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1 5卷第 6 期 2 0 1 2年 l 2月 建筑材料学报 J OURNAL OF BUI I DI NG MATERI AI S Vo 1 1 5 , No 6 De e 。 2O 1 2 文章编号 : 1 0 0 7 9 6 2 9 ( 2 0 1 2 ) 0 6 0 7 4 1 0 6 混凝土盐冻破 坏机理 ( ) : 冻 融饱水度和结冰压 杨 全 兵 ( 1 同济 大学 材 料工 程研 究所 ,上海 2 0 1 8 0 4 ; 2 同济大学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 0 1 8 0 4 ) 摘要 : 研 究 了冻融循环 条件 下 Na C 1 浓度 ( 质 量分数 ) 对 混凝 土 内部 吸入 溶液 量和饱 水度 、 溶液 结 冰 膨胀率和结冰压的影响, 继而对混凝土盐冻破坏机理进行分析 结果表 明: 随着 Na C l 浓度的增加 , 溶液 结 冰膨胀 率 和 结 冰 压 平衡 值 显 著 降低 , 但 溶 液 结 冰 产 生 结 冰 压 的 临界 饱 水 度 显 著 提 高; 在 Na C 1 溶 液 中进 行 冻融循 环 时 , 混凝 土 内部 饱 水度 明显 高 于 水 中 , 且 饱 水 度 的增 长主 要 取 决 于 冷 冻 阶段吸 入 溶液 量 , 与融化 阶段 关 系很 小 ; 2 6 Na C1 溶 液将 产 生最 大结 冰压 , 因此 中低 盐 浓度 引 起 的混凝 土 盐冻破 坏 最严 重 关 键词 :混凝 土 ;盐 冻破 坏 ;结 冰压 ; 膨 胀 ;饱 水度 ; 机 理 中图分 类 号 : TU5 2 8 0 文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7 9 6 2 9 2 O 1 2 0 6 0 0 2 On e o f Me c h a n i s ms o n t h e D e i c e r - F r o s t S c a l i n g o f C o n c r e t e ( ) : o f S a t u r a t i o n a n d I c e F o r ma t i o n Pr e s s u r e d u r i n g F r e e z i n g - Th a wi n g Cy c l e s Y ANG Qu a n b i n g 。 ( 1 Re s e a r c h I a b o r a t o r y o f Ma t e r i a l s En g i n e e r i n g,To n g j i U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 2 0 1 8 0 4,Ch i n a ;2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Ad v a n c e d C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Ma t e r i a l s o f Mi n i s t r y o f Ed u c a t i o n,To n g j i U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 0 1 8 0 4,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Ef f e c t s of N a C1 c o nc e n t r a t i o n( by ma s s ) o n t h e s o l ut i o n a b s o r pt i on a nd d e g r e e o f s a t ur a t i on i n c o nc r e t e,a nd t he i c e f o r m a t i o n e xp a ns i o n r a t i o a nd p r e s s ur e o f s o l ut i on s we r e i n ve s t i g a t e d un de r f r e e z i ng t h a wi n g c y c l e s,a nd t he n m e c ha ni s m s o n t he de i c e r f r o s t s c a l i ng o f c o nc r e t e w e r e a n a l yz e d Re s u l t s s ho w t ha t t he e q ui l i br i um va l u e o f i c e f or ma t i o n e x pa n s i on r a t i o a n d pr e s s u r e of s o l u t i o ns a r e s i g ni f i c a n t l y r e d uc e d wi t h t h e i nc r e a s e o f Na CI c o nc e n t r a t i o n,bu t t h e c r i t i c a l de gr e e o f s a t ur a t i on i s o bv i ou s l y e nh a nc e d The de gr e e o f s a t ur a t i on i n c on c r e t e d ur i n g f r e e z i n g t ha wi ng c yc l e s i n Na C1 s o l ut i ons a r e o bv i o us l y hi g he r t ha n t h a t i n wa t e r ,a n d t h e i n c r e a s e i n d e g r e e o f s a t ur a t i o n i n t he c o n c r e t e ma i n l y d e p e n d s o n t h e s o l u t i on a bs o r p t i o n d ur i n g t h e f r e e z i n g,a nd i s n ot r e l a t e d t o h e t h a wi n g Th e i c e - f o r ma t i o n p r e s s u r e i n 2 一6 Na CI s o l u t i o n i s ma x i m u m ,S O t h e d e i c e r - fro s t s c a l i n g c a us e d b y Na C1 s o l u t i o n wi t h t h e l o w- me d i u m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s mo s t s e r i ou s Ke y wo r d s:c on c r e t e;d e i c e r f r os t s c a l i ng;i c e - f o r ma t i o n pr e s s u r e ;e x p a n s i o n;d e g r e e o f s a t u r a t i o n;me c h a ni s m 盐冻破坏是寒冷地区含盐环境如撤除冰盐或融 雪剂、 海水和盐碱地等中混凝土耐久性劣化最重要 的问题 之一 , 也是 近 5 0多 年 的一个 研究 热 点 然 而 , 直 到 目前 为止 , 有 关 盐 冻破 坏 的许 多 基 本 问 题 如 破 坏 机理仍 没 有得 到 彻 底 解 答 混 凝 土 盐 冻 破 坏 一个 最典型的特 点就 是 中低 盐浓 度”引起 的破坏 最严 重 这个 最不 利 的盐 浓度 广 泛 被认 可 为 3 左 右 , 它 与 所用 盐 的种类 无关 引 此 外 , 许多 研 究 1 2 , 4 表 明 , 在 冻 融 循 环 条 件 下 , 当混凝 土仅 在融 化 阶段 与盐 溶 液 接 触 , 而 在 受 冻 阶 收稿 日期 : 2 0 1 卜O 6 2 4 ;修订 日期 : 2 0 1 2 0 2 2 2 基金项 目: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 目( 2 0 0 1 3 1 8 7 8 8 7 7 ) 第一作者 : 杨全兵( 1 9 6 4 一) , 男 , 福建邵武人 , 同济大学研 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博 士 E ma i l : q b y a n g t o n g j i e d u c n 1 ) 文 中涉及的盐浓度均为质量分数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7 4 2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5 卷 段混凝土表面不存在盐溶液时, 即取 自盐溶液 中浸 泡 的混 凝土 封袋 湿 冻 时 , 混 凝 土 不会 产 生 任 何 剥蚀 破坏 即使混凝土表面仅存在水时, 也很难在冻融作 用 下产 生剥 蚀破 坏_ 4 然 而 , 在 受 冻 阶段 , 一 旦 混 凝 土表面存在盐溶液时 , 其就将产生快速、 严重的剥蚀 破坏 这一现象表 明, 对混凝 土盐冻剥蚀破坏而言, 混凝土表面存在盐溶液比混凝土内部存在盐溶液更 重 要 但 是 , 该 破 坏 现 象 目前 还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的 解 释 静 水压 假说 【 5 和渗 透压 假说 _ 6 是 2个 解 释混 凝 土冻融破坏和盐 冻破坏 的经典理论 , 它们 可以较好 地解 释盐溶 液 引 起 的有 害 作 用 , 但 是 不 能很 好 地 解 释典 型 的混凝 土 盐 冻破 坏 现 象 , 如 中低 浓 度 盐溶 液 引起 的破 坏最 严 重 、 受 冻 时表 面无 盐 溶 液 混凝 土不 产生盐冻破坏等 一 般认为 , 对于混凝土盐冻破坏, 盐会同时带来 有利和不利影响_ 8 盐可 以降低水溶液 冰点被认 为 是一个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盐冻破坏 的正效 应 盐还 带来 以下 4个负效应 : ( 1 ) 因盐 的吸湿性, 它可提高 混凝 土 内部 的饱水 度 ; ( 2 ) 盐 产生 的过 冷水一 旦 结 冰 将产 生更 大破 坏 力 ; ( 3 ) 因混 凝土 内盐 浓度梯 度 导致 的分层 结冰 , 将产 生 不 同的应 力 ; ( 4 ) 混 凝 土 孔 内因 盐 的过 饱 和将产 生 盐 结 晶 破坏 盐 的这 些 正 反 效 应 的综合作用 , 导致出现了中低盐浓度引起 的混凝土 盐 冻破 坏最 严重 有关研究 表明, 当混凝 土含有相 同体积 的盐 溶液时, 盐浓度愈高 , 溶液结冰产生的结冰膨胀破坏 力愈低 然而, 在实验室标准盐冻条件下 , 盐溶液一 般为 3 5 的 Na C 1 或 C a C 1 :溶液 , 因此混凝土 中溶液的结冰压降低很少E 9 3 , 且上述第 2 4个负效 应可 忽然 不计 , 仅有 第 1 个 负 效应是 重要 的 这 已被 许多研究结果_ 2 ” 证实 近来 , Va l e n z a等 口 提 出 了 一 个 胶 带 一 开 裂 理 论用于解释 混凝 土盐冻剥 蚀破 坏机 理 根据该 理 论 , 混 凝 土 盐冻 剥 蚀 是 起 源 于 含 盐 结 冰 层 的 开 裂 冰 与 混凝 土 之 间 的 热 膨 胀 系 数 不 匹 配 , 将 产 生 应 力 , 随着温度的降低 , 该 应力使冰处在受 拉状态而 开裂 冰层上的裂纹将 向混凝 土基层渗透 和扩展 , 继而引起 混凝 土表层 剥落 然 而 , 笔者认 为 , 这个 机理似乎存 在 不合理 之处 , 因为 混凝 土盐 冻剥蚀 破 坏 产生 的剥 落 物 是 由非 常 细 小 的硬 化 水 泥 浆 体 碎片或碎屑与骨料组成 , 这些 碎屑几乎完 全与砂 、 石 骨 料分 离 假 如 该 机 理 是 正 确 的 , 则 盐 冻 剥 落 物 应该是 比碎屑 大得多 的颗粒 , 且 硬化 水泥 浆体碎 屑也 不应 与 砂 、 石 骨 料 完 全 分 离 , 因 为 根 据 有 限元 和断裂力学 理论分 析 , 冰层上 的裂 纹之 间应存 在 一 定 间距 , 远 比碎 屑 的尺 寸 大 笔者 曾基 于混 凝 土 内 部饱 水 度 、 溶 液 结 冰 膨 胀 率 和结 冰压 的实 测 数据 , 提 出 了 阐释 混 凝 土盐 冻 破 坏机 理 的一种 新假 说口 , 它 可 以科 学 、 简 明 、 定量 地 解释 混凝 土盐 冻破 坏 的基本现 象 如 中低 盐浓 度溶 液 引起 的破 坏最 严重 不过 , 混凝 土 内部饱 水度 是在 常 温下 测得 的数 据 , 因此 为了更有 助 于完善 该 假说 , 有 必要研究和测定冻融循环条件下盐对混凝土饱水度 及结冰压等的影响 1 试验方 案 1 1原材 料 水 泥 ( C) 为冀 东 4 2 5普 通 硅 酸盐 水 泥 , 密 度 为 3 1 5 g c m 3 ; 细骨料为标准砂( S ) , 密度为 2 6 2 g c m 3 ; 粗 骨料 为 4 1 2 m13 1 的大 理 石 小 石 子 ( G) , 密 度 为 2 7 1 g c m。 ; 水( w) 为 自来水 ; 盐为 Na C 1 由于 在盐 溶液 中进行 冻融 循 环 试 验 , 非 引 气 混 凝土 表面 的剥 蚀 破坏 发 展 很 快 , 很 难 准 确测 定 其 含 水率的变化规律 , 故本试验采用高抗盐 冻性 的引气 混凝 土 该 混凝 土 含气量 ( 体 积 分数 ) 约 6 2 , 配 合 比为 c : w: s : T t ( 一1 0 0 : 0 5 0 : 1 5 7 : 2 9 2 混凝土成 型 1 d后 脱模 , 放人 ( 2 0 2 )水 中养 护至 2 8 d , 然 后 进 行 各 项 试 验 试 件 尺 寸 为 4 c m 4 c m 1 6 c m 1 2试 验和 测试 方法 1 2 1 溶液结冰膨胀率和结冰压测定 溶液结冰膨胀率和结冰压的测定方法详见文献 E 1 3 3 1 2 2 混凝 土 内部 吸入溶 液量 和饱水 度测 定 将 已水 养护 2 8 d的 混凝 土试 件 置 于 l O 5 下 烘 干 至 恒 重 ( 弧 ) , 然 后 冷 却 至 室 温 , 再 放 入 盛 有 5 mm左 右不 同浓 度 Na C 1 溶 液 或 水 的盒 子 中 , 并立 刻一起放入冰箱 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冻融制度为 在 ( 一2 O 2 )下 冻 1 2 h , 然后 在 ( 2 0 5 )空气 中 融 1 2 h 当开 始融 化时 , 一旦 混凝 土表 面 的结 冰层 可 以清 除 , 就 尽 可 能早 地 测 定 混凝 土 的 质 量 ( ) , 则 混凝 土 内 部 吸 人 溶 液 量 叫 就 可 按 公 式 ( 1 ) 进 行 计算 : 砌 一 T i t - - ,t O 1 0 0 9 6 ( 1 ) 砌 = v O L l D I o 采用同样的方法 , 测定不 同融化时 间和冻融循 环次 数下 混凝 土 内部 吸入 溶液 量 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冻融循环条件下溶液在混凝 土内部的迁移及其在孔 隙中的充满程度 , 应采用能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6 期 杨全兵 : 混凝 土盐冻破坏机理 ( ) : 冻融饱水度 和结 冰压 7 4 3 反映溶液在混凝土孔 隙中充 满程度 的饱水度 ( S ) 指标 按公式( 2 ) 将 W 换算为 s : S 一 叫 ( 。 。 p ) ( 2 ) 式中 : 72 2 。 。 为混凝土在真空条件下饱水 4 8 h后测得 的含水率 , 约为 7 0 8 ( 质量分数) ; |0 为溶液密度 , k g m。 对 于 Na C 1 溶 液 而 言 , 密 度 p可 按 公 式 ( 3 ) 计算得到 1 4 3 : p 一 7 2 O 1 1 wN c l + 9 9 7 8 3 ( 3 ) 式 中 : W , 为 Na C 1 浓度 , 。 c ( a ) E q u i l i b r i u m v a l u e o f s o l u t i o n a b s o r p t i o n 2试验结 果与讨 论 2 1 吸入 溶液 量和饱 水 度 图 1 ( a ) , ( b ) 分别为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 土 内 部吸入溶液量平衡值 叫 和饱水度平衡 值 s 。 随 Na C 1 浓 度 的变 化规律 图 1 ( a ) 表 明 : 随着 溶液 Na C1 浓 度 的增 加 , 混凝 土内部吸人溶液 量平衡值均不 断增加 ; 当 N a C 1 浓 度大于 6 后, 混凝土 内部 吸人 溶液量平衡值 的增 c ( b ) E q u i l i b r i u m v a l u e o f d e g r e e o f s a t u r a t i o n 图 1 Na C 1 浓 度对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 土内部吸入溶液量平衡值和饱水 度平衡值 的影响 F i g 1 Ef f e c t s o f Na C1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n t h e e q u i l i b r i u m v a l u e o f s o l u t i o n a b s o r p t i o n a n d de g r e e of s a t ur a t i on i n c onc r e t e un de r f r e e z i n g t ha wi n g c y c l e s 长 速度 明显 趋缓 图 1 ( b ) 表 明 : 在 0 6 Na C1 浓度 内 , 混 凝 土 内 部饱水度平衡 值随 Na C l 浓 度的增加 明显 提高 , 之 后随之 降低 , 即当 Na CI 浓度为 6 时, 混凝土内部 饱水 度平 衡值 达 到最 大 在测定混凝土内部 吸入溶液量时 , 偶然发现 了 该值大小与融化时 间有很大关系, 因此笔者测试 了 第 5次冻融循环后 , 混凝土 内部吸入溶液量随融化 时 间 的变 化 规 律 ( 见 图 2 ) , 并 由此 绘 出 了混 凝 土 内 部吸入溶液量最大值 、 平衡 值 以及饱水 度最 大值 S 、 平衡 值 S 随 Na C1 浓 度 的变 化 曲 线 , 见 图 3 图 2 , 3清 楚地 表 明 , 经 5次 冻 融循 环 后 , 对 浸 泡在 Na C 1 溶 液 中进 行 冻 融 循 环 的混 凝 土 , 随 着融化时间的增加 , 其 内部溶液吸入量刚开始 时迅 速 降低 , 之 后 趋于平 衡 , 因此 混凝 土 内部 吸人 溶 液量 最大值 叫 和饱水度最大值 S 明显高于相应 的 平衡值 W 和 S 。 然而 , 对浸泡在水中进行冻融循 环 的混凝土, 该现象不太 明显 , 其 内部水分吸人量和 饱水度随融化时间的变化很小 , 并远 小于在盐溶液 中的值 这表明在融化过程中, 混凝土外部溶液并没 有如 预期 那样 继 续 向混 凝 土 内部 迁 移 , 反 而混 凝 土 内部有部分溶液 , 主要是表层 内的溶液, 因冰融化而 向外迁移, 即在冻融循环过程 中, 混凝土只在冷冻 阶 段才吸人溶液 这个现象清楚地揭示出, 当混凝土在 Na C 1 溶 液 中受 冻时 , 混凝 土 表层 的饱 水 度 将 明显 高 于 内部 的饱 水度 , 即 混凝 土表 层 比 内部 更 容 易 发 生 破坏现象 这也就是为何 冷冻阶段混凝土表面不存 在盐溶液时 , 混凝土不会产生任何剥蚀破坏, 以及表 面仅存在水分时, 混凝 土也很少发生剥蚀破坏现象 的缘 故 Th a wi ng t i me & 图 2 第 5次冻融循 环后混凝土 内部 吸人溶液量 随融化时间 的变化规律 Fi g 2 Ch a n g e o f t h e s o l u t i o n a b s o r p t i o n i n c o n c r e t e wi t h t h awi n g t i me a f t e r 5 f r e e z i n g t ha wi n g c yc l e s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7 4 4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5卷 WN ac 1 ( a ) S o lu t i o n a b s o r p t i o n W N ( b ) De g r e e o f s a t u r a t i o n 图 3 第 5次冻融循 环后 Na C 1 浓度对混凝土 内部 吸入溶液量最大值 平衡值 W 以及 饱水度最大值 s 、 平衡值 S 的影响 Fi g 3 Ef f e c t s o f Na C 1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n t h e ma x i mu m a n d e q u i l i b r i u m v a l u e s o f s o l u t i o n a b s o r p t i o n a nd de g r e e of s a t ur a t i on i n c on c r e t e a f t e r 5 f r e e z i ng t h a wi ng c yc l e s 2 2 溶 液结 冰膨 胀率 和结 冰压 图 4为 Na C 1 浓度对溶 液结冰膨胀率 ( 体积分 数) 和结冰压平衡值 的影响 图 4表 明, 在充分的饱 水程度下, Na C 1 溶液的结冰膨胀率平衡值和结冰压 平衡值均小于水 , 且随 Na C 1 浓度的提高 , 溶液结冰 膨胀率平衡值 和结 冰压平衡 值迅速减 小, 当 Na C 1 浓度大 于 6 时下 降更 明显 例如, 与水相 比, 4 , ( a ) I c e - f o r ma t i o n e x p a n s i o n r a t i o 6 , 1 0 和 2 O Na C 1 溶液结冰膨胀率平衡值分别 降低 约 9 9 , 2 0 7 , 5 5 5 和 9 1 9 ; 结 冰 压 平 衡值分别降低约 9 9 , 1 9 6 , 4 0 9 和 8 2 6 但是 , 在充分的饱水程度 下, 即使是 2 0 Na C 1 溶 液 , 其结冰产生的结冰压平衡值也将达到 7 MP a左 右 , 足 以使 普通 混凝 土产 生破坏 I ( b ) I c e - f o r ma t i o n p r e s s u r e 图 4 Na C 1 浓度对溶 液结 冰膨胀率 平衡 值( R ) 和结 冰压平衡值 ( 户 ) 的影 响 Fig4 Ef f e c t s of Na C1 c o nc e nt r a t i o n o n t he e qui l i br i um v a l u e of i c e f or ma t i o n e x pa ns i o n r a t i o a nd i c e f or ma t i on p r e s s ur e of t h e s o l ut i o n 2 3理 论分 析 2 3 1 临界 饱水 度 随 着 Na C 1 浓度 的增 大 , Na C I 溶 液 的 结 冰膨 胀 率平衡值 R 。 显著降低 ( 见图 4 ( a ) ) , 因此溶液结 冰 产生结冰压的临界饱水度必将 随 Na C 1 浓度 的增大 而显著提高 ( 这可 由实测结冰压试验得到验 证 。 ) , 即溶 液 盐浓度 愈 高 , 引起 混凝 土盐 冻 破 坏 需 要 的 临 界饱 水 度也愈 大 理 论上 , 溶 液 结 冰 产 生 结 冰 压 的 临 界 饱 水 度 ( S ) 可按公式( 4 ) 计算 : S 一 1 ( 1+R 。 ) ( 4 ) 按式( 4 ) 计算 S 值 , 结果见表 1 表 1中的数据 也证实了 Na C 1 溶液结冰产生结冰压的临界饱水度 随 Na C 1 浓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 2 3 2 混凝土结冰破坏力 基于冻融循 环条件下实测 的混凝 土 内部饱 水 度 , 以及溶 液结 冰膨 胀 率 和 结 冰压 , 可 以按 公 式 ( 5 ) 计 算 混凝 土结 冰破坏 力 声 , 结 果见 表 l - f P P ( S 一S ) ( 1 0 0 一S 。 【 S S P l 一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6期 杨全兵 : 混凝土盐 冻破坏机理 ( ) : 冻融饱水度和结冰压 7 4 5 由表 1可见 , 即使经过 3 0 0次冻融循环, 6 2 含气 量 的混 凝 土 内部 在 0 和 1 0 Na C 1 溶 液 中 的饱水度平衡值仍明显低 于临界饱水度 , 该混凝土 不会 受冻 破 坏 然 而 在 2 6 Na C 1 溶 液 中混 凝 土内部饱水度平衡值稍高于临界饱水度 , 将产生结 冰破 坏力 , 致使 混凝 土 发生 盐冻 剥蚀 破坏 然 而 , 如果 从混 凝土 内部 饱水 度最 大值 来 看 , 在 2 6 Na C 1 溶液中仅经历 5次冻融循环后 , 混凝 土内部饱水度最大值 就 已经 明显超 过其 临界 饱水 度 , 将产生较大的结冰压 , 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盐冻 剥 蚀破 坏 笔者 在试验 中观察 到 了这种 剥蚀 破坏 2 3 3混凝 土 盐冻剥 蚀 破坏 机理 从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 土内部饱水度 、 溶液结 冰膨胀率和结冰压的试验结果( 见图 1 4 ) 可知, 一 定量 Na C 1 的存在一方面将显著提 高混凝土 内部 的 饱水度 , 增加混凝土盐冻剥蚀破坏 ; 另一方面将降低 溶液结冰膨胀率 和结冰压 , 提高溶液产生结冰压的 临界 饱水 度 , 减轻 混凝 土盐 冻剥 蚀破 坏 上述 两 方 面 作用的综合结果就导致 中低浓度盐溶液产生 的结冰 压最大 , 从而使得混凝土盐冻剥蚀破坏最严重 表 1 中的数据 证实 了这一推 论 本文科学和简明地解释了混凝土最典型 的盐冻 破坏现象 中低盐浓度产生的盐冻剥蚀破坏最严 重 对 Na C 1 而 言 , 其 最 不 利 的浓 度 为 2 6 , 这 与许多混凝土盐冻剥蚀破坏结果非常一致口 3 结论 ( 1 ) 混凝 土 在 Na C 1 溶 液 中进 行 冻 融循 环 时 , 其 内部饱 水度 明显 高于 水 中, 且 在 6 Na C 1 溶 液 中达 到最 大 ( 2 ) 混凝土 内部吸入溶液量和饱水度 随融化时 间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 即混凝土内部饱水度 的增长 主要取决于冷冻阶段吸入 的溶液量 , 与融化 阶段关 系很小 因此冷冻阶段混凝土表面不存在盐溶液时 , 混凝土不会产生任何剥蚀破坏 , 以及表面仅存在水 分时 , 混凝 土基 本 也不 发生 剥蚀 破坏 ( 3 ) 随着 Na C 1 浓度的增加 , 溶液结冰膨 胀率和 结冰压平衡值显著降低 , 但溶液结冰产生结冰压的 临界饱水度显著提高 ( 4 ) 2 6 Na C 1 溶液 将产 生最 大 的结 冰压 , 因 此 中低盐浓 度引起 的混凝土盐 冻剥蚀破 坏最严重 参考 文献 : 1 2 3 4 5 6 7 8 9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7 4 6 建筑材料学报 第 1 5卷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 PREHENSI VE UTI LI ZATI ON 邮发代号 : 1 82 1 3 粉煤灰综合利用 杂志 1 9 8 7年创刊, 是 国内最早开展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的科技期刊 粉煤灰综合利 用 杂志为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 中国核心期刊 ( 遴选) 数据库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优 秀期 刊 ) , 中国学术 论文 数据 库期 刊 河 北省 优秀期 刊 , 美 国化学 文摘社 2 0 1 2年 中 国期 刊收 录名单 期 刊 , 中国 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收录期刊等 粉煤灰综合利用 杂志广泛宣传国家及各级政府有关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法规 面 向电力 、 建 工 、 建材 、 能源 、 交 通 、 农业 、 水 利 、 环 保 、 化工 、 大 专 院校 等 领 域 报 道粉 煤 灰 综 合利 用 的新 产 品 、 新 技 术 、 新工 艺 、 新设备, 介绍国内外粉煤灰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先进经验 , 促进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的 不断发展 主要栏 目有 : 基础研究 、 专题研究、 科学实验、 工程应用 、 产 品开发 、 生产技术、 政策法规 、 经验介 绍 、 墙改论坛等十多个栏 目 理论 与实践相结 合, 面向企业 , 面向生产 , 为企业排忧解难 实用性强 , 内容丰 富, 信息量大 是行业管理部 门、 专业技术人员、 企业、 大专院校等广大读者专业科技期刊 本 刊大 十六 开双 月刊 , 双 月 2 5日出版 , 每期 1 0元 , 全 年 6 0元 , 国 内外公 开 发 行 , 全 国各 地 邮局 订 阅 , 也 可 直接 向本 刊 邮购 粉煤灰综合利用 杂志承揽发布广告业务 , 价格优惠, 印刷精美 , 欢迎索取样刊 中国标 制号 : 地 址 : 石 家庄 市槐 中路 2 4 4号 邮编 : 0 5 0 0 2 1 电 话 : 编辑部 O 3 1 1 - 8 6 6 9 2 4 2 5 广告 部 : 0 3 l 1 - 8 6 0 6 1 3 4 8 ( 传真 ) E ma i l : F mh z h l y 1 6 3 c o m 发行 部 : O 3 l l 一 8 5 8 2 0 0 4 6 开 户行 : 河北 银行 长安 支行 账 号 : 6 0 3 2 0 1 0 5 0 2 7 0 7 1 收款单位 : 粉煤灰综合利用 杂志社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