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具有组建与 管理小型局域网的能力,为后续《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60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表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开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兼 顾中高职课程衔接,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培养,实现职业技能学 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
1 .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 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定课程目 标。
2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结合学生职业生涯 开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 接,融合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
3 .以组建小型局域网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依据由 易到难、简单到复杂的原那么,统筹安相莫块、单元的顺序,课程内容组织注重理论实践 一体化。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具有组建与管理小型 局域网的能力。
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术语及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理解网络协议;掌 握IP地址的计算方法及常用的网络命令。
1. 了解常用网络服务器的功能;能使用常用网络设备进行小型局域网的组 建;能排除简单的网络故障。
3 .了解网络平安知识,能规范、平安地操作网络设备。
4 .掌握信息收集、分析汇总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持续学习、交流合作的习惯。
5 .具有网络平安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严谨务实的职业精神。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与要求
考时
认识计 算机网 络
初识计算机网 络
1 .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组成;
2 .理解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
3 .理解网络结构的表示方法;
4 .清楚说出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5 .能说出常见网络类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并能画 出网络拓扑图。
8
认识对等网络 与客户机/服 务器网络
1 •知道对等网络、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的特点;
2 .能组建对等网;
3 .能说出对等网与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的区别。
认识数 据通信 系统
初识数据通信
1 .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
3 .认识并理解三种数据传输方式;
4 .掌握数据传输介质的种类及特点;
5 .能制作双绞线并测试双绞线的连通性。
8
认识数据交换 技术
1 ,理解数据交换的作用;
2,能说出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特点及区别。
探索网 络体系 结构
认识网络体系 结构
1.理解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OSI的分层原那么,能依序说出OSI各层名称;
3.了解OSI各层的功能。
8
认识网络协议
1 ,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
2 .了解TCP/IP的分层模式及各层的功能;
3 .了解网络层与传输层的常用协议;
4 .理解应用层的常用协议及功能;
5 . 了解TCP/IP与OSI不同层之间的对应关系;
组建局 域网
选择网络设备
1 .认识网络设备的种类;
2 .能说出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及使用场合;
3 .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选择原那么;
4 .掌握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区别,能依据实际需要正 确选择使用网络设备。
26
划分IP地址
1 .理解IP地址的作用;
2 .了解IP地址的构成及分类;
3 .理解子网划分的目的,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
4 .能初步划分C类IP地址的子网。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与要求
考时
组建小型局域 网
1 .能根据实际需要绘制简单的网络拓扑图;
2 .能使用仿真平台搭建、配置小型局域网;
3 .能简单划分并设置网络设备的IP地址;
4 .能在仿真平台中简单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
5 .能使用常用网络命令(netstat, ping, ipconfig) 进行网络测试。
搭建无线网络
1 .了解无线网络的分类与构成;
2 .了解无线路由器的功能;
3 .能搭建简单的无线局域网;
4 .能配置无线路由器并组建无线局域网。
认识网 络服务 器
认识网络操作 系统
1 .了解网络服务器的分类和级别;
2 .了解网络服务器的硬件技术、主要参数和特性;
3 .了解提供网络服务的操作系统;
4 .了解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6
认识网络服务
1 .理解文件服务器的功能和特点;
2 .理解域名服务器的功能和特点;
3 .了解数据库服务器的功能;
4 .了解其它网络服务的功能。
网络管 理与网 络平安
平安防护与病 毒检测
L 了解网络平安基础知识;
2 . 了解网络平安的威胁与对策;
3 .了解常用的网络平安技术;
4 .能使用网络防火墙进行基本的网络平安防护。
4
网络管理与故 障排除
1 .了解网络管理的内容;
2 .了解常见的网络故障诊断工具;
3 .能使用网络术语描述网络故障现象;
4 . 了解常见的网络故障及简单的处理方法。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 用任务驱动法、情景导入法等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2 .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内容的教学,可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网管中心;交换机、 路由器的常用配置命令等重点内容可采用微课、课件等辅助教学;水晶头制作、设备连 接等主要技能,教师可先行示范,学生后模仿、训练,教师应适时指导,并将学生不规 范的操作拍摄成微视频,后通过投影进行点评、指正。
3 .教学中可采取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 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发挥虚拟仿真软件在本课程的作用,虚实结合,增加学生操作训练时间,减 少设备损耗。
5 .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规范意识、平安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敬业精神 等职业素养的养成。
(二)评价建议
1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建立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 评促学、以评促教。
2 .针对每个教学模块设计评价表,评价表包含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升、学习方 法与行为养成、团队合作与探究意识、平安规范操作等评价指标,用于学生自评、互评、 教介等。在评KT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短,可使即用财蛭件 及时了解牲X寸知识、技 能的掌握情况,合理安邦徽学进程。
3 .将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反应,师生共同商讨改进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充分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1 .教材编写与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2 .教材编写应表达过程导向、任务引领,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3 .教材内容选取应根据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网络管理员(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表达网络新设备、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
4 .教材结构、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图文并茂,网络设备图应采用 真实设备的彩图。作业和练习题应着眼于学生能力开展,整体设计与统筹安排。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 .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及教研组、课程组、名师工作室等的团队作用,合作开 发、共享课程资源。
2 .实验实训室设备以组为单位进行配置,每组配备4台计算机、1台路由器、 1台三层交换机、2台二层交换机、1台檄AP或无线路由器、1台防火墙。室内场 景应按照企业文化风格进行布置。
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网络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收集、改编、自制的 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资源整合在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上,使学生在课前、课中、 课后都能借助该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反应。
4 .开发并用好企业资源,便于组织参观考察、市场调研、岗位实习等。
七、说明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中等职 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