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精选)剖析
阅读伴我行•文
【编者按】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人生就是一场生命的修行;阅读,有你相伴,我们的旅程将会异彩纷呈! 《世说新语》选读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①。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③。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人廨。”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⑤。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士:读书人。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这里指走马上任。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③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太守:郡的行政长官。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④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是属官之首。白:陈述;禀报。府君:对太守的称呼。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所以称大守为府君。廨(xiè):官署;衙门。⑤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2)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①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②。《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①。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捉:握;拿。掷:扔;抛。②席:坐席,是古人的坐具。轩冕:大夫以上的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这里是指有达官贵人过门。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同指管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同指华歆。古文惯例,人名已见子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废:放弃;放下。
(4)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辄:立即;就。②疑:迟疑;犹豫不决。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5)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①,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②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③,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④。《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炙,烤肉。因:于是;就。辍己:指自己停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②嗤(chī):讥笑。③左右:帮助。④所以:缘故。
(6)阮光禄在剡①,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焚之。《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阮光禄:阮裕、字思旷,任东阳太守,后被召为金紫光禄大夫,不肯就任。不过也因此而用官名称呼他为阮光禄。判:即第24 则中的判县。阮裕去职还家,住在剡山。②何以车为:要车子做什么。“何以..为”是文言文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7)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①。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②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③遂遣之。《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②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谢安,字安石,谢奕的弟弟,后任中书监、录尚书事,进位太保,死后赠大傅。膝边:膝上。”边”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正像第6则中的“膝前”一样。谏(jiàn):规劝。念:怜悯;同情。③容:面容;脸上的神色。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8)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①。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②。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③。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④!尔曹其存之⑤!” 《世说新语 德行》
【注释】①殷仲堪: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 年)任荆州刺史,太元十九、二十年,荆、徐二州水灾。他笃信天师道,生活俭省,可是事神不借钱财。水俭:因水灾而年成不好。俭:歉收。五碗盘:古代南方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参看《文史知识》1991 年第5 期骆晓平文)。啖(dàn):吃。②率物:率人,为人表率。真素:真诚无饰;质朴。③方州:州。豁(huò):抛弃。时意:时俗。④常:常态。“焉得”句:意指不能因为登上高枝就抛弃树干,比喻不能因为身居高位就忘掉了做人的根本。⑤其:表命令、劝告的语气副词,大致可译“还是、要”。
(9)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②。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③?”寻亦收至。 《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孔融”句:这里叙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中外:指朝廷内外。②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了:完全。遽(jù)容:恐惧的脸色。③大人:对父亲的敬称。完:完整,按:这句话比喻主体倾覆,依附的东西不能幸免,必受株连。
(10)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①。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②?”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③;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④。”《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司马景王:司马师,三国时魏人,司马懿的儿子,封长平乡侯,曾任大将军,辅助齐王曹芳,后又废曹芳,立曹髦(máo)。毌(guàn)丘俭起兵反对他,被他打败。这里说的东征,就是指的这件事。晋国建立,追尊为景王。后来晋武帝司马炎上尊号为景帝。李喜:字季和,上党郡人。司马懿任相国时,召他出来任职,他托病推辞。下文说的“先公辟君不就”,就是指这件事。从事中郎:官名,大将军府的属官,参与谋议等事。②先公:称自己或他人的亡父。辟:征召。就:到。孤:侯王的谦称。③进退:指出来做官或辞官。④明公:对尊贵者的敬称,绳:约束。
(11)满奋畏风①。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②。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③。”《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满奋:字武秋,曾任尚书令、司隶校尉。②琉璃屏:琉璃窗扇。③吴牛:吴地的牛,即指江、淮一带的水牛。据说,水牛怕热,太阳晒着就喘息。看见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就喘起来。比喻生疑心就害怕。
(12)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①。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②。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加有昏亲,群小谗于长沙③。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④?”由是释然,无复疑虑。《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成都王颖:司马颖,晋武帝第十六子,封成都王,后进位大将军。在八王之乱中,武帝第六子长沙王司马乂(yi)于公元301 年入京都,拜抚军大将军。公元303 年8 月,司马颖等以司马乂专权,起兵讨伐。这里所述就是这一时期内的事。②构兵:出兵交战。
③允:确实。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④“岂以”句:意指如果依附司马颖,五个儿子就会被杀。
(13)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①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②”《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今江苏省吴县一带)人,西晋著名作家。吴亡后入晋。后从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义,兵败后遇害。斛(hú):古代量器名,一斛是十斗。酪(lào):乳酪。江东:长江下游南岸地区。敌:相当。②千里:千里湖,有说在今江苏深阳县附近。莼(chún)羹:用莼菜、鲤鱼做主料,煮熟后加上盐鼓制成的一种名菜。莼,莼菜,一种水草,嫩叶可以做汤。豉(chī):豆豉。按:这句意指未下盐鼓的莼羹就同羊酪相当,如果放人盐豉,羊酪就比不上了。
(14)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①,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该然流泪②。《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桓公:桓温。桓温在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 年)伐燕。金城:地名。南琅邪(láng yá)郡郡治。桓温在咸康七年(公元341 年)任琅邪国内史镇守金城。到伐燕时已过了快三十年。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圆周长为一围。柳树十围,就快要干枯了。将人比物,使人感到时光飞逝,已到暮年晚景,桓温抚今追昔,不免有此慨叹。②泫(xuàn)然:形容泪珠下滴。
(15)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①;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蒲柳:植物名,即水杨。因为它早凋,常用来比喻早衰的体质。姿:通“资”,资质。
(16)简文入华林园①,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②,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华林园:在建康台城,本是吴国的皇宫花园,东晋时又仿照洛阳的华林园修整过。②翳(yì)然:形容荫蔽。濠:濠水。据《庄子·秋水》载:庄子和惠子到濠水的桥上游玩,觉得很快活,就认为河中的鱼也很快活。濮:濮水。据《庄子·秋水》载:庄于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大夫去请他出来主持国政,庄子不干,表示宁可做一只在污泥中爬的活龟,也不愿做一只保存在宗庙里的死龟。
(17)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①。有人遗其双鹤②。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③。鹤轩翥不复能飞④,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支公:支遁,字道林,晋时和尚。剡(shàn):剡县,属会稽郡。岇(áng)山:山名。②遗(wèi):赠送。③铩(shā):摧残。翮(hé):羽毛中间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翅膀毛。④轩翥(zhù):高飞的样子。
(18)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①。”《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岩:高峻的山峰。秀:高出。壑(hè):山沟。蒙笼:茂密覆盖。云兴霞蔚:彩云兴起,形容绚丽多彩。
(19)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①。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②。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③。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④。《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①正会:正月初一皇帝朝会群臣,接受朝贺的礼仪;封疆大臣也在这一大会见僚属。听事:处理政事的大堂。除:台阶。②厚头:靠近根部的竹头。③伐蜀:西晋惠帝时(公元304 年),李雄据蜀(今四川)建立割据政权,国号成,后改为汉,史称成汉或后蜀。公元343 年,传位给李势。346 年桓温中兵伐蜀,到347 年3 月攻占成都,李势投降,成汉亡。装船:组装战船。④当足:当做竹篙的铁足。撑船闲的竹篙,头部包上铁制的部件,就是铁足。这个官长用竹根代替铁足,既善于取材,又节省了铁足。两阶:两个等级。晋代把官阶分为九个等级,叫做九品。
(20)殷仲堪当之荆州①,王东亭问曰:“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②。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③?”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之任,未为不仁④。”《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①殷仲堪:孝武帝时授殷仲堪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镇江陵。据《晋书·殷仲堪传》载,他主张“王泽广润,爱育苍生”故有下文的疑问。
②居全:处于完善的情况,指具有全德。全德,指完善无缺的德行。称:称号:名称。③宰牧:治理。华夏:中国古称华夏,这里实指晋朝的中部地区。④刑辟:刑法;法律。司寇:掌管刑狱的官。孔子曾任鲁国司寇。
(21)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①。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②。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③。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④!”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穿卿颊⑤!”《世说新语•文学》
【注释】①许:处所。精苦:精心竭力。无间《jiàn):没有空隙、漏洞②数四:再三;三番四次。③莫:即暮。④强口马:比喻嘴硬,不服输。⑤”卿不”句:说明如果可不认输,人家就会象穿牛鼻那样穿你的腮,那你就无法挣脱了。决鼻牛,挣破鼻子的牛,按:马不穿鼻,牛才穿鼻,但牛能挣脱鼻绳,孙安国利用殷浩的急不择言,予以反击。
(22)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①。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②。其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④!”帝深有惭色。《世说新语•文学》
【注释】①文帝:魏文帝曹丕,是曹操的儿子,逼迫汉献帝让位,自立为帝。东阿王:曹植,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天资聪敏。是当时杰出的诗人,曹操几乎要立他为太子。曹丕登帝位后,他很受压迫。一再贬爵徙封,后封为东阿王。大法:大刑,重刑,这里指死刑。②“煮豆”句:大意是,煮熟豆子做成豆羹,滤去豆渣做成豆汁。羹,有浓汁的食品。漉(lù),过滤,菽(shū),豆类的总称。③”其(qí)在”句:大意是,豆桔在锅下烧。豆子在锅中哭。然,通“燃”,烧。④“本自”句:大意是,我们(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根所生,你煎熬我怎么这样急迫!按:曹植借豆子的哭诉,讽喻胞兄曹丕对自己的无理迫害。
(23)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①。”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②。”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③。”《世说新语•文学》
【注释】①金石:指用金属和玉、石制成的钟磬之类乐器。这句是自夸文章之美,掷地有声。②宫商:五音(宫、商、角、微、羽)中的两音,指代音乐、音律。③“应是”句:范荣期以文才自负,把自己和孙兴公看成文章高手,以为只有他们才能构思佳句。
(24)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①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失色②。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③!”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④。《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卢志:字子道,历任成都王左长史、中书监。父亲是魏朝卫尉卿卢珽。祖父是魏朝司空卢毓。陆士衡:陆机,字士衡,历任著作郎、平原内史。父亲是吴国大司马陆抗,祖父是丞相陆逊。按:魏晋人重视避讳,不能当面说出对方长辈的名字,直指祖父、父亲名字,最为无礼。②士龙:陆云,字士龙,是陆机的弟弟。③鬼子:对人的憎称。原注引孔氏《志怪》说,卢志的远祖卢充曾因打猎而入鬼府,与崔少府的亡女结婚而生子。陆机因此骂卢志是鬼的子孙。④“谢公”句:谢安认为陆士衡为优。
(25)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①,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②,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③!”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明帝”句:据《晋书·周顗传》载,帝宴群公于西堂,是晋元帝太兴初年的事。且明帝还没有登位,周顗f已被王敦杀害。可知事出于晋元帝时。②仆射:官名,是尚书省的副职。③圣治:太平时代。和帝王有关的事物都加“圣”字来称颂。
(26)庾公临去,顾语钟后事,深以相委①。钟曰:“栋折榱崩,谁之责邪②?”瘦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③!”钟曰:“想足下不愧苟林父耳④!”《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庾公”句:此则承前一则。晋成帝于公元325 年即位时尚在幼年,庾亮与王导等参辅朝政。苏峻反,百僚奔散。“庚公临去”就是指这件事。
②栋折榱(cul)崩:房子塌了,比喻国家危亡。按:庾亮身为佐命大臣,钟雅意含谴责。榱,椽子。
③克复之效:指收复京城,迎帝还都。按:公元328 年陶侃和温娇、庾亮等人一起平定了苏峻之乱,329 年奉成帝还部。
④荀林父: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载:楚庄王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师救郑国,结果大败。荀林父请晋侯处死自己,被士贞子劝止了。晋侯仍让他官复原职。到宣公十五年荀林父打败了赤狄,灭了潞国。可见荀林父是能打胜仗的。
(27)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①。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嵇中散:嵇康。参看《德行》第16 则注①。广陵散:古琴曲。
(28)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①。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②。”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③。《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郗(xī)太傅:郗鉴,曾兼徐州刺史,镇守京口。②矜持:拘谨。坦腹:敞开上衣,露出腹部。按:后称人女婿为东床或令坦,本此。③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29)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①。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俄而”句:公元383 年,前秦王苻坚大发兵分道南侵,企图灭晋,军队屯驻淮水、淝水间。当时晋朝以谢安录尚书事,征讨大部督,谢安派他弟弟谢石、侄谢玄率军在淝水坚拒苻坚军,苻坚大败,这就是淝水之战。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泥水战场上。向局:面向棋局。
(30)曹公少时见乔玄①,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②。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③。”《世说新语•识鉴》
【注释】①乔玄:字公祖,曾任尚书令。②治世:太平盛世。奸贼:狡诈凶残的人。③累:牵累。这里指把子孙托付给他照顾。
(31)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①。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②,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世说新语•识鉴》
【注释】①石勒:东晋时代后赵的君主,羯族人,起兵反晋室,公元319 年自称赵王。后来攻占了晋朝淮水以北大片土地。到330 年又自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②郦食其(lìyìjī):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按:楚汉之争,项羽把刘邦困在荣阳,丽食其献计大封战国时代六国的后代,想以此壮大自己的势力,阻挠项羽的扩张。刘邦马上下令刻印章,准备加封。后被张良谏阻。
(32)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①,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此坐可惜②!”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世说新语•规箴》
【注释】①“晋武帝”句:武帝即位初年,立第二子司马衷为皇太子。太子当时九岁,没有才智,又不肯学习,朝廷百官认为他不能亲理政事,所以太子少博卫瓘总想奏请废太子,后来武帝拿尚书省的政务令太子处理,太子不知该怎样回答,太子妃贾氏请人代作答,呈送武帝,武帝看了很高兴,废立的事便作罢。参看《方正》第9 则。②此坐可惜:指让太子登上此座,就值得惋惜。
(33)殷觊病困,看人政见半面①。殷荆州兴晋阳之甲②,往与觊别,涕零,属以消息所患③。觊答曰:“我病自当差,正忧汝患耳④!”《世说新语•规箴》
【注释】①殷觊(jì):任南蛮校尉。政:通“正”,只。②兴晋阳之甲:指兴兵。晋阳之甲,诣晋阳这个地方的甲兵。按:《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春秋时晋国大夫赵鞅用自己封邑晋阳的甲兵来驱逐国君身边的坏人荀寅和士吉射。后即指以清君侧为号召的起兵。而晋安帝时(公元397 年),兖州刺史王恭等想和殷仲堪联合,以讨伐尚书左仆射王国宝为名,起兵内伐,共兴晋阳之举,后晋室杀了王国宝,才作罢。第二年,王恭、殷仲堪又以讨伐谯王司马尚之等为名起兵反,几个月后才罢兵。这就是所谓晋阳之甲。③消息:将息;休养。所患:病。④“我病”句:殷仲堪想起兵时,请堂兄殷觊同时起兵。殷觊不但不肯答应。且认为殷仲堪是想排斥异己,培植亲信,非常反对起兵解决朝廷是非。所以殷仲堪去探病时,殷觊说了这样的话。按:《晋书)本传载,觊对仲堪说:“我病不过身死,但汝病在灭门,幸熟为虑,勿以我为念也。”
(34)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夙惠》
【注释】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35)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①。祖车骑尚未镇寿春②,瞋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③!催摄面去④!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⑤。”王闻之而止。《世说新语•豪爽》
【注释】①处分:处理。树置:栽培;安插。讽旨:指暗示自己的意图。②祖车骑:祖逖,字士稚,死后赠车骑将军。按:祖逖原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屡建战功。晋元帝太兴二年(公元319 年),败于石勒部将,退屯梁国,又退屯淮南郡首府寿春。③阿黑:王敦小名。逊:谦恭。④摄面:指收起老脸。面,唐写本作“向”,一本作“回”。⑤槊:长矛。上:指溯江而上。王敦镇守武昌,地在建康上游,这里指西上武昌。
(36)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①。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②。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③。 《世说新语•容止》
【注释】①神情:神态风度。②萦:围绕。按:《语林》说,潘岳外出,妇女们都抛果子给他,常常抛满一车。③委顿:很疲乏。
(37)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①。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②,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③。”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④。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世说新语•自新》
【注释】①周处:字子隐,吴兴郡阳羡县人,后改属义兴郡(郡治在今江苏省宜兴县)。青少年时胡作非为,横行乡里,后勇于改过,在晋朝任广汉太守、御史中丞。侠气:指刚强不屈的气概。邅(zhān)迹虎:《孔氏志怪》说:“义兴有邪足虎,溪渚长桥有苍蛟,并大啖人”。 邅迹虎即邪足虎,跛脚老虎。横:指残暴的东西。②自吴:《晋书·周处传》作“入吴”,对。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齐名,号为二陆,吴人。陆机后来在晋朝曾任平原郡内史,陆云曾任清河郡内史,所以下文直呼为平原、清河。按:陆机比周处年轻二十多岁,所以周处年少时不可能寻访二陆。③修改:加强修养、改正错误。蹉跎:虚度光阴。④朝闻夕死:这是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大意是:早上听到了真理,就算晚上死去也不算虚度此生。
(38)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①。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世说新语•企羡》
【注释】①王恭:曾任青、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鹤氅裘:用鸟羽绒絮成的裘,是外套。
(39)支道林丧法虔之后,精神霣丧,风味转坠①。常谓人曰:“昔匠石废斤于郢人②,牙生辍弦于钟子③,推己外求,良不虚也。冥契既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余其亡矣④!”却后一年,支遂殒。《世说新语•伤逝》
【注释】①法虔:是支道林的同学,很有才华,得到支道林的重视,比支道林早死一年。霣丧:同“陨丧”,指委靡不振,颓丧消沉。
②“昔匠石”句:这是引用《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的故事,说的是:郢人鼻尖上溅上了一点白土,匠石挥动斧子,飞快地替他削掉而没有碰伤鼻子;郢人也一动不动地站着,面不改色。比喻神妙的技术,也需要双方默契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后来郢人死了,匠石失去了配合的对象,神技也就无所施展了。斤,斧子。鄂人,郢都的人,实指楚人。③“牙生”句:据《韩诗外传》载,著名的琴师伯牙鼓琴,志在泰山,钟子期听见,说:“巍巍乎若大山!”一会又志在流水,钟子期便说:“洋洋乎若流水!”所以伯牙把钟子期当做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失去了知音,终身不再鼓琴。④冥契:默契,这里指相默契的人,情投意合的知音。
(40)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①。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②。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世说新语•伤逝》
【注释】①“王子猷”句:王子猷即王徽之,王羲之第五子;王子敬即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②了:完全。
(41)王经少贫苦,仕至二千石①,母语之曰:“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②。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王经:王经初为江夏太守,后升为二州刺史、司隶校尉。高贵乡公曹髦即位后,任尚书。甘露五年(公元260 年)魏帝因为相国司马昭权倾帝室,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共谋讨伐司马昭,王沈、王业连忙跑去向司马昭告密,并叫王经一起去,王经不肯。接着魏帝被杀,王经和家属也被害。二千石:职官的等级以年俸米石的多少来定高低,司隶校尉、州牧、郡太守等都是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
②不忠于晋:按:王经是魏朝人,当时还没有晋朝,记事者是后代人,所以这样说。
(42)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世说新语•巧艺》
【注释】①戴安道:戴逵,字安道,不远千里到豫章去拜范宣为师。范宣精通经学,以讲诵为业,很看重戴逵。②南都赋:汉代张衡作,记述了汉朝旧都南阳的盛况。
(43)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①。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②。”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③。《世说新语•巧艺》
【注释】①裴叔则:裴楷,字叔则。②识具:见识和才能。③神明:气韵。
(44)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②;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③。”《世说新语•巧艺》
【注释】①目精:眼珠。②四体:四肢,这里泛指形体。妍蚩:同“妍媸”,美丑。
③传神: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写照:摹画人像。阿堵:这,此处指眼珠。
(45)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①。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②。”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③?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④!”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阮籍:字嗣宗,晋文王司马昭任大将军时,调阮籍任从事中郎,后阮籍求为步兵校尉,放诞不羁,居丧无礼。参看《德行》第15 则注①。②重丧:重大的丧事,指父母之死。③毁顿:毁指因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顿指劳累。
④固丧礼也:按:《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意谓:居丧之礼,如果头上有疮,就可以洗头;身上发痒,就可以洗澡。如果生病,就可以喝酒吃肉,病愈后就恢复居丧之礼。如果承当不起丧事的哀痛,就等于不慈不孝。可见饮酒食肉并不违反丧礼。
(46)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①!”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②。《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豚:小猪。穷:穷尽。按:当时孝子哭,大概照例要呼喊“穷、奈何”,是一种习俗,意为穷极无奈,极度悲伤。②都:总共。废:指身体损伤。
(47)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伤惶,咏左思《招隐》诗②。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③。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县名,今浙江省绍兴县。按:王子猷弃官东归,住在山阴县。②四望:眺望四方。彷徨:同“徘徊”。左思(招隐》诗:左思是西晋时著名诗人,对当时门阀士族专权感到不满。《招隐》诗写寻访隐士和对隐居生活的羡慕。③剡: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有剡溪可通山阴县。
(48)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①。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②,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③。客主不交一言。《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桓子野:桓伊,小名子野,曾任大司马参军,后任豫州刺史。《晋书》本传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②相闻:互通信息。③弄:演奏。
(49)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①。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②。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世说新语•简傲》
【注释】①“每一”句:《晋书·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②喜:嵇喜,嵇康的哥哥,曾任扬州刺史。延:迎接;邀请。凤:繁体字作“鳳”,是由凡、鸟两个字组成的。“凡鸟”比喻平凡的人物。按:吕安轻视权贵,看不起嵇喜这种凡俗之士,所以用这个字来表示轻蔑。
(50)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①”,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②;所以漱石,欲砺其齿。”《世说新语•排调》
【注释】①枕石漱流:比喻隐居山林。枕石,用石做枕。漱流,用流水来漱口。
②洗耳:比喻不愿意过问世事。传说尧想召隐士许由为九州长,许由认为这听脏了自己的耳朵,就到河里洗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