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下第8课.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559582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第8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下第8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第8课 七下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学设计 山东省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宗彬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它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教学时,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艺术作品的传世和作者的品德联系起来。   学情分析:   学生对书法、绘画作品比较喜欢,不少同学临摹过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通过电视等媒体,欣赏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在第一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王羲之、顾恺之等艺术类历史人物,对学习这类人物的方法已有所了解,这都为我们学习这一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知道莫高窟的艺术地位。   2.掌握学习艺术类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归类与整理。   3.理解艺术来源于现实这一基本道理,理解创新和继承的关系,知道艺德对艺术家的重要意义。   学法设计: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即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欣赏隋唐文化的辉煌,并能解读出隋唐文化繁盛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前置引桥   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了解了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石窟艺术,你还能记住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到相关问题时,教师投影显示《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图片。 学生用约1分钟的时间进行回顾,并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三位同学口头回答教师的提问。 书法:王羲之,他被称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序》; 绘画:顾恺之,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欣赏教师投影的有关王羲之、顾恺之的作品。欣赏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佛像艺术。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温故而知新。通过展示图片,以直观的形式唤起学生的记忆。 范例导学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写在黑板上(也可以事前制好投影片): 书法、绘画:生活时代、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石窟艺术:地点、开凿年代、地位。   学生参与学习内容的探讨,跟老师共同确定出学习书法、绘画、石窟艺术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学习同类知识的基本方法。   学生对照板书(或投影),进一步明确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自主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前面的复习,跟学生一起找出学习同类知识的方法,为学生学会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探究 我们知道了学习书法、绘画、石窟艺术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最好采用什么方法对这类知识进行分类呢? 教师在学生设计表格、自学的过程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完成上述三部分内容的学习后,教师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活动一:同学们临摹颜真卿、柳公权的字贴,能辨别出他们的书法作品。 活动二:写一篇介绍阎立本、吴道子绘画作品的小短文。 学生讨论后得出了设计表格的方法来进行信息的收集。 学生开始设计表格。并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看书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学生在活动一中体悟颜真卿、柳公权书法的特点,学生阅读尚荣写的《颜氏家庙碑》,学习书法鉴赏的方法(见补充材料)。 学生在活动二中,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学生从上述两个活动中任选一个,约用7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上述活动,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展示、交流。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设计表格、运用表格收集信息的能力。   运用“敝帚自珍”的心理,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学生在设计时就分外用心,注意力也特别集中。             采取活动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领悟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艺术作品的特点。 即时巩固 设计以下题目: 1.“颜筋柳骨”分别反映了哪两位书法家的作品?他们生活在哪一朝代? 2.唐朝时,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谁?其中被称为画圣的人是谁? 3.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今       西部,大部分洞窟是在       时期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学生自主完成题目,同桌之间进行互相检查,其中三位同学把他们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进行点评。 答案:1.颜真卿,柳公权,唐朝。2.阎立本,吴道子,吴道子。3.甘肃,隋唐。 先解决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先拥有基本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基本的历史框架,为下一步的拓展提升打下基础。 拓展提升 探究一: 我们学习了颜真卿和柳公权,你能说说他们的书法作品能够传世的原因吗? 探究二: 你认为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老师从经济基础、政策、对外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他们能做到持之以恒,善于吸收前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柳公权的“笔谏”,说明他关心时政,忧国忧民。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得出以下结论:隋唐经济繁荣,如唐朝时期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局面,为隋唐的文化繁荣打下了物质基础;唐朝的科举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唐朝统治者的政策开明;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这种交流也促进了隋唐文化的繁荣;唐朝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等。 探究一让学生知道创新跟学习前人经验的关系,明白艺德对艺术的重要性,理解“没有艺德,就没有艺术家的艺术生命”的道理。探究二旨在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创作一幅与奥运或抗震救灾有关的书法或绘画作品。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业。 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一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