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陶瓷二十宣德2.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596776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X 页数:116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陶瓷二十宣德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中国陶瓷二十宣德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釉里红瓷釉里红瓷和和青花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瓷 在传世实物中,宣德釉里红瓷都是官窑器,以三鱼高足碗及三果高足碗稍多见,但传世数量亦极有限,此外,尚有云龙纹碗。值得注意的是,宣德釉里红瓷主要采用涂抹法,即使像少见的云龙纹碗的龙纹,虽然先勾出轮廓线,但仍然以涂抹法着彩,洪武朝盛行的那种细线描绘图案的釉里红器,也不多见。由于高温铜红釉烧成困难,宣德釉里红器后代仿品都不很成功,但清代雍正却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雍正仿烧以三鱼、三果高足盘、碗为多。其中一部分书“大明宣德年制”仿款。一般说来,宣德器鱼纹头较圆而尾部肥大,雍正仿品则鱼头较尖或尾部稍瘦。三果的画法也稍有不同,三果为苹果、石榴及桃实,雍正仿品的苹果画成二只果实在一起的形状。在传世品中,可以确认的宣德青花釉里红器极为罕见。红釉瓷红釉瓷 宣德时期的高温铜红釉,在永乐红釉的烧造基础上有所发展,是明代红釉烧制的高峰。宣德红釉器较永乐红釉则别开生面,更胜一筹,俗称“宝石红”、“祭红”、“积红”、“霁红”、“醉红”、“大红”、“鸡血红”、“牛血红”等等。名目繁多,统称红釉。宝石红祭红宣德红釉的器型宣德红釉的器型 宣德红釉的器型以盘、碗为多见,僧帽壶、梅瓶、莲瓣纹卤壶、梨形小壶、香炉、洗等则数量比较少,大多无纹饰,仅少量有刻花暗龙或莲瓣纹装饰。僧帽壶莲瓣纹卤壶 传世宣德红釉瓷,一部分并无款字,一部分有“大明宣德年制”两行楷书青花款或刻款。刻款宣德红釉的釉色宣德红釉的釉色:宣德红釉器的釉面与永乐不同,可分为深、略深、浅、淡各色。深色:黑红,犹如初凝之牛血,釉质肥厚,内中气泡比较多。略深之色:艳丽,釉质稍前略薄,亦有小气泡,并伴有隐约显露之细小血丝纹与小斑点。浅淡之色:分外均净,可与红宝石的晶莹相媲美。粉红比桃花,称作“桃花面”,唯此釉平滑无桔皮纹,底足白釉泛青。以上釉色均有不同程度的桔皮纹。宣德红釉器,凡较精细规整的器物,其口沿处都有自然形成的露出胎釉本色的整齐的白釉,俗称“灯草口”或“灯草边”,红白分明。备备 注注 清康熙所仿“灯草口”,有的一圈白釉是有意添加的,并非自然形成。其红釉烧成以后,融至足边,截然整齐,垂积釉处显青灰(后仿积釉处多凝黑),最厚处则有气泡聚集,独具时代特征。凡是制作比较粗的器物,口沿不一定有“灯草口”,近底足处呈绿色,此类器物釉面多棕眼,并有开片。宣德红釉器的里釉,有红白两种,白釉的往往于器壁暗印龙纹,因釉质肥厚,而不够清晰。器底也有两种,多数为白釉底,或有“大明宣德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款外青花双圈,有的双圈并不规整,也有为双行楷书刻款,多有阴文双圈。有些器物的棱,往往露白胎而成出筋,亦有描金装饰的品种。蓝釉器蓝釉器 明代蓝釉又称“霁青”或“祭蓝”,景德镇从元代开始已烧制蓝釉瓷,但迄今未能确切辨识出永乐蓝釉瓷。宣德朝由于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蓝釉器传世,因此可以确认其存在,从明代典章制度上来看,蓝釉与黄釉、白釉、红釉都可派作祭祀之用。和红釉器一样,有里外均施蓝釉和仅器物外壁施蓝釉,里壁为透明釉的两类,白里的,口壁上常印行龙纹饰,器里心浅刻三朵如意云纹,线条圆滑浑厚,因为釉质凝厚,纹饰多不清晰。其蓝釉色泽分为深浅不同的色调。深色多泛黑,明亮如宝石,浅色多泛白,不论深浅,在盘、碗口沿都有“灯草口”,除个别极整齐外,有的线条弯曲,并不整齐,在边沿积釉处,微泛黑褐色,釉质肥腴,显桔皮纹。圈足施釉到底,有的器物甚至置于桌上看不见器足的露胎处,不管红釉、蓝釉,器底足皆为白釉,多数白净,并有青花或暗刻两种款识,有“大明宣德年制”,但不见“宣德年制”四字款。一般说来,红、蓝釉器多有塌陷现象,清代仿品薄胎的,小凹过甚,厚胎无此现象,较之宣德平整。塌底现象 宣德蓝釉器以素面为多,但亦有浅刻暗花装饰,以龙纹为常见。宣德朝亦有蓝地白花的品种,以折枝花及莲池鱼藻图为主,少见龙纹,其白花部分是用堆泥法形成的,有立体感。这里也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在花、叶或鱼身部位浅划茎、鳞,另外一种则在白花部位不加刻划。安徽省博物馆藏宣德蓝釉白花盘 清康熙、雍正时期都有仿宣德之蓝釉,常见的有敛口和撇口的盘碗类。釉质不及宣德真品肥厚润泽,桔皮纹及气泡过于均匀,呈细小密集状,足内白釉也过于平净,均呈青色。康熙蓝釉宣德白瓷宣德白瓷 宣德白瓷和永乐一样,洁白度很高,有薄胎和稍厚胎两种,凡是薄胎的亦属于半脱胎性质,以盘、高足碗和小杯为多见,厚胎以大盘、梅瓶、扁瓶、盖盒、大碗等为多。台北故宫的宣德碗 宣德白瓷与永乐相同器比较,胎骨稍厚,釉层中含大量气泡,釉表有细桔皮纹和少量的缩釉点。釉色中略含淡青色。多见浅划暗花装饰,在薄胎器上的暗花部分和胎釉的白色相比,微微带有青色。永乐白釉瓷的纹饰一般刻于内壁和器心,而宣德白瓷器物的纹饰则刻于外壁和底面。另外,纹饰趋向繁复。纹饰图案有花卉纹和龙凤纹两大类:花卉纹题材有:莲瓣、番莲花、牡丹、菊花等;龙凤纹刻于器壁时一般加缠枝莲,器物的胫部刻云头纹。凡是半脱胎的盘、碗类器物,器壁薄而底稍厚,器底并不透亮。款式有青花和浅刻暗款两种,青花款除中、小盘类书于器物外底,其它琢器往往书于器物口外沿。年号款有“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两种,“宣德年制”四字的均刻制,篆、楷均有,“大明宣德年制”均为楷书,青花题写或暗纹刻制。仿龙泉釉仿龙泉釉 宣德仿龙泉釉瓷,亦称“冬青釉”,冬青釉在永乐朝已有烧制,宣德继承下来,传世品中,多数无桔皮纹。但是近来从景德镇出土的碎片中,则发现仿龙泉釉亦有桔皮纹的。和永乐相比,宣德仿龙泉釉瓷釉质莹润无气泡,釉色有深有浅,深的青翠。玻璃质感较强,浅者犹如新鲜之青豆色,十分雅静。宣德龙泉窑三足炉仿龙泉釉的特征 一般的胎稍厚,无薄胎器。器型为花式碗、盘和菱口小碟等器物。多数为素面无纹,少数有暗花装饰。题材有缠枝莲和缠枝灵芝,菱花盘则通身刻划出花瓣形。器物一般为里、外及底足均施龙泉釉。有“大明宣德年制”楷书青花款。盘、碗之款字均施于外底龙泉釉之下。菱口小碟之款字则书于碟内底龙泉釉之下。此类仿龙泉釉制品,胎洁釉润,制作精致,其价格高于同期龙泉瓷。仿品以清康熙最佳。黄黄 釉釉 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釉黄釉在明代以宣德时最早烧造成功,釉面肥厚,釉色娇嫩而略深。(备注:黄釉器有两种挂釉方法,一为在白釉器上复罩黄釉,低温二次烧成。另一种为在坯胎上直接挂釉。)宣德黄釉器为二次烧成,由于原白釉器上有桔皮纹,挂黄釉烧制以后,桔皮纹更加明显,釉面肥厚,呈凹凸不平之状,底足多为白釉。宣德黄釉器特征宣德黄釉器特征 以盘类为多,盘壁较深,圈足稍高,盘底心微凹,胎质稍厚。以素面无纹为多,底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青花款或刻款。器物施黄釉到底,置于桌上不见圈足露胎。后世有将宣德白釉器加黄釉复烧的,其鉴定方法主要看器底白釉部位是否有复烧粘痕,同时视黄釉之下是否有划痕。清仿品亦以盘为多,但盘身不深,圈足稍矮,盘底平直,泛银光显著。洒洒 蓝蓝 洒蓝在清代又称“吹青”、“雪花蓝”、“青金蓝釉”,其工艺方法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片,所余的白釉仿佛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经釉下的暗云龙纹装饰衬托,其姿态美不胜收,此类品种极为稀少,传世品仅仅四件。清洒蓝天球瓶 洒蓝工艺明代只在宣德朝出现过,明代其他朝都没有洒蓝器的烧制。清代到康熙朝才恢复生产工艺。仿仿 哥哥 釉釉 宣德仿哥釉器物釉面光洁度不高,略有油腻感,也有桔皮纹。其釉色分淡青或灰白,都有开纹片,但纹路微微闪黑闪红,没有哥釉的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的效果。仿哥釉的器物有鸡心碗、菊瓣碗,都书青花宣德年款。鉴定明代仿哥釉器物要注意鉴定明代仿哥釉器物要注意 凡是釉面呈暗淡油光,有桔皮纹的器物,多为宣德时所制。光泽极强的,为成化时所制。嘉靖、万历时期亦有烧造,釉面光亮,纹片大小皆有,但是器型多不规整。清雍正、乾隆以至清末都曾经大量仿制,均带有本时期的时代特色。备备 注注 宣德仿哥釉的器物,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都无收藏,台湾故宫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的仿哥釉盘和碗,但对其的真伪亦有争议。不过,清仿宣德器物都是有真品做样的,因此相信宣德应该是有仿哥釉器的。孔孔 雀雀 绿绿 釉釉 孔雀绿釉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器上,至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才开始于瓷器上烧造单一的孔雀绿釉。其色美如孔雀之尾羽,极为艳丽。孔雀绿釉和黄釉器一样,有两种烧造方式,以素胎直接挂釉烧制的器物,釉面易开片剥落。宣德时期多在白釉器物上罩釉烧成,故釉面不易剥落。孔雀绿釉敷盖于青花器物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款款 识识 宣德朝官窑的款识,比永乐朝要多许多,而且随着各种器物的形式不同,落款的地方也各不相同,前人有“宣德款识满器身”之说,就是指宣德款并不限定在器物的底部,即使盘、碗之类,也会随处落款。“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是宣德款识中最多见的,也有”“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主要为青花写款。但在颜色釉器物上,也有刻款和印款。款字外大多围以双圈,也有单圈或者不围圈的,少数圈以长方框或长方框外加双圈。其排列最常见的是两行六字,但也有单行直排式或者单行横排与环形款的。宣德款是鉴定宣德器物真伪的宣德款是鉴定宣德器物真伪的重要标准之一重要标准之一 宣德楷书款的“德”字,沿用汉碑中的古体,没有心上的一横。传世品中,四字篆书款多数是仿品,至于六字篆书款更加不足相信。宣德款的书写,浑厚而拙朴,后仿者笔画呆板,清康熙仿款,其“大”、“年”、“制”往往与康熙款几个字相似。宣德瓷的鉴定要点宣德瓷的鉴定要点 宣德器物造型总的特点是凝重浑厚,同时有许多外来色彩风格的器物,器型品种之多居明之冠。宣德釉面突出特点为桔皮纹。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与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色。釉面均很细润。备备 注注 器身与器足釉面色泽往往不一,器足釉面有以下几种情况:白色洁润有桔皮纹,呈乳汁状。施釉不均,色泛浆白。于釉中隐隐显出一片黄色,又似串烟色,温而少亮,俗称“鱼肚白”或“黄溢子”。青白色者,晶莹光亮,此现象常见于器物底部,并较器身稍亮。浆胎开片者,呈牙黄色。器身、器足棱角、转折处常有呈翠青色或亮青色的积釉。清仿宣德器物釉色青中泛白,釉中气泡大小一致无层次,桔皮纹过于工整,亦不自然。其装饰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以龙纹狰狞凶猛之状,为明清龙纹之最。器足有八种形式 琢器多细砂底,无釉、无旋痕。泛有火石斑。台阶形底,连续上凸,为宣德时期独有,如海石榴瓶等。斜坡式盘底,盘心微微下凹,浅圈足,外墙内敛,里墙作斜坡状,足脊处见棱角。齐平足,如刀切一般。实底高足,露胎光滑细润。空心底高足。卧足。外墙内敛,内墙陡直 盘类因塌底而盘心成下凹状明显。卧 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