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价值与开发构想.pdf

上传人:pin****uju 文档编号:45800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价值与开发构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价值与开发构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价值与开发构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5 8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第 3 6卷第4期 2 0 1 0年 8月 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 价值与开发构想 黄秋鸯, 蒋晓春, 王兴堂 (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 江西 景德镇3 3 3 0 0 0 ) 摘要: 丁氏庄园是一座具有客家与四川传统双重文化内涵的大型客家民居, 具有重要的历史、 艺术、 科学价值 , 应加大旅游 开发的力度。开发时, 应注意扩大宣传, 统一规划, 努力挖掘客家文化内涵, 开发相关旅游产品, 加强制度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与其他客家文化旅游景区加强区

2、域合作 , 但必须以不损害文物安全为前提。 关键词: 丁氏庄园; 建筑特色; 价值; 开发构想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6 5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81 9 3 3 ( 2 0 1 0 ) 0 4 2 5 8 0 3 0 前言 丁氏原籍广东 , 清初人川 , 渐次迁 至仪陇琳琅 山 。丁氏庄园始建于清光绪 3 2年( 1 9 0 6年 ) , 民 国 1 4年( 1 9 2 5年) 竣工, 占地 面积 6 8 0 0 m , 建筑面 积 3 8 0 0 m , 建筑主体为土木混合承重楼式建筑群, 平面主体布局为二堂二横屋 以及东面 4层楼 的碉楼 组成, 是集居

3、住与防卫为一体的客家民居建筑 , 目前 保存完好。 丁氏庄园规模庞大, 建筑特色明显, 是一座具有 客家与四川传统双重文化 内涵的大型民居 , 对于研 究客家文化和四川传统民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随着近年客家文化研究和开发 的快速升温 , 对号称 “ 川北第一庄 ” 的丁氏庄园的研究 , 也提上 了 日程。 本文试对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 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 并在此基础上 , 谈谈旅游开发的初步构想 。 1 丁氏庄 园的建筑特色 丁氏庄园为客家后裔在异乡所建 , 因此 , 其建筑 既有客家建筑的特征, 也有 四川民居的传统 。 1 1 丁氏庄园的客家建筑特色 客家人是西晋以来历次南下两广、

4、福建 、 江西的 中原汉族 , 他们在当地繁衍生息,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客家文化。清朝“ 湖广填四川” 期间, 大量的客家人 再次长途跋涉来到四川, 据估计现在约有上百万的 客家人散居在 四川各地 , 仪陇县作为四川 的第二大 客家聚居地, 拥有 l O 余万( 一说 3 0余万) 客家人。 跟四川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样 , 仪陇客家人顽强地 固守着 自己的文化传统 , 不仅体现在语 言、 习惯 、 民 俗等方面, 民居方面也有明显体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收稿 日期 : 2 0 0 8 - 0 7 - 0 1 作者简介 : 黄秋鸯 ( 1 9 8 4一) , 女 , 海南海 口人 ,

5、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 古建筑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 目: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绵 阳师范学院 民问文化研究 中心项 目( MJ 0 7 0 9 ) E m a i l : h q y 5 9 5 9 1 2 6 c o m 1 1 1 选址严 谨 在客家建筑形成演变的过程 中, 起源于 中原地 区汉文化的阴阳五行理论, 特别是由此衍生出来 的 “ 风水学说” , 深刻影响着客家 民居建筑思想和建筑 理论。因此 , 客家人在选址时, 特别注重房屋周围 自 然环境的风水含义, 如传统客家民居多依风水学说 选址建造 , 讲求屋址与山水走向的和谐统一 , 讲究房 屋建筑与 自然地形

6、的协调关系。受传统客家文化影 响, 丁氏庄园选址亦极为讲究, 坐北朝南, 前高后低, 背靠巍峨的轿顶山, 禾坪前方筑有人工开凿 的半月 形水塘 , 起藏风聚水的作用 , 映射出客家人强烈的风 水意识。 1 1 2合族 聚居 为了聚族而居 , 客家民居一般都规模庞大。例 如福建永定“ 承启楼” 有 4 0 0问, 面积 5 3 7 6 1 7 m , 可同时居住着6 0多户 4 0 0 余人。“ 遗经楼” 有5层 楼 , 面积 1 0 3 3 6 m , 光是厅 堂便有 5 1个 , 房 间 2 6 7 间- 2 J 。据说, 曾有外国学者参观完永定土楼后惊 叹: 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 不如

7、说是一座小城 市。丁氏庄园的规模也非常大, 整个庄园占地 6 8 0 0 m , 包括“ 护城河” 、 广场和几个院落 , 房间总数多达 1 0 8间。据笔者收集 的资料看 , 丁 氏庄园是 四川最 大的最豪华的客家庄园建筑。如此壮观 , 在 四川十 分少见 , 仅大邑刘文彩的老庄园和江安夕佳 山庄园 等少数庄园可与之媲美, 故在民国时期就号称“ 川 北第一庄” 。之所以要修这么大, 主要考虑的是让 丁家四兄弟及其后人全部住在一起, 固守并传承丁 氏家业。 1 1 3 围合布局 围合是客家民居的最大外形特征 , 有学者认为, 这是汉、 魏 、 晋北朝 中原 坞堡的遗风 J 。客家 民居 或大围

8、( 土楼 ) 、 或小围( 四川硬八问、 假六问) 、 或方 ( 江西围楼) 、 或圆( 福建土楼) 、 或方圆结合( 梅州围 拢屋) 、 或高或矮, 但普遍喜欢围合。丁氏庄园外围 为厚实土墙 , 还有庄园里大大小小的围合院落 , 都表 现出了客家民居的建筑形态 围合 。 黄秋鸯, 等 : 四川仪陇丁氏庄园的建筑特色、 价值与开发构想 2 5 9 1 1 4碉 楼式 民居 很多客家民居都建有粘土夯建的以防御为 目的 的土碉楼, 有单碉、 双碉 、 三碉 、 四碉等类型。碉楼上 常设有望窗和枪眼 , 与 民居院落紧密相连配套 。丁 氏庄园主体建筑东面建有 4层楼 的碉楼 , 楼上墙面 设有三角形

9、的枪眼, 也是以防御为目的, 是属于客家 民居的碉楼类型。碉楼配合优质建材以及独具匠心 的层层防卫措施 , 使得 丁氏庄园在建筑 的牢 固性和 防卫性方面都十分突出。 1 1 5 建筑结构主要采用抬梁式 在客家民居中, 多采用抬梁式结构, 丁氏庄园也 局部采用 了这种结构 。这种抬梁式结构是 由立柱网 及立柱顶端的梁相组合成的一体化构架, 建筑物顶 部重量经 由数层梁架传至立柱 , 再由立柱传至基础。 丁氏庄园的抬梁式建筑形式与 四川传统民居多为穿 斗式结构的情况迥异 。 1 1 6装饰繁复 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区, 木材资源相对较丰富 , 民居建筑广泛采用木材, 因而木作装饰繁复是传统 客家民

10、居装饰的主要特征。在传统客家民居中, 木 作装饰 以木雕为主 , 有浮雕、 镂雕 , 主要应用 于房屋 结构中的柱 、 梁、 枋 、 门、 窗等 。丁氏庄园作为客家民 居建筑 , 其建筑装饰大部分都是根据传统、 宗族习惯 进行。建筑 内部木作 结构大量采用木雕装饰 , 尤其 是庄园的游 廊和窗。游廊上 有雕刻精美 的梁 、 柱、 枋 , 雕工精细、 造型生动、 色彩古雅。窗均为木雕花 格 , 装饰纹样繁多 , 有直条纹 、 格子纹、 锦纹 、 万字纹 等, 还有各种复合花纹 。 1 2 丁氏庄 园的四川传统民居特色 丁氏庄 园地处四川, 受当地传统文化影响 , 在建 筑特征上具有小青瓦屋面、

11、悬 山屋顶、 穿斗木结构、 白粉墙、 外挑跑马廊等四川传统民居特点。 1 2 1 小青瓦屋面 四川传统民居除了少数盖有草顶外, 大多采用 小青瓦, 瓦脊粗陋随意。丁氏庄园除大小院落采用 小青瓦外, 其大门、 外围墙也覆盖小青瓦。与四川传 统 民居不同的是 , 丁氏庄园非常注重瓦脊处理 , 脊饰 的做法 十分精细。瓦脊两 端饰物 均做成 “ 牛角尖 子” , 脊 中部做成三角形, 中心雕花镂空 。 1 2 2悬 山屋 顶 四川传统 民居为 了适应 其潮湿多雨 的气候条 件, 居 民屋顶的构建方式一般是较为单一的悬山式。 丁氏庄园根据气候特点 , 屋顶设计成大 出檐的悬 山 式和歇山式 , 与原乡

12、客家民居短屋檐相比, 更具有四 川传统民居特征。 1 2 3穿斗木结构 穿斗木结构是 四川传统 民居建筑一大特征 , 在 四川传统民居中非常普遍。丁氏庄园在传承原乡客 家民居抬梁木构架基础上 , 又揉合 了有 四川特点 的 穿斗木构架, 因而在建筑构架上 , 多表现出客家与四 川传统双重文化特征 。 1 2 4外挑 跑马廊 “ 青瓦出长 , 穿斗 白粉墙 , 悬 崖伸 吊脚 , 外挑 跑 马廊” , 是四川传统民居外部特征。丁氏庄园除了 墙体采用白粉墙外, 其楼层内外均设有跑马廊。楼 层内四面的跑马廊宽阔, 可供六七人并行, 楼层外的 跑马廊相对狭窄。 2丁氏庄 园的价值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的珍贵物质文化遗产, 丁氏庄园内涵丰富, 具有显著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和科学价值。 2 1 历史价值 不 同时期 的客家 民居建筑具有不 同的建筑形 式, 并对当时的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 气候等有一定 程度的反映。因此 , 丁氏庄园作为客家民居建筑 , 具 有时空性、 物质技术性、 艺术性、 民族性和地域性等 属性, 是反映历史信息、 描绘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载 体。 与语言、 文字、 信仰、 饮食习惯等非物质形态方 面不同, 民居建筑是一部存在于生活环境 中的大型 的、 直观 的、 生动的、 全 面的历史书。丁氏庄 园作为 百年客家民居建筑 , 深深烙上了时间的印迹 , 反映了 当时

14、社会发展的历史层 面。它历经了百年的风风雨 雨 , 谱写着 自己的历史 , 记录着一个特殊时代的历史 事件 , 是我国明清移 民运动的产物 , 同时 , 见证 了我 国清末朝廷 的腐败、 社会的动荡。因此 , 人们可以从 丁氏庄园的建筑特征, 了解它当时修建的历史背景,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2 艺术价值 民居建筑的艺术价值 , 主要指它 的艺术性和景 观价值。历史建筑以其丰富多彩、 富于变化、 厚重的 历史感, 塑造出其独特个性, 值得细细欣赏, 这不是 当代任何一种设计所能做得到的, 这种历史深沉的 艺术美, 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美所能比拟和替代的。 丁氏庄园是座具有百年历史 的大型古建筑

15、, 向 人们展示着独特的时代风格 , 建筑 中渗透 出中国传 统建筑 的韵味 , 历史的变迁 , 又使庄园建筑具有了历 史感 , 更增添了艺术魅力 。丁氏庄园主体建筑两端 往外伸出 , 如同一双手臂环抱着宽阔的广场。建筑 采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木架构形式 , 屋顶有歇 山式和悬山式两种 。楼层 四面设有宽 阔的游廊 , 可 供六七人并行, 廊上有雕饰精美的昂、 梁和栏杆。 庄 园工艺精湛 , 做工精细。基石精工细凿 , 两石 连接处刀刃难人 , 木料笔直光洁 , 房檐、 斗拱 、 照壁 、 吻兽、 础石、 神龛、 石鼓、 门窗等构思奇特、 造型逼真。 1 2 道石门均成半月形拱门, 石柱上有

16、石雕, 雕有精 美 的花鸟虫 鱼。楼 、 阁、 游廊结实精致 , 雕龙画凤。 圆雕滑润丰满 , 浮雕行云流水, 透雕玲珑剔透。据庄 2 6 0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6卷 园工作人员介绍 , 一个大门的门柱石雕 , 两个石匠整 整雕刻 3个多月。庄园内各个石柱、 石 门和门楣上 均刻有楹联和横批, 并以浅浮雕的花鸟图案装饰边 框, 如各石门门额上雕刻着“ 喜鹊闹梅” 、 “ 富贵牡 丹” 、 “ 鸳鸯藕荷” 、 “ 百鸟朝凤” 等花纹。尤其是嵌在 正中大堂屋后墙中心高 7 m 、 宽 2 6 m的镂空雕花 神龛, 在神龛两边横屋墙壁上, 悬挂有四块边沿雕着 六条金龙的大匾, 大匾上刻着:

17、“ 凤梧鹤松” 、 “ 为善 最乐” 、 “ 屋身并润” 等吉祥词语 , 其雕刻刀法十分细 腻精湛, 书法刚劲有力, 艺术品位和价值极高, 堪称 客家民居建筑工艺的瑰宝。 2 3 科学价值 用现代建筑科学眼光和理念来审视丁氏庄园布 局及其建筑结构, 仍不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2 3 1 布局科学 丁氏庄园背靠轿顶山, 面朝沟壑, 其地势高敞, 视野开阔, 有利于光照和空气的流通, 保持空气的新 鲜和充盈活力之气 , 适合人类居住与生活。丁氏庄 园在建筑布局上十分讲究 , 内有花园、 天井 、 炮楼 , 外 有护院河围绕庄园。所有公共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 上, 以主堂屋为中轴, 沿着中轴线形成对称

18、。丁氏庄 园通过庭院布置、 厅庭结合以及设置内天井等 的巧 妙安排, 形成了十分宜人的居住环境。庄园内部厅 堂的布局、 卧房的配置、 楼梯的分布、 边 门的开设都 是严格对称 , 给人一种平衡稳定 的感觉。加之庄园 内部楼与楼有走廊和门相通 , 楼上楼下有扶梯相连, 交通路线组织合理。丁 氏庄园的建筑 尺度 亦很合 理 , 房屋都较低 , 没有高楼 , 和人们生活作息相协调 , 体现了“ 以人为本” 的现代建筑理念。 2 3 2牢 固性好 很多客家人在修建房屋时, 特别注意建筑的牢 固性。因此 , 大量客家建筑经历了上百年的 13晒雨 淋 , 至今仍能屹立不倒 , 如在福建永定县就现存客家 土

19、楼数千座。丁氏庄园也不例外。修建这座庄园前 后历时 1 8 个春秋, 比北京故宫的修建时间都长。墙 体是特制的 i 2 尺厚的宽墙板取粘土筑成, 四合院 所用柱 、 檩、 枋均取上等优质柏木 , 基础石料用材专 选质地坚硬细密的青灰色石料。大四合院四周所立 的 l 2根柱子, 比普通楼房的柱头大一倍 , 直径都在 1 5尺以上。其他的建筑构建, 也都很粗大, 游廊等 处的檩子用两根上下重叠 , 梁也往往选用曲木 , 以增 大承托力。有的房间还有并不承重的梁 , 这些梁起 固定两端墙壁的作用。由此可见 , 丁氏庄园在地基、 墙壁、 木构架等方面, 都特别牢固。上述措施 , 使得 丁氏庄园能在历经

20、百年的风风雨雨和炮火洗礼后 , 建筑构架和构件仍保存完好 , 成为我国民居建筑的 一 朵奇葩 。 3 丁 氏庄园的开发构想 近年来, “ 客家民居民俗风俗旅游” 以其鲜明的 特色, 逐步被人们认可。丁氏庄园位于朱德故居琳 琅山风景区内, 近年来也加强了旅游开发 , 如对房屋 进行了修缮、 开展客家婚礼体验活动, 并推出了建设 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馆的设想等,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了其知名度。 3 1 以朱德故居景区为依托 。 做好丁 氏庄园特色 旅游产品宣传 丁氏庄园作为朱德故居的一个具有特色、 独有 的景点, 由于过去的宣传重视不够, 所以知名度并不 高。现在最主要的工作 , 就是找准红色旅游与客

21、家 文化资源的契合点, 做到客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 促 进丁氏庄园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 2 统一规划 , 注重特色, 将丁氏庄园一带建成客 家民俗村 将丁氏庄园附近的农家乐房屋修建成具有客家 特色的客家民居 , 形成以丁氏庄园为旅游中心、 客家 农家乐为服务 中心的完整的客家民俗村。 3 3 以丁氏家族为原型开发相关的文化旅游商品 在开发丁氏庄 园旅游市场时 , 重点 突出客家特 有的地方民俗 , 根据当时历史状况 , 采用真人演绎丁 家地主的生活 , 如推出诸如真人模仿丁家婚礼 、 祭祀 仪式、 仪陇客家人歌舞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 3 4 加强区域协作 从区域旅游出发 , 开展区域

22、旅游合作具有广泛 的基础和重要的意义, 成为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一 种必然和趋势。开展 与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首先必 须塑造丁氏庄园鲜明的客家旅游形象。 3 5 加强制度管理 , 改善服务质量 依法保护优秀的客家文化 , 坚决打击非法、 封建 迷信因素, 保证正确的开发方向。所以, 应加强对丁 氏庄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规范和管理。要制 定或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进一步明确丁氏庄园文 化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程序, 通过科学管理, 来保 证正确 的开发方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丁氏庄园具有重要 的历史 、 艺术、 科学价值 , 是不可再生 的宝贵资源 。因此, 旅 游开发必须以文物保护为前提, 任何有损文物安全 的开发行为 , 都是必须禁止的。 参 考 文 献: 1 陈泰阶, 陈明祥 四川仪陇客家人 E B O L h t t p : w w w h a k k a o n l i n e c o m f o r u m t h r e a d p h p ? t i d=6 7 3 9 &p a g e=1 2 胡大新 永定客家土楼 J 中国文化遗产, 2 0 0 5 ( 1 ) 3 余英 客家建筑文化研究 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1 9 9 7 (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材料/保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