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文科数学怎样提高辅导注重实效,使同学主动 教师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很多时候必须要我们奉献,就是不计个人报酬。虽说有时也埋怨过,但是我们能怎么办,当我们不能够改变环境时候,就只能去适应,只能向前冲,只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才干够成功。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同学的必须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升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
2、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学习注重合作,使同学参加 所谓同学就是共同学习。同学与同学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把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组68人不等。天天利用课后的20分钟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师的主导下,由各个组长安排复习任务,围绕某些题目进行讨论,每位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为了激励他们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师还制定了一系列的
3、标准来对小组合作能力进行奖惩。大家形成了合力,共同进步,做到了兵教兵兵带兵。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班上的后进生逐渐有了进步,不仅仅成绩上面有了变化,学习劲头也十足,在之后的历次考试中,总体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学习共同体仅仅是一种手段,它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同学在一起取长补短,使每位同学能在讨论中参加,亲身经历讲题目的过程,能参加进来的同学学习劲头自然足了起来,并且从来不问问题的同学,课后也信心十足地请教师解决他的问题,因为他想借助于教师的帮助把问题理解透彻,并能在讨论的时间内讲给同组的同学听,他们能理解会做题和会讲题是两个概念,班级内后进生也逐渐恢复信心,而中等偏上的同学更加能学得游刃有余。 2数学
4、教学方法 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同学只有在拥有优良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才干养成学习的自觉性,优良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如果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同学就无法跟紧后面的学习,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学习兴趣也就逐渐降低,导致对数学厌烦的情绪.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学学习习惯和自觉性的培养,让同学筑成牢固的数学地基,让其数学这座大厦越建越高. 例如:引导同学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是推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潜在性动力.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同学,保持不懈,关于自觉性相对较差的同学,采用同学之间互相监督的方式来约束. 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是提升学习效果必
5、不可少的步骤.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培养同学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让同学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数学课堂上,尽量把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中解决. 图形结合,帮助理解 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时应该明白,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是由具体向抽象的过渡,同学刚从初中升入高中,一时还适应不了高中抽象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就可从这一突破点入手进行教学,让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转化成具体的、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因此,关于有些不易同学直观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就用图形表示出来.图形的特点就是直观明了,同学一眼就能观察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圆与方程的章节中,有直线和圆的关系以及圆和圆的关系,如右
6、图,表示的是不同的三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在黑板上把圆和直线的这三种位置关系画出来,同学就能够很清楚地得出结论.当圆和直线相切时,只有一个交点;当圆和直线相交时,有两个交点;当圆和直线相离时,没有交点.那么,由此推断出: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也分为相离、相切、相交这三种位置关系.图形表示法,非常直观明确,有助于同学理解和视觉熟悉. 3数学课堂兴趣 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同学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
7、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相反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四周,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要从同学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同学进行观察、思索、交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同学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同学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同学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从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同学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深厚的
8、兴趣。如在教学反函数这一课时,我先是给同学讲魔术表演的函数模型,魔术师猜牌的表演过程是这样的:表演者手里持有6张扑克牌(不含王牌和牌号数相同牌),叫6位观众每人从他手里任摸1张,并叮嘱摸牌时看清和记住自己的牌号数。牌号数是这样规定的:A为1,J为11,Q为12,K为13,其余的以牌上的数值为准,然后,表演者叫他们按如下的方法进行计算:将自己的牌号数乘2加3后乘5,再减去25。把计算结果告诉表演者(要求数值绝对准确),表演者便能马上准确地猜出你拿的是什么牌。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引导同学分析观察,设牌号数为自变量x,以表演者说的计算方法为对应法则,得函数y=5(2x+3)-25,即y= 10x-
9、10。由题意知定义域为1,2,3,13,易算出该函数的值域是0,10,20,120。由求其反函数,可得x = = y + 1,其中y0,10,20,120,x1,2,3,13。当你把x 的值代入函数式所得的函数值y告诉表演者后,他很快就从反函数式求得对应的x的值。即为你的牌号数。同学们听了以后兴趣马上就来了,没想到竟然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及时地把教材知识与同学的生活施行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同学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学习中。课堂教学已经是一个由教师、同学、媒体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互相作用的整体。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首先要确定
10、教学目标,然后选择适当的媒体。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今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 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利用多媒体,把教材中静止的图片转变成动态的画面,使同学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同学非常投入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动态画面还可以更好地特别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利用多媒体演示行星绕地球旋转运行录像,描述出运行轨迹图。(1)行星绕地球旋转的轨迹是什么?(2)什么是圆?(3)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平面内的同一点F上,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平面内慢慢移动,问笔尖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动画)(4)假设将细绳两端分开并且固定在
11、平面内的两点,当绳长大于和的距离时,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平面内慢慢移动,问笔尖画出的图形又是什么。(动画)(5)坚持绳长不变,改变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什么变化?当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当两定点固定,能使绳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吗?能画出图形吗?(动画)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由静态变为动态,再变为静态,更为鲜亮直观和有趣。同学对椭圆的形成有了清楚的熟悉,能很好地依据上面的动画演示归纳出椭圆的定义。而且提问(5)也为后面讲椭圆的离心率与其形状的关系作了铺垫。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感图像和声音,让同学觉得形象直观,从而启迪同学思维,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产生激烈的
12、求知欲望。 4培养数学发散思维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营造思维活动的环境 要使同学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同学是配角,大多数同学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同学思维开发。教师应训练同学革新能力为目的,发散同学思维为根本,保留同学自己的空间,尊重同学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同学,使同学有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加教和学中,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同学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
13、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同学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制定集体讨论,差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同学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同学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在班集体中的表现。同学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学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正确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发散思维能力。 激发同学的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同学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同学激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
14、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索。例如: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同学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小同学能较顺畅地完成了这样学习。而后,教师又出示5+5+5+5+4,让同学思索、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同学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同学列出了5+5+5+5+4=55-1=54+4=46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同学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常常利用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等 以激发同学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同学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角的熟悉时,同学罗列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熟悉呢?我们让同学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熟悉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一直看,从而使同学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