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政策_高明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8944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政策_高明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政策_高明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9乡 村 振 兴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3期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政策高明霞(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长治 046000)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从乡村振兴战略概述入手,分析目前农业财政税收政策的发展现状,对现存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财政税收政策策略的细致研究,明确税收政策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推动其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建议。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转型升级;财政税收;研究策略0 引言农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重点,是推动

2、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认识到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作用。财政税收政策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财政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供资金人力支持、激发农业生产活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等方面。因此,为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重视财政税收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当下经济发展客观理智分析后做出的正确战略举措,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主要包括文化、组织、产业、生态、人才等方面的振兴

3、,推动乡村的全面建设。由此可知,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2 农业税收政策发展现状2.1 支农资金的局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日益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虽然资金总量投入逐渐增多,但国家为实现公平多分散资金投入,保证各地区的各农业生产活动都能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资金分散不利于农业重点项目的持续推进。即不具有针对性,重点项目投入不够,非必要生产活动投入过多,使得支农资金分配不合理,从而阻碍了农业转型升级。其次,存在个别地区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这使得支农资金的无偿性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并对农业转型升级

4、造成一定影响。2.2 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尽管我国农业税收制度在不断优化,但在实际税收过程中,仍在课税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政府履行基本职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但当政府需求过大,国家财政收入无法满足时,就需要寻求其他方式帮助政府履职。于是,预算外资金成为该情况下常见的税务征收方式。但在税务征收过程中,可能存在政府职能不明确、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受控的现象。这会使农业生产者日渐消极,大大降低了其生产积极性,从而降低农业财政收入。2.3 税收地区的不平衡随着我国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即使整体是上升发展的,但仍存在区域发展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方方面面,当然,财

5、政税收政策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财政税收政策比欠发达地区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使得发达地区经济更加发达,而欠发达地区难以赶上发展步伐。这使得欠发达地区难以吸引先进人才、获取资金,不利于农业的转型升级。这将进一步扩大经济差距,陷入恶性循环,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需优化税收工作,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从而全面推动农业生产活动。3 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政策的研究策略3.1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国家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因此,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在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在支农时要明确重点

6、,有针对性地扶持农业重点项目。可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具体体现在交通水利工程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蔬菜大棚建设、水产养殖建设等方面。这都能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从而作者简介:高明霞(1989),女,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工商管理工作。30乡 村 振 兴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3期推动农村现代化,激发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生产力。此外,还应加大农业科研资金支持力度。农业科学水平的提高体现在先进的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灌溉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生物工程、温室技术等。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提高农业科研人员待遇,吸引

7、高水平人才投入农业建设之中,从而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要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支农资金在生态农业方面的建设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梯田建设,防护林建设、优化养殖业结构、推行乡村旅游等系列措施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3.2 加大政府无偿的财政投入财政资金的支持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加大政府无偿的财政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财政投入的前提是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这就需要加强对税费外资金的科学管理,明确政府职能,避免造成管理失控,操作不规范的现象,使资金流失。同时,还应明确税收内容,

8、以防乱征税的发生,挫伤农业生产积极性。此外,还要重视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把控财政支出。通过对支出的合理分析,根据地区农业生产需求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财政支出,使其与农业市场发展相匹配,从而实现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这能够有效削减不合理的支出,让资金能够运用到农业发展中最需要的地方。这有利于针对农业重点项目,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当然,政府也可以灵活采用政策性融资,充分发挥财政调节作用,减轻政府压力。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市场上的空闲资金,并投入农业生产建设之中,实现资金价值,以及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加强农村投资建设的同时促进农业转型升级。3.3 丰富政策性融资投资渠道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农业转

9、型升级,应重视政策性的融资投资。但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性的融资投资应避免形式单一,需要不断丰富其融资投资渠道。在进行政策性融资投资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忽视实情,盲目跟风。首先,要充分发挥政策的积极作用,加强融资投资的规范化,预算编制工作一定要得到落实,不能停留于表面。同时,也要重视政府的引导调节职能,政府应积极承担其作用,推动融资投资合理规范。其次,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多方了解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从不同视角出发,研究其在政策性融资投资方面的处理方法,从而筛选出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有用信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后,还需要丰富多重融资投资渠道。如,引入社保基金,银行贷款等渠道。这使得资金来

10、源方式更加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有利于农业的转型升级。3.4 建立健全财政税收制度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下,为保证农业转型升级,必须发挥财政税收制度的积极作用。因此,建立健全的财政税收制度至关重要,需要对不同地区的税收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从而缩减经济差距。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时要重视税收在环境保护、耕地保护中的作用。可以采取扩大征税范围,增加收税额等方法,制约生产中破坏环境,破坏农业耕地的活动。深入改革耕地占用税,保护耕地。通过扩展税费内容,保护森林、海洋资源等,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此外,也可以调整征收对象,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收税范围,将税收制度对环境保护落到实处。3.5 调整完善

11、税收支出政策财政税收支出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了实现其优势价值最大化,应调整完善税收支出政策。如严格管理税收支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废除不必要的支出,充分发挥税收支出的价值。要全面认识到税收支出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农资生产,农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拒绝一刀切的税收制度,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地区不同的税收制度。加大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性优惠,降低该地区的整体税收成本。通过政策优惠等手段有利于吸引资金人才向欠发达地区的流通,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4 结语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税收政策也在不断地发展,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仍存在些许不足,但通过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加大政府无偿的财政投入、丰富政策性融资投资渠道、建立健全财政税收制度、调整完善税收支出等方法,能够高效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 刘涛.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政策J.经济师,2018(10):72-73.2 王安美.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相关政策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1(12):11-13.3 郭闽华.乡村振兴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财政税收相关政策探讨J.商业观察,2021(23):23-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