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产品工艺设计指导书》
( 纺织品设计专业)
浙 江 纺 织 服 装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纺 设 教 研 室
产品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 产品( 织物) 风格
不同的织物有着不同的风格, 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必要的论述。
二、 原纱条件
内容应包括原料名称、 纤维混纺比例、 原料等级(细度和长度)、 纱线特(支)数、 标准干燥重量、 捻系数、 捻向、 单强等。各类纱线在制订工艺设计要求时, 应参照下列三级标准。
纯棉纱线: 按照国标GB398—93规定。
涤棉混纺纱线: 按照国标佃GB/T5324—1997规定。
涤粘中长混纺纱线: 按照部标FZ/T1 —1995规定。
涤富混纺纱线: 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 如沪/FJ481-79 规定。
涤纶长丝包芯纱: 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 如沪/FJ375—79规定。
维棉混纺纱线: 按照国标GB2910—82规定。
腈纶混纺针织纱: 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Q/FJ377—79规定。
粘胶纱线: 按照国标FZ/T1 -1995规定。
混纺含量分析: 按照部标二组分: GB/T—2910-1995; 三组分: GB/T—2911—1995规定。
在具体制订工艺设计时应注意:
1.捻系数按企业实际控制数设计。
2.品质指标按上等指标设计, 计算坯布断裂强度时按一等品质指标计算。
3.低级棉专纺纱以二等品品质指标计算。
4, 绒布坯纬向品质指标按针织起绒纱的一等品品质指标计算。
三、 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
内容应包括织物组织(包括组织图、 纹板图、 穿筘图、 穿综图)、 幅宽、 联匹长度、 总经根数、 边纱根数、 密度、 断裂强度、 一平方米无浆干燥重量、 织物紧度、 经纱缩率、 纬纱缩率、 棉杂疵点格率及用纱量等。各类织物在制订工艺设计要求时, 应参照下列三级标准。
纯棉坯布: 按照国标GB/T406-93规定。
纯棉灯芯绒布: 按照国标GB/T14310—93规定。
纯棉本色帆布: 按照国标GB2907—82规定。
橡胶工业用棉帆布: 按照国标GB2909—82规定。
纯棉鞋用漂染帆布: 按照国.标GB2908—82规定。
涤棉混纺布: 按照国标GB/T5325-1997规定。
涤富混纺布: 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Q/FJ482—79规定。
涤粘中长混纺布: 按照部标FZ/T13006—1995规定。
涤棉低比例混纺布: 按照有关企业标准规定。如沪Q/FJ592—81规定。
维棉混纺布: 按照部标FJ520-82规定。
维纶帆布: 按照部标FJ535—83规定。
( 1) 经纬织缩率的确定。
( 2) 确定坯布幅宽, 根据整理的工艺条件确定产品的幅缩率, 然后再依据所设计的成品幅宽, 计算出坯布幅宽。
坯布幅宽( cm) =成品幅宽( cm) /( 1一幅缩率)
( 3) 初算总经根数: 总经根数、 每花经纱根数、 劈花、 上机筘幅、 筘号、 每花穿入数等技术条件是彼此密切相关的, 变动其中一项, 则与之相关的某些项目将跟着变动, 因此在设计中可能需要重复计算。一般对总经根数先进行初算, 而确定的总经根数宜待下述有关项目确定后再决定。初算总经根数公式如下:
总经根数=[坯布幅宽( cm) ×坯布经密( 根/10cm) ÷10]
+( 边纱根数-布身穿入数/布边穿入数)
( 4) 每筘穿入数;
( 5) 确定边纱根数、 穿筘及边纱用筘齿数: 边纱根数及穿筘的确定, 以保证织造和整理加工能顺利进行及布边整齐为原则。色织物的布边宽度, 一般每边取0.5至1㎝。边纱根数和穿法无统一规定, 有时为调节劈花的需要, 可适当加宽布边。布边的经密, 一般等于或大于布身经密。中特数纱色织物的边纱, 每边最外端一般用两个4穿入( 两根经纱穿一综, 两综穿一筘) , 最少有一个4穿入。对低特数纱色织物最外端一般用3至4个筘齿4穿入。例如某色织涤棉府绸的边纱穿筘法为( 3齿×4入十4齿×3入) ×2。
( 6) 初算筘幅: 织机上机筘幅, 先按下式初步确定, 待确定筘号后再修正。
坯布幅宽( cm)
1一纬纱织缩率
筘幅( cm) =
( 7) 每花经纱根数, 全幅花数。
( 初算总经根数一边纱根数) ÷每花经纱根数
=全幅花数+多余经纱数( 或减不足经纱数)
( 8) 劈花
( 9) 确定每花筘齿数, 全幅筘齿数:
每花筘齿数=每花地经用筘齿数+每花提花部分筘齿数
全幅筘齿数=每花筘齿数×花数+多余经纱筘齿数( 或减去不足经纱筘齿数) 十边经筘齿数
( 10) 确定筘号
公制筘号=〔坯布经密×( 1-纬纱织缩率) 〕÷平均每筘穿入数
筘号值应修正为整数。根据经验, 当算出筘号与标准筘号相差土0.4号以内, 可不必修正总经根数, 只需修改筘幅或纬纱织缩率即可。一般筘幅相差在6㎜以内可不修正, 凡经大整理的品种, 筘幅的修改范围还可大些, 因为下机坯幅可在整理加工中得到调整。但对不经大整理的品种, 则应严格控制筘幅和坯幅。
修正筘幅: 筘幅( ㎝) =( 全幅筘齿数÷筘号) ×10
( 11) 核算经密: 因为在确定筘号时, 有可能要修正筘幅, 总经根数、 全幅筘齿数等数值, 因此最后要核算其坯布经密。
坯布经密( 根/10㎝) =总经根数÷坯布幅宽( ㎝)
色织物一般控制在下偏差不超过4根/10cm为宜。如果由上式计算出的经密与设计要求的坯布经密的差异在规定范围内, 则计算筘号前的各项能够成立, 否则必须重新计算。
( 12) 织物紧度
计算经向紧度、 纬向紧度和总紧度。
( 13) 千米坯织物经纱长度( 简称千米经长) 确定
千米经长=1000/( 1-经纱织缩率)
( 14) 用纱量计算
用纱定额足一个消耗指标, 又是—个技术经济指标, 制订单位用纱定额时应考虑织物的工艺要求和产品用途、 制织的技术条件、 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和操作上的必要消耗等因素, 作为检查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完成情况的依据。单位用纱定额是以百米耗用千克数的纱(线)量来计算, 具体计算办法见《纺织品设计》等参考资料。
四、 织物生产工艺流程
1、 有关织物生产工艺流程的论述
2、 织物生产工艺流程图
五、 各工序机器设备的选择和设备的主要技术特征
1、 各工序机器设备选择的原则
2、 各工序机器设备的主要技术特征
3、 各工序机器设备的型号、 速度、 动力、 外形尺寸、 适用范围、 制造厂等( 用列表方法表示)
六、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确定
1、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
2、 各工序机器设备的速度确定
3、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 1) 络经工艺
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 槽筒直径、 槽筒转速、 卷绕线速度、 清纱器型式、 隔距或电清d·L、 张力器型式、 重量、 打结类型、 捻结器型式、 导纱距离、 卷绕密度。
表1 络筒工艺参数
络
筒
工
艺
项目
参数
型 号
络筒速度( m/min)
络筒张力( CN)
预 清
纱 器
型 式
隔距( mm)
清
纱
器
型 式
短
粗
节
灵敏度( %)
直径( cm)
长度( cm)
长
粗
节
灵敏度( %)
直径( cm)
长度( cm)
细
节
灵敏度( %)
直径( cm)
长度( cm)
捻接器
型 式
捻接长度( mm)
验结器
型 式
隔距( mm)
( 2) 整经工艺
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 筒子架型式、 滚筒直径、 滚筒转速、 卷绕线速度、 每落片重量、 轴经纱根数、 整经长度、 张力器型式、 张力圈重量(分段分层)、 经轴标准重量, 卷绕密度。
表2 分条整经工艺参数
分
条
整
经
工
艺
项 目
参 数
型 号
整经速度( m/min)
张力( CN)
前 段
中 段
后 段
导条速度( mm/R)
条带数(条)
条带根数(根)
条带宽度( mm)
条带长度( m)
定幅筘
筘号( 齿/10㎝)
每筘穿入数
穿法
织物上机筘幅( ㎝)
织轴宽度( ㎝)
表3 分批整经工艺参数
分
批
整
经
工
艺
项 目
参 数
型 号
整经速度( m/min)
筒子架型式
纱线穿入伸缩筘方法
张力器型式
张力( CN)
前 段
中 段
后 段
一批经轴只数(只)
每轴整经根数(根)
整经长度( m)
经轴重量( mm)
经轴宽度( ㎝)
( 3) 调浆工艺
内容包括有和浆成份、 浆液体积、 固体量、 煮浆时间、 定浓温度、 粘度、 酸碱值、 供浆温度、 调浆桶搅拌速度。
表4 调浆工艺参数
项 目
参 数
浆液含固率
浆液体积( m3)
定浓温度( ℃)
浓度( Be°)
粘度( S)
温度( ℃)
PH值
煮浆时间( 小时)
供浆温度( ℃)
浆
液
配
方
PAV
变性淀粉
丙烯酸酯
滑石粉
2—萘粉
油脂
烧碱
水玻璃
浸透剂
( 4) 浆纱工艺
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 经轴架退绕型式、 压浆辊型式、 压浆辊重量、 湿分纱棒根数、 水汀压力、 筘齿规格、 卷绕线速度、 上浆率、 回潮率、 伸长率、 墨印标记、 并缸轴数、 浆轴轴幅、 浆轴卷绕匹数、 每缸浆出轴数、 每缸总匹数、 起了机纱长度、 浆槽温度、 浆槽浆液粘度、 浆轴标准重量、 墨印长度、 卷绕密度。
表 5 浆纱工艺参数
项 目
参 数
机械类型
浆纱速度( m/min)
每缸经轴数( 只)
烘房
温度( ℃)
压力( kPa)
浆
槽
温度( ℃)
PH值
粘度( S)
浸压型式
前压浆棍压力/KN
后压浆棍压力/KN
上浆率( %)
回潮率( %)
伸长率( %)
墨印长度( )
卷绕匹数( 匹)
每缸浆轴数( 只)
( 5) 穿筘工艺
内容包括有筘号、 筘幅、 综、 筘、 停经片的型式和规格、 每筘穿入经纱根数(地、 边)、 停经片穿法(地、 边)、 综丝穿法(地、 边)、 综框数、 每页综框列数、 每列综丝根数(含备用综丝数)。
穿综工艺:
a、 综丝规格;
b、 综页数及综丝密度:
每页综上的综丝数=每花穿人本页综上的综丝数×全幅花数+穿入本页综上的多余经纱综丝数( 或减去分摊于本页综上不足经纱数) +穿于本页综上的边综丝数。
综丝密度( 根/㎝) =每页综上综丝数÷( 筘幅+2)
参考有关资料, 看综丝密度是否在允许范围, 决定所用综页数。
表6 穿经工艺参数
项 目
参 数
机械型号
筘号(齿/10㎝)
筘幅(㎝)
钢
筘
长度( ㎝)
高度( ㎝)
综
丝
类型
号数
长度( ㎝)
综眼规格
综框页数( 页)
综丝列数( 列)
每列综丝数( 根)
综丝
穿法
地组织
边组
织
左
右
停经片
厚度( ㎜)
重量( g)
穿法
穿筘
根数
地组织
边组织
( 6) 布机工艺
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 织机幅宽、 织机转速、 标准牙、 变换牙、 投梭动程、 投梭时间、 开口时间、 后梁高度、 停经架高度、 停经架位置、 边撑位置、 边撑型式和规格、 后梁至 后杆距离、 张力重锤重量配置、 开口型式、 加边装置形式、 吊综轴位置, 提综顺序、 梭子类型、 纬管材料和长度、 机上控制布幅、 车间相对湿度等。无梭织机还有引纬、 工艺参数设定, 经纱张力设定, 喷气织机布边用纱, 片梭的边道调节, 剑杆的工艺调整工作图。
表7 喷气织造工艺参数
项 目
参 数
织机型号
车速(r/min)
平综时间(º)
综框动程( ㎜)
开口高度( ㎜)
剪纬时间(º)
上机张力(N)
后梁
位置
高度( ㎜)
深度( ㎜)
停经架
位置
高度( ㎜)
深度( ㎜)
喷嘴压力
(MPa)
主喷嘴
辅助喷嘴
常喷气压
喷嘴
开闭
时间
(º)
主喷嘴
开 ~ 闭
辅助喷嘴1组
开 ~ 闭
辅助喷嘴2组
开 ~ 闭
辅助喷嘴3组
开 ~ 闭
辅助喷嘴4组
开 ~ 闭
辅助喷嘴5组
开 ~ 闭
辅助喷嘴6组
开 ~ 闭
辅助喷嘴7组
开 ~ 闭
辅助喷嘴8组
开 ~ 闭
辅助喷嘴9组
开 ~ 闭
纬密齿数( A×B×C×D)
送经齿数( A×B×C×D)
边撑型式
表8 剑杆织造工艺参数
项 目
参 数
织机型号
车速( r/min)
开口时间( º)
第一页综框动程( cm)
进剑 时间
送纬剑
接纬剑
纬纱交接时间( °)
上机张力( CN)
张力重锤重量( N)
后梁
位置
高度( ㎜)
深度( ㎜)
停经架
位置
高度( ㎜)
深度( ㎜)
纬密齿数( A×B×C×D)
送经齿数( A×B×C×D)
边撑型式
表9 有梭织造工艺参数
项 目
参 数
织机型号
车速( r/min)
开口时间( º)
上机筘幅( ㎜)
第一页综框动程( cm)
投梭时间 ( ㎜)
开关侧
换梭侧
投梭力 ( ㎜)
开关侧
换梭侧
上机张力( CN)
张力重锤重量( N)
后梁
位置
高度( ㎜)
深度( ㎜)
停经架
位置
高度( ㎜)
深度( ㎜)
纬密齿数( A×B×C×D)
边撑型式
( 7) 整理工艺
内容包括有匹长、 联匹数、 折幅、 折幅加放长度、 成包规格、 验布机线速等。
( 8) 纬纱准备工艺
内容包括有机械类型、 卷绕线速度、 张力器重量、 定捻方法、 定捻工艺参数等。
注: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必须进行的论述。
七、 各工序产量计算及提高质量的措施
1、 各工序产量计算
计算络筒、 整经、 浆纱和织机的产量。
2、 提高各工序质量的措施
论述络筒、 整经、 浆纱和织造等工序提高质量的措施。
八、 参考资料
1、 《机织技术》 2、 《色织物设计与生产》
3、 《棉织手册》( 上) ( 下) 4、 《织物组织与结构》
5、 《棉型织物设计与生产》 6、 《棉纺织厂设计》
7、 《纺织材料学》 8、 纺织类各种杂志、 刊物
八、 撰写产品设计文本, 包括前言和上述各点内容, 并填制工艺设计单, 设计体会, 以及设计文本参考文献等。
附录: 织物组织规格表
织 物 名 称
项 目
织物
坯布
厘米
幅宽
成品
厘米
原
纱
经纱
号数(支数)
纬纱
号数(支数)
织物
密度
经纱
根/10㎝(根/英寸)
纬纱
根/10㎝(根/英寸)
织物
紧度
经向
%
纬向
%
总
%
经纱
根数
总经
根
边纱
根
钢筘
筘号
齿/10㎝(齿/2英寸)
筘幅
齿/10㎝(齿/2英寸)
每筘
穿入数
地组织
根
边组织
根
织物
组织
地组织
边组织
缩
率
经纱
%
纬纱
%
1㎡无浆干重
克
计算
标准强力
经向
㎏/5×20㎝
纬向
㎏/5×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