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及应用一、重要性的概念一、重要性的概念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判断。如果一项错报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注意:注意:第一,第一,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第二,第二,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第三,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三,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财务报表错报包括财务报财务报表错报包括财务报表金额的错报和财务报表金额的错报和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表披露的错报。第四,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第四,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第五,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第五,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下列有关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的是()。)。(2007年)年)A在考在考虑一一项错报是否重要是否重要时,既要考,既要考虑错报的的金金额,又要考,又要考虑错报的性的性质 B如果一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独或连同其他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是重要的 C如果已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数接近但不超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无须要求管理要求管理层调整整 D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判断 C C二、运用重要性的相关问题二、运用重要性的相关问题(一一)运用重要性原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的一般要求1重要性的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判断 2 2在在审计过程中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当运用重要性原则的目的的目的(1 1)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为了提高审计效率。(2 2)为了保证审计质量。)为了保证审计质量。3 3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1 1)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2 2)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在评价审计结果时。(二二)金额和性质的考虑金额和性质的考虑1 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2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3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4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二二)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 1 1会会计报表表层次的重要性次的重要性2账户和交易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次的重要性 判判断断整整个个会会计计报报表表是是否公允、合法使用否公允、合法使用(三三)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反向关系。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极端例子:极端例子:当重要性水平为当重要性水平为0 0时,审计风险太高了,时,审计风险太高了,注会不会接受审计业务。注会不会接受审计业务。当重要性水平等于资产总额时,当重要性水平等于资产总额时,对注会来说毫无风险。对注会来说毫无风险。若偏高,这时审计风险低(若偏高,这时审计风险低(CPACPA认为),认为),CPACPA执行的执行的审计程序就少,范围小,会使审计程序就少,范围小,会使CPACPA得出错误的结论得出错误的结论若偏低,这时审计风险高(若偏低,这时审计风险高(CPACPA认为),认为),CPACPA执行执行的审计程序就多,范围大,会使的审计程序就多,范围大,会使CPACPA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效率降低(一一)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1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2.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3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二、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二、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4 4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二二)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1、财务报表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次的重要性水平(1)注册会)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次的重要性水平。(2)在)在实务中,有中,有许多多汇总性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数据可以用作确定确定财务报表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例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例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售收入、费用用总额、毛利、毛利、净利利润等。等。四个基础、两个方法四个基础、两个方法2 2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 有有固定比率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比率法两种。两种。(1)固定比率法固定比率法 税前净利润的税前净利润的5 5一一1010(净利润较小时用净利润较小时用1010,较大时用,较大时用5 5);资产总额的资产总额的0.50.5一一1 1;净资产的净资产的1 1;营业收入的营业收入的0.50.5一一1 1。(2)变动比率法比率法 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3 3会会计报表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取 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最低者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4 4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为年度会计报表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为年度会计报表根据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变动对根据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变动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必要修正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必要修正(四四)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1 1账户或交易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方法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方法分配的方法和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方法和不采用分配的方法。2 2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1 1)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2 2)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重要性水平的关系(3 3)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还应考虑账户或交易的)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还应考虑账户或交易的审计成本因素。审计成本因素。项目项目金额金额甲甲乙乙现金现金7007007 72.82.8应收账款应收账款21002100212125.225.2存货存货4200420042427070固定资产固定资产7000700070704242总计总计1400014000140140140140(三)从性三)从性质方面考方面考虑重要性重要性1.1.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2.2.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3.3.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尤其在联系宏观经济背景和行业状况进行考虑时)(尤其在联系宏观经济背景和行业状况进行考虑时)4.4.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5.5.错报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分部信息的影响程度。错报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分部信息的影响程度。6.6.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7.7.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8.8.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例如,盈利预测)而言,错报的重大程度的信息(例如,盈利预测)而言,错报的重大程度9.9.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方的项目相关。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方的项目相关。10.10.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11.11.错报对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错报对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对的影响程度,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产生影响练习:1.关于重要性的关于重要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法中,正确的有哪些()A.重要性的判断不能从注册会重要性的判断不能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的角度考虑B.重要性的判断重要性的判断应从注册会从注册会计师的需要考的需要考虑C.重要性是注册会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运用专业判断得来的判断得来的D.不同不同环境下,境下,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重要性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ACD2.下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法正确的有哪些()A.重要性水平越高,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越低B.重要性水平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取的审计证据越多据越多C.样本量越大,抽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大越大D.可容忍可容忍误差越小,所差越小,所选取的取的样本量越大本量越大ABD3.甲注册会甲注册会计师正在正在对ABC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会年会计报表表进行行审计,在,在编制制审计计划划时,需,需要要对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但由于行初步判断,但由于ABC股股份有限公司份有限公司2004年会年会计报表尚未表尚未编制完成,制完成,则下列各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帮助注册会中最有可能帮助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的是(水平做出初步判断的是()A.注册会注册会计师希望的重要性水平希望的重要性水平B.ABC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期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期会计报表表C.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调查问卷卷D.与管理当局的沟通函与管理当局的沟通函B(四)(四)对计划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调整整1、如有可能,、如有可能,扩大控制大控制测试范范围或追加控制或追加控制测试,降低,降低评估的重大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水平。2、通、通过修改修改计划划实施的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和范围,降低,降低检查风险。四、利用重要性水平四、利用重要性水平评价价错报影响影响(一)尚未更正(一)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数1 1、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1 1)对事实的错报)对事实的错报 (2 2)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2 2、推断误差、推断误差(1 1)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2 2)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二)(二)评价尚未更正价尚未更正错报的的汇总数的影响数的影响 1 1、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2、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2 2、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4.注册会注册会计师在在评价价审计结果果时,应汇总的的错报、漏、漏报包括(包括()A.注册会注册会计师发现的的错报、漏、漏报B.注册会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推断的错报、漏、漏报C.前期尚未前期尚未调整的整的错报、漏、漏报D.期后事期后事项的的应调整数整数ABCD5.如果已如果已发现尚未尚未调整的整的错报、漏、漏报数超数超过重要重要性水平,性水平,为降低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注册会计师应采取采取的措施有(的措施有()A.更改更改审计计划,将重要性水平划,将重要性水平调整整为更高水平更高水平B.扩大大实质性性测试范范围,进一步确定一步确定汇总数是否数是否超超过C.提提请被被审计单位位调整,以使整,以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数低于重要性水平水平D.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表保留或否定意见BC6.在在评价价审计结果果时,如果尚未,如果尚未调整的整的错报、漏漏报超超过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注册会注册会计师应当考当考虑扩大大实质性性测试范范围或提或提请被被审计单位位调整会整会计报表。(表。()复习思考题答案:复习思考题答案:6.(1)1800000.5%=900(万万)880001%=880(万万)2400000.5%=1200(万万)241205%=1206(万万)880万万最最低低,故故XYZ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2003年年度度会会计报表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次的重要性水平为880万。万。(2)重要性水平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呈反向关系呈反向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