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论文1文凭热的社会学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学号:文凭热的社会学分析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Diploma 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所在院系:XXX所学专业:XXX研究方向:XXX东 北 农 业 大 学中国哈尔滨XXX 年 X 月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考大学热、考研热、考博热等文凭热现象逐渐升温。为何会出现文凭热现象,文凭热现象的产生又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从社会学角度看,引起文凭热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经济结构仍然是“农业社会”为主的特征或具有浓厚的“农业社会”特色,二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中讲
2、“名分”重等级的缘故,三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驱动文凭热的产生。对于正处在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时期的中国,文凭热的产生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个人来说,文凭考试更有利于社会公正,是个人权利得到尊重的一种反映,是人的自由度有所提高的表现。对社会来说,对提高民族素质、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当教育培养高规格人才的数量过多时,或只重视数量攀升,而忽视质量提高,就会引发“文凭危机”或“文凭贬值”等负面影响。对于文凭热的负面影响,我们应从优化我们的经济结构、加快我国的文化转型、转变相关的教育理念和进行考试改革等方面努力,使人们对文凭的追求走上健康的轨道。关键词:文凭
3、热 经济结构 文化传统 AbstractAlong with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rrival, gains admission to the university hotly, to tak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 hotly, tests diploma hot phenomena and so on abundant the heat to elevate temperature gradually. Why will present the diploma hot phenomenon, the diplo
4、ma hot phenomenon production brings what kind of influence to our country. How should we regard this phenomenon?Looking from the sociological angle, causes the diploma hot phenomenon primary cause, first, because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locates the economic structure was still “the agricultural so
5、ciety” the characteristic primarily or has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thickly the characteristic; second, because in our countrys cultural tradition speaks “the status” the heavy rank reason; third, China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actuation diploma hot production.Regarding is occupying the economic de
6、velopment and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time China, the diploma hot production, regardless of has certain positive sense to individual to the society. Individually speaking, the diploma test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social equity, is the individual right obtains a respect reflection, is performanc
7、e which persons degree-of-freedom improves. To the society,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quality, the fue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mpetus society full scale development aspect looked that has the positive role. But, when educates raises high specification talented persons quantity are excessively many,
8、or only takes quantity to climb, but neglects the quality to enhance, will cause “the diploma crisis” or “the diploma depreciation” and so on negative influence.Regarding the diploma hot negative influence, we should from optimize our economic structure, speed up our countrys cultural reforming, the
9、 transformation related education idea and carry on aspects and so on test reform diligently, causes the people the pursue to step onto the health to the diploma the track.Key words: Diploma hot Economic structure Cultural tradition目 录摘 要I1 前言1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22 文凭热的概述22.1 文凭
10、的含义22.2 文凭的现代社会功能23 我国文凭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3.1 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征驱动文凭热33.2 中国的文化传统驱动文凭热53.3 中国现代教育体制驱动文凭热54 我国文凭热的不利因素分析74.1 可诱发追求学历文凭的功利价值74.2 可诱发过度教育75 我国文凭热走上理性轨道的对策与建议85.1 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85.2 加快传统文化的改造85.3 转变教育理念和改革考试制度96 结论9参考文献11致 谢12- VII -1 前言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财富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文凭作为个人受教育与训练的凭证,就像贴在商
11、品上的商标或质检证,一定的文凭代表着拥有它的人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而且预示着他将来可能获得财富与地位,因此成为人们狂热追求文凭的动机。对此,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有这样的描述:学历证书证实了它们的持有者的社会地位:有了它,它的主人也就有了与贵族家庭联姻的资格有了它,它的主人也就能够被接纳进入一个坚持“以荣誉为其行为准则”的社交圈子;有了它,它的主人也才能要求在工资报酬之外,还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作为额外的回报;有了它,它的主人才能确保自己的晋升和老年的生活保障;而最重要的是,有了它,它的主人才能够要求对社会上的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实施垄断。因此,当我们从四面八方听到人们到处都在要求引入常规的课
12、程和特种考试时,隐藏在其背后的理由当然并不是出于人们突然萌发的“求知欲”,而是在于人们试图控制对这些优势地位的供给,从而实现文凭拥有者对这些优势地位的垄断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一纸文凭成为就业的敲门砖,成为人们获得更高职位的垫脚石。人们对于文凭的追求已不只是单纯的为了获取知识,这使得文凭热据有很大的功利性。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时期,文凭热正“方兴未艾”,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何理性的看待文凭热现象,如何引导人们对文凭的追求走上健康的轨道,对我国经济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2.1 国外文献研究组织理论之父马克
13、斯韦伯认为:工业社会所追求的合理化,它的表现就是组织的科层化。他认为在科层化的组织中,官僚职务必须按明确的规则执行,这种规则主要由法学、行政学、经济学等构成,它们主要依靠在大学或专门学校的长期学习才能获得。因为只有在大学或专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过这些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僚职务。当官僚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阶层时,文凭就成为获取社会地位的通行证。所以,追求文凭就成了追求社会的地位的手段。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为某个层次文凭价值的贬值,人们也就追求更高的文凭,由此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对于文化资本的竞争。T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指出教育改变着国民收入分配。即:市场赋予较高层次的教育与培训以较高的市场价值。至
14、此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价值,而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的学历。1.2.1 国内文献研究我国学者认为:在我国文凭热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讲名分、重等级的宗法制度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国教育体制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就是现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造成了我国文凭热的现象。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文凭热现象是中国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文凭热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将别无选择地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凭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以标准化、客观化的手段选拔人才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勿容置疑的。然而,盲目的追求文凭也带来了功利教
15、育、学历高消费、文凭贬值等诸多弊端。它不仅使教育目的发生了扭曲,而且导致社会发生结构性障碍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文凭热产生的原因,文凭热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文凭热走上理性轨道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 文凭热的概述2.1 文凭的含义文凭在我国旧时指官府发给的证明文件或官吏赴任作为凭证的文书。现在一般指政府教育单位、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训练场所所发的毕业证书。上书有拥有者的身份、资历等。它表明持证者在某一级学校系统地学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毕业生所取得的一种学历凭证。2.2 文凭的现代社会功能2.2.1 文凭是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交换凭证文凭
16、作为个人受教育与训练的凭证,一定的文凭代表着拥有它的人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而且预示着他将来可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此文凭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交换的价值,通过它人们可以实现不同资本之间的转换,如高薪职业、关系网、声望、生活方式、合法性地位群体的身份等。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要想在劳动市场上获得理想的职业,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文凭作为知识能力的一个标志,成为获得理想职业的敲门砖。2.2.2 文凭是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手段教育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读写能力,扩大其知识面,因劳动者受教育而增强的能力在未来可提高生产速度和产品质量;另外,教育强化了个人获取信息、理解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生产性利用的功能。
17、按这一观点,文凭所代表的是不同水平的劳动者原有智力以及未来生产率和可塑性的重要信号。由此,证明个人受教育程度和类别的文凭就成了他在劳动力市场上求职的通行证。而且,文凭相对于其他信号,如年龄、性别、种族、经历等来说是一种最有效且相对公平的信号。市场通过文凭辩别了求职者的专业资格和一些个人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凭帮助了雇主对人力资本进行区分并且合理配置,它实际上是社会结构的一种表征。文凭对进入社会的劳动力进行区分配置的过程也是一个改变社会结构的过程。2.2.3 文凭是取得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工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就有关教育、职业和工资收入之间的联系的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
18、,一是雇主招收新雇员时使用的主要标准是教育层次和类别,二是一个人的教育成就与其终身的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招聘时,求职者拥有的任何优势往往变为他在这个单位工作期间的长期优势。这样,文凭成为一个特定单位与雇员发生长期联系时的有效筛选手段。即使劳动者离开该单位,那么下一个雇主很可能会考虑他以往的工作经历和收入,这又间接地强化了文凭的作用。获得高层次文凭让人们在各种社会资本的占有上拥有很大的优势。文凭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地位群体中成员的资格。另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权力的分配过程,我们看到权力分别经历了按暴力、身份、财产、知识进行配置的四个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凝结在商品价值中的脑力劳动
19、的比例开始上升,体力劳动的比例开始下降,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已经成为争夺权力的制高点。权力以知识为基础,按知识进行配置,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权力。3 我国文凭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当前考大学热、考研热、考博热等极力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引起考大学热、考研热、考博热的原因何在?造成文凭热背后的原因很多,分析的视角也各自不同,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一些分析。3.1 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征驱动文凭热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凭热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个因素,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如何?它在人们对教育程度的追求中起何作用?3.1.1 以“农业社会
20、”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结构 文凭热的产生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十分密切。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我国是属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后工业社会”呢?(一) “农业社会”的主要特征 所谓“农业社会”,有学者指出,它是一个“泛称性”概念,指凡是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一个社会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不在于大部分社会成员是否都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在于社会生产力乃至相应的生产关系都尚未发展到足以使大部分社会成员可以脱离农业生产而从事其他社会生产的水平。一般认为,“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通常具有科学技术含量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以及变化十分迟缓三个基本特征。主要表
21、现为:劳动者的技术装备粗劣,普遍以手工工具为主;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仍占绝大部分,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体力劳动者远多余脑力劳动者,无文化层劳动者远多余高文化层劳动者;经济发展基础方面,基本上依靠劳动力密集;生产力地区结构方面,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地区之间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结构、生产组织结构及收入分配结构方面都存在着法定的特殊阶层或社会集团。(二) 我国的经济结构特征就上述特征而言,当今第三世界中的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都具有较典型的“农业社会”的特征。就我们国家来说,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了我
22、国的工业化进程,非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在农业发展方面,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总产值,近几年也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社会生产总体科技含量仍然是较低的。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在全国总人口中仍然占绝大部分。有调查显示,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7.7%,绝大部分人口仍然在农村。我国的农村劳动者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2%,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劳动者只占18%,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7年。在农村劳动者中,只有10%左右的劳动者接受过系统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因此,我国仍然属于“农业社会”
23、为主要特征或是带有浓厚的“农业社会”色彩的国家。3.1.2 社会的经济结构驱动了文凭热我国在“农业社会”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结构或带有浓厚“农业社会”色彩的背景下,社会需要教育做些什么,或教育能做些什么?(一) “农业社会”中教育的身份职能由于我国的“农业社会”背景,加上劳动人事制度使然,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劳动者不同的身份等级。一种是农村劳动者,另一种是城镇劳动者。城镇劳动者依据劳动者就业单位的所有制性质不同,又分为全民所有制或其他所有制,在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劳动者中,依据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又分为工人和干部。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并反映在工资待遇上的差异。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
24、说,由于社会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以身份等级差异为主要标志的各种不平等关系,教育的主要职能不再只是承担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还承担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及整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职能,以满足“社会需要”。在这样的教育要求背景下,每个人都希望通过教育来获取较高的身份以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的不同,促使人们一味地追求高文凭、高学历,反而把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兴趣放在其次了。(二) “农业社会”中教育的经济职能就“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的收入而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城乡差距呈扩大的趋势。由于农民基本上不享受社会保障实际的城乡收入比例约为5:
25、1。城乡的巨大差异,使广大农村出生的孩子十分向往城市劳动者的身份。而要获取城市劳动者的身份,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仍然是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文凭为主要途径。在城市劳动者中,虽然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了劳动人事制度的一些改革,但党政机关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由于有国家财政的保障,福利待遇较好也较稳定,同时干部身份一经确定,除非出现重大错误,否则可以伴随终身。这样,为了追求生产关系中的较高身份和较高经济利益,城市里的人们也会千方百计让他们的孩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获取干部身份。这样,在农村和城市的齐追共赶下,文凭热愈演愈烈。3.2 中国的文化传统驱动文凭热除了经济结构这个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
26、人们已有的思想观念也对教育程度的追求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所拥有的观念离不开这个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我国已有的文化传统对文凭热的产生和推动起何作用? 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文凭热的追求来说,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3.2.1 等级文化的绵延(一) 宗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宗法制度是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社会基础。宗法制度的特征就是讲名分、重等级的观念特别重。在宗法制度的封建社会,人是按等级定位的,即所谓“长幼有别上下有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宗法制度也随之崩溃,但作为观念形态的讲“名分”重等级的文化却传承了下来,这种观念在中国至今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27、。农村的孩子参加高考,是为了脱离农村,离开“黄土地”,改变自己的经济面貌。城市的孩子也把能否进入大学看成是决定自己将来经济收入的重要阶梯。他们都力图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文凭。(二) 考试文化的传承考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考试文化的影响使中国人往往认为,只有经过了一定等级考试的人,才被人们从心里真正确认为人才。正如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说到的一样“从前的中国官吏,凡是经过考试出身的人,便算是正途。不是经过考试出身的人,不能算是正途。”看重考试是中国社会心理倾向的反映。并已“逐渐转换为一种传统、一种习俗、一种心理,化成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构成一种极难冲破的社会氛围和社会价值体系。”
28、即个人即使在经营农业或商业上很有起色,也比较富有,但若不经过正规的考试,不是科班(指有文凭)出身,他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仍然是不高的,因而人们会千方百计地通过考试去获取文凭或鼓励他们的下一代去获取文凭,获得个“正式的”功名。所有这些过分重视考试的文化和心理,驱使人们不顾实际需要,拼命通过考试去追求高文凭,从而使文凭热进一步升温。3.3 中国现代教育体制驱动文凭热在文凭领域,衡量文凭热出现的标准有二:第一,看文凭在社会中被重视的程度;第二,看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从第一个标准来看,文凭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涉及个人重大利益的问题,诸如就业、晋升、待遇等都与个人所获文凭的高低息息
29、相关。因此,人们为了能接受高等教育以便获得文凭,老百姓即使砸锅卖铁,也愿意送孩子上学,而用人单位对文凭的有与无,高与低,都极其重视,且要求越来越高。从第二条来看,由于高等教育文凭的价值极高,各种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已从高考竞争蔓延到了研究生入学考试。从这两方面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文凭热现象已经出现。文凭热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3.3.1 从人力资本的理论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健全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拉动经济增长、振兴国力、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这一教育理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没有相应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无意中为文凭热及文凭热背后所
30、隐含的问题打下基础。从企事业单位对招聘人员学历规格的要求中来看,有些岗位本来只要本科生就能胜任,但用人单位面对众多的选择却盲目要求硕士、博士,抬高了整个就业市场,造成一些人力资源的浪费。社会上曾经流传一句顺口溜:“硕士生不错不错,本科生凑合凑合,专科生不要不要。”而时下已到了“博士生不错不错,硕士生凑合凑合,本科生不要不要。”的地步。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指出:“这哪里在追求真才实学,完全是在不择手段地为自己贴金,难道我们国家真正到了本科生严重过剩的地步?各行各业非要博士、硕士才能胜任,这种变了质的文凭热,使文凭、学问的含金量大大贬值。”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低下,是“文凭热”产生的内在社会根
31、源。(一) 从个体发展来看,文凭是个人获得社会地位的重要杠杆过去的大学生中流行三句话:“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今天,在大学生中流行新的三句话:“到公司去,到海外去,到钞票最多的地方去”。许多毕业生都不愿到边远地区或农村基层去,而是通过提高文凭争先恐后地留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这就使得文凭具有了一定的功利价值,驱使人们把谋求高文凭视为通向好的就业机会、更高工作收入、更多升迁机会和过好生活的有效途径。当今社会,高文凭不仅能够给一个人带来丰厚的物质待遇,还会给一个人带来名誉、地位、职业选择等诸多便利与好处。它是比较长久保障的“有价证券”,是可靠的能提供安全感的保值品。它是社会
32、流动或求职的通行证,应聘时第一时间必须展示的证件,许多人就因为没有这张“通行证”,或“通行证”的成色不佳、品位不高而被拒于谋生的大门之外。拿着它才能进去享受某种服务待遇,“文凭热”中所得到的最明显的好处是促进了自身的扩张与发展,从而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更大的力量,从而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有立足之本。(二) 从学位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学位授予太宽学位是评价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学位的授予建立在严格的科学训练和考核的基础之上,获得学位,不仅是国家给予获得者的一种荣誉和鼓励,而且是获得者学习成绩和学术水平的客观标志。然而,随着文凭热的不断升温,我国高校在学位授予方面越来越宽。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曹在礼曾
33、经指出:“国外的高校是宽进严出,获得博士学位很难,而我们现在拿学位太容易,只要你该上的课上了,该做的论文做了,按照我们传统的说法,好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也不能让人家白念,很少有人考虑你的学术水平是否达到了要求,我担心我们的学位在国际上贬值,会更得不到承认。”许多国家,像日本和韩国,一个人想要拿到博士学位,没有六、七年的功夫很难通过。但是,在我们中国,博士的学制只定为三年,第一年通过学位课程,第二年开始准备学位论文,至毕业总共只有两年时间,除去论文打印、评审、答辩及找工作等事情,时间就更少了,这足以说明我国的学位授予太宽,这为文凭热的出现打开了方便之门。4 我国文凭热的不利因素分析当今中国
34、正处在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时期,文凭热正“方兴未艾”,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个人来说,从依仗血统、门第、政治出身“走后门”,推荐上学到凭自己的本事和努力通过考试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本身就是社会的进步,是个人权利得到尊重的一个反映,是人的自由度有所提高的表现。对社会来说,从提高民族素质、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方面来看都有积极作用。然而,当教育培养高规格人才的数量过多时,或只重视数量攀升,而忽视质量提高,就会引发一场“文凭危机”或“文凭贬值”现象,对文凭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4.1 可诱发追求学历文凭的功利价值在“文凭决定一切”的动机驱
35、使下,人们把谋求学历视为通向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作收人和更多的升迁机会的有效途径。人们容易产生将学历直接视为社会财富化身的错觉,进而诱发学历幻觉。在学历幻觉下,人们疯狂消费着教育产品,而很少去关心教育的本质意义和内在价值。很多人考上研究生之后并非潜心学术研究,而是立刻希望得到“回报”,于是兼职打工者比比皆是,力图把这几年时间中所耗费的成本尽快赚回来,教育求知求真的本体价值遭到贬抑。4.2 可诱发过度教育过度教育的含义是: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有学历者的经济地位在下降,高学历者难以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就业者拥有比劳动力市场给予他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更高的劳动技能且得不到机会发挥。在我国,
36、常常称这种现象为人才高消费。过度教育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和社会不稳定,严重扭曲社会人力资源配给。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失业率比30年代失业高峰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而失业人群往往都受过较好的教育。这一现象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关注,并对其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影响作了深入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中有一条经验十分值得重视,那就是导致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不是他们的绝对过剩,而是他们迅速大量地突进劳动力市场,即供给的过激增长。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上述的现象。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生的数量大大增多。正如当年高考扩招,导致本科文凭含金量下降一样,硕士文凭也将面临着
37、更为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有关数据表明,研究生平均就业率高于本科生,截至2005年9月1日,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为81.7%。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研究生由于专业方向比较专精,导致就业面相对狭窄。尤其是本科直接考上硕士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缺乏社会实践阅历,在用人单位看重工作经验的今天,这无疑是一个不利条件。其二,用人单位要聘用硕士生,就要付出比本科生更高的报酬,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所以在学历与能力方面,用人单位越来越理智。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就尽量不用硕士生。于是出现很多硕士研究生不得不“委
38、曲求全”,做起了本科生、大专生甚至中专生就能胜任的工作。而所得到的待遇和报酬与当初的自我定位相去甚远。5 我国文凭热走上理性轨道的对策与建议追求文凭或高文凭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凭热可以推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若是过分追求文凭或高文凭,则有可能导致全社会出现过度教育和人才高消费的后果。对于过分追求文凭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5.1 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由上面的分析可看出,文凭热产生的客观原因即“硬”的束缚,在于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因而解决文凭热应从优化经济结构入手。要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改变我国“农业社会”浓厚色彩的特征。5.1.1 加快我国迈向工
39、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步伐首要任务应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加快我国迈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步伐。其中当务之急是提高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含量,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含量,使农村尽快走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之路。5.1.2 改善和发展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改善和发展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要达到这个目的,国家和政府应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帮助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以期实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平等,达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使广大农民子弟不再为了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而脱离农村,而是通过
40、接受教育掌握科技种田、科技致富的本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2 加快传统文化的改造解决文凭热现象还要从解决传统文化观念这个“软”束缚入手,加快文化转型和改造,营造民主、平等的文化土壤和氛围。要进行传统文化的转型和改造,消除传统文化讲名分重等级的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5.2.1 通过教育的影响即利用教育这个途径,在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文化传播时,要尽可能使青少年的头脑里拥有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摒弃讲名分重等级的思想观念。5.2.2 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营造文化改造的社会基础和土壤,让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在中国大地上生根,让人们挣脱身份等级的束缚,以一种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的身份去参与一切
41、社会活动。而政府应走在改革的前列,如首先应在人事、劳动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尽可能做到任人唯贤,录用人员不惟文凭,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等,以从制度上消除讲名分重等级的思想观念。5.3 转变教育理念和改革考试制度文凭作为个人身份的表征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文凭的追求及获取方面改变以往的一些固有理念及其做法。5.3.1 应转变教育理念,恢复教育和文凭的本真面目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功能不是用来贴标签,教育的核心旨意应是满足每个人充分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要尽可能地消除学历主义赋予文凭的过于浓厚的功利性象征,仅把文凭看作是人的正规教育程度的标志和知识修养的表征。高文
42、凭或高学历只是受教育的程度,对于个人来说,最好的教育应是最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教育,而不一定是最高层次的教育。5.3.2 提高文凭产生过程的公平公正性要注意文凭产生全程的公正性,在考试和录取过程中,尽量消除各种暗箱操作及舞弊现象,使各种考试,如高考、考研、考博等做到更公开、更透明、更合理,给予每一个考生公平竞争的机会。其次,要注意消除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性。我国各地区历史、地理及自然资源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和人才选拔政策时要注意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倾斜,要向贫困家庭的孩子倾斜,尽可能补偿家庭孩子的文化资本,从而体现教育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功能。
43、6 结论 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社会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将别无选择地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凭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以及在对社会以标准化、客观化的手段选拔人才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勿容置疑的。然而,盲目的追求文凭也带来了应试教育、功利教育、高学历消费、文凭贬值等诸多弊端。它不仅使教育目的发生了扭曲,而且导致社会发生结构性障碍,产生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要克服文凭热的弊端,需要对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有关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的传统观念进行改造。而这种价值观的改造有赖于整个社会对用人制度、工资制度、行业资格认可制度等的改革。唯有树立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并通过实
44、施各行业的资格认可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才有可能医治“千军万马”走学历、文凭一条独木桥的顽疾。参考文献1. 曲恒昌. “筛选假设”与“文凭疾病”的防治.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2. 彭正文. 试析文凭的交换价值.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3. 张玉堂. 对高教大众化进程中文凭热现象的剖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4. 钟祖荣. 学历社会的利弊、走向与对应中国人才. 中国青年报,2006年(第7期).5. 彭正文. 文凭与社会资源交换的社会学分析. 中国青年报,2006年(第8期).6. 陈芳. 救救文凭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45、学报,2005年(第6期).7. 王立常. 从“文凭热”的变味说起. 工厂管理,2006年(第5期).8. 叶澜. 教育概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 瞿葆奎,吕达副,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 田建荣. 中国考试思想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1. 顾明远. 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 M卡诺依. 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3. (美)托夫勒. 权力的转移.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007年.14. 波普诺. 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5.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
4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6. Psacharopoulos G. Retums to education:An updatedintemational comparison. Comp. Educ,2004.17. Andrew Allott. IB Diploma:Standard and Higher Leve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18. Angela W. Little. The Diploma Disease twenty years on:introduc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2007.19. A
47、nthony Somerset. Treating the Diploma Disease in Kenya:a modest counter proposal.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2007.20. Schulz. An investmentin human capital. Social Sciences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2008.致 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X老师。我的导师对我的论文写作给予了悉心指导,他在百忙之中不忘关心我的写作进程,并给我提供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从整个论文的开始到顺利完成
48、,刘老师给予我许多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祝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同时还要感谢帮助我的同学们,祝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蒸蒸日上。- 34 -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