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突发事件中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机制_吴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713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中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机制_吴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突发事件中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机制_吴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突发事件中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机制_吴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50 吴 菲突发事件中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机制国际舆论话语权作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构成部分,通常表现为国际事件的发布权、解释权、评论权、导向权等。国际舆论话语权并非固有存在,除受到一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外在影响,还取决于话语权的内生动力。尽管当前国际舆论总体格局仍是“西强东弱”,西方国家占据着明显舆论优势,要改变全球舆论场域版图,从国际舆论形成过程中把握话语权生成的关键节点是突破路径。因此,研究国际舆论话语权,探究其生成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突发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异常,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强,对特定区域、国际社会易造成较大影响,往往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

2、舆论旋涡,引发国际社会的震荡。掌握突发事件中的国际舆论话语权,是主权国家处理国际问题的立场、意见和态度的彰显,也是在舆论纷争中占领制高点、维护国家利益和体现国际地位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突发事件的国际舆论形成过程为突破口,厘清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基本概念和各要素的内在关系,从而探寻话语权的生成规律和特点。国际舆论话语权的概念辨析国际舆论话语权,从字面上理解,是由“国际舆论”与“话语权”两部分构成,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与国际舆论密切相关,可理解为基于国际舆论这一大前提而产生的话语权力。国际舆论由“国际”和“舆论”构成,是产生于国际社会的特殊舆论形态。舆论由“公众+意见”构成,不论中外。李普曼曾指出:“

3、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1尽管舆论的概念种类繁多,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但可以确定的是,舆论由主体对客体作用而产生,其共性可总结为:舆论产生于公共空间,是公众的态度、情绪和意识的总和,代表多数人的意见。将舆论置于国际社会中来考察,国际舆论主体由公众上升至国家层面,国际舆论客体是与各主权国家休戚相关、引发共同话题的现象或问题。舆论产生于国际公共空间,基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国际公共空间作为公共性的非物质实体空间,可以理解为位于主权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公共区域,是舆论主体相互沟通的平台和渠道,舆论主体利用国际公共空间可以实现平等

4、讨论国际事务、参与公共交往的效果。有学者认为国际舆论是指国家在国际公共空间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所形成的态度和意见的总和2。在该定义的基础上,从舆论的共性特征和构成要素出发,国际舆论概念可扩展为国际公共空间中的舆论主体对引起共同兴趣的舆论客体所形成的态度和意见的总和。话语权是主权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含了不同面向。话语权最先由福柯提出,其突破了语言学的概念范畴,不再将话语定义为符号、语言、含义等,而是揭开了话语与权力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当话语被视为一种权力来理解时,即是福柯所认为的“话语即权力”。福柯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它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我们能够为这些陈述确定

5、存在条件的整体”3,“如果没有话语的生产、积累、流通和发挥功能的话,权力关系自身就不能建立起来和得到巩固”4。从福柯对话语的解释来看,话语指涉范围进一步扩大,与权力相互作用,既是权力运作的产物,又能体现和巩固权力关系。本研究考察的国际舆论话语权,聚焦于突发事件国际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话语权生成机制。通过概念辨析,可将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理解为:以国际公共空间为“场所”、通过国际舆论的形成触发话语流动,推动国际公共空间生产,从而促使舆论话语权的产生。国际舆论话语权生成机制则是国际舆论和话语在国际公共空间中的互动生产过程,国际舆论与话语之间存在相伴相生、相互作用的关系,共同构成了话语权的生成基础,国际

6、舆论是突发事件公共意见演变的过程,舆论演进推动话摘 要:积极争取国际舆论话语权,改变“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是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突发事件国际舆论为突破口,通过厘清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从国际舆论形成过程中探究话语权的生成机制,从而把握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规律和关键节点,有助于在国际舆论纷争中占得先机,进一步掌握话语权。关键词:国际舆论话语权;国际传播;生成机制;突发事件 DOI:10.15997/ki.qnjz.2023.03.034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51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语生成,而主导性话语又能引导舆论,促使国际社会正确、理

7、性地对待突发事件。此外,国际公共空间为突发事件国际舆论的生发、话语互动创造了条件,直观呈现了舆论形成中的话语流动状态,同时,国际舆论和话语也不断形塑国际公共空间样态。因此,厘清国际舆论的形成过程,以国际公共空间为观照场所,探究国际舆论和话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国际舆论话语权生成的重要思路。突发事件国际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形成除了主客体的互相作用,还受到舆论数量、质量、持续性、强烈程度等一系列要素的影响。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为: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播媒介促成所希望的舆论;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5。国际舆论的生发和演变遵

8、循着舆论形成的一般规律,其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取决于舆论生成过程中各要素的关系和运行状态。大体上看,突发事件国际舆论除了包含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等基本要素外,还受到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舆论的主体通常为主权国家的政府部门、媒体机构、国际组织、公众等,这些主体能在国际公共空间中自主发表观点和意见,其中媒体机构在舆论主体中还充当着双重联结的作用,既是舆论的主体,参与公共意见表达,又是舆论的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中介作用。此外,尽管国际舆论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但最终代表的都是主权国家或集团的利益;舆论的客体为突发事件以及衍生的现象和问题,通常为特定区域突然发生、对

9、国际社会造成危害和影响的事件,诸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等;舆论自身即为针对突发事件不断形成的公共意见;舆论的数量是指公共意见的一致程度;舆论的质量为公共意见包含的理智成分和公正性;舆论的强烈程度为公共意见产生的影响力大小;舆论的持续性则指产生舆论效应的时间长短、舆论的功能表现为公共意见的作用力等。国际舆论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中促进了国际舆论的形成,尽管突发事件的性质类型、牵涉的国家或区域利益、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使国际舆论的产生情况不尽相同,但其形成过程仍具有一定规律,可简要归纳为:突发事件的爆发刺激舆论多元主体进行意见表达,意见、态度在舆论主体的争锋和互动中逐步趋同,经由国际社会意见领袖的

10、积极促成和大众媒介的广泛传播,于短期内形成公开的、较为一致的主导意见,从而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国际舆论的影响力,与公共意见包含的理智成分、公正性、作用力、持续时长等呈正相关。突发事件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机制突发事件国际舆论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舆论引爆、舆论扩散、舆论作用三个阶段,而事件的性质类别、牵涉的国家或集团利益、各区域的社会文化因素等影响了舆论引爆的速度、扩散的范围和作用的程度。从国际舆论与话语之间的关系来看,话语的流动、权力的博弈伴随着舆论的形成而发生变化,国际舆论的形成同时也是制造话语、促进话语流动和生成话语权的过程,这三个阶段共同构成了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机制。(一)舆论引爆:话语的生

11、成阶段。突发事件的舆论引爆,有其独特的形成原因。由于事发突然、状态异常、不确定性高,突发事件能迅速在国际社会中引发震荡,刺激并引爆舆论,这体现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快速聚焦,国际媒体纷纷跟进转载和报道突发事件信息,突发事件的新闻一时间成为媒体报道的“头版头条”。除了事件本身的话题度,信息传输平台的多元化也成为舆论引爆的重要因素。伴随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信息传播生态发生显著变化,信息传受主体地位产生改变,这些变化缩短了突发事件的舆论引爆时间,同时为信息发布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渠道。尽管此阶段舆论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但尚未形成规模和集群效应。从话语生成的视角来看,舆论引爆是突发事件话语生成的开

12、端,突发事件作为事实信息经由发布者借助媒介通道进入国际社会,这一过程可理解为发布者通过话语阐释,使突发事件作为“高关注度”的舆论客体进入国际公共空间,并在国际公共空间这一介于主权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公共领域中成为话语对象,与事件相关的内容则成为公共话语资源,事件信息发布者作为舆论主体运用话语资源进行议题制造,促进话语的生成和运作。可见,舆论引爆是酝酿、制造话语的开端,是国际公共空间生产的来源,突发事件事实信息的发布者是公共话语资源的提供者,为国际公共空间生产提供了议题,而舆论引爆的强弱、引发的关注程度则与公共话语资源作为议题的重要性相关。在舆论引爆期,突发事件的话语活动以事件发布者的话语为主导

13、,由“有限的陈述”构成,内容以呈现事实、传递信息为主,此时的国际公共空间“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6。尽管国际公共空间成为日渐活跃的场域,但话语生产仍处于初期阶段,话语斗争还未在国际公共空间中显现。(二)舆论扩散:话语的流动阶段。当突发事件引爆舆论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进入扩散阶段,国际社会各方势力开始关注、跟进事件动向。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引发较多争议,舆论数量通常较多、强烈程度较大。在这一阶段,舆论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代表着主权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52国家或各自集团的利益进行意见和态度的表达,经由大众媒介广泛传播,从而加剧舆论的发酵、扩散。随着互联

14、网逐渐成为舆论的主战场和新阵地,舆论的载体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形成的传播矩阵也推动了舆论的快速扩散。从话语流动的层面来看,舆论扩散阶段的明显特征是话语的流动呈现散发状,国际公共空间中隐而未发的力量渐渐涌现,呈现迸发和活跃的状态,舆论多元主体推动着话语的不断流动,不同话语进行互动博弈。多元主体在舆论争锋中往往会形成代表各自立场、观点和态度的话语,如政府话语、媒体话语、组织话语、公众话语等,这些话语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也会产生相应的媒介话语,影响着舆论的传播生态。不同的话语充斥着国际公共空间,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影响力,通过话语的流动,促使话语生产呈现多样化和动态化。此外,与突

15、发事件有关的事实信息在媒介的加工、生产和传播下,形成了大量的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内容,这些不断扩散的内容为国际公共空间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从而为事件的议题设置、舆论主体的话语阐释奠定了基础。此时的国际公共空间也由公共空间转入多元主体空间,推动了舆论的发酵和演变。舆论在扩散过程中,话语的表达、流动加快着国际公共空间生产,多元主体在舆论争锋中形成了对抗性的、具有力量的话语,话语的斗争在国际公共空间中逐步显现。(三)舆论作用:话语的聚合阶段。随着舆论的扩散和舆论数量的增加,多元主体的意见和态度逐步趋同,会在短期内形成公开的、较为一致的主导意见,意见在形成和表达的过程中产生了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

16、的国际舆论场中,意见领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联结着大众媒体和其他主体,不仅影响其他舆论主体的意见、态度和行为,还能对突发事件作出解释和判定,扮演着告知者、证实者等角色。在意见领袖的带动下,主导意见成为舆论的中心,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会对特定区域、主权国家或利益集团产生影响,而舆论作用程度的大小与舆论的质量、持续时间、功能表现等有重要关联,也会受到社会文化制度、民族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从话语聚合的视角看,话语从流动到聚合经历了话语生产的过程,不同的话语在多元主体空间扩散之后,经过互动博弈,由意见领袖把握住了优势,率先对其掌握的话语资源进行加工生产、形成主导性话语,并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使主

17、导性话语从多元主体空间转入公共空间,继而在公共空间中发挥影响力,获得其他舆论主体的认同和接受。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的声量逐渐增强,而其他主体的声量则渐趋减弱,话语聚合的过程意味着意见领袖的主导性话语掌握了权力。意见领袖作为国际公共空间中崛起的力量,把握住了话语聚合的关键环节,掌控着话语生产的核心内容,在多元主体的话语斗争中占据优势,而话语的斗争最终是通过话语的认同和接受得以结束,控制、支配等权力便在话语认同中渐趋形成。意见领袖通过话语权力的持续发挥和作用,改变着国际社会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和态度,从而影响事态的演进发展。话语的聚合是软实力较量之下产生的结果,也是话语权生成的关键,舆论的意见领袖成为

18、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实际掌控者。从突发事件的国际舆论形成过程探究国际舆论话语权的生成机制,可以发现,话语权生成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话语权的内生动力与舆论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舆论引爆阶段,话语开始酝酿生成;舆论扩散阶段,多元主体的不同话语实现流动,推动国际公共空间生产;舆论作用阶段,话语实现加工聚合,话语权产生并持续发挥影响。从流程上看,正是舆论的形成推动着话语的流动、加工和汇聚,并通过国际公共空间的生产促使话语权的生成,而话语的流动和话语权的作用又反向推动着舆论的演变。结 语从国际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出发,本文初步厘清了国际舆论与话语权生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尽管国际舆论的影响要素众多,但其形成具有一定

19、的内在规律,舆论与话语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舆论话语权的产生特点,把握舆论形成的关键节点有助于掌握话语权生成的核心环节,这也为主权国家在国际舆论纷争中掌握舆论话语权提供了指导思路:话语生成阶段应及时跟进事态进展掌握话语先机,话语流动阶段应积极掌握话语资源寻求话语突破,话语聚合阶段应通过有效加工生产主导性话语,成为舆论的意见领袖则是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的重点,而如何掌握话语资源,如何实施话语的加工生产,则是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关键,需作进一步探究。【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性别议题的媒体表达与提升国际话语权研究”(批准号:16BXW070)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 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1.2 郭可.当代对外传播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46.3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 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29.4 严锋.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28.5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59 62.6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 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9.(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