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风险及防范论文 沈 阳 理 工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注册会计师如何降低审计风险 系:专 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8年 6月 5日 注册会计师如何降低审计风险摘 要 20世纪80年代,已普遍得到西方国家关注的审计风险问题已经摆到了我国审计界的面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迅猛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其服务环境存在的主客观因素,使审计人员不能十分把握地确定主观结论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偏差,必然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受到诉讼的威胁。特别是事务所脱钩改制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因此,
2、建立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机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在探讨审计风险涵义的基础上,对我国注册会计师(CPA)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审计环境、审计技术的局限性、审计的复杂性和审计人员素质和事务所的管理等是构成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从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自身建设、作业过程以及其他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注册会计师 18注册会计师如何降低审计风险AbstractThe issue of audit risk which was universally paid attention to by
3、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1980 has come around our countrys audit field. Since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up of our country, the industry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which created hug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ut due to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of its
4、environmental services, the auditor cant well grasp the deviation between objective conclusion and subjective facts. So it inevitability bights a certain audit risk as well as the threat of litigation. The issue became so outstanding especially after the affair firms were linked from restructuring.
5、That how to reduce the audit risk to the maximum degree has become an issue that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accounting firm have to think over carefully. So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to set up a system that aims to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audit risk and well control the risk. This artic
6、le has analyzed the causes of audit risk of CPA on the bases of its meaning, which considered the environmental and technical limitations, audits complexity, auditors quality, the affair firms management to be the main causes. It has especially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Certified Public Ac
7、countant and affair firms own building, operating processes as well as other aspects,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field.Key words:Audit risk; Cause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目 录摘要Abstract绪论11审计风险概述21.1 审计风险的涵义21.2 审计风险的形式21.2.1 评估审计风险21.2.2 可接
8、受审计风险21.2.3 终极审计风险21.3 审计风险的特征31.3.1 客观性31.3.2 利害双重性31.3.3 偶然性42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52.1 客观方面52.1.1 政府职能部门对CPA审计进行干预52.1.2 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52.1.3 审计责任的扩大52.1.4 期望差距的存在62.2 主观方面62.2.1 CPA本身能力和素质的有限性62.2.2 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62.2.3 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73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对策83.1 客观方面83.1.1 减少政府职能部门对审计工作的干预83.1.2 谨慎接受客户委托的业务83.1.3 明确区分会计责任
9、与审计责任93.1.4 增进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理解93.2 主观方面103.2.1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103.2.2 选择正确恰当的审计方法103.2.3 完善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10结论12致谢13参考文献14Appendix15附录17绪 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审计执法发生风险的机率也逐步增大。审计风险往往导致审计失败,而审计失败又会带来不利结果。如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不实,审计未能发现,用户因此做出错误判断,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审计人员要承担法律责任。审计风险存在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可能引起审计风
10、险。审计时,虽然查询了众多的往来账,但无法保证应收款能够收回;虽然对存货进行了实地盘存,但对其价值的真实性无法保证。最近两年,注册会计师遭顾客投诉的案子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且国内不断暴出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被证监会通报批评的新闻。越来越多的诉讼危机案,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大增。如何降低或规避审计风险,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技术训练的焦点。1 审计风险概述 1.1 审计风险的涵义审计风险,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总体上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出具不恰当的审
11、计报告,审计机关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的可能性1。1.2 审计风险的形式1.2.1 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它是客观的存在,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2。1.2.2 可接受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承担的或可
12、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可以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事务所的规模、经济实力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能力等。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情况: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素质越高、范围越广,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审计风险就越低。行业之间的竞争情况: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可接受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主观确定的,其与评估审计风险的差异,即为需要主观努力的程度,是决定审计项目取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1.2.3 终极审计风险
13、终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所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终极审计风险在数量关系上、理论上应与可接受审计风险一致,但实际上,它既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可接受审计风险,因为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受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应尽量按计划规范操作,以使终极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审计风险范围内。简而言之,评估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是主观确定的,而终极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果。因此,审计人员在决定是否承接某一审计项目时,可以将评估审计风险
14、与可接受审计风险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决定取舍。如果接受该项目,在审计过程中应尽量严格执行所设计的审计程序,使终极审计风险等于或小于预先设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虽然终极审计风险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后者,它是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1.3 审计风险的特征审计风险的性质总表现为某些特质或特征。我们在探讨了审计风险的内涵之后,继而阐述审计风险的特征,并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特有表现。现分述如下:1.3.1 客观性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广泛采用抽样审计方法。采用抽样审计方法,就不可能查清被审计对象总体中的所有重大错弊,就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风险。
15、即使采用详细审计,也会由于经济活动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具有局限性,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不一定都诚实胜任,以及审计人员经验、能力的有限性和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疏忽,使审计意见发生偏差,审计风险难以消除。另外,受成本效益关系的制约,人们要进行有效的审计,也不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零的水平上。1.3.2 利害双重性审计风险总是与审计效率相联系。为了有效的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必须接受一定水平的风险。审计人员要想获得较高的审计效益,就必须冒较高的审计风险。但是,人们冒较高的审计风险,并不一定会得到较高的审计效益。因为,审计风险同时也是有害的,它是一种潜在的损失。当审计人员所承担的风险超过一定限度时,
16、它就可能显化为现实的审计损失,形成审计失败。审计风险的大小通常是以可能引起的审计损失大小来衡量的。1.3.3 偶然性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肯定审计风险具有无意性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设法避免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倘若审计人员因某种私利故意作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则由此承担的责任并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风险,因为这种审计人员故意的舞弊行为谈不上再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而这种行为本身就受到职业道德的谴责,应承担法
17、律责任3。2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审计风险已不再是一个只适用于西方国家的概念。它已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到了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面前。我们认为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2.1 客观方面2.1.1 政府职能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干预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自1980年恢复重建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活动中面临的障碍依然很多,其中政府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干预显得格外突出。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
18、。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靠政府部门“官办官营”,政府过多地干预审计工作、误导审计结论,使审计结论失真、失实,进一步加剧了审计风险4。2.1.2 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一是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资料不完整。一些被审计单位对收入、成本支出的会计资料提供的较为完整,执行财经纪律的情况也比较好。而实际上,这些单位的一些其他的收入、下属单位上缴的管理费等并没有纳入财务账,而是入了私设的“小金库”,而这些会计资料通常是不会向审计人员提供的。会计资料的不全面,留下了审计风险的隐患。二是被审计单位
19、的会计资料内容不真实。一些部门、单位为掩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会计资料上大做文章,记假账、报假账的事时有发生。其中个别支出原始凭证的填制存在明显的不真实性问题,例如使用普通收支凭证而无正式的发票、无填制单位或填制人签章,审查起来无从下手,严重影响到审计成果的真伪,这无形中给审计部门带来了审计风险。2.1.3 审计责任的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性质、审计报告的意义存在着误解,混淆了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或者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值与审计实际所起的作用之间存在着差距。因此,在现
20、实生活中人们自然而然地、不可避免地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注册会计师身上,进而又使更多的群体不能满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或对他们的审计工作更为挑剔,这些无形中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2.1.4 期望差距的存在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理解与审计人员行为结果及注册会计师职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看法之间存在着差异,即审计期望差距。由于受审计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加之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评价基础之上的制度基础审计,注册会计师不能指望通过审计查出企业所有的错误和舞弊。但是社会公众往往将审计意见视同对会计报表的担保或保证。一旦发现所依据的会计报表存在错报和漏报,以致影响他们的决策,就会想到把注册会计师送上被告席。
21、这种审计期望差异的存在,使注册会计师不断地遭遇审计诉讼5。2.2 主观方面2.2.1 CPA本身能力和素质的有限性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审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相关的政策理论水平。如果审计人员达不到这样的素质,就很难对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作出科学的判断,审计风险也就在所难免了。我国的审计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审计队伍比较年轻,在我国目前的注册会计师中,通过我国专业任职的资格考试的不到一半,很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基建
22、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与现代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2.2.2 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目前审计中广泛采用的抽样审计方法,是审计风险产生的另一主观因素。由于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注册会计师受成本和精力所限无法对客户进行详细审计。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这就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目前,审计一般都是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二是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如存货审计,往往只对存货的品种数量进行抽样,而忽视对存货的计价方法、质量、现行价格、
23、所有权等方面进行审核,因而可能使审计人员对存货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误判6。2.2.3 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也是审计风险形成的一个主观原因。良好的内部质量控制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保障。但受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对执业质量控制的意义认识不足,投入不够,缺乏有效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缺乏必要的监督指导。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中有许多环节,经手人多,工作繁重,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为了抢时间,赶速度,该执行的专业标准没有严格执行;该执行的程序没有严格执行;该采用的方法没有严格采用。因此无法实施执业质量控制,形成审计风险
24、。3 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对策3.1 客观方面3.1.1 减少政府职能部门对审计工作的干预消除行政干预必须在经济环境综合治理的前提下进行。近期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廉政建设,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一旦查出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干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而产生行政腐败和权力寻租行为,就应当查明原因,从严惩处,以形成注册会计师良好的执业环境。2、进一步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真正切断政府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联系。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工作必须严格把关,确保人事、财务、业务与名称等方面真正脱钩,防止出现“名脱暗挂”、“权力加盟”现象。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应主要按市场经济的竞争
25、法则来管理注册会计师行业,政府只起以间接手段对整个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4、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建议国务院重新梳理、界定各部门(包括财政、审计、证券监管、工商、税务、人民银行等经济管理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的权责,然后据此清理现有法律法规,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的修订,该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使之互相协调,真正消除当前多头管理、多头监督的混乱状况。同时,注册会计师协会也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职能,健全审计法规,严格审计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行业自律作用。5、修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降低信息风险。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不能再局限于只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这也是时代
26、发展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提出的迫切要求7。3.1.2 谨慎接受客户委托的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谨慎承接业务,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一步。在日常审计实务中,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对委托审计业务是来者不拒,只要有委托就欣然接受。有的注册会计师在不了解业务环境,不考虑是否符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甚至没有签订业务约定书就先行审计。这些情形往往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不必要的审计风险。为规避审计风险,事务所在接受审计业务前必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控制: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委派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与客户洽谈业务,并由风险控制专家小组讨论是否承接业务,以避免注册会计师个人私自承接业
27、务,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企业经营风险转移给会计师事务所。二是重视对客户及其项目的了解。对于大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专门委派注册会计师做前期的谨慎调查,以确定是否承接业务,也为制定审计计划做准备;对于一般项目,注册会计师也应当广泛地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初步了解客户的诚信程度及其审计风险。三是关注客户的一些特殊事项,如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委托的特殊要求以及客户及其管理层面临的压力等。四是如果发现企业处于夕阳产业、濒临倒闭以及存在内部控制极度混乱和管理人员操守不端等情形,事务所应权衡利弊,谨慎接受业务委托。为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事务所对新的客户必须有所选择,对于现有客户的持续审计,也应定期加以评估,
28、最好是能制定书面计划以规避审计风险8。3.1.3 明确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面对日趋增大的风险,注册会计师除了严格遵守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之外,还应注意通过分清企业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来转移本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会计责任。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与客户签订约定书时,须写明委托方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等内容,并对全部审计业务均要求管理当局提交一份声明书,以防止委托方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在委托方提供虚假证据,而于其舞弊技术的高明并加以精心的掩饰,审计人员即便采取了标准的审计程序也没能查出的情况下,作为委托方应承担会计责任的依据。现在,已经有越来越
29、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师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关键在于怎样才能使其内容严密,不致于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会计师事所、注册会计师协会应从保护注册会计师利益出发,不断地完善有关权利义务的法规,不断地与法律界沟通,使法律界能够认同审计责任的界定标准,帮助注册会计师反击那些毫无根据地扩大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诉讼,进而影响公众对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理解和认同。3.1.4 增进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通过广泛宣传,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增进公众对会计审计知识与工作的理解,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尤其应使公众理解和区分会计
30、责任与审计责任,理解由于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串通舞弊的特殊性、检查舞弊的复杂性和较多的成本代价,使得审计人员无法承担专门检查舞弊的责任,从而减少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9。3.2 主观方面3.2.1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有限性是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审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很多时候需要依赖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如果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或不具备应有的执业能力,在审计过程中未做到应有的谨慎,就有产生审计过失的风险。另外,如果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违反独立原则、客观性原则、公正原则和廉洁原则,制造虚假审计报告,就会产生严重的舞弊和欺诈风险。提高审计人员专业审计技能
31、和业务素质,首先是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开展后续教育,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二是经常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审计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恪守审计规范,倡导敬业精神,不徇私情,秉公执法,达到遏制审计风险的目的;三是审计部门应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其在繁杂的企业审计中灵活、有效地控制各种风险诱发的能力,正确地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3.2.2 选择正确恰当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要合理确定细节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抽样方法,改善证据的客观性,降低审计风险。审计实践中,对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和账户余额的具体测试所收集的证据,构成审计意见的重要基础,在这方面所投入的审计资源比重最大。然
32、而,在检查覆盖范围、抽查数量与方法上却存在很大随意性,要求的细节测试覆盖面很高,但实际操作缺乏可行性,存货盘点工作即是一例。另外,抽查时大多使用随意抽样法,若抽到的样本不易检查,通常是改抽新的样本。抽样的根据缺乏客观性。在这种状况下,一旦出现诉讼或其他问题,注册会计师很难解除自身的责任。因此,细节测试中样本的选定,应尽可能采用统计抽样方法,以提高抽样检查结果的客观性。运用科学审计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质量。为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每个审计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而要真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
33、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10。3.2.3 完善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建立和完善审计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减少舞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各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的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格审计质量考核办法、减少或消除人员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结 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我国的经济环境和法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审计风险仍在所难免。由于审计机关要对其做出的审计结果及审计处理意见的客观性、公正性负责
34、,所以,如果审计机关做出的审计结论有失公允,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审计风险。因此,降低审计风险是每个注册会计师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分别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主、客观原因共同造成了审计风险的产生,并有可能随之加大。对此,本文相应地从主客观两方面探讨了解决办法。当然,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是一个系统的课题,本文只是粗浅的分析,尚未触及课题的内核,如审计风险的增大趋势、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以及降低审计风险的意义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致 谢在这篇论文最终完成之际,回顾三年的学习生活,感触良多。在这期间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技能,而且领略了沈理工老师的风采,他们学识渊博
35、,工作认真负责。如果说要为三年学习生涯致谢的话,首先就要感谢每一位教导过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谢谢你们。在这其中,特别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李争艳老师。李老师在我论文写作期间,给予了许多帮助。在她的指导下,我逐步学习论文的写作。从选题,到完成提纲以及之后初稿、复稿的修改,她都给予了我启发性的指导。让我可以摆脱困境,最终完成这篇论文。非常感谢李老师对我的帮助。最后,我希望将在沈理工学习的结束作为我人生新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人,回报母校,回报社会。参考文献1韩晓燕浅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延安大学学报2007,(4):52542王宏浅议如何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36、报2007,(2):2426 3史冬梅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8):23244李春浅议审计风险及控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11):905田桂林期望差距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经济与法制2006,(9):556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27陈坚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防范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11):188刘志耕审计业务不可贸然接受审计文摘2007,(6):699马景伟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的策略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6):5510霍志秋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控制北方经贸2006,(3):666711Pa
37、ul LloydAudit Ris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2006,(8):2122AppendixAudit risk is viewed as the likelihood or probability that the auditor will conclude that all material assertions made by management are true when, in fact, at least one material assertion is incorrect. It is also defined as the
38、 probability that an auditor will fail to express a reservation that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materially misstated. From this definition, we know that we deal with the chance that the auditor makes an incorrect decision that is the auditor incorrectly believes managements assertion. There is another
39、 definition “audit failure” mentioned before. The audit failure also refers that the auditor makes an incorrect decision, but it results from the departure from GAAS. However, the audit risk does not result from the departure from GAAS. Another thing need to be mentioned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audi
40、t risk is that the term “material” appears in the description of audit risk. This emphasizes that the auditor is concerned with material misstatements, not small errors. There are three elements of audit risk. They are inherent risk, control risk and detection risk. Inherent risk is the probability
41、that there are material misstatements existing in the entity when auditors dont consider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For example, the client performs IT services. Because IT industry is high risk industry, the inherent risk of client is high. Control risk is probability that material miss
42、tatements in the entity will not be prevented or detected by the clients internal controls. The more effective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 lower the control risk is. The detection risk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auditor will not detect a material misstatement that exists in an assertion using substan
43、tive tests. The auditor only can control the detection risk, and the inherent risk and control risk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ent so the auditor cannot control them. We can use an equation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AR=IR*CR*DRIn this equation, AR refers to audit risk, IR refers to inhe
44、rent risk, CR refers to control risk and DR refers to detection risk. This equation illustrates how the risk components relate to each other and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audit planning.We can change the above equation into following from:DR=AR/(CR*IR)This form of audit risk model provides auditor wit
45、h a direc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detection risk they should achieve during the audit and implies the amount of evidence that the audit should be planned to provide. We also know the procedures to decide the detection risk. First, the auditors need to decide the accepted audit risk, the
46、n they ne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control risk and inherent risk, finally, they can get the level of detection risk. When the accepted audit risk and inherent risk are fixed, if the control risk is high, the detection risk is low, so the auditors need to collect more evidence to keep the detection risk in low level. Whereas, if the control risk is low, the detection risk is high, so the auditors need to collect less evidence. In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