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范文.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561239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 2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 目录 1.0 概 述 3 2.0 系 统 运 行 条 件 4 2.1系统参数: 4 2.2水质分析如下: 4 2.3水质特点 5 3.0系统冷却水问题预测 5 3.2不锈钢的点腐蚀: 5 3.3、生物粘泥 6 4.0水处理药剂选择 6 4.1阻垢缓蚀剂ML-D-06特点: 6 4.2阻垢缓蚀剂的认证试验——阻碳酸钙垢试验 6 4.3阻垢缓蚀剂的认证试验——旋转挂片缓蚀试验 7 4.5 试验结论 8 5.0水处理方案 8 5.1、冷却水处理工艺 8 5.2、日常水处理方案 10 6.0循环水操作管理 10 6.1 水质控制目标值 10 6.2正常运行加药管理 11 7.0监测方法 13 1、化学分析 13 2、挂片腐蚀试验 13 3、微生物监测 13 8.0 技术服务 13 1、技术服务准则 13 2、清洗预膜的技术服务 13 3、日常技术服务承诺 14 9.0 药剂用量估算 14 1.0 概 述 现代化大型电厂的运行经验表明,水系统是电力企业的血脉,是连续、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冷却水系统的良好运行,对于减少检修频度及费用,延长设备寿命,稳定/提高生产的质量产量,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电厂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在长期运行中一般有三大问题: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粘泥。对于发电厂而言,凝汽器换热管上的结垢、粘泥,极易导致换热效果的下降,具体表现在真空度下降、端差上升,从而降低发电量,增加能耗;腐蚀主要表现为不锈钢、黄铜的点蚀穿孔等。 为了确保装置正常运行及节约用水,在循环水中投加阻垢缓蚀剂、杀菌灭藻剂等化学药品,来控制冷却水对设备的腐蚀、结垢及粘泥等故障,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比较经济的方法。 本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吸收了同类企业水处理的经验,认真分析贵公司的水质特点、工艺特点,以及以往运行中出现的水质障碍,本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的宗旨,提出以下运行方案。 2.0 系 统 运 行 条 件 2.1系统参数: 项 目 单 位 数据 循环水量Rc m3/h 1335(最大量) 保有水量Hc m3 800(估算) 蒸发水量E m3/h 12 风吹损失W m3/h ~0.1 进出塔水温差 ℃ 6~10 补充水量M m3/h ~ 15 排水量B m3/h ~ 3 浓缩倍数N 3.0 ~ 4.0 换热设备 不锈钢、黄铜、20#碳钢 备注 技术参数由贵公司提供,如有出入望通知我公司及时改进方案 2.2水质分析如下: 表:水质分析 项 目 单 位 补充水(自来水) PH 7.24 浊 度 NTU or mg/l 0.45 电导率 μs/cm 59.9 总硬度 mg/L 20.61 Ca2+ mg/l 15.85 Mg2+ mg/l 4.76 总碱度 mg/l 12.27 酚酞碱度 mg/l 0.00 总铁 mg/l 0.061 CL- mg/l 1.72 总磷 mg/l / (此水为自来水,作为方案设计参考,运行以实际河水絮凝为主。) 2. 3水质特点 l 补充水为低硬低碱水质,补入冷却水系统,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碱度、PH会随之上升,结垢性增加,主要为结碳酸钙垢。 l 从水质分析判断:硅酸镁的浓度积Isp=(1.8~2.4) ×103≯15000,因此浓缩倍数5.0±0.5时没有硅酸镁结垢的倾向。 l 循环水浓缩倍数≥3.0,自然PH上升,最高可达到8.8以上,呈现出结垢倾向;PH大于9.2,有超出缓蚀阻垢剂的承受能力的状况。 l 循环水的全面腐蚀性轻微,但循环水溶解氧充分、含有腐蚀性CL-,对TP304、316L不锈钢均存在点腐蚀的隐患,严重时可导致穿孔泄漏。 l 循环水温度适中,日照充分,细菌藻类容易繁殖,会产生粘附性很强的菌藻粘泥,附着形成软垢、分散形成浑浊物。 根据循环水水质,连续投加缓蚀阻垢剂,以阻碳酸钙垢为主、兼顾局部点腐蚀,控制循环水PH≯9.0,能够达到有效的阻垢、缓蚀、稳定水质的效果。 3.0系统冷却水问题预测 3.1换热器结垢 冷却水在浓缩倍数3.0~4.0运行时,开始结垢的趋势。水中Ca2+、Mg2+、HCO3—等浓缩,产生CaCO3、Mg CO3垢等,特别在换热器器出口高温端以及波纹管低凹部位;水中悬浮物、粘泥等也易在低凹低流速处沉积,造成不良结果: a. 降低热传递效率,影响真空度和端差 b. 减少冷却水流量,泵压上升,增加能耗 3.2不锈钢的点腐蚀: Cl-属于强腐蚀性离子,会破坏金属表面钝化膜,穿过膜孔而产生点蚀。在点蚀孔中,Cl-能够富集,而腐蚀产生的氯化物又能水解产生HCl,从而使腐蚀小孔中溶液不断酸化,产生独特的自催化酸化作用,加速点蚀的速度。 脱锌、点蚀均可造成不锈钢的穿孔泄漏,导致冷却水泄漏到凝结水中,恶化水质,使发电机组降低出力甚至停机。 3.3、生物粘泥 冷却水系统中细菌、真菌及藻类极易生长繁殖,其分泌物粘合悬浮物形成粘泥,粘附管壁、填料、池壁之上,引起故障: a. 堵塞凝汽器,降低热交换效率,降低冷却塔效率 b. 促进腐蚀,且产生粘泥下腐蚀 粘泥附着在凝汽器管壁,因高温脱水也能转化成泥垢。在高温季节,菌藻的迅速繁殖经常会造成粘泥的爆发,在短时间内大量堆积而严重影响换热效果。 4.0水处理药剂选择 针对水质分析、运行工艺、问题预测,电厂阻垢缓蚀剂ML-D-06在此类中硬碱碱补水、高浓缩倍数的循环冷却水中能够适用。 4.1阻垢缓蚀剂ML-D-06特点: ① ML-D-06含有阻垢剂、分散剂、特效缓蚀剂等多元成分,采用最新型的大分子无磷环保阻垢剂、分散剂替代传统有机膦,并保持了优异的阻垢分散效果。 ② ML-D-06可与结垢性Ca2+、Mg2+形成可溶性螯合物,增大了离子的饱和溶解度,达到防止结垢的目的。适合浓缩倍数5.0~6.0倍的设计要求。 ③ ML-D-06阻碍微垢晶格成形,扭曲晶体成长,使微晶不会堆积成垢;并可使旧垢疏松,逐渐脱落旧垢。 ④ ML-D-06中的特效缓蚀剂与阻垢剂的缓蚀作用产生协同效应,成膜补膜加快,从而保证膜的致密稳定,有效控制不锈钢的的点蚀。 ⑤ ML-D-06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与本公司ML-621有很好的兼容性。 ⑥ ML-D-06属于低磷产品,对环境友好,不造成二次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4.2阻垢缓蚀剂的认证试验——阻碳酸钙垢试验 根据浓缩倍数4.0~5.0的分析,循环水主要为碳酸钙结垢,据此进行静态阻碳酸钙垢试验。 a. 试验方法: 中石化《冷却水分析和试验方法》“碳酸钙沉积法”(401) b. 试验水质: 模拟冷却水浓缩4.0~5.0的循环水水质,调节PH=9.0 c. 试验条件: 温度:80℃,时间:10小时 d. 试验数据: 药剂 投加剂量(mg/L) 阻垢率% 浓缩倍数 阻垢缓蚀剂ML-D-06 15 94.22 3.0 25 99.37 35 99.50 ML-D-06 15 93.32 4.0 25 98.73 35 99.10 ML-D-06 15 90.97 5.0 25 97.02 35 98.15 上述试验表明: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控制ML-D-06缓蚀阻垢剂的投加量在30mg/L以上,能够使阻垢率达到98%以上。 4.3阻垢缓蚀剂的认证试验——旋转挂片缓蚀试验 针对出现腐蚀的问题,经过挂片试验来测定药剂的缓蚀性能,主要针对不锈钢、黄铜的缓蚀。 a. 试验方法: 中石化《冷却水分析和试验方法》“旋转挂片失重法”(404) b. 试验水质: 模拟浓缩倍数4.0倍的试验水质。 c. 试验条件: 温度:60±1℃ ;转速:75转/分 ;时间:72小时 试片:Ⅱ型标准试片,材质为不锈钢和黄铜 药剂 投加量 mg/L 材质 腐蚀失重g 腐蚀率 mm/a 试片现象 ML-D-06 15 不锈钢 0.0001 0.0008 挂片光洁 黄铜 0.0002 0.0013 挂片光洁 25 不锈钢 0.0001 0.0008 挂片光洁 黄铜 0.0003 0.0021 挂片光洁 35 不锈钢 0.0001 0.0008 挂片光洁 黄铜 0.0002 0.0013 挂片光洁 ML-D-06缓蚀阻垢剂投加量25-35mg/L,试验数据均可达到GB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腐蚀率标准. 4.5 试验结论 由阻垢试验数据能够看出,循环冷却水系统投加阻垢缓蚀剂ML-D-06,投加剂量在35mg/L以上,可适应浓缩倍数3.0-5.0,阻垢率达到98%以上,完全能达到阻垢的目的;同时,挂片腐蚀率都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很好级的要求:不锈钢、铜及其合金腐蚀率≤0.005 mm/a; 5.0水处理方案 根据水质倾向、材质、工艺,结合药剂性能,确定以下水处理设计方案: 5.1、冷却水处理工艺 (1)系统清洗预膜(建议) 按照GB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要求,对于新建装置或运行超过一年,停车超过48小时的循环水系统必须进行化学清洗,将系统设备及管线清洗洁净,形成活化状态,并在洁净活化的金属表面形成缓蚀保护膜。 据此需开展系统开车前的清洗、预膜工作。 (2)稳定浓缩倍数N: 浓缩倍数控制3.0~4.0,循环率≥96%,节约补水、减少排污。 (3)控制合理的PH值: 循环水PH控制8.3~9.1,大于9.1必要时可加酸调节。 (4)结垢和腐蚀控制: 连续投加阻垢缓蚀剂ML-D-06,其中的阻垢剂、分散剂可螯合Ca2+、Mg2+等金属离子,从而持久防止产生碳酸钙、磷酸钙、硅垢等水垢。 ML-D-06中含有的碳钢、不锈钢缓蚀剂成分、铜缓蚀剂能迅速在换热管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层,从而起到防腐蚀效果。 ML-D-06H中主要针对不锈钢缓蚀剂成分、特效铜缓蚀剂,能迅速在换热管表面形成纳米级保护膜层,从而起到防腐蚀效果。 (5) 菌藻粘泥控制: A、氧化性杀菌:定期投加杀菌灭藻剂ML-621,可有效杀灭细菌、藻类; 1. ML-621含有机溴、有机氯,具有高效、快速、持久(作用时间长)的特点,而传统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作为氧化性杀菌剂无法达到持续杀菌效果; 2. 对藻类、各类细菌均有很好的杀生作用,杀灭速度快。 3. 对顽固性的蓝藻、绿藻、硅藻、青苔的杀灭有特别明显的效果。而传统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作为氧化性杀菌剂对于顽固菌藻细菌、粘泥等杀生作用不明想; 4. 固体粉状产品,在水中能迅速溶解,使用简单、方便、安全。 5. 药剂复合有机类配方,药剂有效含量高,盐分残留非常低,而传统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作为氧化性杀菌剂药剂含量偏低,一般次氯酸钠有效含量为10%-14%左右,盐分高达90%左右,对系统影响非常大; B、非氧化性杀菌:定期投加杀菌剂ML-630,可强化抑菌、控制粘泥,并防止细菌的抗药性; C、粘泥剥离:根据粘泥状况选择投加粘泥剥离剂ML-624,分散剥离生物粘泥、洁净冷却水系统。 5.2、日常水处理方案 项目 药 剂 投加剂量 投加方式 阻垢缓蚀 阻垢缓蚀剂 ML-D-06 浓缩倍数≤2.0: 投加剂量35~45 mg/L 浓缩倍数3.0~4.0: 投加剂量30~40 mg/L 浓缩倍数4.0~5.0: 投加剂量35~40 mg/L 按补充水量计, 用计量泵连续投加 杀菌灭藻 杀菌灭藻剂ML-621 50 mg/L 2次/周,冲击式投加 杀菌抑菌剂ML-630 100 mg/L 1~2次/月,冲击式投加 粘泥控制 粘泥剥离剂 ML-624 200 mg/L 1~2次/月,视粘泥量投加 注:每年我司将针对杀菌工艺进行调整,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 6.0循环水操作管理 正常运行时的冷却水化学处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Ø 循环冷却水及工业水的水质管理:控制在规定的水质管理目标值内。 Ø 药剂管理:使循环冷却水维持规定的药剂浓度及投加频率。 Ø 效果的评价:经过评价确认水处理效果是否在允许的腐蚀及结垢范围内。 6.1 水质控制目标值 项目 单位 目标值 操作方法 浊度 mg/L ≤ 20 超标换水、过滤 PH 8.3~9.0 超标换水 电导率 μs/cm ≤3000 超标换水 总硬度 mg/L ≤750 超标换水 钙硬 mg /L 200~550 超标换水 碱度 mg /L ≤400 超标换水 Cl- mg/L ≤700 超标换水 Fe2+(增加值) mg/L <1.0 参考指标 总磷 mg/L 5.0-8.0 补加药剂参考 不锈钢腐蚀率 mm/a ≤0.005 污垢热阻值 m2.k/w 1.72×10-4-3.44×10-4 异养菌数 个/m ≤1×105 粘泥量 ml/m3 ≤3 6.2正常运行加药管理 1、浓缩倍数的管理 控制系统浓缩倍数:浓缩倍数N=循环水K+/补充水K+ ≈循环水/补充水电导率 日常采用连续排污控制N;当N低于目标值,减少排污继续浓缩;当N高于目标值,加大排污至N达标。 2、阻垢缓蚀剂ML-D-06的投加: (1)ML-D-06的首次基础投加量:100ppm,按保有水量计; ML-D-06H的首次基础投加量:20ppm,按保有水量计 (2)ML-D-06/ML-D-06H每天加药量的参考: GD06 = 投加剂量35-40(mg/L)´补充水量(t/h)×24h/天 GD06H = 投加剂量5-8(mg/L)´补充水量(t/h)×24h/天 投加方式:ML-D-06原液加到溶药桶内,直接用计量泵投加;或者加工业水稀释,调节计量泵的开度来保持每天的加药量。 ML-D-06H能够选择人工冲击性投加(由于量较少); 加缓蚀阻垢剂系统流程: 缓蚀阻垢剂计量箱 缓蚀阻垢剂计量泵 循环泵进水/冷水池 (3)有效含量的控制: 用循环水中的总磷≥5.0ppm作为控制指标。低于指标,药剂作用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3、氧化性杀菌剂ML-621的投加 (1)ML-621每次加药量的确定: G3( kg/天)= 投加剂量(mg/L)×保有水量(t)/1000 ≈50kg/次 (2)投加方式:将原液加到溶药桶内,插入吸药软管,开启加药泵,冲击式投加,也可人工冲击投加。 投加频率:夏季、秋季(5月~10月)每周1~2次,春季、冬季(11月~4月)每周1次。 5、非氧化性杀菌剂ML-630的加药管理 (1)ML-630每次加药量的确定: G3( kg/天)= 投加剂量(mg/L)×保有水量(t)/1000 ≈120kg/次 (2)投加方式:将原液加到溶药桶内,插入吸药软管,开启加药泵,冲击式投加。也可人工冲击投加,投加频率为每月2次。 6、粘泥剥离剂ML-624的加药管理 (1)ML-624每次加药量的确定: G4( kg/天)= 投加剂量(mg/L)×保有水量(t)/1000 ≈160kg/次 (2) 投加方式:人工冲击式投加。投加频率为每月1~2次。 投加24小时内,系统不排污,如有大量泡沫产生可投加消泡剂ML-710消泡;投加24小时后,水质如出现明显浑浊现象,建议进行大排大补进行水质置换,此水质COD一般会超标,排放前需注意环保处理。 7.0监测方法 水质分析是保证水处理取得良好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应严格按照水质管理目标操作,使其指标合格率达90%以上。循环冷却水水量大、流程长,药剂停留时间较长,致使发生问题在短期时间内表现不明显,建立必要的监测手段,就能够提示问题所在,以便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1、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提供一个监测腐蚀结垢的间接方法,经过测定水中总铁的含量,找出规律性的变化,同时结合其它监测手段,能够了解整个系统腐蚀情况。 在系统中,PH、总碱度受补水、环境的影响,波动较大,会增加循环水的腐蚀力度,因此控制循环pH、总碱度的大小,是腐蚀控制的关键之一。 结垢的监测,能够经过成垢离子的化学分析,经过测定水冷设备进出口循环水中Ca2+浓度的变化,来推测系统结垢趋势。 2、挂片腐蚀试验 挂片腐蚀试验是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监测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试验用挂片,可采用I型50×25×2mm或II型72.4×11.5×2mm,并符合HG5—1526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条件。 腐蚀试验用挂片应按放在专用挂片架上,或放置在冷却水回水管线上。 3、微生物监测 微生物分泌产生的粘液与水中各种悬浮杂质,粘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粘断绝,是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中三大危害之一。为了控制系统中粘泥,防止形成污垢及垢下腐蚀,要定期进行杀菌灭藻及生物粘泥剥离处理。处理效果好坏,主要经过测定水中生物粘泥量及异氧菌总数来判别。 8.0 技术服务 1、技术服务准则 本公司有一支现场经验丰富、熟悉药剂、了解行业工艺特点的技术队伍,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公司遵循“以真诚求信任,以质量保效果,以服务见水平”的准则,尽心尽力开展好水处理任务。 2、清洗预膜的技术服务 Ø 现场派驻技术服务工程师,现场24小时清洗预膜跟踪服务。 Ø 清洗预膜过程中的指导工作由本公司安排人员承担。 Ø 对清洗预膜效果进行技术测定,书面总结给汇报贵公司。 3、日常技术服务承诺 Ø 建立完善、方便的水处理加药控制体系。 Ø 根据不同季节的水质条件进行适当的药剂配方调整。 Ø 及时、按时发送质量合格的药剂,提供质保书、化验单。 Ø 根据贵公司需要进行水处理应用技术培训。 Ø 定期/不定期进行现场水质取样分析,提供水质报告。 Ø 每3月进行一次不锈钢挂片监测试验。 Ø 及时提供技术服务报告,作运行评估,提出相关建议。 Ø 停机检修期间,将帮助及时检查设备,根据现场情况改进及调整方案,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本公司提供及时、快速的现场问题处理措施,解决任何可能需要的技术问题、服务。若运行中出现实际问题,保证及时到达现场、及时调整,并24小时跟踪服务,协调处理。 9.0 药剂用量估算 年运行8000小时,浓缩倍数4-5倍正常工况运行情况下药剂用量估算; 药剂名称 型号 投加量ppm 年用量t 备注 阻垢缓蚀剂 ML-D-06 35-40 5.5 缓蚀剂 ML-D-06H 5-8 0.96 氧化性杀菌剂 ML-621 50 2.4 非氧化性杀菌剂 ML-630 150 1.5 粘泥剥离剂 ML-624 200 0.9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