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14-附加题之材料分析-备战2019年高考2011-2018年高考语文精编版分项汇编(江苏专版)-Word版含解析2011年-2018年高考试题精编版分项汇编之江苏专版专题14:材料分析一、【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字符“:)”来表示笑话,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
2、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字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
3、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26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4分)27请简要概括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5分)28根据材料,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6分) 【答案】26ASCII元素组成的表情符号;颜文字;绘文字;自定义表情符号。27直观形象;方便快捷;简洁;时尚;娱乐性强。28信息传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建立“在场”语境,加强交流的互动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表达。【解析】号,
4、被称作绘文字,”,这是第三阶段,即:绘文字;如“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这是第四阶段,即自定义表情符号。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能找到设题区域,即可筛选出答案。【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有如下忌讳:一忌内容交叉,互相包含;二忌遗漏要点,词不达意;三忌不动脑筋,照搬照抄。应对方法: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的范围;整体阅读,通盘把握,学会切分语段的内容,注意信息归纳的全面性、条理性,即不遗漏任何要点,不交叉,不互相包
5、含;根据要求,整理加工。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的最后一篇阅读一般包括两种题型,一是材料概括分析题,一是材料分析鉴赏题,后者的难度比前者要大,除了2009年是材料分析鉴赏题之外,从2010年至今一直是材料概括分析题。2019年的高考有可能会偏向于材料分析鉴赏题,这就需要关注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对表现手法的分析。2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请简要概括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本题的设题区域主要在第一段,如“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非常直观形象;“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
6、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非常方便快捷;“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这说明这些符号非常简洁而又形象,而且娱乐性很强;“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这说明这些符号很时尚。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圈出答题的区域,然后圈出文中香瓜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分析原文时要提炼要点,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句子的主次轻重,注意因果、条件、假设、转折等语句意思的
7、侧重点。在找到相关内容后,必须进行必要的语言组织,整合相关内容,表述有序,完美呈现,不能照抄原文,必须根据信息要点作必要的分解或合并,并且标明序号,从不同角度,清晰表述。 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可以建立“在场”语境,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如“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表达。【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相比较前三年的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201
8、8年附加题中的材料概括分析题主要侧重对考生筛选概括能力的考查,而前三年更多的是考查对作者观点以及文本价值的考查。如2107年“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2016年“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冶有哪些指导意义”,2015年“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而2018年是“根据材料,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考查的难度降低了,答题的区域在第二段,文中以“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给学生提示了答题的区域,然后以“从接受者方面说”“表情符还”等文字提示了答案的精确位置,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答题的难度,但还要注意概括,不能完全抄写文中的句子。二、【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9、2628题。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
10、,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26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6分)27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3分)28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6分)【答案】26滞销的奢侈品: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畅销的牙膏: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
11、值很低的作品。27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28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解析】 销”的意思是商品因受欢迎而销路广,卖得快,此处依然说的是作品,但是指短时间内受欢迎但是艺术价值低的作品。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明确词语的词性、有无使用比喻的修辞,然后找到该词语的出处并标明;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滞销的奢侈品”和“畅销的牙膏”都为名词性,应是指代一个事物,同时此处使用了比喻,应是把某个事物
12、比成了这二者,回归文本可以发现,“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这二者应是指作品;“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也不愿成为”表明前者是有价值的,只是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后者是没有价值的,只是短时期内受欢迎。2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 “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从文章最后“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可见文中所说的是自己的观点,与“纯净主义”的观点应是不同的,故应先确定文中作者关于新诗写作的观点,然后反过来说即可。“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文言在日
13、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可见作者认为新诗创作中不应完全排除文言,只使用纯净的文言。再找出关于“纯净主义”的内容,“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由此可以概括出“纯净主义的信条是“只运用纯净的白话,不掺杂文言”。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概括的要求,“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先理解“纯
14、净”的意思,“无掺和物、无杂质的”;然后浏览文本,看文中的话题,本文的话题是“新诗”创作;从文中来看,有关“纯净”的内容不多,好像更多的是“不纯净”,即新诗创作不单有白话,还有文言。再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可以发现作者是不认可“纯净主义”的,故只有把作者的观点反过来说即可,即只运用白话,不掺杂文言。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筛选概括的要求,“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哪些”说明不止一点;“纯净主义”指的是“只运用白话,不用文言”,那么考生应到文中找出“白话”和“文言”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结合的优势。第一段中,“其次”说
15、明后面有一点,前面应也有一点,故可以确定两点;第二段中,“白话宜”“文言宜”,说明二者各有优势。以此类推,即可解决问题。三、【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 28 题。“四书冶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冶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
16、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冶的形成过程
17、。(4 分)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分) 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冶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答案】26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27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 中庸的心法。28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解析】【考点定位】
18、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是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注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的贡献。27试题分析:注意对文中关键词语的提取,然后进行整合。【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
19、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注意关键词语“做学问的程序”“分明易晓”“不会走错路”“提纲挈领”“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领会 中庸的心法”。【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注意关键词句“提升人格修养”“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四、【2015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古文的写
20、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
21、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25“声冶”“气冶”分别指什么?“因声求气冶”的内涵是什么?(5分)26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做作”?(4分)27结合全文,简析如
22、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6分)【答案】25(1)“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2)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26“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文章写作就显得不自然了;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27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自然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句等的用法。【解析】【考点定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能力层次为理解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
23、要语句的理解。重要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是作者对文章中某一个概念的阐述。这些观点和要点是作者在相关篇章中反复展开论证的。做这类题目,就是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本题中“声”“气”“因声求气”的含义在开篇就做了说明。“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2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重要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是文章某一个部分的中心句,这些观点和要点是作者在相关篇章中反复展开论证的。同时要注意对其“言外之意”的把握。“凑合”指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
24、术手法。整个句意是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揭示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对其“言外之意”的把握。“一凑合就成了做作”一句,在文中中间位置,需要联系前后文进行分析。前文谈到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感情表达出来。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表明“凑合”是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结合全段可以理解为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
25、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27试题分析:本题要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解答时要详尽地分析文中引用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从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的有:读书学习前人精妙;因声求气才能传情,更好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对全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题干要求“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首先要明确问题的阐述区域集中在文章最后一节,然后分层次加以概括。要从作者的阐述中筛选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此类题学生训练也比较多,都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答题,但是常常答案组织不够全面。所以在组织答案是
26、,根据作者的观点进行点表述。五、【2014年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尤其是以武侠小说知名,自己是不是有点觉得未展所长,以末技得虚名,似不免略感怏怏?依我看则大可不必。阁下所透露的史学佛学见解,论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书立说也不见得能称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国际大奖。然而以史学佛学入小说,在武侠中讲“破相”,那就超人一筹了。好比不会武艺的痴公子段誉,只在无意中学了一着“凌波微步”,就到处能“逃之夭夭”;而且有个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看不见,摸不着,弹指一挥间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这道理在金刚经、法华经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
27、,而移入武侠小说立刻产生“裂变、聚变”,威力无穷了,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呆头呆脑,一片天真,然而处处机缘凑巧,矛盾相成,最后以不识字超过了识字人,以不知道“我是谁”,超出了一切有“我”之人,尤其是那位大“我”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这只是“无我”的一解。这一解在佛学中算不得什么最高深的了不起理论,不过是参禅的一个“话头”法门,但在小说中就是“超凡入圣”了。阁下仿佛总想在小说中不讲而讲一点什么道理。这些见解未必“超凡”,但进入小说,特别是武侠小不说,就大大“脱俗”了。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虽有败笔,仍卓然自成一冢。前有粱羽生,后有古龙,俱写侠情,各
28、有殊胜,然抒写人情佛理尚逊一筹。(选自金克木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有删改)26请简要概括文中段誉、石破天两个人物的共同特征。(4分)27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讲而讲”指的是什么?(5分)28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金庸有哪些评价?(6分)【答案】26愚能胜智,弱能胜强。27“不讲”是指:正面表达见解,不是小说主要目的。“讲”是指:随着情节推进,金庸小说有意无意地表达了某些关于人生、世界的见解。28作者对金庸的佛学史学水平持保留态度;对他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成就,是肯定的;对他以佛学史学入小说,丰富思想文化内涵,是推许的。【解析】 人,尤其是那位大“我”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可结合这些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说
29、段誉的痴”, 石破的“呆头呆脑”等,就是说他们愚,像这样然后加以概括即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7试题分析:注意这两句的语境,也就是在文中找到这几个字,“阁下仿佛总想在小说中不讲而讲一点什么道理”,可见,不管“讲”还是“不讲”都是关乎一点什么道理。然后根据所在句的语境,先把这点理解清楚,“不讲”就是不在小说中直接去表达,“讲”,就是自己的见解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意无意地去表现。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六、【2013年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
30、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人几乎这样想: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如其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是词的不幸;要它继续发展,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丰富才行。四库提要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流溯源,不能不谓之别格。”又说:“(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这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识,都说得很是。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别格”、“变调”,言外若有微辞,就不免失却评衡家无所容心的鉴赏的态度。我们固然不说新生的是“常格”是“正调”,可以抹杀旧来
31、的;但也不说旧来的因为发生在先,故是“常格”是“正调”,而新生的与此不同,便是“别格”是“变调”。“清切婉丽”为什么是正?“慷慨纵横”为什么是变?这些常别正变的议论,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要能充分地鉴赏文艺,就得丢开这些无益的观念。这样,才能真切地吟味苏、辛的词,同样也能真切地吟味花间派的词。 (选自叶圣陶苏辛词绪言,有删改)24文中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加以概括。(4分)答: 25“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白己的身体”一句如何理解?(5分)答: 26你是否同意四库提要中称苏、辛词为“别格”、“变调”的说法,试
32、举例具体分析说明。(6分)答: 【答案】24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以花间集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25比喻的手法,把某些批评家的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束缚了思想,减损了艺术鉴赏力。批评了某些批评家缺乏客观公正的鉴赏态度。26同意。自花间以来,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题材以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风格慷慨纵横,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不同意。只要是词,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扩大了词的范围,丰富了词的内
33、容,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所以,没有必要认为花间是正宗,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名师点睛】题仍以考查对信息的概括能力为主。作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然后划分层次,再摘选关键语句组织答案。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文中概括性强的词语来概括,也可以根据内容自己去概括,尤其要注意概括的精炼性和全面性。2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要理解这句的含义,要做好这样几个工作:先在原文中找到这句话,看它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以确定这句话的具体语境。画线的句子,截取句子的后半句。此句前是讲拘泥褊狭,减损自己鉴赏能
34、力。二是分析画线的句子。句中有“犹如”一词,使用比喻的手法,对前半句的内容作形象的说明。明确把前半句的什么比喻成蚕儿吐丝作茧,形象地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态度。这是涉及到比喻的一般解题思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句子。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联系文章的内容,背景,找到背后的意义。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一层的意思。26试题分析: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不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四库提要中的说法,都要能有理有据,能
35、自圆自说。但一定要结合本材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所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所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1)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本(特别是题目指向的内容);(2)仔细地审题,领会题干的要求和目的;(3)针对题干的要求,运用相关的知识,对题目的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将自己就相关问题的理解、思辨作出整理,以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出来。七、【2012年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
36、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
37、,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24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6分)25请具体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3分)26请结合材料,从艺术上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效果。(6分)【答案】24古代诗人为应酬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25客,指典故;主,指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反客为主”,指的是多用典故反而影响了内容的表达。26这首词的用典形成了特
38、殊的艺术效果。(就增加内容深度、使语言富有暗示力、引导读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 这首词用典过多,减弱了艺术表现力。(就晦涩费解、卖弄学问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 也可兼谈上述两方面内容。【解析】 第二步提取要点:第一层要点为“应酬”(或“应景”)、“罗列些典故”,第二层要点为“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第三层要点为“艺术上的原因”“用些典故”“反客为主”。第三步组织作答:根据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要点进行整合作答。当然答案不一定要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意对即可;同时要注意,根据往年高考评分要求,概括题答案千万不能照抄原文中的句子,尽量
39、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否则会被扣分甚至不得分。【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6试题分析:该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艺术性进行鉴赏的能力的题目。有人认为考试说明“加考内容”中的“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一句表述有毛病,因为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高级思维活动,它与归纳、分析是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有四方面要求须注意:一是结合材料,二是从艺术上分析,三是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四是用典效果。其次结合材料,筛选出材料中涉及到用典效果的词、句,积极方面如“使语言有色
40、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等,从中可概括出“增加内容深度”、“使语言富有暗示力”、“引导读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谈看法”等要点;消极方面如 “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等,从中可概括出“晦涩费解”、“卖弄学问”等要点。最后针对这些要点,结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中举出恰当例子加以分析即可。(注意从三个角度作答均可以)【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八、【2011年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为了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化进行了广
41、泛深入的探讨。原创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造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它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也要努力吸纳前人的思想。原创文化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孕育产生的。萧伯纳说得好: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原创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学术自由,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特点,原创的东西一般在开始时不易被大家理解,如果没有学术自由,它们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扼杀了。当前,我国科学研究偏重于应用性研究
42、,对基础性理论的探索重视不够;企业重技术手段的模仿应用,轻自主创新研发;科研机构追求论文论著的发表数量,轻问题本身的探究这些事实,都说明我国科学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亟须改善,原创文化研究亟待加强。24材料中提出的“原创文化”有哪些特点?(4 分)答:25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所引费孝通的话的理解。(5 分)答:26你认为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哪些?(6 分)答:【答案】24(4 分) 追求卓越;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维护学术自由。25(5 分) 每个人(每种文明)都应该焕发自己的创造力,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 (每种文明)都要善于和别人(别种文明)交流思想,吸纳别人(别种文明
43、)的优点和长处。不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产生原创性成果,促进全人类科学大发展。26(6 分) 传统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近代以来偏于模仿的思维惯性的影响。急功近利思想的广为传播。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原创文化研究严重不足。【解析】【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所引费孝通的话的理解”,这是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首先到文中找到费孝通的话,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费孝通的话。语段第四句提到费孝通的话,文中说的是“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如”一词说明费孝通的这句话应是作为论据来证明前面“原创文化
44、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这句话,因此考生可以扣住为论点服务来理解,同时还要注意“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美”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考生到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也要努力吸纳前人的思想”,这阐释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内涵;如“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孕育产生的”“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阐释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内涵。【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论的探索重视不够”“重技术手段的模仿应用”“轻自主创新研发”“轻问题本身的探究”等关键信息。接着就要分析信息,按照题干的设问角度,选用恰当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提炼的关键信息,联系社会现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通过现象分析本质,整合出传统儒家思想、模仿的思维惯性、急功近利思想、知识产权保护、原创文化研究动力不足等因素,即结合文段“当前亟待加强”部分谈到的我国科学发展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最后要分条列举答案。【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