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个阿姨来摘果(童谣)
————快乐阅读1(语言)
活动目的
1.通过节奏念儿歌,感知而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理儿歌内容,了儿歌的韵律和特点。
3.对的发出易混淆的字音:七、一、提、李、栗、梨。
活动准备
1.《快乐阅读1》。
2.各种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展示水果图片,了解儿歌内容。
1.战士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内容,结识常见的水果。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你结识哪些水果呢?
2.打开《快乐快乐阅读1》到《七个阿姨来摘果》,了解儿歌所表现的内容。
教师:画面上有几个阿姨来摘水果,她们提了几个篮子?一共有几样果子?带领幼儿感受画面上的阿姨、篮子和果子,感知数字“7”。
二、学习儿歌《七个阿姨来摘果》。
1.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看的内容编成一首儿歌,朗诵给你们听,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些什么?
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念儿歌《七个阿姨来摘果》。
2.采用轮流接说儿歌的方式,师生合作念儿歌。
三、引导幼儿感知儿歌的特点。
1.引导幼儿了解儿歌的特点。
教师:你觉得这首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儿歌的前两句是如何的?
(这首儿歌是一首数字歌,儿歌的第一句是顺数,第二句是倒数,儿歌中的许多地方都是用数字表达的)
2.通过节奏变化,了解儿歌韵律。
教师引导幼儿边按节奏|︱╳╳︱|和︱|╳╳︱╳╳︱|的变化朗诵儿歌,边通过做拍手等动作加强而歌的节奏感,帮助幼儿感知儿歌的节奏。
四、启发幼儿替换儿歌中的水果,尝试仿编儿歌。
教师:七个阿姨还可以摘什么果子呢?
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果子,引导幼儿替换儿歌中的果子,完整地念儿歌。
活动延伸与建议
1.把生活中结识的水果创编到儿歌中,并运用图标进行记录。
2.教师引导幼儿熟读诗歌,边打节奏边朗读儿歌。
公交车来了
————快乐阅读2(社会)
活动目的
1.乐于做懂得尊老爱幼有良好美德的好孩子。
2.了解乘公交车时不急不抢,能遵守公共秩序。
活动准备
1.音乐《小汽车》。
2.《快乐阅读2》。
活动过程
一、行进律动:小汽车,引出活动主题。
幼儿随音乐做开小汽车的动作进入活动室,入座。
二、谈话活动,了解乘坐公交车时的注意事项。
1.教师:你们坐过公交车吗?坐公交车时应当注意什么事项?
2.小结:公交车是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车时应先在等候区等车,车来后有序排队上车,车在行进的时候要扶好抓稳,要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位。
三、了解《快乐阅读》内容,懂得遵守公共秩序。
1.幼儿观看书中享有内容。
2.提问:
(1)小动物们开始是如何上车的?
(2)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小动物们后来是如何上车的?(4)小朋友们乘公交车时,应当如何做呢?
3.引导幼儿说说乘坐公交车时自己应当怎么做。
(1)上车时不急不抢,有序排队上车。
(2)要给爷爷奶奶、弟弟妹妹怀孕的阿姨及生病、身体有残疾的人让座位。
(3)汽车开动时要抓稳扶好,跟好爸爸妈妈不乱跑。
(4)下车时也不能拥挤,一个跟着一个下车。
四、游戏:开汽车。
游戏玩法:将幼儿提成小组,每个小组里的幼儿分别扮演司机、售票员和乘客,进行乘坐公交车的游戏。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健康活动:车轮滚滚,幼儿玩,滚轮胎游戏。
2.乘坐公交车时,提醒幼儿遵守乘车秩序,家长也要起到模范作用。
各种各样的房子
————快乐阅读2(社会)
活动目的
1.懂得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亲人。
2.结识不同构造及特性的房子。
3.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并会画出来。
活动准备
1.图片:各种构造的房屋。
2.音乐:《让爱住我家》。
3.幼儿会进行歌表演《让爱住我家》。
4.《快乐阅读2》。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幼儿倾听,表演活动内容。
二、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家。
1.教师,每个人都有家,你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2.鼓励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
如:我的家在╳╳社区,我的家里有╳╳,我非常爱我的家。
三、结识不同构造的房屋。
1.教师,我们的家都住在社区的楼房里,尚有一些小朋友的家不是这样的,我们来结识一下。
2.出示图片,结识不同构造的房屋。
四合院、蒙古包、傣族竹楼、别墅、窑洞、爱基斯摩人的冰屋等。
四、幼儿画出自己的家。
1.幼儿观测《快乐阅读2》的内容,并在书中相应位置上画出自己的家。
2.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家。
五、歌表演《让爱住我家》。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表演《让爱住我家》,体验浓浓的温馨的氛围。
活动延伸与建议
幼儿自由讨论自己还见过哪些设计独特的建筑。
果树满园
————做中学2(美术)
活动目的
1.萌发对撕纸活动的爱好,感受撕纸画的特殊美。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彩色纸撕成水果状,贴于指定的范围内。
3.画面可以表现出秋天果园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胶水,彩纸,剪刀,水彩笔。
2.秋季果园的照片,撕贴画范例。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导入活动主题,并示范操作方法。
教师:秋天的水果成熟了,你们知道都有什么水果吗?
1.出示范例,幼儿观测。
这幅画和我们以前的画有什么不同?(激发幼儿撕贴画的爱好)。
2.教师师范撕贴画的方法。
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相对捏住纸,朝相反方向用力撕下一小块纸,然后再捏住纸的一端,撕成水果状的轮廓,背面涂上胶水,贴于果树内。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纸张不宜撕得过小,撕纸时掌握好力度。
2.注意撕纸时的碎纸及时放回小筐里,保持桌面干净整洁。
3.启发幼儿在画面上添画其他内容,丰富画面。
三、幼儿作品展示。
表扬画面整洁、美观的幼儿。
活动延伸与建议
1.在美工区里可提供废旧挂历纸包装纸,让幼儿继续进行撕贴画。
2.家长与幼儿一起运用废旧挂历纸等制作撕贴画。
开飞机
————生成课
活动目的:
1、尝试学看折纸环节图折纸飞机,了解飞机的折叠方法。
2、培养幼儿积极学习爱好和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张彩色卡纸纸飞机制作方法示意图。范例一个纸飞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关注纸飞机,激发折纸的爱好。
1、师:这是什么?
2、纸飞机是怎么折出来的呢?
二、引导幼儿观测纸飞机的折叠环节图,了解其折叠方法。
1、纸飞机是用什么形状的纸折的?打开范例让幼儿观测。(长方形)
2、出示环节图,引导幼儿学习看折叠环节图,纸飞机是如何一步一步折出来的。
折叠环节:
1、将长方形的长边对折,打开后从顶上折一个角到中间,同样把另一个角也折向中间。
2、把折好的这个角向中间折一次。
3、把另一面向中间折一次,纸的上部呈尖三角形。
4、将两半折到一起,然后折上下部的两条边,作飞机的两个机翼。
三、幼儿看折纸环节图折飞机,教师指导。
1、教师交代折纸内容。
2、幼儿折纸,教师辅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毕作业。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到室外活动场地玩飞飞机的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