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如何进行课堂的教学评价课堂评价要即时、适时 记得在教学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我让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去找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当提问:你是怎样找到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的?全班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只有一位同学的手慢慢地举了起来,犹豫了几秒钟,又轻轻地放了下去。这时,我首先向他投去一个信任的眼神,然后指名他回答他的想法,当他回答:我是这样想的,用20乘15再除以5,列算式:20155=60时,其他同学一脸茫然,惊疑地看着他。再看这位同学,满脸通红、低头不语,好像犯了错误被罚站一样。 抓住这一时机,我用热情而又惊讶的口气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你的回答不但开拓了我的思路,更为同学
2、们打开了思维的空间,找到了新的解题方法。接着,我又让他把这种方法向大家解释了一遍,大家都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虽然只有这样几句简短地评价,却让那位同学满脸自豪,充满了学习的自信心。就这样,这节课上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都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课见,即时而又适时的课堂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评价要讲究方法 尊重差异、价值多元是课程评价又一基本特征,教师在真诚赞美的同时,更要巧用善意的批评,尊重同学理解和认知上的差异。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见解,在认知水平上必定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有各自的闪光之处。作为教师,要善
3、于发现同学思维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学习过程的闪光点,善于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闪光点。课堂评价的目的并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要具体化、生动化,不能用笼统地棒、棒、棒、你真棒!等来应付同学的学习表现。教师充满爱心和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同学创造出一个熟悉自我、建立自信的优良空间。 记得五年级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根竹竿垂直插入水中,入水部分长56米,比入泥部分长16米,露出水面部分长16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指名同学板演时,随着一个同学的答案出现在黑板上:56-16+16= (米),下面坐着的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同学可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紧张地满脸通红,眼里闪着泪花。此情此
4、景,又怎能让我再对他做出叱责,我先用手势缓解一下气氛,立即做出评价:同学们不要笑,这位同学他没有做错,只不过他还没有写完。请你再仔细地检查一下,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请相信他的同学给他点激励的掌声!这时,他平静下来又认真地读了读题目,经过简短的分析,他终于做对了:56-16+16+56=146=123(米)这时,我看到了他回位后成功的笑容。这样一个及时激励而又赋予肯定的评价,极大地鼓舞了他以及其他同学。于是,又有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解法:56+56+16-16=106=123(米)这体现了同学思维的独特性。 2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正视困难,帮助同学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偏重教的研究,关于同学是如何学
5、习的,同学的学习活动怎样安排等较少,导致同学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不能及时解决,使同学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成为同学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同学的认知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和帮助,指导同学掌握学习方法,指导同学学会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的思索、数学的交流,培养同学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同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分析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通过批改作业、课堂提问、测验等发现同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采用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的矫正,从而使同学改善学习方法
6、,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充满自信心。 营造情境,感染同学 数学课堂是同学智慧的发源地,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引导同学交流、质疑、比较、推断、选择及分析、综合、概括的场所,只有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同学才干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才干使同学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教师应通过自己和气的态度,有感召力、激励性的语言,亲切的眼光表现出对同学的期待、信任和激励,从而使同学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热爱,并会由喜爱老师进而热爱数学学习。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引起同学兴趣的直接因素,从同学实际出发分析、挖掘数学知识的有趣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刺激同学的求知欲,特别是在引出
7、知识的背景上,人为地创造一种渴求学习新知识的气氛,能提升教学效率。只有教师占有丰富的数学信息和完善的表达能力,才干做到幽默的讲解、巧妙的点拨、灵活的搭桥,用优良的精神状态、开放的教育理念和聪慧智慧感染同学。 善于把教师的思维过程显现出来也有助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感情渠道接通了,教学情景也就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从而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同学学习的情感场,不断迸发思想的火花,使同学思维自然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要对教材的知识背景、思想方法、语言表达方式等都要有深入的研究,广泛占有材料,对同学知识的缺失面和疑难点有一定的了解和推测。 3数学兴趣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好奇
8、心,以加强同学学习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悬念和疑问是牵制同学思想的线。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习新,日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同学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这是同学学习新知识的最正确心理状态。我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如上坡度这节课时,布置一道施行题:测学校楼梯的坡度。同学到现场后,迫不及待地找出长尺来量,但这样做起来较费力,如何用便捷的方法求出呢?同学的兴趣被广泛地调动起来了,经过观察、讨论、施行研究得出,用相似形知识算出楼梯坡度,会收到优良的效果。 适当变幻教学形式,唤起同学求知欲,提升同学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同学有时因疲惫、困难等原因减弱了对学习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应推出一些具有新意的教学形
9、式,以此来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因为新异的刺激会使人产生探究活动,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重新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上单元复习习题课时,我请同学当小老师,提前分配几个同学,让他们每人讲一道题,或大家分别用几种解法讲解同一道题。同学一旦被赋予了这个新颖、令人羡慕、有责任感的角色,自然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灵活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时,我还在教学中适时地制定一些困惑 性问题以困惑 同学。在教学时认认真真地出错,诱使同学上当受骗,通过讨论,提升他们持续探究的兴趣。另外,我还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问题以及一些开放型习题,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思维,学习兴趣向深
10、广发展。 重视数学实验教学,提升同学数学素养,以促进同学学习兴趣 同学动手做实验,不仅能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感情,更有利于他们加快、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提升了技能。例如,几何第二册中出现了运用勾股定理测量湖宽的内容,我们就把同学带到了田间,选一块农田为湖,假戏真做;又如几何第三册解直角三角形一章,有测量底部可以求物体高度的内容,我们就带领同学去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等等。通过测量湖宽,同学解决了只用皮尺确定直角的难题;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同学学会了如何制作测角仪,如何测量仰角、俯角,这样同学带着兴趣在不断地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又不断地用所学书本知识解决问
11、题,就在这一反一复中,同学的学习兴趣得到了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4数学思维训练 创建思维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为同学提供丰富有趣的新知背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同学积极思维,产生好学、探究、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这时,教师启迪同学去思索问题就轻而易举。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制定: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同学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同学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
12、成了平行四边形。 这时我提问:它的面积有变化吗?同学回答:它的面积没变,还是6平方分米。 它的面积变了,比6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是给同学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呢?依据小同学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究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同学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同学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究,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同学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注重同学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果教师常常让同学口述解题思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提升同学推理、推断、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
13、设法为同学创设语言情境,让同学说说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方法的应用过程、问题的探究过程等,充分运用语言激发同学的思维。 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除了要让同学剪剪、拼拼以外,更要注重让同学比划着拼成的图形,说出公式的推导过程: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面积等于(上底+下底)高2。在教学中先让同学指图表达,再小组同桌表达,通过反复表达,同学大量地说,从而使同学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而且真正让同学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就会使同学形成较深的形象,在以后运用公式计算时,就不会出现漏掉除以2的状况,同时同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思维的流畅性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