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精品资料建筑精品网原稿ok(删除公文)建筑精品网5未上传百度 制冷工艺流程: 原理: 主要由压缩机、 冷凝器、 储氨器、 油分离器、 节流阀、 氨液分离器、 蒸发器、 紧急泄氨器、 集油器、 各种阀门、 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 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阀和蒸发器( 冷库排管) 是四个最基本部件。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 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 发生状态变化, 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其工作过程是: 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 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 被压缩机吸入, 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
2、冷凝为高压氨液, 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氨液, 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 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 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 压缩、 冷凝、 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 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制冷剂需要经过上述四大件外, 还经过许多辅助设备, 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以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为例, 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氨必须依次经过低级氨压机、 一级油分离器、 中间冷却器、 高级氨压机、 二级油分离器、 冷凝器、 储氨器、 节流阀、 氨液分离器、 调节站、 蒸发器、 再回到低级氨压缩机, 这样才完成一次循环, 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
3、。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热能又经过氨的作用进行冷热交换, 完成制冷的过程。制冷系统及设备的运转操作管理一、 制冷压缩机开机前的准备首先查看车间记录, 了解上次停机的原因和时间, 如因故障停机, 必须修复后才能使用。其次检查和了解所需降温冷间的温度和热负荷, 确定对应该系统的开机及台数, 然后进行如下的检查工作。1、 检查压缩机螺杆压缩机 检查压缩机的各个部分: 转子应转动灵活, 无障碍物; 油位高度应达到油面线即油镜中间位置偏上; 水冷却系统检查螺杆机组中油冷却器和冷凝器的水路是否畅通, 液体工质冷却系统检查油冷却器冷却系统是否畅通; 排气阀应开
4、启, 滑阀应处在0%的位置, 以便无载启动。并观察高、 低压情况, 如压力不平衡, 则开启旁通阀, 使压力平衡, 然后再关阀门。2 检查高、 低压系统的有关阀门 2.1在高压系统中, 油分离器、 冷凝器、 高压贮液器、 辅助贮液器的进、 出液( 气) 阀, 安全阀前的截止阀, 均压阀, 压力表阀, 液面指示计的截止阀均应开启, 而压缩机的排气阀, 调节站的供液阀、 热气冲霜阀、 放油阀和放空气阀等应关闭。2.2在低压系统中, 压缩机的吸气阀, 各设备的放油阀、 加压阀、 冲霜阀、 排液阀应关闭; 压力表法、 安全阀前的截止阀, 氨( 氟) 泵上的进、 出液阀、 抽气阀、 自动旁通阀, 压差继电
5、器接头上的阀门和有关的过桥阀都应开启; 气液分离器和低压循环贮液器的供液阀、 分调节站至蒸发器的供液阀, 以及由蒸发器经气液分离器、 低压循环贮液器至压缩机的进、 出气阀都应根据制冷工艺的要求进行调整。2.3所有指示和控制仪表的阀门都应开启, 使其投入使用状态。3 检查高、 低压贮液器的液面高压贮液器的贮液量应不超过70%, 不低于30%, 辅助贮液器的液面应在溢流口位置; 低压贮液器和排液桶一般不应存液, 若存液超过30%应及早排液; 低压循环贮液器或气液分离器的液面应保持在控制液位上, 在控制失灵或无液位控制时, 液面应控制在最高不超过60%, 最低不低于20%; 若液位过高, 应先排液再
6、开机。4、 其它检查水泵、 盐水泵和风机的运转部位有无障碍物, 电机及各电气设备是否完好, 电压是否正常; 对所有用电的指示和控制仪表送电, 观察仪表的指示等是否正常, 若有问题应及时检修。确认以上所有各项都合格后, 启动水泵( 或风机) , 向冷凝器、 压缩机水套和油冷却器供水、 液( 或送风) 。二、 制冷设备的运转调节1、 系统工况参数的调节1.1蒸发温度的调节蒸发温度一般由蒸发压力查表得出, 蒸发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生产工艺的需要及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当被冷却介质为自然对流的空气时传热温差约为1015; 被冷却介质为强制循环的空气时传热温差约为510; 被冷却介质为强制循环的水及盐水时传热温
7、差约为5。蒸发温度要保持适当, 要尽量达到设计的蒸发温度, 以保证制冷系统经济、 合理的运行。正常运转中, 蒸发温度随热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压缩机的增减载。在压缩机的容量和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 若蒸发器传热情况变差, 如霜层或油垢过厚, 供液阀开得过小而供液不足以及蒸发器中存油过多等, 都会影响蒸发温度, 影响换热效率。这种情况下, 应采取相应措施: 融霜、 适当增大供液量, 对蒸发器积油进行清理等。1.2冷凝温度的调节冷凝温度用冷凝压力或排气压力查表得出。水冷冷凝器的冷凝温度较冷却水出口温度高46, 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比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高814, 风冷冷凝器冷凝
8、温度比空气温度高818; 最终冷凝温度不允许超过40。1.3过冷温度的调节过冷温度可从节流阀前液体管上测得。单级制冷循环一般利用冷凝器获得过冷, 一般过冷温度为3, 对双级制冷循环过冷温度一般比中冷器内的温度高35。1.4中间温度的调节中间温度由中间压力查表读出。要根据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和高、 低压容积比确定中间温度。实际使用中采用高低压级压缩机组能量增减载调节中间温度。2 制冷压缩机的调配与转换压缩机的调配应以能够保证制冷工艺的要求和节省用电为原则, 并考虑操作与管理。主要依据如下: 1)应尽量使压缩机的制冷能力与制冷装置的热负荷相适应。2)根据压力比配置压缩机的台数。3)根据不同的蒸发温
9、度单独配置压缩机的台数, 当系统热负荷不大时, 允许与相近蒸发温度系统并联配置。4)压缩机的运转台数应尽可能少。压缩机在运行中如需与已停止降温的冷间相连接时, 必须缓慢开启调节站的回气阀, 密切注意回气温度和压力, 及时调整压缩机的吸气阀, 防止发生湿冲程。三、 压缩机发生湿冲程的操作管理压缩机发生湿冲程是因为液体制冷剂进入气缸所致。液体进入量少时, 气缸外部结霜, 量多时不但结霜, 而且会发生敲缸, 严重时损坏机器。1 单级压缩机湿冲程的操作调整压缩机发生湿冲程时应立即关小压缩机吸气阀, 同时关闭节流阀停止供液。若吸气温度仍继续下降, 应再关小吸气阀, 并启动卸载装置, 待温度回升后, 慢慢
10、开启吸气阀, 逐渐增大负荷, 直到机器恢复正常工作。在处理湿冲程时, 应注意调整油压, 若油压过低时应停机。当发生严重湿冲程时, 应首先停车, 等处理完液体制冷剂时再开车, 同时, 冷却器和水套中的供水量应加大, 以防冻裂。为尽快恢复机器运转, 机体内液体制冷剂可经过放空阀放出。2 双级压缩机湿冲程的操作调整低压级压缩机发生湿冲程往往由于蒸发温度或低压设备操作不当造成, 其处理方法同单级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出现湿冲程往往由于中间冷却器液面过高所致。处理时, 应先关小低压级的吸气阀, 卸载到最小载荷, 再关小中间冷却器的供液阀, 及时关小高压级的吸气阀并卸载。待高压级恢复正常工作后, 再开大低压
11、级的吸气阀, 恢复正常运转, 并向中间冷却器供液。如果高压级结霜严重, 应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转, 并对中冷排液, 其它操作类似单级机。3 预防措施应注意观察吸气温度, 正确调整各容器的液面, 慎重调节吸气阀。发现机器出现湿冲程的迹象如: 吸排气温度下降很快, 机器吸气腔结露, 机体发凉, 运转声音沉重, 阀门起落声音不清晰等, 应及时处理。四、 冷凝器的操作管理首先根据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和冷凝器的冷凝能力, 调整冷凝器的运行台数和冷却水泵或风机的运行台数, 实现经济合理的运行。运行中要检查管路及各有关阀门的开启情况, 其中进水阀、 出水阀、 进气阀、 出液阀、 均压阀、 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和液面指示
12、器的阀门必须全开, 放油阀和放空气阀应关闭。同时应注意: 1)冷凝压力一般不超过1.5MPa; 2)经常检查冷却水的供应情况或风机的风量情况, 保证水量或风量足够, 分配均匀。冷凝器的进出水温差应根据冷凝器种类调整, 蒸发式冷凝器一般控制在814, 立式和淋激式为23, 卧式为46, 冷凝温度较出水温度高35。3)对于氨压缩机应定期采用化学分析法或酚酞试纸检验冷却水是否含氨以确定冷凝器是否漏氨, 一般每月一次,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 对于氨压缩机应根据压缩机耗油量的多少定期进行系统放油, 一般每月一次。并根据冷凝温度、 压力及水温、 空气温度情况分析是否需要放空气。5)根据水质情况, 定期除
13、水垢, 水垢厚度一般不得超过1.5mm, 一般一年清除一次。6)蒸发式冷凝器运行时, 应先开启风机、 然后是循环水泵, 再开启进气阀和出液阀。喷水嘴应畅通, 定期清除水垢。冷凝器停止工作时, 应首先关闭进气阀, 间隔一段时间后, 再切断水泵和风机的电源, 停止供水。冬季应将卧式、 组合式和蒸发式冷凝器中的积水放净, 立式、 淋激式冷凝器的配水槽内的水也应放净。若冷凝器长时间停用, 须将制冷剂排空, 并与其它管路隔开。五、 油分离器的操作管理氨机组一般使用的洗涤式油分离器。在正常运行中, 进、 出气阀和供液阀开启, 放油阀关闭。根据开机时间长短和机器的耗油量及油分离器下部存油情况确定是否放油,
14、一般每周12次。螺杆机组自身带的油分离器不用放油。氟机组一般使用过滤式油分离器。在正常运行中, 进、 出气阀开启, 手动回油阀关闭。自动回油阀周期性打开, 回油时由于内部高压过热蒸气的作用使回油管变热, 不回油时应是冷的。因此回油管油周期性发热说明油分离器自动回油装置工作正常, 否则表示发生故障。发生故障时, 为保证运行正常, 应定期开启手动回油阀进行回油, 而且注意防止大量高压蒸气进入曲轴箱。六、 高压贮液器的操作管理贮液器在运行前, 放油阀和放空气阀应关闭, 压力表阀、 均压阀、 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和液面指示器的阀门必须全开, 运行时, 打开进、 出液阀。如几台贮液器同时使用时, 应开启液体
15、和气体均压阀, 使压力和液面平衡。另外液面应保持在40%60%, 最低不低于30%, 最高不超过70%, 压力不超过1.5MPa。有油或空气应及时放出。贮液器停止使用时, 应关闭进、 出液阀, 贮存液量不应超过70%, 与冷凝器间的均压管不应关闭。长期停机时, 应尽可能将制冷剂抽回贮液器中, 以防止其它设备泄露造成损失。收回制冷剂后, 除压力表阀, 安全阀前截止阀, 液面指示器阀打开外, 其余全部关闭。在中小型氟制冷系统中, 往往冷凝期间做贮液器, 长期停机时, 液体收回至冷凝器中贮存。七、 中间冷却器的操作管理中间冷却器的供液由手动调节阀和液位控制器控制, 液面水平控制在指示器高度的50%左
16、右。高压机吸气温度应比中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高24, 中间压力应调整为最佳中间压力。使用手动调节阀供液时, 应根据指示器的液面高度和高压机的吸气温度来调整供液阀的开启度; 同时根据低压机耗油量按时放油。中间冷却器停止工作时, 中间压力不应超过0.6MPa, 超过时应采取降压或排液措施。八、 低压循环贮液桶的操作管理使用前首先检查放油阀、 排液阀是否关闭, 进、 出气阀, 安全阀前截止阀, 油面指示器阀, 压力表阀是否打开。然后开启调节站或高压贮液器的供液阀, 待液面达到1/3高度时, 开启循环贮液桶的出液阀, 启动氨( 氟) 泵向系统供液。为防止桶内液体被瞬间抽空, 造成氨( 氟) 泵无法正常工
17、作。氨( 氟) 泵出液阀应适当关小, 待经一段时间的运行桶内液面平稳后再将出液阀开启至正常位置。运行时, 液面要保持在容器高度的1/3处, 特别在开始降温、 停止降温和冲霜排液时, 要注意液面高低。若液位超高应关小或关闭供液阀; 采用电磁阀自动供液时, 应调节电磁阀后节流阀的开启度, 使电磁阀工作有间隙时间, 应定期清洗电磁阀前的液体过滤器。同时应经常察看自控系统的指示灯和液位计指示的液位。另外, 应及时放油和注意循环贮液器的隔热性能。对于氟系统, 应有专门措施使循环贮液器中的润滑油回到压缩机中。九、 氨液分离器的操作管理氨液分离器在运行中, 放油阀和手动供液阀应关闭, 压力表阀、 进出气阀、
18、 出液阀都应开启。采用自动供液装置时, 应时刻注意液位, 当其失灵时采用手动供液。在系统开始运行前, 先开启调节站上的回气阀, 当回气压力正常后, 再开启调节站上的供液阀, 使氨液分离器处于工作状态。氨液分离器在正常工作时, 要根据压缩机的运行状况、 蒸发器和液面指示器的指示情况, 调整供液量, 一般液面计的高度在1/3处。并定期放油和注意隔热层有无损坏。十、 排液桶的操作管理排液桶在进液前, 应先检查桶内的液面与压力, 若有液体应先排液, 再打开降压阀, 把桶内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后关闭。打开其它设备的出液阀和排液器的进液阀进行排液工作。桶内液位不应超过70%, 排液完毕后关闭进液阀, 进行放油
19、。油放尽后, 关闭高压贮液器至调节站或循环贮液器的供液阀, 打开增压阀、 排液器至调节站或循环贮液器的供液阀, 将排液器的制冷剂液体送到低压系统中去。此时排液桶内压力应保持0.6MPa。排液完毕, 关闭排液器的供液阀, 而且立即把桶内压力降至蒸发压力, 同时打开高压贮液器、 调节站或循环贮液桶的供液阀, 恢复系统的正常供液。十一、 热氨融霜操作管理气体调节站上的回气阀不要开得过大或过快。在融霜或热负荷突增后降温时, 回气阀应先微开, 待蒸发器内的压力与系统中的压力基本平衡后, 再全部打开回气阀, 以免压缩机湿冲程。正常工作时, 液体调节站上各阀门的调整, 应根据蒸发器的结霜情况及热负荷的变化情
20、况来决定开启度的大小, 使供液量适应冷间热负荷的要求。当调节正常后, 可不必频繁调整。十二、 泵的操作管理1 氨泵的操作管理首先检查氨泵运转部分有无障碍, 联轴器是否灵活转动, 电机轴承和氨泵密封器的注油器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 然后, 开启氨泵及过滤器的抽气阀, 打开循环贮液器供液阀和氨泵进液阀, 使氨泵灌满氨液, 再开启出液阀; 接通电源, 启动氨泵, 注意是否上液, 带电流表和压力表指针稳定后, 关闭抽气阀, 投入正常运行。在正常运行时, 输液压力为0.150.25MPa, 压力表指针应稳定, 电流不应超过规定值, 氨泵发出比较沉稳、 有负荷的声音。停泵时, 首先关闭循环贮液器的进液阀和氨
21、泵的进、 出液阀( 有液位自控装置的循环贮液器, 可不关进液阀) ; 然后切断电源停泵, 同时开抽气阀, 降压后关闭。氨泵上过滤器应经常清洗, 轴承两端油杯的油量应每周检查一次。初运转8小时内, 须检查油量。氨泵加油时, 需停止工作, 并降低压力, 关闭油杯的针阀, 切断油杯的针阀, 切断油杯与轴承的输油管路, 然后开启加油口的螺盖加油; 油杯内加满油后, 旋紧加油螺盖, 开启油杯针阀, 即可使用。2 水泵和盐水泵的操作管理检查泵和电动机轴承的润滑情况, 泵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以及保护装置是否完善, 密封器松紧度是否适当; 检查吸、 排水管道的阀门和泵的吸水、 排水阀是否开启; 然后, 打开泵
22、吸水管的放气阀, 将吸水管和泵体内灌满水或盐水; 开动电机时, 应注意电流表的负荷, 不能超过正常工作数值。运转中, 应发出较沉稳的声音、 无杂音, 轴承温度不能超过70, 电流表或压力表指针应稳定, 排水管上压力表读数应与工作过程相对应, 密封器和法兰处不应有漏水现象。停泵时应先切断电机电源再关闭排水阀, 待电机停止运转后, 关闭吸水阀, 然后将运转情况作出纪录。冬季气温较低, 应将管和泵体内的水放掉。十三、 冷风机的操作管理启动前应先检查风机的情况, 叶片转动应灵活。风机启动后, 应先开回气阀再开供液阀。运行中翅片管组应均匀结霜, 若不均匀, 应调整供液量; 若霜层太厚, 需及时融霜。冷风
23、机的淋水管的喷水孔和下水管道都应保养良好, 定期检查和清理水道, 保持畅通。十四、 冷却排管的操作管理首先根据冷却排管结霜的情况判断供液量的多少, 其次应及时融霜并放油。除霜时, 严禁用重物敲打排管, 有热氨融霜的可在冲霜时放油, 否则需在排管最低位置设放油阀定期放油。同时, 还要保护排管免遭机械撞击。十五、 放空气的操作1 氨制冷系统中, 为减少氨气的排放, 一般使用空气分离器排放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1.1 具体操作如下: 1)开启混合空气进入阀, 再开启降压阀, 放空气时, 降压阀始终开启。2)稍开进液节流阀, 使氨液进入蒸发吸热, 混合气体中氨气遇冷凝结成液体, 空气积存于上部。3)稍开
24、放空气阀, 将空气放入水中。4)当空气分离器底部外壳结霜超过1/3时, 关闭进液节流阀, 开启分离器上的节流阀, 使分离器内的氨液节流后气化, 吸热直到霜层融化。然后关闭设备上的节流阀和进液节流阀。5)放空气结束后, 先关闭混合气进入阀, 然后依次关进液节流阀、 放空气阀, 开设备上的节流阀至霜层全部融化后关闭, 关回气阀, 放空气停止工作。1.2 操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进液节流阀不应开启过大, 应根据回气管道的结霜情况进行调整。回气管未保温时, 管上的结霜长度不宜超过1.5m, 回气管包保温层, 则回气管不结霜。2)混合气体进入阀应全开。3)放空气阀要开小些, 减少放空气时氨的损失,
25、其开启的大小应根据水温升高及水中气泡的情况来判断。若气泡呈圆形并在上升过程中无体积变化, 说明放出的是空气, 如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减小, 则说明放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氨气, 这时应关小放空气阀, 如水温明显上升, 并发出强烈的氨味, 水逐渐成乳白色, 并发出轻微的爆裂声, 则说明有氨液放出, 应停止放空气操作。1.3 自动型空气分离器的放空操作应按设备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2 氟制冷系统放空气时, 先关闭冷凝器或贮液器的出液阀, 压缩机继续运转, 系统中的混合气体都集聚在冷凝器或贮液器中。冷凝器的冷却水不停, 尽量时制冷剂充分冷凝, 待低压系统达到真空状态下停止压缩机运转, 停止运转101
26、5min后, 打开设备上的放空阀, 放空管末端较热时为空气, 当管变凉时应立即停止放空气。一般放空要间隔几次才比较彻底。十六、 氟机吸潮的操作氟系统中, 由于不够干燥、 有空气进入以及油和制冷剂中含水量超标, 都回使系统中含水量增加。这不但会产生冰堵, 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而且会与制冷剂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吸潮操作。先将输液管段和低压管段抽成真空状态, 停机。拆下系统中的过滤器, 换上新的干燥过滤器, 也可将拆下的过滤器内装上新吸潮剂使用。再次将低压管段和输液管段抽成真空, 然后先打开排气阀, 再开进液阀, 启动压缩机运行。十七、 放油的操作氨系统放油操作时, 操作人
27、员应戴上眼镜和橡皮手套, 站在放油管侧面工作, 放油过程中不得离开操作地点。放油完毕后, 应记录放油的时间和放出的油的数量。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打开集油器的降压阀, 待压力降至吸气压力后关闭。2)打开需放油设备的放油阀。应逐台放油而不应同时放油, 以免相互影响。3)缓慢打开集油器的进油阀, 密切注视集油器上压力表指针的变化, 当压力较高, 进油困难时, 关闭进油阀, 继续降压。依次重复操作, 逐步将设备内的油放出。4)集油器的进油量不应超过其高度的70%, 5)当集油器进油阀后面的管子上发潮或结霜时, 说明设备内油已基本放完, 应关闭放油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6)微开集油器降压阀,
28、 使油内夹杂的氨液蒸发。7)当集油器内压力稳定时, 关闭降压阀。静置20min左右, 观察集油器内压力回升情况, 微开集油器降压阀, 使油内夹杂的氨液蒸发。若压力明显上升, 说明油内还有较多的氨液, 此时应重新降压将氨液抽净。若压力不再回升, 说明油中的氨液已基本抽净, 能够打开集油器的放油阀开始放油。待油放净后, 再关闭放油阀。十八、 融霜的操作1 热氨融霜操作融霜时, 最好用单级压缩机排出的气体, 它温度高, 可缩短融霜时间。冬季融霜, 为提高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可适当减少冷凝器的台数或减少冷却水。但严禁停止全部冷凝器, 以免发生事故。融霜操作最好选择在出库后、 库内无货或货物很少时进行。
29、将排液器调整到工作状态, 没有排液器时将液体排入低压循环贮液桶, 若利用低压循环贮液桶, 必须调节供液量, 使贮液器内液面不高于30%, 以便接收融霜排液。其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关闭调节站的供液节流阀, 延时关闭回气电磁阀, 停止蒸发器工作。2)打开液体调节站上的排液阀和排液器上的进液阀, 使氨液能流入排液器中。3)缓慢打开热氨融霜阀, 增加蒸发器内的压力, 但不应超过0.6MPa。然后用间歇关、 开调节站上排液阀的办法进行排液。排液时, 排液器的贮氨量不超过70%, 如达到70%, 应先排液后再进行融霜。4)当蒸发器排管外霜层全部融化脱落后, 再开一次排液阀, 排尽管内凝液和积油, 然后
30、关闭热氨阀, 排液阀停止融霜。再缓慢开启回气阀, 降低排管内的压力, 当降至系统回气压力时, 开启供液阀, 恢复制冷工作。2 水融霜的操作( 适用于冷风机) 首先关闭冷风机供液阀, 延时关闭回气阀, 停止冷风机风扇的运转。然后将冷风机排水口打开, 启动融霜水泵, 开冲霜水冲霜。注意冷风机排管内压力超过0.6MPa时, 应开启回气阀降压。融霜完毕后, 关冲霜水阀, 停水泵, 开冲霜水泄空阀, 放尽管内存水以免冻结。待冷却排管上的水滴尽时, 缓开回气阀, 待排管内压力与回气压力相等时, 开启供液阀, 延时13分钟再开风扇, 避免管表面附着的水被风带入冷间造成库内压力升高, 破坏保温维护结构, 同时
31、亦减轻了风机叶片及风扇外罩结冰情况, 保证了风机的正常运行; 3 热氨与水配合融霜( 适用于冷风机) 此环节的操作除应按17.1及17.2步骤进行外, 还应注意以下事宜: 首先用热氨融霜, 大约5分钟后, 霜层与排管表面脱开, 然后开融霜水泵和融霜水阀, 用水冲霜, 大约1520分钟可冲完。融毕停融霜水, 开回水阀, 放尽管内存水; 待管壁干燥后停热氨, 调整阀门, 恢复正常工作。4 氟系统的融霜可参考氨融霜操作。十九、 冷却水系统的运转管理1 冷却水系统运转前的检查对于冷却塔, 应检查喷头是否堵塞, 淋水装置是否损坏, 集水槽和积水池是否清洁, 进风百叶窗是否通畅, 集水池内水位应达到最高,
32、 所有管路都应充满水; 检查电动机的绝缘情况和防潮措施, 叶轮旋转是否灵活、 有无松动现象; 集水池有无渗漏现象等。2 冷却水系统运转中的管理为确保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和冷却水系统正常运行, 应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冷却塔的运行和日常维护主要有: 随时注意配水装置的配水均匀性,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及时清除管道、 喷头和喷嘴的结垢、 脏污及杂物, 一般每月应清洗一次; 运行中要经常检查风机轴承的温升情况, 要求轴承温升不大于35, 最高温度不大于70; 电动机和联轴节轴承的润滑脂须定期更换, 一般每年加一次; 风机运行要平稳、 振动小, 钢制叶片及其部件应涂漆防腐, 及时清除附着物; 为了节省能源,
33、当多台风机并联安装时, 应根据情况适当调节风机的投入运行台数。对于水泵, 应检查泵和电动机轴承的润滑情况, 泵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以及保护装置是否完善, 密封器松紧度是否适当。检查吸、 排水管道的阀门和泵的吸水、 排水阀是否开启, 泄水阀是否关闭。对于管路中的阀门, 主要检查开或关是否符合要求。离心式水泵启动操作时, 应先打开泵吸水管的放气阀, 将吸水管和泵体内灌满水; 启动水泵, 当电动机达到正常转速时, 开启泵的排水阀。启动时, 应注意电流表的负荷, 不能超过正常工作数值。运转中应无杂音, 轴承温度不能超过70, 电流表和压力表指针应稳定, 排水管上压力表读数应与要求相对应, 密封器和法兰
34、处不应有漏水。当电动机停止运转时, 关闭吸水阀, 做好运行记录。3 水质控制及水量补充冷却水水质应符合GB50要求, 对水质的控制主要是避免微生物生长, 防止出现被苔藻生物堵塞的现象。另一方面是经过排污和补充水来控制水质, 减缓结垢速度。当前多应用氯气来杀死水中生长的微生物。使用氯苯酚来消除藻类等微生物比用氯气更安全, 而且控制藻类和粘膜生物的能力更强。交替使用氯气和氯苯酚是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最好方法。如粘膜生物已生长出来, 就必须先用氯气, 当系统消除微生物后, 则可用氯苯酚等防止其再生。最常见水垢为碳酸钙(CaCO3),它由水中不稳性溶解盐类分解形成的。氯化铁的沉淀物也是较常见的一种水垢,
35、它常由井水分解产生。在冷却塔的循环水中, 形成水垢的无机物含量还与被风吹失的水滴有关。一般被风吹失的水滴占循环水量的0.1%0.3%, 再加上1%左右的蒸发水量, 因此必须不断地补充自来水或其它清洁的水, 以保证足够的循环水量, 且能够减少循环水中无机物的含量。一般要求循环水中重碳酸钙质量分数小于170X10-6, 否则易结垢。补充水量应比蒸发掉的水多。多补充一些水是为了放掉一些含盐量较多的水, 以降低循环水中盐的含量, 这就是排水补水除垢法。此法简便, 适用在水量充分, 且盐含量较小的地区。当补充水盐含量等于循环水的极限含量( 即大于此含量会产生结垢) 时, 此法不起作用; 而当补充水盐含量
36、大于循环水的极限含量, 结垢反而会增加, 此时只能用化学除垢法进行水质稳定处理。化学除垢法是利用化学方法, 使溶解度小的盐变为溶解度大的盐, 借以提高循环水的极限碳酸盐含量( 并非使含盐量显著减少) , 以增加循环水的稳定性。化学除垢法有酸化法、 磷化法和烟气处理法等。除结垢问题外, 水对金属的腐蚀作用也会影响系统的使用。为减少腐蚀, 循环水应略呈碱性, 能够经过加缓蚀剂保持水的pH=7.07.5。 制冷系统及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一、 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及措施制冷系统承受压力虽属中低压范畴, 但由于操作不当, 使制冷剂在非正常压力下循环, 即有发生事故的可能, 特别是采用氨制冷剂, 氨有毒、 易燃
37、易爆, 一旦大量泄漏, 不但造成制冷剂的大量浪费, 更会危及人身及生物的安全, 造成环境污染, 甚至造成巨大损失。因此, 操作人员对工作要极端负责, 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运行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正确使用和操作机器和设备,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保证机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防止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冷库、 机房安全生产制度是冷库日常运行管理必须执行的一个制度。每个单位均应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 自身冷库、 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冷库、 机房的安全生产制度”。可参照附录一冷库、 机房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操作
38、人员要作到”四要”, ”五勤”, ”六及时”。”四要”指: 要确保安全运行; 要确保使用温度; 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 最高不超过1.5Mpa) ; 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 努力降低水、 电、 冷冻油、 制冷剂的消耗。”五勤”是指: 勤看仪表; 勤查机器运行状况; 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 勤调节阀门; 勤查系统有无跑冒, 滴漏现象。”六及时”是指: 及时加油放油; 及时放空气; 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 及时排除电脑故障。同时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要加强工作责任心, 互相协作。a) 清楚当班生产及机器运转、 供液、 水量、 温度情况; b
39、) 明确机器设备运行中的故障、 隐患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c) 车间记录完整、 准确; d) 生产工具、 用品齐全; e) 机器设备和工作场所清洁无污, 周围没有杂物; f) 交接中发现问题, 如不能在当班处理时, 交班人应在接班人协同下负责处理完毕后再离开。制冷系统所用的仪器、 仪表、 衡器、 量具都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鉴定; 同时要按规定定期复查, 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二、 运转时的安全操作1阀门的安全操作阀门操作时要不损伤阀门, 保护好阀芯、 阀杆、 手轮和阀体, 不发生错开错闭。操作时要缓慢操作, 并注意倾听制冷剂的流动声音, 禁止猛开以防液击。压缩机至冷凝器总管上的各阀门呈开启状态
40、。各种备用阀、 灌制冷剂阀、 排污阀等, 平时应关阀或拆除手轮, 但贮氨器上的泄氨阀和紧急泄氨器上的阀门手轮不应拆除。2充灌制氨冷剂的安全操作充氨时, 设备内的压力不超过0.2MPa。充灌制冷剂的数量应严格控制, 并做好称量数据记录。充氨站与槽车或氨瓶的连接必须采用无缝钢管或耐压3MPa以上的橡皮管。3放空气的安全操作从制冷系统中排放不凝性气体时, 要经过空气分离器进行。操作中放空阀的开启度要小, 防大量的氨漏出, 供液膨胀阀不应开启过大。4放油的安全操作严禁直接从制冷设备上直接放油, 应从集油器放出。为提高放油效率及安全起见, 应在设备停止工作时放油, 操作时, 集油器液面高度不应超过70%
41、, 操作人员应带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站在放油管侧面和上风端操作, 中间不得离开, 如有堵塞现象, 严禁用开水淋浇集油器, 以防爆炸。5融霜的安全操作为防止低压、 低温管路在融霜时受到压力波动和温度变化影响, 规定进入蒸发器前的热气的压力不得超过0.6MPa, 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同时应注意排液时不要发生水锤现象, 严重时会造成管道破裂泄氨, 发生事故( 详见17冲霜操作) 。排液时, 排液器的贮氨量不应超过70%。6维修时的安全操作拆卸机器设备上的阀门、 焊补管道焊缝时, 严禁在有制冷剂和带压情况下进行; 压缩机房和设备间严禁有明火; 检修制冷设备时应注意防止触电
42、事故; 机器与设备检修后, 应进行耐压强度和气密性试验; 若更换或增添管道时, 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缝钢管。机器设备附近和车间内禁止堆放无关用品, 各通道畅通。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的维修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并由有资格的单位进行。三、 制冷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1 氨瓶使用管理, 必须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事项, 特别注意: 1) 不得使用已超过检验期的氨瓶; 2) 充装量不得超过规定量; 3) 不得放在热源附近; 4) 不得强烈震动; 5) 不得在太阳下曝晒; 6) 氨瓶必须按期鉴定; 2 氟瓶使用管理, 除注意氨瓶管理中类似的要求外, 还要注意氟利昂代号或名称, 不能用错。另外氟利昂
43、具有更大的渗透性, 更易泄漏, 因此更应保证瓶阀和瓶帽良好, 密封。四、 紧急救护1发生制冷工质泄漏时的急救措施氨系统中高压管路破裂时, 应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转, 立即关闭跑氨管路两端的阀门, 断绝氨源。置换管路后补焊, 压力试验合格后恢复使用。高压容器漏氨时, 若指示器破裂, 应关闭阀门更换; 若容器破裂应先截断氨的来源, 在破裂部位淋水, 同时排出氨液。低压管路漏氨时, 应切断该部位与系统的联系, 排除氨后检修补焊, 压力试验合格后使用。氟系统中如果有氟泄漏时, 要防止明火产生光气并迅速通风严防使人窒息。2人员受氨损伤时的救护对于受氨损伤的皮肤, 只能用水或酸性的食醋和柠檬水等冲洗, 决不能
44、用毛巾等擦洗受伤部位, 以免擦破表皮, 引发继发感染。当氨中毒严重, 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 并及时送医院抢救。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和处理一、 制冷系统正常运转的标志1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1)氨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一般高于蒸发温度5, 氟机最高不超过15, 排气温度一般不低于70, 不高于150。2)油泵的排出压力应稳定, 应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 油温一般保持在4560, 最高不超过70, 最低不低于5。具体数值应参照压缩机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3)润滑油应不起泡沫( 氟机除外) , 油面应保持在油面视孔的1/2处或最高与最低标线之间。4)压缩机的
45、滴油量应符合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5)压缩机的卸载机构要操作灵活, 工作可靠。6)压缩机的轴封温度一般不超过70, 轴承温度一般不超过3560, 压缩机各运转摩擦部件温度不应超过室温30, 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发热或结霜现象, 表面温差不大于1520。7)冷却水的温度应稳定, 出水温度不超过3035, 进出水温差一般为35。2 制冷设备正常运转的标志 1)水冷冷凝器的工作压力不超过1.5MPa。 2)壳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的水压应不低于0.12MPa, 且必须保持一定的进水温度与水量, 对风冷冷凝器和蒸发式冷凝器也应保证一定的进风温度和风量。 3)贮液器液面指示应不低于桶高的30%, 且最高液面不超
46、过桶高的70%。 4)盘管式蒸发器表面应均匀结霜或结露。 5)设备上的安全阀应启闭灵活, 压力表指针应相对稳定, 温度计指示正确, 其它保护装置应调到规定值, 且动作正常。二、 螺杆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具体应按照制造厂的设备使用说明书由有资格的单位进行。如没有说明书可参考表下述方法进行。 故障现象原因消除方法1启动负荷过大或根本不能启动。a.滑阀未停到0位b.压缩机内充满了润滑油或液体制冷剂c.部分运动部件严重磨损或烧伤d.电压不足a. 使滑阀停到0位b. 按转动方向盘动压缩机, 排出积液或积油c. 拆卸检修及更换零部件d. 检查电网电压值2.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a. 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b.
47、压缩机与电动机不同轴c. 因管道振动引起机组振动加剧d. 过量的液态制冷剂被吸入机体内e. 滑阀不能定位而且振动f. 吸气腔真空度过高a. 旋紧地脚螺栓b. 重新找正c. 加支撑点或改变支撑点d. 调整系统供液量e. 检查油活塞及增减载阀是否泄漏f. 开大吸气截止阀3.压缩机运转后自动停机a. 自动保护及自动控制元件调定值不能适应工况的要求b. 控制电路内部存在故障c. 过载a. 检查各调定值是否合理, 适当调整b. 检查电路, 消除故障c. 检查原因并消除4.制冷能力不足a. 滑阀的位置不合适或其它故障b. 吸气过滤器堵塞c. 机器不正常磨损, 造成间隙过大d. 吸气管线阻力损失过大e. 高低压系统间泄漏f. 喷油量不足, 不能实现密封g. 排气压力远高于冷凝压力h. 吸气截止阀未全开a. 检查指示器并调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