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世界经济史.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560446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世界经济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史 第一章 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 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松动; 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 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 二、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城市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 ——意大利北部 威尼斯 佛罗伦萨 水城威尼斯 中介贸易; 手工业; 先进的威尼斯商业组织 。 图片: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北岸的一些岛屿上,在12c-15c一直是西欧的商业之都和西欧最强大的海上霸主。至今仍是意大利的重要港口和地中海贸易中心之 一,市区建筑在118个岛上,有400座挤相连,以舟代车,有“水城”之称。 一:中介贸易 中介贸易通常是从阿拉伯、波斯、锡兰、印度、苏门答腊、马来亚和摩鹿加群岛和中国得到胡椒、肉桂、生姜、、肉豆蔻、丁香,甘庶糖、宝石以及棉纺织品、丝绒、丝绸、锦缎、绸缎,克什米尔羊毛披肩、香水、神香、玻璃、瓷器和其它珍贵的、便于运输的商品。 二:威尼斯的手工业 很发达,它有发达的造船业和丝织工业,还大 量生产亚麻布、呢绒、武器、玻璃、蜡烛、镜子及棉织品,以供出口交换。 三:先进的威尼斯商业组织 威尼斯商业组织本身在当时说来是先进的,因为在威尼斯最先出现交易所,并且最先制定了银行业和商业核算的技术。威尼斯是现代薄记学和国债制度的诞生地。(薄记是会计的初级形式,主要内部记帐。) 佛罗伦萨,意大利的雅典 商业 主要在欧洲经商,无缘近东贸易。 手工业 呢织和丝织工业发达。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呢绒业较早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钱庄 商业高利贷钱庄具有全欧的规模。 2、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 ——英国 建土地关系在商业经济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劳役地租—个人依附关系 实物地租(代役租) —契约关系 货币地租—契约关系 封建末期的货币地租是农民分化的萌芽,增加了农民积累的可能。 一、促成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和条件 旧商路被切断,急需寻找新商路。 人们对黄金的渴求。 封建统治者内外交困,寻找缓和矛盾的方法。 专制主义王权有能力组织耗资巨大的远洋探险活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装备上的必要条件。 二、地理大发现的主要经过 1、葡萄牙人打通印度航路 2、美洲大陆发现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l-1506)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少年时代就参加过远程航行,曾到远东、英国、几内亚和其它地方。迁居里斯本后,多次参加海上探险活动,从事过地图绘制工作,因而很熟悉葡萄牙航海家远航的成就和意义。 哥伦布的四次主要航海活动 3、环球航行 原因 1493年罗马教皇划分世界 原因: 1493年罗马教皇把西方新世界划归西班牙,把东方划归萄萄牙时,西班牙对这个平分世界的分界线非常不满。 西班牙继续西行 1513年9月,巴尔波亚率领一批西班牙移民越过巴拿马地峡。 麦哲伦(1480~1521) 环球航行完成——1519年至1522年 特立尼达号 三、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后果 1、引发商业革命 世界市场扩大; 商品数量品种增多; 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商业中心转移。 2、引发价格革命 物价上涨的特点: ①必需品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奢侈品价格的上涨。 ②农产品、工业原料价格上涨大于工业品价格上涨。 ③实际工资和地租下降,工业利润膨胀和投资增加。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主义解体。 3、重商主义思想和政策的盛行 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 ——重金主义 禁止货币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重工主义 主张贸易顺差 第三节 资本原始积累 一、对小生产者土地的剥夺 1、圈地运动的原因 商业革命促进生产的发展; 毛纺织业的发展扩大对羊毛原料的需求; 价格革命的影响 。 2、圈地的范围 庄田—直属领主的土地 公有地——草地、森林、荒地 租赁地——短期租种土地 农奴份地——农奴世袭产业,但所有权始终归领主 教会地产——宗教改革转到贵族和新兴资本家名下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中的发展; 使养羊业和农业生产都有了显著增长; 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 二、货币资本的积累 1、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英国从非州运走的黑人奴隶的数目,为所有其它贩奴国家总和的四倍。 被抓走的奴隶至少有4000万人在贩运途中死亡 。 非州因奴隶贸易损失一亿多人口,相当1800年非州人口的总和。 非州大陆严重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万恶的奴隶贸易。 国债制度——公共信用制度 ——国际信用制度 近代赋税制度——国债制度的必要补充 外资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威尼斯 荷兰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第四节 16c-18c西欧各国兴衰更替 16-18c西欧各国都处在封建制度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关系逐步发展的转变过程。 16世纪意大利的衰落 16世纪西班牙 17世纪荷兰 18世纪英国 一、意大利的衰退 1.衰退的原因: 商路改变,土耳其切断商路,占领君土坦丁堡。使商业中心转移。 各王国间的争斗,战争使意大利不能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统一的国家。 意大利工业虽然质量较好,但行会的陈规限制了技术的改进,同时租税繁重,使生产成本很高,因而竞争不过英法等国低价格的商品。 1630年瘟疫的蔓延使400万人口大的死去110万人。 2.意大利经济哀退的表现: 商业衰退。贸易量减少,由出口工业品改为出口农产品和半成品。 手工业衰退。主要标志是毛纺织业。威尼斯呢绒产量由1600年的22430块减少到1690年的2640块。 城市工人向农村倒流。 到1700年时,意大利的制造业、银行业、造船业等几乎都丧失。 对外贸易的双重作用在意大利充分显现。 二、西班牙殖民帝国的产生: 1.16c经济繁盛的原因: 西班牙的统一和代役租制。 商路转移,西班牙成为中心。 殖民扩张。 2.西班牙人的繁盛 价格革命刺激商品生产的增长; 农业 呢绒工业 造船业 武器制造业 对外贸易空前扩大 ; 经济繁荣促使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 3.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1)原因 不合理的经济政策 ; 王室官僚的肆意挥攉 ; 连年的对外战争; 天主教会的强大势力。 (2)西班牙的衰落历程 三、荷兰的兴衰: 1.荷兰兴衰的历程 13-15c是西欧经济比较先进的地区 ; 16c安特卫普是世界贸易中心,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 尼德兰革命 :1556年起尼德兰多次起义爆发独立战争; 1572年以荷兰省为首的北部诸省宣布独立,1579年建立联省共和国。 17c初荷兰开始海外殖民掠夺; 17c未,荷兰东西欧的经济地位被拥有强大工场手工业的英国所代替 。 1595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竭力排挤葡萄牙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势力。 1619年,荷兰人侵占爪哇岛,不久又占领锡兰和马六甲。 1622年在北美东岸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城,即今天的纽约; 1621年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垄断美州和西非州的贸易殖民特权。 1623年又侵占了巴西。 1648年,南非的好望角为荷兰所侵占,变为殖民地。 1601年荷兰商船首次到中国。 1624年侵占我台湾。 2.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与衰落的原因: 特点:商业比工业发达,外贸比内贸发达。 原因:对外贸易,特别是转口贸易的发展,与殖民掠夺相联系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银行 ,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也是国际信贷中心。它的主要贷款对象是英国。 “在今日,工业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手工制造业时期,却是商业的霸权带来工业的优势。” “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 ——马克思《资本论》 四、英国的兴起: 1.16c以来英国工业的发展 14-15c英国经济相对并不发达。 16c,毛纺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 17c,采矿业发展很快 造船业因海外活动的刺激而迅速发展。 新兴的制造业,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一开始就采取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 --14-15c相对于当时意大利北部和尼德兰等地区,英国经济并不发达 --16c,毛织品输出激增,羊毛输出则大减。毛纺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1354年,英国输出羊毛三万二千袋,呢绒五千匹;到1547年羊毛输出就已有五千袋,呢威则增加为十二万二千匹。英国的呢威逐渐在欧州市场上居首要地位。 --17c,采矿业发展很快(铜、铁、铅、锡、煤) --造船业也因海外活动的刺激而迅速发展。重要港口往往是造船的中心。 --造纸、酿酒、玻璃、肥皂、火药等业也都有发展,这些新兴的制造业,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一开始就采取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 2.海外贸易的发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革命的原因: 16-17c,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成长 ; 资产阶级、新兴地主要求取消封建制度的束缚; 广大农民群众和城市平民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压迫; 占统治地位的专制王权竭力维护封建制度使矛盾加剧。 (2)革命的影响 革命宣告资产阶级社会秩序的诞生; 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为英国建立世界工商业霸权和殖民帝国奠定基础; 对全欧洲甚至全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4.英国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封建农奴制消失得早而且彻底。 殖民掠夺所得的财富及时地转化为产业资本。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较早,资产阶级用政权的力量来发展资本主义。 重商主义政策的施行。 第二章 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18c60s至18c90s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展开变革 珍妮纺织机: 2、18c90s至19c30s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展开变革 蒸汽机的推广,产生了机器制造业,又推动了冶铁业、采掘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 :海运业 、运河热与铁路时代的到来 瓦特蒸汽机:蒸汽机车: 3、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的原因 ①为什么工业革命要先发生在轻工业而不是重工业? 轻工业部门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利润高,积累快 ,消费品也有广大的国内市场。 ②为什么工业革命不先发生在历史悠久的毛纺织业,而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 a、毛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处垄断地位,因而对改革技术的需要并不迫切。 b、棉纺织业在英国是新兴的部门,建于17c80s,荷兰移民带来的新工艺 c、英国棉纺织业的成长受到强大的压力 一是国内毛纺织业的竞争,使其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国外压力,印度棉纺织品畅销欧洲。 三、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生产力水平提高 改变了经济地理面貌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确立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对外政策由关税保护转向自由贸易政策 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开始爆发 第二节 法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前的法国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前,法国是封建贵族专政的国家。 法国庞大的宫庭开支,贵族的奢侈挥霍,连年的对外战争,使17、18世纪的法国财政一直处于恐慌之中。 路易13、14当政时,法国在欧洲曾经辉煌。 路易15、16做君主时,其共同特点就是奢侈和财政困难。 路易13 路易13 1610-1643年当政 实行重商主义 注重对外贸易 路易14 路易14 1643-1715年执政 重用科尔伯特,推行重商主义 殖民政策,对外扩张 修运河、道路 兴办工厂 崇尚文化艺术 路易15 路易15 1715-1774年执政 重用银行家,大投机商人约翰·劳,1716 年兴办劳氏银行,发行纸币和股票,引起法国股票风潮。 租税负担更加沉重 宗教迫害加强 政府进行粮投机,造成人为饥荒 战争连年不断 路易16 路易16 1774-1792年执政 财政总监杜尔哥宣布对特权等级苛收捐税,废除行会组织,取消对粮和酒类的贸易限制。总之是要给工商业以一定的自由,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瑞士银行家内克试图用节省开支和发行公债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 各次改革均告失败 法国大革命(1789-1794)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大资产阶级民主立宪派统治; 2.共和国吉伦特派统治; 3.亚各宾派统治。 这次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它基本解决了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为建立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革命进程 1、拿破仑执政时期 奠定基础的阶段1799—1815 重建财政金融制度, 颁布了三部法典: 1804年民法典 1807年商法典 1810年刑法典 鼓励和促进工商业发展, 实施“大陆封建政策 对外推行军事扩张政策 2、波旁王朝和奥尔良王朝 工业革命展开阶段 1815--1848 (1)波旁王朝时期(1814-1830) 建立君主立宪制 “渎神法”使贵族与资产阶级矛盾加剧 战争结束,国内外政治局势比较稳定,法国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终止“大陆封锁”政策 用优厚的报酬从国外招回大量技术工人, 大量引进了新机器和新工艺 20-30年代,法国的机器制造业已初步建立,开始制造机器和蒸汽机 查理十世 1824-1330 (2)奥尔良王朝时期1830-1848 政权由地主贵族转到大资产阶级即金融贵族的手里,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蒸汽机的使用迅速增加。 1848年以前,工厂制度已在法国纺织业各部门得到推广。里昂成为当时法国丝织业的中心。 1831年法国开始建造铁路,到1847年达到了1500公里。 对外贸易由1830年11.31亿法郎,增加到1847年的24.37亿当郎。 法国在欧洲已发展成工业第二大国。 奥尔良公爵 路易—菲力浦 1830-1848 重工业发展很快。1851-1869年,煤产量、铁产量、钢产量大幅度增加。主要工业部门如冶金和采煤工业已广泛使用机器。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很快,到1870年法国各主要交通干线已基本上完成,铁路总长达到17924公里,比1840年-增长近10倍。 在工业部门中重工业仍落后于轻工业。 银行资本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工业资本的发展。 小企业在工业中占很大比重。 拿破仑3世 三、高利贷资本的发展 1.高利贷资本活跃发展的原因 由于农村中小土地所有制的普遍建立和工业中小企业的广泛存在,有利于高利贷资本贷款,放债给小农,小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 由于法国政局动荡不定,财政经常出现赤字,每隔几年就要增发新的公债,需要向货币资本家不断借贷。 这一时期整个欧洲都处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经济发展和机器、技术的革新,都需要大量资金。 为满足大银行家和工业巨头扩大投资场所和市场的要求,法国加强对外扩张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2.高利贷资本在法国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活动范围非常广泛 出现许多新的金融组织,高利贷资本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工业资本的发展 限制正常的工商业信贷活动,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 大量贷款到国外。 四、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顽固的封建势力阻碍工业革命进程 没有典型充分的资本原始积累 小农经济普遍存在,以及小生产特别发达阻碍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庞大的高利贷资本排挤软弱的产业资本 第三节 德国工业革命 一、19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 1、拿破仑军队的影响 18c未,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远比英、法落后,它的主要形式还是分散的手工工场。 19c初拿破仑军队占领期间带来的变化 ①在德国推行资产阶级改革,行会制度和封建束缚被消弱。 ②强迫小邦合并;兴办工厂;应用拿破仑法典。 ③大陆封锁政策有利德国民族工业发展。 2、关税同盟的建立 关税同盟的主要内容是: (1)废除内地关税,同盟各邦之间的贸易免税; (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 (3)对国外贸易统一关税制度和税率。 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的意义 (1)是德国走向经济和政治统一的重要一步 (2)促进19c上半期德国市场与工业的发展。 二、工业革命进程 1、19世纪30年代进入工业革命起步阶段 纺织工业开始,萨克赤的开姗尼兹是棉纺织业的中心 采煤和冶金都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铁路建设和航汽船航运发展起来 2、19世纪50年代是工业革命迅速展开的阶段 纺织业:仍比英国落后,但由于成本低廉,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竞争力。 采煤业:50s以后蒸汽机在矿坑中开始大量采用,提高工作效率。 制造业:机器制造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铁路:发展迅速。 商业信贷:国内外贸易发展,特别是进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建多家大银行,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大企业的出现,加强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 3、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原因 ①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②1848年后德国农业实现资本主义化,农奴制瓦解,为工业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行会制度被消弱,1869年最终被废除。 ④关税同盟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 普鲁士军国主义兴起,刺激了工业发展。 三、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威廉三世 俾斯麦 ①强大的封建势力和长期封建割据使德国工业革命起步晚于其他国家 ②法国军队入侵给德国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拿破仑的侵略和大陆封锁政策给德国,带来了经济繁荣,建立了一系列工厂。但拿破伦失败,大陆封锁解除后,英国货又到德国倾销,把刚办的大小企业都挤垮了。 ③德国政府积极干预经济,推行军国主义 ④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速工业革命进程 ⑤高度重视科学教育,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第四节 美国工业革命 一、北美殖民地经济 1. 15c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印第安人的社会还处在原始公社的末期。 2.17c以前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者先后侵入 3.17c以后英国先后战胜了争夺殖民地的对手,成为北美最大的殖民者。 4.野蛮的奴隶制度 最初白人契约奴 18c奴隶贩运业发展起来以后,契约奴为黑奴所代替 农业是殖民地的支柱产业 北部殖民地-自耕农的土地私有制 中部殖民地 -代役租 南部殖民地 -种植园奴制 手工业与贸易的发展 17世纪-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 18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北部分散的手工工场和小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 北部殖民地是北部工商业中心-波士顿。中部殖民地最大的城市-费城。与北美进行贸易的主要是英国、西印度群岛、荷兰和南欧一些国家。 主要出口的有北部的鱼类,木材,船舶用品、皮货;中部的谷物;南部的烟草。 进口的有英国和荷兰的羊毛、铁器及其它工业制品;西印度群岛的沙糖、糖蚕、银等等。然而当时获利最多,广泛进行的贸易是所谓“三角贸易”。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殖民地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贸易 -航海条例 工业 -工业条例 土地-禁止西移 政治—印花税条例 2、矛盾日益尖锐 美利坚民族形成: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 1763年起,相继建立了许多秘密的革命组织 1765年10月,九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举行反印花税法大会 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茶叶税法” 1774年下令封闭波士顿港,取消麻萨堵塞的自治特许状,禁止新英格兰渔民在纽芬兰海滩一带捕鱼 1774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年5月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 1783年英国签订巴黎条约,承认美国独立 3、独立战争的意义 国内意义 建立独立的资产 阶级共和国 ,扫清封建残余,废除契约奴,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世界意义 对18c欧洲反封建革命运动是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对整个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也发生了重大影响 。 不彻底性 美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并没有根本消除,保留了南方奴隶种植园,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仍未完成。 三、工业革命 1、美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殖民掠夺——卖地西进; 发行国债; 工业本身的积累; 商业向工业提供资金; 引进外资 奴隶贸易。19c上半期,从黑奴贩运中获取暴利。 2、工业革命的过程:19世纪初-50年代 (1)1866年南北战争前 纺、织和印染联合在一个工厂里实现机械化工厂制度在棉纺织业中已占统治地位 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机器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起步 :修筑公路 、铁路、开凿运河 (2)南北战争 雇佣劳动制和奴隶制之间的矛盾斗争 (3)南北战争后 重工业迅速发展 ,重工业增长大于轻工业增长 铁路建设蓬勃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 四、美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障碍 国内市场广阔。 自然条件好,地大物博,矿物储量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名列前茅 广泛利用外国技术成就,利用外资,也利用外国劳动力。主要是利用英国的技术和投资 。 注意科学教育,鼓励发明创造,建立专利制度。 美独立后政局相对稳定 早期政权的经济政策比较宽松与稳定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