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3.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4.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及补充:情境导入这里有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积木,哪一种颜色最受你们班同学们的喜爱?恐怕有的同学会说“红”,有的同
2、学会说“蓝”或其它颜色,意见不一.怎么办?开展调查,让数据说话吧!这一章,我们要做许多这一类的调查,通过收集数据、观察统计图表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通过对3个具体实例的讨论,引入普查的概念教学过程讨论问题:你建议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与同学交流见P61.引入概念(1)普查的定义: (2)总体的定义: (3)个体的定义: 2.想一想假如我们对选班长问题有兴趣,通过什么方式选出大家满意的班长呢?你准备怎么做?进行全班普查;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 明确调查问题谁最受全班同学的信赖.第二步: 确定调查对象全班每个同学.第三步: 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投票选举的民意调查方法,得票数最
3、多者当选班长.第四步: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纸上,投入选举箱.第五步:记录结果一同学唱票,一同学计票(以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每位候选人的得票数),一同学在旁监督.第六步:得出结论宣布得票数最多的那个同学当选班长思考:开展调查要做哪些准备工作?3.学一学例1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出总体、个体.调查目的: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注意:(1)总体,个体均指人口年龄,而不是指人.(2)调查方式:采用普查.(因为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
4、口状况). 4.议一议(1)学校所有八年级(八个班)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2)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与同伴交流.师生共同探讨,小结如下分析:(1)调查目的: 总体: 个体: 调查方式:采用普查. 注:由于人数n较大时,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由此造成计算量也增大,所以要求工作中要细心些.分析:(2)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体数目又多,工作量大,我们不方便对全国所有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所以不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这个数据.可以用如下方法获得这个数据:方法一:用我们班的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
5、间代替.方法二:用我们学校全部八年级的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代替.方法三:用我所在地区十所学校八年级的所有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代替.方法四:抽取某几个省的某几个学校,几个班的同学做调查,注意城乡学校都要选择.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学生都要调查.以上4种方法均是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是抽样调查.讨论:比较一下上述几种方法各自优缺点,哪个所得数据与实际较接近?(3)你能用普查的方式调查某一天离开你所在地区的人口流量吗?(4)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 5、抽样调查的概念,样本的概念:(1)抽样调查(2)样本 交流 P7三、课堂练习 P8练习 小结老师提出问题:1本课我们探讨了什么问题? 2得到了什么结论? 3掌握了什么方法? 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