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保障机制的研究_卢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710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保障机制的研究_卢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保障机制的研究_卢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保障机制的研究_卢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8大众文艺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关注,在高校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发展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线下教学停滞,为了更好地保持良好的教育进度,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教学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线上教学在新冠疫情中呈现出了巨大的应急价值,为各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优质的平台。然而,在新冠疫情中线上教学的实施也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保障机制不完善,配套资源不到位等问题直接降低了线上教学的效能。同时,随着新冠疫情被列为乙类传染病,社会秩序也在有序恢复,高校又将面临疫情结束后教学秩序的恢复问题。对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高校应构建常态化的线上教学保障机制,在管理制度、资源协同

2、、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确保在应急事件突发后,高校能够快速的、稳定的、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的衔接,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转换,同时也在应急事件结束后,依托保障机制,迅速从线上教学恢复到线下教学。一、高校教育在突发事件中面临的问题突发事件是指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的公共安全卫生或其他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爆发周期短,影响范围大,对教学阻断力强的显著特征,是干扰正常教学的重要事件。结合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机制来看,高校教育在突发事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教学资源匮乏:高校教育紧密依托于课堂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都具有鲜明的空间和时间局限性1。然而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在空间阻隔下,传统的教学资源无法得

3、到有效利用。在短时间内,教师只能以视频对话的形式进行授课,实验、板书、实践等教学方法均无法实施,导致教学质量明显下降。教学秩序混乱:传统的高校教学具有显著的临场控制特点,教师可以对教学秩序进行精准的监控。然而在突发事件中,课程无法面对面开展,师生依托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状态无法进行精准监控,极其容易导致教学秩序混乱的问题,影响课程教学的效能2。教学效率低下:高校虽然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方式应对突发事件,但是教学模式依旧按照传统的班级制。在这种班级制的线上教学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法对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的反馈沟通,学习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学习成果不佳。同时,受到网络

4、环境、学习环境等影响,班级制教学极易因个别行为感到整个教学过程,影响教学效率。教学恢复缓慢: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线上教学虽然能够为高校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以保障突发事件中高校教育持续开展。但是在长期线上教学中,教学工作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学生和教师难以从线上教学模式回到线下教学模式,导致突发事件结束后,线下教学工作的恢复较为缓慢,学生在回到常态化教学的初期,难以将线上学习成果转化到线下教学当中,而*项目课题: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课题名称: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保障机制的研究,课题编号:JGJX2020D720。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保障机制的研究*卢 峰(长春

5、开放大学,吉林长春 130051)摘要:文章针对高校线上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保障机制的创新构建建议,明确具体的保障机制和构建措施,有利于高校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形成科学有效的线上教学模式,使教师、学生及相关各方能够按照创新建议,有序地进行学习、互动、交流和实践,借助线上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的有效保障,顺利渡过难关,实现各方综合发展高度的进一步跃迁。关键词:突发事件;线上教学;高等院校;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2-0168-03文化教育169大众文艺教师也难于解决突发事件造成的线下教学断档

6、问题。二、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的原则针对高校教育在突发事件中面临的问题,高校应从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充分结合突发事件的特点,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完善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教学有线下转入线上,教育原有的教学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导致很多教师不得不临时拼凑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出现了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因此在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应在教学资源和课程设计上保持良好的完善性、连贯性、系统性,确保学生能够快速获得完整的学习资料,建立完整的学科专业认知。清晰性原则:由于线上教学中,师生互动受限,授课容易出现单向学习的现象,导致课程完全受教师的主观意识控制,学生一味地跟随

7、教师开展学习,被动性突出,令学生的学习思路模糊不清。因此,在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应遵从清晰性原则,即建立合理的教学引导方式,将教学计划以清晰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进而令学生能够理清课程节点,明确学习目标,以开展高效有序的线上学习。稳定性原则: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的直接目的即为应对外界事件对教学的干扰,因此稳定性是线上教学的基本原则。由于突发事件中各类外界因素的不可确定性,线上教学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通过科学的教学机制设计,令学生的学习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降低教学对个别因素(如教师、课件、网络等)的过度依赖,进而令个别因素在出现问题时,学生的学习依旧能够保持有序开展。融合性原则:突发事件的

8、发生具有阶段性、反复性、局部性等特点,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导致线下教学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在有效的管理控制下,传统教学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延续可能。同时为了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高校在突发事件中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线上教学活动,也应对线下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优化,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应急机制。在实施线上教学的同时,也对线下教学的恢复进行合理的筹备,确保突发事件结束后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三、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的保障机制(一)资源保障机制在突发事件中,高校教学空间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一些教学设施也受突发事件影响而无法被使用3。针对教师为及时开课而不得不临时拼凑

9、课程的问题,为了确保线上教学的完善性,应建立以云教学平台为基础的资源保障机制。一是在教学素材方面,充分依托互联网中丰富的资源,建立云教育平台,提前对云课程进行整合与分类,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和完善云课程内容,使之形成良好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避免视频课程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4。二是在云平台功能模块建设方面,构建清晰可视的检索栏、学生档案、课程介绍、自我评测等模块,以云平台的系统管理取代教师管理,资源的检索与应用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可视化。三是在线上教学机制方面,应与国内外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借助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来对名师名课进行深度解析,使之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应用于教学之中,进而借助教师角色的有效转

10、换,形成名师讲解,普通教师协助管理的双师型教学模式。(二)效度保障机制应建立节点化的效度保障机制,构建目标清晰的课程任务链,将整个学习过程拆分为可量化的学习节点,引导学生在线上学习中能够步步为营,避免学习过程过长而导致的学生盲目问题5。节点化的效度保障机制可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和课外4个环节。在课前,公示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任务链梳理整个课程的学习逻辑,让学生通过任务链的解锁,来完成课堂内容的预习和学习;在课中,以每个知识点为节点,设定问题链,将课程知识模块化。通过问题链上的小问题实现师生的频繁互动,来保持线上教学的紧凑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在课

11、后,结合云平台中的案例库,为学生提供主题化的实操项目,对应知识点形成项目链。引导学生逐步攻克学习项目,通过项目的攻关,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习与实践效果的共同提高。(三)管理保障机制管理保障机制,主要是应对突发事件中管理秩序混乱的问题而提出的有效管理制度。有鉴于突发事件中,学校、教师、学生等相关各方都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之下,所以在突发事件中想要有效保障线上教学的秩序,就必须化整为零,通过支队体系的构建,来形成小队学习管理体系。所谓支队模式,主要是以3-5人为一个支队,由支队的成员与上一级支队保持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直接发布支队学习任务和支队学习项目,各支队责通过线上手段

12、进行协同学习和系统管理,由于这种支队管理模式的抗破坏能力相对较强,彼此之间不会相互干扰,即便是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支队成员也可以借助横向和纵向的求助,来获得相应的教学信息或管理信息,这就使得突发事件中高校现线上教学管理得到了稳定性的保障。即便是在学校教学失序的状态之下,各支队仍可以以小队为基础,开展自主的学习和自主的探索,绝不会耽误教学的整体进度。四、突发事件后高校线下教学的恢复机制(一)课程恢复机制在突发事件的影响下,高校课程不仅要经历线下到线上的转化,同时也要经历线上到线下的恢复6。虽然线上教学能够维持一定进度的教学工作,但是其在教学质量和文化教育170大众文艺教学效率方面都难以与线下教学

13、比肩。特别是在课程内容上,线上教学的细度和深度都与线下教学存在差异。要在突发事件后快速的恢复到常态化线下教学中,应建立课程恢复机制7。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统计和记录功能,对线上教学的过程进行常态评估8,教师应及时梳理线上教学的成果,并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线上课程的不足进行分析记录,构建线上课程“内容补充清单”,作为未来恢复线下常态化教学的工作依据,以便于教师围绕清单内容,在突发事件结束后,对线上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进而确保高校尽快恢复线下教学秩序。(二)状态恢复机制学生和教师在经历了突发事件后,其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突发事件结束后,学会和教师回到线下教

14、学当中,容易产生不适感,进而影响线下教学的恢复进度。对此,应当建立状态恢复机制。依托线上互动平台,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及时互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记录。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平台的作用,在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常态化的辅导,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时刻做好教学恢复的心理准备。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的,可围绕突发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线上教学中增设心理辅导专项课程。长期向学生传达正确、健康、积极的思想,引导其正确看待线上教学的临时性,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对其学习生涯的影响。五、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的基础建设(一)建立多元化通讯机制在突发事件中,通讯突然中断将是高校线上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

15、难题,这一难题的有效解决,除了依托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外,高校也应建立分层保障机制。一方面,高校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与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并通过多种平台的有效应用,建立多层通信网络,使每名教师都可以高效联系到学生9。另一方面,在突发事件发后,学校需立即启动应急通信管理制度,迅速梳理各层通信网络,选取通信品质更强的网络,作为线上教学执行和推广的核心网络,这样在突发事件中,学校就能迅速将线上教学落实到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通信网络中,获得学习和互动的机会。(二)建立常态化学生档案在突发事件中,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无法实现集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也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学生容易出现失控状

16、态。同时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导致常态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转化节点不确定,常态化教学的学习进度与突发事件线上教学的进度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为了保障线上教学的连贯性,应在突发事件未发生时,建立常态化的学生档案,利用云平台或学校教务系统,对学生的课程进度、学业水平、思想状态等进行记录,形成完整的学生档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教师能够通过学生档案将教学管理从线下顺利的调整到线上,实现学生管理的数据化。(三)建立广泛化合作关系传统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是高校在数十年的时间中慢慢积累而成的,而突发事件中,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往往无法凭一己之力快速形成稳定的教学体系。要在短期内达到

17、良好的教学质量,需要高校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电信机构、企业单位、其他院校、地方政府等。只有通过多方协力,才能够确保线上教学能够排除干扰因素,顺利开展。总结突发事件中,构建突发事件中高校线上教学保障机制,需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与支持。为了保障顺利应对突发事件的不可控性,高校应在日常运作中形成良好的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储备教学资源、完善云教学平台,以充分的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参考文献:1崔峰,来兴平,曹建涛,单鹏飞.在线课程建设对高校教育的推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241-242.2陈晓红.多措并举,保

18、障疫情下高校线上教学高质量发展N.湖南日报,2020-03-09(004).3邱海霞,杨秋华,曲建强,李珅,马亚鲁.在线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大学化学混合式教学实践J.大学化学,2020,35(02):10-13.4陈春芳.应用型转型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实施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2):38-39.5赵小彦,丁三青,陈晓彬.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预案模式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9,34(04):140-143.6王庆.高校突发事件的学生认知现状与应对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2):239-240.7李玲玲.“形势与政策”线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1):75-76.8杨翠.混合教学模式视阈下高职课程线上教学“五环共振”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32-33.9冯嘉.高校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堂提问的差异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9(29):6-7.作者简介:卢峰(1975.03-),男,汉族,湖南望城人,硕士,现任教于长春开放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课程论与教学法。文化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