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医 内 科 学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周宜轩阴 阳 学 说 一、阴阳学说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矛盾的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神明
2、,也就是指物质世界无穷变化的意思。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任何事物,虽然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区别,但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如果两者不是相互关联的,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也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实际的意义。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
3、,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即是类经阴阳类说的,“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所以说,阴阳之中仍有阴阳可分。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阴阳的相互制约过程,也就是相互消长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类经附翼医易),说明了动与静,阴与阳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人的机
4、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只有阴与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故云:“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主刚躁,阴主柔静。动与静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产生了事物的正常运动。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生发,阴主收藏;阳能化气,阴能成形,阴阳的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使事物不断地处于协调平衡状态,即阴阳调和。只有如此,生物才有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所
5、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如医贯砭阴阳论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互用。阴和阳之间的互根互用,不仅仅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和血的关系而言,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而且还体现于机体的相对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人体的最本质的生理功能是兴奋.抑制,二者之间也是互根互用的。除此之外还体现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物质属阴,功能属阳,功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也就不存在
6、没有功能的物质和没有物质运动的功能,二者之间同样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从阴阳的互根互用理论,高度地概括了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功能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此外,阴阳的互根互用,又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这是由于阴和阳,是指相关事物的对立双方,或本是一个事物内部的对立双方,因而阴和阳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如果阴和阳之间不存在互根互用的关系,也即是说阴阳之间不是处在一个统一体中,那就不可能发生相互转化的关系。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的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
7、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所谓“消长平衡”,即是指阴和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实际上即是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其中虽有“阴消阳长”、“阴长阳消”的不同,但从一年的总体来说,还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的。如以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白天阳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抑制为主。阴阳的消长虽然是
8、绝对的,平衡虽然是相对的,但决不能忽视相对平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不断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推动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人体来说也就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只有“阴消阳长”而无“阳消阴长”,或只有“阳消阴长”而无“阴消阳长”,即是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对人体来说,也即是病理状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
9、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转化,虽然也可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重”和“极”就是促进转化的条件,阴有了“重”这个条件,就会转化为阳;阳有了“重”这个条件,就会转化为阴。寒在“极”的条件下,便可向热的方面转化;热在“极”的条件下,便可向寒的方向转化。在这里,条件是主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便不能转化。就生理而言,抑制和兴奋的互相转化,也是如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阳转阴,由阴转阳的变化,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如某些急性温
10、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属于由阳证转化为阴证。此时,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得以恢复,病情又可出现好的转机。再如寒饮中阻之患者,本为阴证,但由于某种原因,寒饮可以化热,也就是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从辨证唯物论的观点看,阴阳的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上述两个病例中,前者的热毒极重,阳气随津外泄而亡脱,后者的寒饮郁而化热,是促成阴阳互相转化的条件。综上所述,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是说明阴和阳之间的
11、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反相成的。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
12、说来加以概括说明的。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与物质相对而言,则功能属于阳,物质属于阴,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胜 即阴胜、阳胜,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
13、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性则寒。”“阳胜则热”,是指因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胜则阴病”,是指阳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阴胜则寒”,是指因阴邪所致疾病性质而言;“阴胜则阳病”,则是指阴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2)阴阳偏衰 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亢盛。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的的偏盛而出现寒象,所以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所以称“阴虚则
14、热”。(3)阴阳的转化 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所谓“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用阴或阳来加以概括说明。故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大象大论)在辨证方面,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阳。八纲就是以阴阳作为总纲的。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
15、,做到执简驭繁。阴阳,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是属阴证、属阳证,小则可分析四诊中一个具体脉症。如:(1)色泽的阴阳 (2)声息的阴阳 (3)脉象分阴阳 总之,无论望、闻、问、切四诊,都应以分别阴阳为首务,只有掌握住阴阳的属性,才能在辨证中正确地区别阴阳。所以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传忠录)5、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一方偏盛,为有余之证。由于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阳热盛易于损伤阴液。阴胜
16、则阳病,阴胜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胜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若阴或阳偏胜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阴或阳的一方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7、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他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总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以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2)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物,又称“四气”。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习惯上仍然称为五种。升降浮沉: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等作用。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