性別等應充分掌喔。 E.作業成本:物流中心的成本科目,列舉如下: 1.土地成本:租金、地價稅等。 2.建築物:折舊費、防捐稅、保險費、修繕費、租金等。 3.設備、工具:折舊費、租金、保養費。 4.其他:水電瓦斯費、通信費、外包費、燃料費、盤損費、人事費、員工交通費等。 F.投資效率 上項土地、建物、設備等的利用率,也應充分掌喔。 G.物流量 1.商品的種類、數量:包括商品特性、裝運姿勢、裝運尺寸、進出貨頻律、尖峰流量等。 2.庫存:包含庫存量、庫存金額、周轉率、庫存期限、規則變動、不規則變動、容積模式等。 H.作業流程與前置時間 以「顧客的觀點來看交貨期」為解讀的基準,作業流程及其所需時間大概可分為: 1. 由請購到供應商交貨、上架。 2. 顧客下單到揀貨完成。 3. 上配送車輛到貨品上顧客貨架。 (三)基本資料分析 A.現狀問題點 1.商品品質:環境—改善環境條件、搬運—改善搬運方法、減少搬運次數 2.快速:交貨期分析 3.手續簡便:a.資訊交換的手段與方法 b.輸配送的手段與方法 c.搬運容器 B.與同業之比較 1.實體條件 2.軟體 3.企業形象 第二階段:系統規劃設計階段:內容包含規劃條件設定、地點選擇、建築物及設備規劃、服務設施規劃、整體佈置設計等。 (一)規劃條件設定 1.增加營運能量 2.服務水準提昇 3.合理化、省力化、自動化、電腦化 4.設置彈性化、智慧型物流系統 5.擴增或增建物流中心 (二)地點選擇 1.土地面積與使用限制條件 2.收容物品性質(危險、污染、防溫濕) 3.競爭條件(與供應商顧客距離、交通便利、土地成本 4.基礎條件(勞動力、通勤、水電、道路、電腦軟硬體支援 5.自然條件(氣候、溫濕度、風向、鹽分、地震 6.行政條件(當地政府行政效率、產業政策、獎勵優惠措施 (三)建築物與設備規劃 A.建築物設計檢討要項 1.位置 2.方向 --風向、日曬因素 3.軀體構造 --單層、多層、鋼筋混泥土、鋼結構結合彩色鋼板方式。 4.地板—樑柱方向大小、樓層高度(堆高機揚程+貨品高度、地板荷重) 5.屋頂 --材質、結構與造型設計 6.側壁 —窗戶與門的設計針對溫度、濕度、隔音等考量 7.照明 --月台100Lux、作業場所200~300Lux、料架上數字、文字宜大一點 8.柱 --柱間格 25~30m(1000~1500m2) 30~40m(>1500m2) 9.卡車月台 --直角、平行、300 或450方式 ; 月台高800mm (2噸車) 1400 (貨櫃車)、輔助銜接板、油壓升降平台、雨棚 B.設備規劃 :包括保管、搬運、揀貨、分類、流通加工、輸配送工具、資訊系統 (四)服務設施與規劃 A.空調設備 1.商品本身對溫濕度需求 2.流通加工/ 自動化/ 照明的發熱量 3.作業人數多寡 4.個別場所不同需求 5.分區調整功能 6.使用快速捲門/ 風門/ 塑膠門簾) B.安全管制 --人員車輛進出管理、自動監視及警報系 C.通信設備 --與顧客配送車隊聯絡、電腦與通信結合傳送資 D.搬運設備停放區 --充電場所及維護保養空間 E.辦公室及員工活動場所 1.辦公室 --5~6 m2/人、 12m2/人+影印機+電腦+資料 2.電腦室 --高架地板、空調、照明、遮光、工作5~6 m2 3.更衣室 --帶鎖衣櫃、地毯木頭地板 4.餐廳 --桌椅用具舒適、照明夠、 1~1.5 m2/人 5.廁所盥洗設備 6.會議室、7.接待室、8.休息室 (五)整體佈置設計:估算各項作業區域大小(進貨區、儲存區、揀貨區、出貨區) 並依各區域間的作業關聯性決定各區的擺設位置. 1.作業流程原則 --由入庫至出庫各項作業依順序處 2.整合原則 --商品、設備、人之間整體性配合 3.彈性原則 --配合高低尖峰揀貨配送作業 4.管理容易化 --使用目視管理 第三階段:方案評估階段:其內容包含方案評估與選擇。 1.規劃數個方案 (Alternatives) 2.依原規劃基本方針、基準(預算、完工期、效益等)加以評估 3.常用評估法為計算各方案投資金額及經濟效益, 以[數字]作為選擇基準 4.另應列出無法量化的無形效益(顧客滿意提升人員招募容易企業形象提升等)採取團隊作業方式由管理建築機電資訊物流等各方面人才組成規劃團隊、運用專案進度管制、確保規劃品質。 ----------------------------------------------------------------- -------------------------------------------------------------------------------------------- -------------------------------------------------------------------------------------------- -------------------------------------------------------------------------------------------- -------------------------------------------------------------------------------------------- 計劃開始 1.制訂規劃目標 2.基本資料蒐集 細部設計評核 5.整體佈置設計 3.基本資料分析 1.規劃條件設定 3.建築物與設備規劃 細部規劃設計 方案評估與選擇 完成物流中心系統規劃 2.地點選擇 4.服務設施規劃 計畫準備階段 系統規劃設計階段 細部規劃設計階段 方案評估階段 建屋 位置 1 建屋 其他 換氣 26 方向 2 照明 27 軀體構造 3 其他 28 地板 寸法 樑方向(寬) 4 雨棚 屋頂 寬、高、長 29 柱方向(長) 5 構造、材料 30 面積 6 柱 柱間隔 31 柱間隔 樑方向 7 屋外建築物 卡車月台 位置 32 柱方向 8 長與寬 33 地板高度 9 鋪裝 34 地板耐荷重 10 庭園 位置 35 地板表面處理 11 寬與長 36 使用區分 12 鋪裝 37 屋頂 屋簷高 13 其他 38 樑高 14 停車場 位置 39 斜度 15 停車台數 40 屋頂材料 16 鋪裝 41 側壁 窗 位置‧數 17 其他 42 大小 18 其他 圍牆門 位置 43 構造 19 長度 44 門 位置‧數 20 構造 45 大小 21 野外照明 46 構造 22 排水溝 47 壁 構造 23 給電設備 48 外壁 24 防火設備 49 25 其他 50 第四階段:細部規劃設計階段:內容包含細部規劃設計、細部設計評核等。 物流中心之規劃概念 物流中心的規劃是指物流的初步概念設計規劃、物流的倉庫廠房規劃、物流設備規劃、及辦公室的規劃等,物流中心的廠房有如人之先天,先天不良則難補救,現有許多規劃錯誤的案例,造成許多成本的浪費及無法挽救的遺憾。例如廠房的高度太低、柱子間距太小、太密或是先建廠房再進行規劃工作等。 物流中心的規劃可分為1.物流中心的規劃程序,2.物流中心的規劃步驟,3.物流的初步概念設計規劃及4.物流的細部及倉庫廠房規劃等四種來加以說明。 一、物流中心的規劃程序 物流中心的建設流程: 1.決定規劃策略目標 è 2.成立專案小組 è 3.預測未來之規模大小 è 4.資料收集與分析 è 5.初步規劃方案 è 6.決定最佳方案 è 7.進行細部規劃 è 8.建築詳細設計 è 9.尋找廠商估價 è 10.工程發包與試車 1.決定規劃策略目標 由高層決策人員決定策略規劃目標之後,在交給專案小組人員執行。一般而言策略目標規劃包括:公司未來中長期(10年)目標、營運策略方向、商品庫存量、未來商品的品項數或未來的連鎖店數等。 2.成立專案小組:專案小組的組成人員有 1.有決策能力人員 2.倉儲作業單位 3.運輸單位 4.資訊單位 5.總(工)務單位 6.財務單位 7.建築師 8.顧問 3. 預測未來之規模大小 預測未來的營業額、客戶、經營的商品品項、進出的貨量及種類等最好能預測未來七年以上。大型物流中心規劃及建造時間至少要一年以上。 4.資料收集與分析 物流用地的資料調查即交易的客戶、商品的品項、尺寸及進出庫頻度數量資料收集與分析等,在物流用地的資料調查方面,除了物流用地評估項目外,還需進一步了解該筆土地的地目、未來的都市計畫及土地的地質鑽探;尤其是土地的地目及未來的都市計畫,過去常常發生購買土地時,地主已經知道該土地部份將被徵收他用或是水利地等用途,而沒有告知購買的物流業者,當業者購買數年之後才發現。當地質不佳時可以中心樁強化,尤其是高層的立體倉庫更需要注意。 而配送的客戶、商品的品項、尺寸及進出庫頻度數量資料收集與分析也是影響物流的重要因素,客戶的出貨量不同,可能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檢貨模組(PèP,PèC,CèB,BèB),商品的品項之多寡會影響儲位,商品的尺寸大小或左右料架的形式及種類;而分析方面則如EQ分析及IQ分析等。 5.初步規劃方案 根據現有的物流用地面積,與建築師溝通,考慮防火巷、建蔽率及容積率等因素,決定可用之物流中心用地面積;然後參考物流功能需求及作業流程做大區域規劃及建築方式規劃,例如近、出貨暫存區、庫存儲存區、檢貨區、流通加工區、退貨暫存區及自動分獲區等的規劃,原則上大區域規劃出2〜3個方案,再從其中選擇最佳方案進行細部規劃。 6. 決定最佳方案 從眾方案中找一個最適合的,進行細部規劃。 7.進行細部規劃 最佳方案決定後,在針對物流進行細部規劃,細部規劃分為物流中心之現場作業初規劃及行政作業區規劃等兩種;物流中心之現場作業區細部規劃,是把大區域規劃之進、出貨暫存區、庫存儲存區、檢貨區、流通加工區、退貨暫存區及自動分貨區等,根據實際的EQ分析、IQ分析及庫存資料,利用AUTO-CAD將料架設備、運搬設備(輸送機或推高機等)、流通加工設備(工作桌)及作業區,以比例尺縮小比例進行規劃;物流中心之行政作業區:辦公室、資訊室、會議室、餐廳、員工休息室及更衣室等,根據實際的作業人數及設備,同樣利用AUTO-CAD以實際尺寸縮小比例規劃。 8.建築詳細設計 由細部規劃圖中決定物流的建築形式、外觀尺寸、柱間尺寸及廠房高度等,由建築師進行建築圖面的詳細設計,建照申請等。 9.尋找廠商估價 建築圖及物流中心佈置圖完成定案後,針對不同的項目,尋找廠商報價、比價與發包。 10.工程發包與試車 廠商報價、比價及議價之後,進行工程發包,首先是建築工程、物流設備、電腦設備及辦公室設備陸續發包;然後施工、製造、監工、試車與驗收。 二、物流中心的規劃步驟 1.決定物流中心用地面積 物流用地的廠址決定之後,有可能是一塊方正完整的物流用地,也有可能是一快不規則的土地,首先請建築師乙地籍圖及現場放樣,同時考慮防火巷、建蔽率及容積率等因素,決定可用之物流中心用地面積;同時決定最佳的建築方位及進出口。 2.物流中心動線流程及大區域規劃 物流中心動線流程依其物流用地面積及物流種類的不同,分為: 動線 圖 說明 Ι 型 動 線 流 程 用於貨運站(轉運中心)及通過型的物流中心 大區域規劃:進、出貨暫存區及自動理貨區等的規劃 設備:以手推車、籠車較多,自動分類機也有 L 型 動 線 流 程 用於進出貨量較大的物流,有時用於通過型的物流中心(Cross Docking) 大區域規劃:進、出貨暫存區、庫存儲存區、撿貨區、流通加工區、退貨暫存區及自動分貨區等的規劃 設備:各種倉儲設備及堆高機(拖板車) U 型 動 線 流 程 用於進出貨量較小的物流 大區域規劃:進、出貨暫存區、庫存儲存區、撿貨區、流通加工區、退貨暫存區及自動分貨區等的規劃 設備:各種倉儲設備及堆高機(拖板車) 上 下 U 型 流 程 用於進出貨分開的需求上 大區域規劃:進、出貨暫存區、庫存儲存區、撿貨區、流通加工區、退貨暫存區及分貨區等的規劃 設備:各種倉儲設備及堆高機(拖板車) T 型 動 線 流 程 用於貨運站(轉運中心)及通過型的物流中心、進出貨量需求大 大區域規劃:進、出貨暫存區及自動理貨區等的規劃 設備:以自動分類機、籠車較多 3.商品種類數量分析(IQ分析)及商品種類庫存數量預測 商品的種類數量分析(IQ分析)主要是將商品ABC分類,然後應用於物流中心的佈置規劃上及物流設備的選擇上;物流中心的佈置規劃把A類品盡量置於靠近走道或門口的地方,而C類品則置於倉庫的角落或較偏遠的地方,B類品則置於A類品及C類品之間的地方。 另外計算分析商品種類及庫存量,已決定料架儲位的數量,在此的儲位是庫存商品的儲位,大部分是以棧板儲存的儲位,是由品項數乘以庫存量;檢貨區的儲位幾乎每一種商品都有一個儲位,有時候同時有棧板儲存的儲位,也有整箱儲存的儲位。 4.決定棧板形式及尺寸 目前台灣地區的標準棧板尺寸有 a. 1100mm×1100mm b. 1000mm×1200mm 5.決定料架種類及尺寸 同時使用兩種尺寸棧板 寬度以1100mm來計算 深度以1200mm來計算 6.決定運搬方式及設備 配重式(坐式)通道垂直作業至少需要3.5M以上的空間 伸縮式(立式)通道垂直作業至少需要2.5M以上的空間 窄道式(側叉式)通道作業至少需要1.5M以上的空間 7.決定廠房形式、高度及跨距 廠房建築種類: RC結構、鋼骨彩色鋼板結構、輕鋼架彩色鋼板結構、輕鋼架石棉瓦結構等。 8.細部佈置規畫 9.設備規格開立及詢價 10效益評估 三、物流中心的初步概念設計 一層樓的規劃方式 一層樓的規劃方案是目前台灣地區常採用的一種,主要是參考歐美的個案延伸而來的,因此建築方式是採用鋼結構及彩色鋼板的組合,此種廠房規劃的優點是物流作業在同一平面,而且廠房的跨距較大及廠房高度較高,廠房的高度大約在6~13M左右,廠房的造價成本也比較低(如圖所示).採用此種規劃時,必須將進貨暫存區、出貨暫存區、庫存區、撿貨區、流通加工區及行政辦公區等全部規劃進去,因此一般行政辦公區則是規劃在閣樓(進出貨暫存區的上面)的地方,在庫存區的棧板式料架(P一>P)及箱撿貨區(P一>C),原則上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在拆箱撿貨的輕型料架就必須注意,因為一般輕中型料架(C一>B)及流動式料架(B一>B)大部分的高度在2M左右,如果只用一層料架,上面的空間就浪費掉了;流通加工區也有與輕中型及流動式料架同樣的問題.因此此類的規劃會將輕中型料架及流動式料架,規劃成二層積層式料價或是三層積層式料架,以減少作業空間的浪費. 二層樓的規劃方式  二樓層的規劃方式也是採用比較多的一種,主要是參考日本的個案延伸而來的,建築方式也是採用鋼結構及彩色鋼板的組合,採用鋼筋水泥的組合也有;此種廠房規劃的優點是物流作業空間充分運用,例如拆箱撿貨區及流通加工區廠房高度不需太高,可以利用二樓,庫存區的棧板式料架(P一>P)及箱撿貨區(P一>C)就可考慮規劃在一樓.在廠房的跨距上會比較小,廠房單層的高度也比較低,廠房的高度大約在6~9M左右,廠房的造價成本可能會比較高(如圖4.8所示).採用此種的規劃時,必須將進貨暫存區、出貨暫存區、庫存區、撿貨區、流通加工區及行政辦公區等全部規劃進去,因此一般行政辦公區則是規劃在閣樓(進出貨暫存區的上面);再庫存區的棧板式料架(P一>P)及箱撿貨區(P一>C),原則上規劃在一樓;拆箱撿貨區及流通加工區可以規劃在二樓. 多層樓與自動化倉儲的規劃方式 多層樓與自動化倉儲的規劃方式,是台灣地區愈來愈常採用的一種,主要是參考日本的個案延伸而來的,建築方式,是採用鋼結構及彩色鋼板的組合,也有採用鋼筋水泥的組合;此種廠房規劃的優點是物流作業空間充份的運用,而且各摟層可以與自動倉儲互相連接進出貨。在廠房的跨距上會比較小,廠房單層的高度也比較低,廠房的高度大約在6~9M左右,在廠房造價成本可能會比較高(如左圖所示)。採用此種規劃時,必須將進貨暫存區、出貨暫存區、庫存區、撿貨區、流通加工區及行政辦公區等全部規劃進去,因此一般行政辦公區則是規劃在閣樓(進出貨暫存區的上面);在量大的商品庫存區可以考慮儲放於自動倉庫,規格較大的商品庫存區之棧板式料加(P→P)及箱撿貨區(P→C)可以規劃在一樓的地方,一般規格的商品庫存區之棧板式料架(P→P) 及箱撿貨區(P→C)可以規劃在二樓的地方;拆箱撿貨區(C→B,B→B)及流通加工區則可以規劃在三樓的地方。 多層樓的規劃方式(一)  多層樓的規劃方式是針對中小型的物流業者而設置的,目前國內較少採用,主要是參考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的個案延伸而來的,建築方式採用鋼筋水泥較多。此種廠房規劃的優點是物流廠房模組化的方式,而各樓層之間可以利用電梯或是垂直輸送機的進出貨作業(如左圖所示)。採用此種規劃時,必須將必須將進貨暫存區、出貨暫存區、庫存區、撿貨區、流通加工區及行政辦公區等全部規劃進去,因此一般行政辦公區則是規劃在閣樓(進出貨暫存區的上面)的地方或是高樓層的地方;將出貨量及出貨頻較高的規劃在一、二樓,將出貨量及出貨頻較低的規劃在三、四、五樓等,每個使用的企業昃以垂直的上下流程規劃。 多層樓的規劃方式(二) 另外一種卡車可以直接到各層樓的多層樓的規劃方式,是針對中小型的物流業者而設置的,目前較少採用,主要主要是參考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的個案延伸而來的,建築方式採用鋼筋水泥較多。此種廠房規劃的優點是物流廠房模組化的方式,而各樓層之間可以利用卡車直接到達停車裝卸的進出貨作業(如左圖所示)。採用此種規劃時,必須將必須將進貨暫存區、出貨暫存區、庫存區、撿貨區、流通加工區及行政辦公區等全部規劃進去,因此一般行政辦公區則是規劃在閣樓(進出貨暫存區的上面) 庫存區之棧板式料加(P→P)及箱撿貨區(P→C),問題不大;但是在拆箱撿貨的輕型料架就必須注意,因為一般輕中型料架(C→B)及流動式料架(B→B)大部份的高度在2M左右,如果只用一層的料架時,上面的空間就浪費了;流通加工區也與輕中型料架及流動式料架有同樣的問題。因此常將輕中型料架及流動式料架規成二層積層式料架以減少作業空間的浪費。在廠房的跨距上會比較小,廠房單層的高度也比較低廠房的高度大約在6M左右,因為各樓層卡車都可以自由進出,甚至也有貨櫃車可以自由進出物流大樓,因此廠房的造價成本也會比較高。 四、物流中心的細部及倉庫廠房規劃 1.卡車車道 單線車道宽度3.5M、雙線車道寬度7M、車道的地板荷重必須是能承擔10噸/每軸的地板 2.卡車迴轉區 卡車迴轉區的長度根據卡車的長度不同而不同,原則上是卡車全長的兩倍。 3.月台高度 45度停靠方式 垂直停靠方式 海鷗式車廂月台的方式 平行停靠方式 油壓升降平台 4. 遮陽(雨)棚高度及長度 物流中心月台旳遮陽(雨)棚也是物流進出貨所必備的。有的商品對濕度及陽光敏感,因此需有足夠的遮陽(雨)棚且月台高度至少需3M 與地面高度至少需4M,遮陽(雨)棚的長度至少需5M,斜度最好是往內部傾斜(如下圖所示),避免雨水低落車廂後被風吹進月台弄濕商品。另有一種車廂是兩邊開啓的稱海鷗式車廂,使用此種車廂時則遮陽(雨)棚的高度從地面算起至少需要5.5M以上。 遮陽(雨)棚高度及長度 遮陽(雨)棚高度及角度 5.物流中心的內部通道 依搬運設備的不同來分: a. 人-單行通道、雙向 b. 手推車-單行通道、雙向 c. 推高機-直行通道、垂直作業 6.天花板高度:在廠房高度方面,最好能夠儲放4層棧板的商品也就是一層樓的高度約8~9M(淨高7.2M以上),假設一層貨物連棧板的高度是1.5M時加上堆高機叉舉高度20CM及料架的樑高10 CM時,,則一層料架的高度約1.8M,乘以4層的棧板則高度為7.2M(如下圖所示)。 廠房高度的計算公式: (棧板上貨物的高度+叉舉高度20CM+樑高10CM)×n層=廠房實際的作業高度 另還需加上電燈、冷氣風管或消防水管等空間高度。 廠房的高度示意圖 7.廠房柱子間跨距及柱子構造 廠房柱子的跨距必須根據料架的位置尺寸規劃,以決定適當的柱子跨距。 物流規劃-柱子的跨距越大越好 建築成本-跨距越大成本越高 柱子夾料架的規劃方式 料架夾柱子的規劃方式 柱子夾料架的規劃方式 料架夾柱子的規劃方式 8.地板荷重及表面材質 物流中心內部的地板荷重及地表表面材質很重要,尤其是多層樓式或是有地下室的樓板,常常可發現地板的承載荷重不足情形。例如地板不正常龜裂及震動,或者是結構體嚴重受損情形。 9.屋頂 根據廠房的不同,屋頂的設計也不同。常見的物流中心屋頂建材有:彩色鋼板、RC、庫體板、石綿瓦等;屋頂樣式:平屋頂、單面斜度、兩面斜度,屋頂斜度會影響屋高及樑高。 10.牆壁及門窗 牆壁種類要視儲存商品的特性不同選擇不同的牆壁材料,牆壁材料:彩色鋼板、彩色鋼板+隔熱、庫體板、磚牆。 門:手動捲門、電動捲門、手動快速門 窗:要規劃在較高處,目的可以採光及緊急逃生。 11.消防的設備 消防設備及種類:偵煙器、消防栓、滅火器、自動灑水系統、自動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12.倉庫的換氣 換氣方法:1.天窗自然換氣 2.門窗自然換氣 3.通風器(自動) 4.空調系統 13.採光與照明 自然採光法:利用屋頂採光板、利用門窗採光 照明光度:1.進出貨暫存區100~200lux;2.庫存儲存區100~200 lux;3.檢貨區200~300 lux;4.檢查區200~400 lux;5.辦公室200~300 lux以上。 14.其他 設備規格開立及詢價 結論 物流中心為流通業之樞紐,如果物流中心的規劃部門能夠進行良好的規劃工作,對於提升物流中心的整體效能必然有正面的影響力,進而取得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設施規劃與物流中心設計 林立千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1/06 ISBN:957-729-191-0 當代物流管理—理論與實務 李宗儒、林正章、周宣光 滄海書局 2004/01二版一刷 ISBN:986-7777-54-9 物流經營管理實務 經濟部商業司編 民國85年四月第一版 ISBN:957-00-7122-2 物流中心的規劃技術 廖建榮 中國生產力中心 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