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FQ+量表中文版信度与效度分析
作者:高宏杰,苗丹民,刘旭峰,薛燕华,刘练红
【关键词】 大学生
Analysi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hinese version of 15FQ+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Aerospace Medicin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3, China
【Abstract】 AIM: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15FQ+ (15 Factor Questionnaire plus). METHODS: Undergraduates (n=1540) were recruited to complete the related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15FQ+, English version of 15FQ+, Chinese version of 16PF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EPQ, MBTIand statistical calculation was made of the scores. RESULTS: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Cronbachs ) and th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testtoretest, 4week interval)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15FQ+ were and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betwee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15FQ+ factors and that of original English 15FQ+. The criterion validity study showed that the Chinese version of 15FQ+ factors efficiently represent the 16 personality traits.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loading of the items that fell on prime factors was 75%-100% and only 6 items were short of our expectation. CONCLUSI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15FQ+ has a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it can be extensively used in China.
【Keywords】 15FQ+; reliability; validity; personality traits; undergraduates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因素量表(15FQ+)中文修订版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大学本科生1540名,分别进行相应量表的测量,包括15FQ+量表中、英文版以及中文效标量表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EPQ和MBTI,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 15FQ+量表中文版内部一致性系数为~,重测信度(相隔4 wk)为~();② 中英文版本各维度相关显着;③ 效标关联效度表明,中文版15FQ+量表各维度很好地表征了16项人格特质;④ 因子分析各题目最大负荷值落在主因素上占75%~100%,仅6题目因子分析不理想. 结论: 修订的15FQ+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中国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15FQ+;信度;效度;人格特征;大学生
0引言
个性因素量表首次发表于2000年,是由英国Psytech国际有限公司编制,用于测量卡特尔所确定的16项人格特质. 作为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量表的替代量表. 15FQ+量表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2]: 如重新定义了智力因素为“自评智力”,是指个体对自身智力的把握或信任程度,并非测量个体真正的智力;增加了对社会称许性因子. 目前,15FQ+量表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和广泛应用研究前景的量表. 鉴于此,我们近年来与英国Psytech国际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进行15FQ+量表中文简体版的翻译和修订工作. 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15FQ+量表中文简体版的信度和效度,为15FQ+量表在中国内陆心理测量领域的使用和研究提供操作性技术.
1对象和方法
对象
大学本科1~4年级学生1540(男1033,女507)名,年龄18~24 (±)岁. 专业涉及医学、英语、计算机、统计、电子通讯等. 其中A组被试为一年级学生245名;B组被试为一年级学生116名;C组被试为四年级学生165名;D组被试为一年级学生136名;E组被试为二年级学生167名;F组被试为1~3年级学生506名,G组被试为本科1~4年级学生1469名.
方法
使用量表: 15FQ+量表, 15FQ+量表,16PF量表[3], EPQ[4],MBTI[5]. 测量过程: 采用纸笔答题方式,由受过心理测量训练的人员,严格按照各量表的测试要求,对相应的被试进行测量. 测试结束后,将被试的作答按各量表的计分要求进行计算,得出测量结果.
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计算由统计软件进行.
2结果
+信度分析
内部一致性系数A组完成15FQ+中文版量表,计算17项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结果为~,考虑到初次修订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可以认为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 表115FQ+中文版量表内部一致性分析(略)
重测信度B组完成15FQ+中文版量表4 wk后完成第2次测验. 测验结果相关分析表明修订的15FQ+中文版具有很好的重测信度.表215FQ+中文版重测信度分析(略)
+效度分析
内容效度本研究先后三次邀请心理学专家和英语专业人员对15FQ+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定. 请心理学专家对量表的条目与相对应的人格维度的匹配度进行分析;邀请英语专业人员,审定各条目译文的准确性和中文表达的流畅性;在修订过程中还参考了正在翻译过程中的香港中文繁体版的译文,总修改率为%,历时1 中英版本施测比较C组全部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 完成英文版15FQ+量表4 wk后完成中文版15FQ+量表. 相关分析表明因子间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表3). 表3中文版15FQ+与英文版15FQ+相关分析(略)
效标关联效度
+与16PF相关分析D组分批同时完成中文版15FQ+问卷测验和16PF人格测验,其相关分析显示,中文版15FQ+与中文版16PF各因子均呈显着相关,相关程度与英文版15FQ+, 16PF, 16PF5间的相关基本一致[2],说明中文版15FQ+与16PF所测量的因子有很强的一致性.表4中文版15FQ+与16PF各因子相关分析(略)
+与EPQ相关分析E组同时完成中文版15FQ+问卷测验和EPQ人格测验,其相关分析显示,EPQ的E, N, P和L维度与15FQ+量表中表征同维度的因子呈显着性相关,且相关方向相同,说明15FQ+中文版量表与EPQ在相同人格特质维度的测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515FQ+各因子与EPQ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与MBTI相关分析F组分批同时完成中文版15FQ+问卷测验和MBTI人格测验,MBTI量表取每个维度的前一因子作统计. 其相关分析显示,MBTI的EI维度与15FQ+量表中表征同维度的因子呈显着相关且方向相同,MBTI的SN, TF和JP维度与15FQ+量表的部分因子呈显着相关,均与其解释一致,说明15FQ+中文版量表与MBTI在人格特质维度的测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6).表615FQ+与MBTI相关分析
结构效度使用G组测量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因子,采用斜交旋转法经25次迭代,选择因子数为17(含SD),结果累积解释方差为%. 15FQ+的200个题目的分析结果显示,fC, fH, fL维度上的各题目最大负荷值落均在主因素上,其余14个维度各题目最大负荷值落在主因素上占75%~%,次级负荷值落在主因素上占%~25%,在主因素上无高负荷的题目共6题,占题目总数的3%. 这6个题目的共同特点是有较低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 42(), 53(), 120(), 131(), 156(), 173().表715FQ+中文版200个题目因子分析(略)
3讨论
人格特质理论是人格测量的理论基础,多年的应用研究表明,卡特尔根据他的特质理论所确定的人格的16种个性特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通用性;但对人格的二阶因素特质的数量和内容等,至今仍没有一种通用的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开始着手研究我国的人格结构及与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问题,并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6-9],但这些研究多涉及中西方人格在二阶因素水平的结构差异. 我国的16PF量表修订版已使用多年,近年由于版本老化,使用已越来越局限,选用同类型较新的15FQ+量表替代16PF量表是十分必要的.
15FQ+量表自发表以来已用于许多国家和地区[1-2],大量的研究表明,15FQ+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特别是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被试,如大学生群体和企业的管理人员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修订的15FQ+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为了保证15FQ+中文版量表的内容效度,我们邀请心理学专家和英语专业人员对15FQ+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了评定,并经中英文版量表的施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FQ+中文版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为了保证15FQ+中文版量表效标关联效度的可靠性,我们以国际着名的、经国内正式修订的人格量表为效标,包括16PF, EPQ和MBTI等人格量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文版15FQ+量表与中文版16PF, EPQ和MBTI量表在测量同样的人格维度方面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说明修订的中文版15FQ+量表具有较好的关联效度;在结构效度方面,对所有题目进行的因子分析显示了修订的15FQ+中文版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5FQ+与16PF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因子fB, fA和fQ3的相关值较低,这是因为这三项因子在15FQ+和16PF量表中描述涵义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一结果与英文版的16PF和15FQ+量表的相关分析结果一致[2]..
【参考文献】
[1] Tyler G. A review of the 15FQ+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J]. Sel Dev Rev, 2003,19(2):7-11.
[2] Psychometrics Limited. The 15FQ+ Technical Manual[M]. Pulloxhill Bedfordshire: Psych Int Limited, 2002:11-35.
[3] 李邵衣. 16PF使用指导书[M].沈阳:教育科学研究所,1981.
[4] 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 1983,15(2):211-218.
[5] 苗丹民, 皇甫恩, Rosina C.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分析[J]. 心理学报,2000,32(3):324-331.
[6]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 心理学报,2004,36(3):347-358.
[7]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89-95.
[8]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J].心理学报,2003,35(1):127-136.
[9]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3, 40(5): 109-1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