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级语文上册二格律诗五首春望长春版.ppt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4602306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语文上册二格律诗五首春望长春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级语文上册二格律诗五首春望长春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导入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令人遐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给人以希望。然而,谁又曾想过,那战火纷飞的春天的景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诗,看看身在囹圄中的他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独特感受?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杜甫,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简介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写作背景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课文阅读 速读这首诗,找一找作者在这里写了哪几个形象?整体感知首联:国、城、山河、草木颔联:花、鸟颈联:烽火、家书尾联:白头、簪整体感知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儿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研读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研读赏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是写实。“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其苍老之态,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研读赏析 全诗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诗歌望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主题探讨春望写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杜甫的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和思乡悲己的情怀。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努力学习像杜甫一样热爱祖国并报效国家。课文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