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鲜电子商务O2O模式现实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多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快速,新型O2O模式成为中国未来电子商务发展肯定趋势。生鲜产品在电子商务应用还处于发展早期,存在很大困境。经过对现在中国生鲜电子商务O2O模式现实状况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出现在生鲜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问题,并对生鲜电商O2O模式发展提出部分对策研究。
关键词:O2O模式 生鲜产品 电子商务
现在中国中国生鲜电子市场关键商业模式仍关键为O2O模式。食品问题一直是老百姓们关注热点。以1号店、天猫超市为代表,很多大规模网上商城开始构建了生鲜销售频道。据报道,中国现在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出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已达3000家,却几乎无一家盈利。在发展风险和机遇并存背景下,生鲜电子商务O2O发展值得被关注!
一、中国外生鲜电商发展现实状况分析
国外生鲜电商从开始逐步兴起,至今已比较成熟。现在国外有五大生鲜电商:FreshDirect、PeaPod、RelayFoods、Ocado、AmazonFresh。PeaPod 成立于1989年,是最早利用电子商务售卖食品杂货和生鲜企业之一。PeaPod关键业务是集中在网站开发和配送物流体系上,工作集中在电子商务订单处理和送货方面。它有1800名职员,营业收入为5亿美元。[1]除上述五大生鲜电商之外,还存在一下新兴生鲜电商。Blue Apron在9月推出服务,2月就获了300万美元融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在经历了多个阶段发展后,逐步形成了相当庞大生鲜电商市场。-是生鲜电商高速发展两年,首先是电商平台上入住生鲜类商家呈爆发式增加,其次是几大垂直生鲜电商全国拓展,同时新垂直电商入局。因为品类难有突破和用户数高速增加,生鲜网购用户数增加将放缓。生鲜电商独立发展难破流量瓶颈,依旧需要钱和流量双重支持。
二、中国生鲜电子商务O2O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京东,苏宁全部宣告了生鲜频道上线,淘宝更是众多农户竞相发力平台。优菜网创建于,不过很快地在对外宣告以低价转让。让我们意识到在市场火热背后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生鲜电商O2O模式发展困境。
1、市场场拥有率小,货源不稳定质量监控困难
在O2O模式下,和多个产地合作难以实现供给商和消费者直接交流造成产品质量溯源较难,当产品出现问题后得不四处理使消费者对生鲜电商失去信任,难以得和消费者建立良好买卖关系。
2、信息不够对称,用户体验不尽如人意
卖家在购物平台上公布信息不真实,买卖信息不够对称使得消费者购物不能买到满意产品从而更倾向于传统购物方法,用户习惯难以培养从而造成生鲜电子商务用户流失,目标用户群体降低。
3、物流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物流配送成本难以控制
物流是生鲜电子商务O2O模式关键,但假如冷链物流建设专业化、标准化模式难以实现就难以确保产品质量,高成本低收益投资肯定会造成生鲜电子商务O2O模式失败。
4、服务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低
配送服务水平较低,不易经过服务水平提升用户粘性,和市场上传统面对面购物方法相比竞争力不强。
三、生鲜电子商务O2O模式发展前景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商务机会和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前台。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汇报》,截至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整年新增网民567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7.9%。其中,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成3.61亿,较底增加5953万人,增加率19.7%;中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百分比从48.9%提升至55.7%[3]。面对如此庞大网络消费需求,生鲜电子商务企业若能正确进行市场定位,同时结合合理营销策略,必将迎来销售辉煌。
四、生鲜电子商务O2O模式对策研究
1、政府对生鲜电商政策支持
现在,浙江“遂昌模式”就是在政府助力下生鲜电商发展样板。遂昌人口仅23万,不过至底,遂昌网店协会卖家会员发展到了1200多家,整年共完成电子商务交易约1.5亿元。政府主动接洽对应农场,出台“全名创业计划”及配套政策,立即给出政府补助支持电商发展。
2、自创品牌,不盲目拓展产品种类
在销售步骤上,不再仅专注于销售生鲜产品,重视对自创品牌推广。建立自己产品特色,除了在产品上应该包含多种大小家庭日常所需品,对部分独有特色产品进行货源控制,增强行业竞争力同时也增强了用户对其黏性。
3、建立稳定冷链物流
借助第三方企业,实现双赢。现在,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已覆盖20多个城市,天猫已在26个城市和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实现了这26个城市冷链物流覆盖。从目前中国著名物流企业“速运”模式中吸收经验,比如 “半冷链”方法,就缩减了冷链需求时间,缩减了物流成本。
4、完善服务体系
生鲜电商通常和生产基地全部有合作关系,能够经过举行部分“基地观光游”,让消费者了解到所购置到生鲜产品有机性、环境保护性,令她们能放心地购置。走进小区传输健康生活理念,同时和部分实体店进行合作,为用户提供部分产品初体验,也同时能够作为稳定配送店。平时经过宣传物资,传输绿色生活方法,打造了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件: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案例] PeaPod:网上食品杂货售卖商[EB/OL]. http://
[2]丁景涛.一个生鲜电商失败者经验分享.农产品市场周刊[J].(6):32-35.
[3]第35次CNNL《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汇报》[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cn/gywm/xwzx/rdxw//02/t0203_51631.ht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