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流管理学知识.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56206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4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学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物流管理学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物流管理学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物流管理学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物流管理学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1页 共31页物流: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蓄、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国家经贸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建议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商流:是物资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

2、有权的转移运动。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信息流:流通领域的信息流又称流通信息流。流通信息,是指伴随流通活动而产生并且为流通活动服务的信息,包括由文字、语言、图表、信号等表示的各种文件、票据和情报资料等。流通信息流,是指流通信息的产生、加工、储存和传递等。 物流和商流之间的联系 1、它们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 2、它们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 物流和商流之间的区别 1、流动的实体不同 2、功能不同 3、发生的先后和路径互不相同 现今在全球学术界、企业界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三

3、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异名同质观,统合观,战略观。 n 持异名同质观的人士认为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是同一本质,不同的名称而已。物流管理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概念。 它从二战时的军事物流引伸到战后的企业内部物流,90年代再演化到跨企业的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为了最大满足客户需求,而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源点到最终消费点有效的,高效的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在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过程中,对从终端用户到原始供应商之间关键商业流程进行集成,从而为客户和其它所有流程参与者增值。从理论上来说,这两个概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北美各界虽然基本统一了对物流管理与供应链

4、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份),但是欧洲却坚持使用“物流管理”来表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n 持统合观的人士认为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物流与营销,运作,采购,战略策划,信息技术,销售一起组成了供应链。物流管理从来都是一个供应链导向的概念,是对从起源点到消费点的整个流程的管理。 但在实际运作中,物流部的职能大多只是负责企业下游的运输与配送,远没有达到其理论所涵盖的范围。面对这种大概念,小职能现象,有的人取其概念而将物流职能扩大化,有的则取其职能而将物流概念缩小化。统合观的人士因此采用了供应链管理的新概念来实施新的管理理念,以区别于传统的物流职能。n 持战略观的人士认为,供应链管

5、理并不是物流,营销,运作,采购的统合,而是这些领域的战略成分的整合。比如说在采购部,一个长期采购合同的谈判是战略决策,而发出采购订单是战术行为。 供应链管理总监会参与合同的谈判,但不会参与采购订单的生成与发送。 同样,在物流部,选择一个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战略决策,而仓库中拣选商品与包装则是战术行为。 对战略派人士来说,供应链管理是协调企业之间的跨职能的决策。 利润源泉第一利润源泉: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第二利润源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收入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扩大化出现流通规模扩大化的原因是因为随着社会生产中商品率的上升,市场的扩大,消费水平的提高,竞争的加剧

6、,进入流通领域的货物流量越来越大。 (二)一体化一方面形成流通与生产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流通加工这一新兴行业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则是生产过程渗透到流通过程中的一种典型的经济形式 。(三)社会化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社会流通化,而流通社会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流通社会化又提高了自身的流通效率,从而适应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四)系统化从宏观角度看,系统科学的应用,在流通部门要比生产部门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和更为广阔的领域。物流过程的系统化管理,其基本标志就是打破了传统物流分散进行的状况,而对整个物流过程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进行合理组织和有效经营。 (五)现代化1、自动化信息处

7、理系统带来了流通管理技术的革命。2、自动销售机的应用和普及是销售革命的首要标志。3、集装箱带来了包装和运输技术的革命。4、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是“物流革命的宠儿”。 (六)合理化1、物流设施合理化。2、商品流向合理化。3、包装规格化、系列化。4、运输网络化。5、物流机构和环节合理化。 这里我们选择一个分制的评定标准,承运人绩效的评定范围从绩效好,绩效一般,绩效差。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范围为高度重要,般重要,低度重要。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出该表中的承运人的总等级分为26。按此方法,承运人的总等级分最低的应是最佳承运人。(1)冷冻车(可控制在一180C)(2)冷藏车(可控制在一5)(3)恒温车(可控制

8、在150C)(4)常温车(即一般温度)。起讫点不同的单一问题 对分离的、单个始发点和终点的网络运输路线选择问题,最简单和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线法。初始,除始发点外,所有节点都被认为是未解的,即均未确定是否在选定的运输路线上。始发点作为已解的点,计算从原点开始。 一般的计算方法是: (1)第n次迭代的目标。寻求第n次最近始发点的节点,重复n1,2,直到最近的节点是终点为止。 (2)第n次迭代的输入值。(n1)个最近始发点的节点是由以前的迭代根据离始发点最短路线和距离计算而得的。 (3)第n个最近节点的侯选点。每个已解的节点由线路分支通向一个或多个尚未解的节点,这些未解的节点中有一个以最短路线分支连

9、接的是候选点。 (4)第n个最近的节点的计算。将每个已解节点及其候选点之间的距离和从始发点到该已解节点之间的距离加起来,总距离最短的候选点即是第n个最近的节点。也就是始发点到达该点最短距离的路径。 以下面的实例可以具体说明最短运输路线是怎样计算的。 例1 图31所示的是一张公路运输网示意图,其中A是始发点,J是终点,B,C,D,E,C,H,I是网络中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以线路连接,线路上标明了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以运行时间(分)表示。要求确定一条从原点A到终点J的最短的运输路线。 我们首先列出一张如表格33所示的表格。第一个已解的节点就是起点或点A。与A点直接连接的解的节点有B、C和D点。第

10、一步,我们可以看到B点是距A点最近的节点,记为AB。由于B点是唯一选择,所以它成为已解的节点。随后,找出距A点和B点最近的未解的节点。只要列出距各个已解的节点最近的连接点,我们有A-C,BC。记为第二步。注意从起点通过已解的节点到某一节点所需的时间应该等于到达这个已解节点的最短时间加上已解节点与未解节点之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A点经过B点到达C的距离为AB+BC90+66156分,而从A直达C的时间为138分。现在C也成了已解的节点。 第三次迭代要找到与各已解节点直接连接的最近的未解节点。如表33所示,有三个候选点,从起点到这三个候选点D、E、F所需的时间,相应为348、174、228分,其中

11、连接BE的时间最短,为174分,因此正点就是第三次迭代的结果。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到达终点J,即第八步。最小的路线时间是384分,连线在表33上以星(并)符号标出者,最优路线为A-B-E-I-J。 在节点很多时用手工计算比较繁杂,如果把网络的节点和连线的有关数据存入数据库中,绝对的最短距离路径并不说明穿越网络的最短时间,因为该方法没有考虑各条路线的运行质量。 因此,对运行时间和距离都设定权数就可以得出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路线。 多起讫点问题 如果有多个货源地可以服务于多个目的地时,那么,要指定为各目的地服务的供货地,同时要找到供货地、目的地之间的最佳路径。该问题经常发生在多个供应商、工厂或仓库服务于

12、多个客户的情况下。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运用线性规划方法计算,即运输方法问题求解。物流管理人员经常遇到的一个路线选择问题是始发点就是终点的路线选择。这类问题通常在运输工具是同一部门所有的情况下发生。始发点和终点相合的路线选择问题通常被称为“旅行推销员”问题,对这类问题应用经验探试法比较有效。 经验告诉我们,当运行路线不发生交叉时,经过各停留点的次序是合理的,同时,如有可能应尽量使运行路线形成泪滴状。图32所示是通过各点的运行路线示意图,其中图32(a)是不合理的运行路线,图32(b)是合理的运行路线。根据上述“运行路线不发生交叉”“运行路线形成泪滴状”两点原则。物流运输的优化模型(详见教材P53)

13、为了制定在产销平衡条件下的运量规划方案,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 现在确定一个最合理的产销地联系方案,xij 各值满足上述各约束条件,同时使总的运费或运输吨公里最小。 对于运输问题,一般采用单纯形法求解。 例2 有三个起运站,四个目的地,起运站供应量分别为50、50、75,而目的地的需求量分别为40、55、60、20,各起运站到目的地的单位运费分别为: C113,C121,C134,C145,C217,C223, C238,C246,C312,C323,C339,C342 解:运输问题可表述为: minf(x) X11+X12+4X13+5X14+7X21+3X22+8X23 +6X24+2X31

14、+3X32+9X33+2X24 总运费为: f(x) 504+403+108+402+153+202565图表分析法是在分区产销平衡所确定的供销区域内,应用交通路线示意图和商品产销平衡表找出产销之间经济合理的商品运输路线。 例3有一种商品从A地运出40吨,从B地运出70吨,从C地运出30吨,从D地运出60吨,供给a、b、c三地的数量分别为70吨、80吨、50吨,应用图表分析法选择该商品的合理运输路线。图上作业法就是利用商品产地和销地的地理分布和交通路线示意图,采用科学的规划方法,制定商品合理运输方案,以求得商品运输最小吨公里的方法。图上作业法适用于交通路线为线状、圈状,而且对产销地点的数量没有

15、严格限制的情况。图上作业法的原则可以归纳为:流向划右方,对流不应当;里圈、外圈分别算,要求不过半圈长;如若超过半圈长,应甩运量最小段;反复求算最优方案。例4 设产地甲、乙、丙、丁,产量分别为70吨、40吨、90吨、50吨;销地A、B、C、D、E,需求分别为30吨、70吨、50吨、60吨、40吨,试求合理运输方案。 解: 第一步 编制商品产销平衡表例5调运线路成圈状例。设有某商品发运点A、B、C、D等四处,接收点a、b、c、d位于圈状,其距离及供需量如表所示,试求最优运输路线。解:具体作业步骤如下: A首先假定里程最长的一段没有货流通过,使圈状线路变成非圈线状,其B 应甩去。 B进行合理运输,即

16、从B运150吨到a,再从a运20吨到A,A运100吨到d。另一方面,从D运10吨到d。此外,从D运90吨到e,C地运70吨到e,同时运100吨到b地。C根据图中虚线简示将内外圈货流里程汇总检查是否超过全圈长的一半一般来说,利用图上作业法寻求商品最优运输方案,可以按运输吨公里最小原则,也可以从运送时间最短或运费最省等角度来分别计算,只要商品在图上没有对流,内外圈长都不大于半圈长,该运输方案就是最优运输方案。表上作业法 (详见教材P60) 表上作业法在寻求运输网络系统的优化方案时有两种方法,即: 1最小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就是直接以商品运输费用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来求得最优运输方案。一般是利用单位运价表

17、和产销平衡表等表格,运用霍撒克法则进行表上作业,通过编制初始运输方案及其制定、调整,求出运费最省的优化方案。 例6 编制被运输商品的产销平衡表和单位运输价格表如下,试用最小费用法求出运输的最优方案。 (1)用最小元素法安排初始方案 所谓最小元素法,就是运费最小的元素尽可能地优先供应。我们把单位运价列为Cij(i1,2,m, j1,2,n),其中i为产地数,j为销售地的数目。在一般情况下,初始方案在产销平衡表方格中填上数字的格子数目是产地数+销地数-1。但在按最小元素法做初始运输方案时,有时会遇到不需要或不能供给的情况,就在本应填数的表格内加“0”,仍然计数。(2)用矩阵对角法进行初步调整 用任

18、意两个成矩形对角的有运量的运价之和跟该矩形另外两个对角的运价之和相比较,如果前者小于后者,不需调整;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作反向调整。 这样,原始方案变为(3)用霍撒克方法检验(本部分省略) (4)比较初始方案与最优方案的运费 初始方案运费为: 250+350+130+2400+2200 +5250+4250+83006400元 而最优方案费为: 350+350+1300+2150+2450 +5250+4300+72506000元 优化后的运输方案可以节省运费: 6400 - 6000400元左上角法(详见教材P64) 除了最小费用法外,左上角法也是求得运输初始方案的一种途径,并通过霍撤克法则最

19、终得出最优运输方案。具体做法是: 例7现有三个生产地A、B、C供应某种商品;有四个销售地1、2、3、4,各自供应量和需求量如表所示,试用左上角法求出最优运输方案。解:第一步 以运输表左上角的格子作为开端。 第二步 对这一格子可用的供应量与需求量作比较,安排两个值中较小的一个作为运量,然后,把这个数字圈起来。这一格可用的供应量(或需求量)减去安排的运量就是剩余的供应量(或需求量)。上表中有50个单位的供应量和30个单位的需求量。因此,可以安排30单位的运量到A1格。 第三步 如果安排运量的格子正好是在运输表的最右下角,就停止安排。这时,初始方案已找到。如果这一格不在最右下角,就进入到第四步。 第

20、四步 根据以下规划,移到下一格: a如果已安排的这一格行和列比较,供应量超过需求量,下一格移到同一行相邻的格子。 b如果需求量超过供应量,下一格移到同一列相邻的格子。 c如果需求量等于供应量,下一格是对角线上相邻的格子。 d回到第二步。 根据左上角法求出运输初始方案后,为了进一步算出最优方案,仍需要运用霍撒克法则进行优化,检验方法同我们在最小费用法中所阐述的方法一致,在此不再赘言。 供求不均衡运输模型 下面通过定量分析介绍供求不均衡时的修正和求解。 1供求均衡运输模型 在使用运输表求运输模型解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供求均衡,即:2不均衡运输之一:供过于求 将例7中的供应量作适当修正,使之成为供过

21、于求的问题。假定需求量不变,供应量修正如下:从上表中可见,供过于求25个单位。为了建立运输表,设一个虚销地点5,表示接收超过的供应量,并规定从任何一个发货点到这个虚销地点的单位运费为零。利用左上角法求得初始方案如下表所示。然后作改进,得最优方案。在这个优化方案中,C5格安排运量25,因为销地5是虚设的,并不存在真正的运输。所以,实际方案是产地C的总运量为45单位,还有25单位的商品仍然保留在原地。 3不均衡运输之二:供不应求 将例7中的需求量作适当修正,可以转化成一个供不应求的问题。假定供应量不变,需求量修正如表所示从上表中可见,供低于求25个单位。为了建立运输表,设一个虚发货点D,表示需求超过的供应量,并规定由D运往任何销地的单位运费为零。利用左上角法求得初始方案如表所示,然后作改进,得优化方案。在这个优化方案中,C5格安排运量25,因为销地5是虚设的,并不存在真正的运输。所以,实际方案是产地C的总运量为45单位,还有25单位的商品仍然保留在原地。 3不均衡运输之二:供不应求 将例7中的需求量作适当修正,可以转化成一个供不应求的问题。假定供应量不变,需求量修正如表所示:从上表中可见,供低于求25个单位。为了建立运输表,设一个虚发货点D,表示需求超过的供应量,并规定由D运往任何销地的单位运费为零。利用左上角法求得初始方案如表所示,然后作改进,得优化方案第 31 页 共 3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