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拍摄教材.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4558861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PDF 页数:81 大小:4.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拍摄教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拍摄教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拍摄教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拍摄教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拍摄教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摄影基础教程第一课景别和角度景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景别和它们的应用:大全景常用于外景,表现事物所处的大环境,显示空旷画面,如一望无 限的海,重峦叠嶂的高峰,或是风云厮杀的战场等等。(图)全景最近的是全身,最适用于表现被摄人物的全身姿态,在活动影像 中,利于展现动作。(图)中景多为半身人像,多用于两人的交流、对话,可以展示情节。(图)特写是被摄人物情绪的放大,在特写镜头中,最重要的是捕捉眼神。(图)大特写即脸的局部拍摄,如眼睛、嘴唇等。用于夸张的意识画面,或是有意突出某一局部(如唇彩广告中拍唇特写)。(图)小记:你使用的拍摄景别直接决定了被摄物和观众的距离。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踩到香蕉

2、皮滑倒了,如果他是在离你十米之外的地方滑 倒的,你可能会发笑,因为这时你关注的是他的全景动作;而如果他 滑倒时离你只有一步之遥,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把他扶起来,因为他和 你的距离很近,他摔倒的感受震慑、甚至“传染”给你,这就是为什么 特写镜头总能打动人心的原因。角度提示:永远记住摄影机就是观众的眼睛。你以何种角度去拍摄被摄物,就决定了观众以何种角度去看被摄物:平视:常用于介绍性场景,观众的视点与剧中人平等。无主观色彩。(图)角度不大,感情色彩就不强烈;采用极端角度会造成被摄体变形,拍摄对象表面加以破坏,反而能获得一种更大的真实,即象征:鸟瞰:使观众像上帝一样俯视一切,画面中的人物犹如蚁群,十分渺小

3、,主题围绕着人的命运。(图)FF-27 Thousands of Saracens lay siege to Jerusalem Photo courtesy of Twentieth Century Fox.TM and 2005 Twentieth Century Fox.All lights reserved.Not for sale or duplication(图:战争)俯拍高角度拍摄:即观众视点在人物之上。表达人物自卑感,或显示沉闷。多用来营造困窘、绝望、孤立无援气氛。(图)仰拍即观众视点在人物之下。让观众在心理上觉得拍摄对象高大,在 观众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产生不安全感和压抑感

4、,令人感到害怕 或者产生敬畏情绪。多用于拍摄伟人或危险人物。(图)实际操作:焦距决定景别。(“调焦”的过程即“推拉”的过程),直接影响成像的大 小和范围。焦距接近或等于所使用的胶片画幅对角线的长度的,叫标准镜 头,镜头的焦距比标准焦距短的,叫广角镜头;此标准焦距长的,叫 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景角大,能够拍摄到范围更广的场面,所以,对于拍 摄大的全景以及室内场景是特别有用的;景深大,可较清晰地再现有 纵深感的景物。长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的景角小,所摄取的范围窄,看上去好像把远处的景 物拉近了似的;景深小,利于突出主体,适用于人像拍摄。注意: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对焦点时要格外仔细,稍微疏忽

5、,焦点容易不实。其次,拍摄时略有振动其后果十分明显,拍摄时照相 机应特别稳定,快门速度要高一些,最好是用三脚步架或采用别的支 撑。焦点泽清小记: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在桌上放两个杯子或其他什么 物体。其中一个就在你眼前,另一个相对离你稍远。你现在用眼睛盯着眼前这个物体,用余光感觉较远的物体,它一定是虚的;同样,你 盯着较远的那个,较近的这个也是虚的。这是因为人眼睛的焦点只有一个。同样,摄影机也只能确定一个焦点,而在长焦距镜头的应用中,虚实对比比较明显。优点:A.它可以使比较杂乱的背景或前景虚化,而突出主体,使画面显得简洁。(图)B.常用于抓拍运动过程中彩精的瞬间。(图)C.表现空间深度。(图)1

6、0:20090120141419我圉固 WWW.OOOPIC.COM焦距 t成像大小 I景深 I景角 I第二课光对光的运用,在摄影造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非常难 于掌握。控制曝光为了使装在照相机内的胶片在拍摄时接受到适宜的曝光量。获得 准确的曝光,任何一架照相机上都设计了控制曝光的装置,光圈 和快门。光圈和快门泽清小记: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设你是一个名叫“胶 片”的人,被关在一个黑暗的不透一丝光亮的、名叫“相机”的 小房间里。房间只有一扇门,打开门,你就会受到光。那么 如果这个门开得很小,你受到的光自然很少;如果门开得很 大,你受到的光就比较多。这便是调节光圈大小的意义。现 在我

7、走到房间门前,打开门然后又迅速关上,你受到了一些 光;第二次我放慢了打开门到关上门这一动作的速度,你就 受到比第一次更多的光。这就是调节快门速度的作用。光圈开得大,透过的光线多;光圈开得小,透过的光少。各级光 圈用f系数标志出来,它们的排列顺序是:71.4、V2、72.8、94、95.6、。8、。11、以6、。22、f系数小、比如。2,镜头的光圈开得大;f系 数大,例如f/16,镜头的光圈开得小。每一级相邻的较小的数字(较 大的光圈),比较大的数字(较小的光圈)透光量多一倍。例如,f/5.6 比08透过的光线多一倍。光圈不仅控制镜头透过光线的多少,还影响景深的大小。F系数 越小(光圈越大),景

8、深越小,只有在聚焦平面上的被摄体成像最清 晰,更远或更近的被摄体,清晰度均较差。F系数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不仅聚焦平面上的被摄体拍出来清晰的,比它更远或更近 的景物,也有较大的清晰范围。所以,在选择光圈的大小时,还要同 时考虑对景深的要求。快门是控制进入照相机镜头的光线投射到胶片上的时间长短的装置,它的速度以秒表示。快门速度较典型的排列是:1、1/2、1/4、1/8、1/15、1/30 1/60、1/125、1/250、1/500 及 1/1000 秒。有一些相 机的快门,还有比1秒更长或比1/1000秒更短的速度。相邻的两级 快门之间,每一级较快的速度之曝光时间是较慢的一级的一半。如

9、 1/125秒比1/60秒曝光时间少一半,1/250秒又比1/125秒曝光时间少 一半。快门的B档供长时间曝光使用。当调定在B档时,在按下照 相机快门释放钮的时间内,快门一直开启。由于光圈和快门速度相邻两级之间都是一种倍数关系,在一般情 况下,开大一级光圈和放慢一档快门速度,胶片上所增加的曝光量是 一致的,反之亦然。比如,在室外阳光下拍摄一幅人像,如果1/125 秒、f/11的光圈为正确曝光的话,把快门放慢一档,光圈收小一级,用1/60秒、f/16,曝光也是正确的。然而,为了获得一张不仅曝光适当而画面效果又动人的照片,还 必须找出最理想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方案。要考虑四点:(1)拍摄时照相机是

10、持在手中还是装在三脚架上。对于多数人 来说,为了使照相机在拍摄时能很好地持稳,防止照相机振动,避免 底片上的影像模糊,快门速度最好不慢于1/60秒,而相应地调整好 光圈的大小。如果拍摄时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照相机的震动不再是 值得考虑的因素,可以根据其它因素决定快门速度。(2)被摄体的运动。如果要把运动中的被摄体清晰地拍摄到照 片上,必须使用足以能够“凝结”住它的快门速度,再配以适当的光圈。在这种情况下,快门速度要根据三方面的因素选定:被摄体运动的速度照相机至被摄体的距离被摄体运动的方向被摄体运动的速度越快,与照相机之间的距离越近,运动的方向 与照相机镜头的光轴越接近于直角,在照片上要把它清晰

11、地拍摄下来 所需要的快门速度越高。一般说来,拍摄行人、儿童活动、航行中的 船只等,至照相机的距离为十七、八米,与照相机光轴成垂直角度运 动,需用1/125秒;沿照相机光轴方向运动,可用1/60秒;被摄体的 距离增加一倍,快门速度可放慢一档。拍摄田径运动员、城市交通等,距离为十七、八米,与照相机光轴成垂直角度运动,需用1/500秒;与照相机光轴成45角运动,用1/250秒;被摄体距离近一半,快门 速度提高一倍;被摄体距离远一倍,快门速度放慢一档。拍摄行驶中 的汽车、火车等,距离十七、八米,与照相机光轴成垂直角度运动,需用1/1000秒;成45角运动,需用1/500秒;沿照相机光轴方向运 动,需用

12、1/250秒;距离近一半,快门速度提高一倍,与照相机光轴 成垂直角度运动时,可用“追随摄影法”。距离远一倍,快门速度放慢 一档。(3)对“景深”的要求。如果你希望被摄体在照片上表现得远近 清晰范围较大,应选用较小的光圈,配以适当的快门速度,假若你只 希望在照片上被摄主体清晰,前后景物比较模糊,表现出虚实变化,则应选用较大的光圈,再配以合适的快门速度。究竟应选用一级光圈 才符合你的要求,可以从镜头筒上的“景深”标尺上查出来。有一些单 镜头反光照相机,有“景深预观钮”拨动(或按下)它,便可以在取景 器磨砂玻璃屏上查看到拍摄时的景深。座架式照相机,还可以在调定 光圈之后,直接在磨砂玻璃屏上看出景深。

13、当然,也可以查阅有关镜 头的景深表格,选出适用的光圈。不过,查阅景深表不太方便,在一 般情况下,很少有人采用这种方法。(4)所使用的镜头的焦距。上文中所提供的拍摄动体所需要的 快门速度,是对照相机通常配备的“标准镜头”而言的。当换用长焦距 镜头时,需要的快门速度应当相应提高。这是因为,用长焦距镜头拍 摄,被摄体的成像大,清晰度稍差,拍摄时应该用更高一点的快门速 度。镜头的焦距增加一倍,快门速度也应提高一倍。比如,上面曾经 谈到,假若你用35毫米照相机手持拍摄,使用50毫米的标准镜头,对于静止的被摄体可用1/60秒。当你换用焦距为100毫米的镜头拍 摄时,快门速度则应故用1/125秒。估计曝光的

14、依据要根据拍摄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曝光作出判断,首先要了解哪一些 因素影响胶片感光:(1)天气情况不同的天气,自然光线的强弱很不一样,对曝光有明显的影响。为 了掌握上的方便,可以把人气情况分作四类:晴朗阳光。指阳光明媚,地面景物投影清晰的晴天。这类天气 光线最强.曝光要少一点。薄云遮日。指天空中有白云的晴天。这类天气,阳光比较柔和.地面景物虽仍有投影,但影子不重。这样的天气.自然光的强度比“晴朗 阳光“约弱一半.曝光时要比晴朗阳光开大一级光圈或放慢一档快门 速度。微阴天气。指空中有密集的云层,阳光被云层所遮,太阳的足迹 不能辨认.只有天空所反射的散射光照明。这时,光线的强度又比薄云 遮日“这一类的

15、天气暗一级,应比它开大一级光圈或放慢一级生门速 度。阴晦欲雨。指浓阴天气,空中乌云密布.光线昏暗。这种天气应 比“微阴天气”再开大一级光圈或放慢一级快门速度(2)复,季节与时刻年中不同的季节和一日中不同的时刻,自然光的强弱不同,这也 是估计曝光时要考虑到的叫个方面。夏季的十时、十一时、十二时、十三时、十四时和春、秋季的十二时.自然光最强。夏季的八时、九 时、十五时、十六时和春、秋季的十时、4一时、十三时、十四时以 及冬季的十一时、十二时、十三时,自然光的强度减弱一级。夏季 的七时,十七时,春、秋季的八时.九时、十五时,十六时,冬季的九时、十时、十四时、十五时,自然光的强度又减弱一级。夏季的六时

16、、十 八时,春,秋季的七时、十七吐冬季的八时、十六时,自然光的强度再减 弱一级。以上四类时刻.光线的强度每减弱一级,应开大一级光圈或放 慢一档快门速度。(3)被摄体的明暗被摄体本身的明暗不同、表面结构不同,会影响到它的反光率。即便在相同的照明光线条件下,反光率不同的被摄体,反射出来的亮度 便不一样。亮调子的被摄体反光率高,反射出的光线多;暗调子的被 摄体反光率低,反射出来的光线少。因此.对亮调子的被摄体比暗调 子的被摄体曝光少一些。(4)投射光的方向被摄体在顺光、侧光、逆光照明条件下,反射出的亮度并不一样。.在顺光照明下,被摄体受光面大,反射出的亮度高。在侧光照明下,被摄体的整个亮度比受到顺光

17、照明时低,反射出的亮度也较弱。因此,拍摄侧光照明下的被摄体,要比顺光照明下多增加一级曝光(开大一 级光圈或放慢一档快门速度)。在逆光照明下,被摄体处在背光的阴 影中,反射出的亮度更弱,要比侧光再增加一级曝光。不过,这是指 拍摄逆光下被摄体的近景(如逆光下的半身人像)而言,若拍摄逆光 中的开阔远景,不仅不能多曝光,还要比顺光照明下减少一级曝光。(5)周围环境反射光的强弱自然界中的被摄体,不仅受到直射阳光和天空反射光的照射,还会受到周围环境反射光的影响。比如,人物站在白色或浅色的墙壁 跟前,活动在水边或海滩上,处在雪地里,来自周围环境的反射光就 比较多,能提高被摄人物的亮度。甚至是拍摄一个人在读书

18、,或者穿 着一件白上衣,书本和白上衣也会将一定的光线反射到人物的面部,增加其亮度。相反,如果被摄人物处在树荫下,或在不够开阔的庭院 中,来自周围环境的反射光则比较少,被摄者的亮度就比较弱。所以,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反光情形适当增减曝光量。(6)地理纬度的差别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地理纬度不同,接受的太阳照度也不同。纬 度每差15。时,曝光量人约应差半级到一级。例如,海南岛、昆明,广州、福州,长沙、贵阳等地区均在北纬15。到30。之间,为第一级;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北京、沈阳.长春等地区都在北纬30。到45。之间,为第二级: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区在北纬45。以北,为第三级。纬度每差一级,曝光量也应

19、差一级。(7)海拔高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曝光量越应减少。在高山摄影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一般说来,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下,对曝光量的影响不大;海拔高度到达 1000米,曝光量应为正常值的3/4:海拔高度达2000米,应为1/2;海拔高 度达3000米时,应为1/3;4000米时为1/4o夜景曝光夜景的估计曝光不容易判断,常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但是也要 看到,拍摄夜景,实际上并没有十分准确的曝光(带天空的论据景除 外),曝光略微不足,阴影部分变暗,却容易保留被灯光照明的景物 的层次;曝光略微过度,虽然亮斑(灯光)周围的层次受到一定损失,但阴影部分却能表现出较多的细节。所以,论据景摄影的曝光,允许

20、有一定的出入。在一般情况下,可参照下表进行估计曝光。夜景摄影曝光参考表胶片感光度:/S 0 100/2000光对摄影造型的作用被摄体曝光时间光圈灯光照明的建筑物4秒百货商店的橱窗1/30 秒V3.5城市商业区街景1/4秒V5.6工地灯光8秒工厂夜景4秒V5.6空中焰火1/30 秒f/4明亮照明的室内景物1/8秒f/4中等照明的室内景物1/4秒f/3.5满月下雪、冰1分f/5.6满月下海面、沙石1分V4.5满月下土地1秒晴天的月亮2秒V5.6汽车灯光柱1秒8传递被摄信息物体的形状和体积依靠它的轮廓和面构成,而轮廓的形状和面 的区分又借助光线的明暗变化表现出来O轮廓是这一物体与那一物体 之间的分界

21、。这种分界只有靠明暗或色彩的对比才能显现出来。如果 两个物体的明暗相等,色彩相同,将它们前后交错放置在一起,二者 之间的轮廓界限便不易识别。面的区分也是这样。绘画上靠限影描绘 物体的面,表现其体积,摄影也是同样。假若被摄对象处在顺光照明 下,不能在不同的面上形成明暗变化,物体就会显得很平。但是,当 它一侧受光多些,一侧受光少一些的时候,它便有了明暗的变化,在 一些面上会形成阴影,便能区别不同的面,表现出立体形态和体积感。(图)色彩怎样由光表现被摄对象的色彩也是由光形成的。任何被摄体,都能按不同的比 例吸收、反射或透射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物体的色彩,是由反射出 来或吸收的不同波长的光所决定的。红

22、色的物体反射长波的红光所 以我们看到它是红的;一个物体反射短波的蓝光,吸收长波的红光,看上去则是蓝的。如果一件物体,等量吸收了绝大部分可见光谱,则 呈现为深黑色的;倘若把投射到它上面的所有波长的可见光都绝大部 分反射出来,物体则显得是白的。质感主要是通过被摄体的透明或不透明状态以及它的表面受光后产 生的明暗状况或反光表现出来,它们都离不开光线的作用。明暗变化 也是构成空间深度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开阔的风景中,薄薄的雾霭 也能产生空间深度的印象,它们都与照明光线有关。(图)决定画面的气氛被摄景物所表面出的气氛,是它给观众的一种情感反应。不论是 室外或室内的被摄对象,其气氛的形成,主要是靠光线的作

23、用。以风 景画面来说,随着一天中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 而带来的光线的变化,表现出来的气氛也就不同。在晴朗的夏季中午 光线照明下,尽管是优美的自然景色,也会显得单调而空旷;在阴沉 的天光照明下,景物会呈现出一种平板、没有生机的状态;在日出、日落时刻,自然景物往往能显出媚人的活力;明亮的直射阳光与朦胧 阳光或低角度阳兴照明下的景物,给我们的感觉也完全不同.这些 气氛上的差别,是光线的亮度和色彩起了变化的结果。有经验的摄影者,都非常重视光线对被摄景物的气氛所起的作用。他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不同的照明光线与画面气氛之间的联系和 规律,借助“光的语言”,在照片上阐明要传达给观众的意念。作

24、为一 个摄影工作者,要不断训练自己的眼睛,要能具体地识别各种光线气 氛,应该做到:在尚未拍摄之前,就能看出被摄对象处在何种光线中 何种气氛之中。由特定的光线所表现出来的气氛,只有在保留了这种光线的照明 特征时才能体现出来,而不致被破坏掉。比如,在逆光照明下,被摄 对象的明暗反差会较大,而且,被摄体朝向照相机镜头的“面”,往往 呈现在阴影中。如果你不恰当地使用过量的补助光线(如反光板或闪 光灯),把被摄对象的阴影面照得很亮,企图去表现很多细部,就会 失去画面上的黑度,破坏了气氛。再比如,在夕阳光照射下,被摄景 物表现在彩色照片上会呈现偏暖的调子,使它调得“标准”,夕阳的光 线、气氛也就被你破坏了

25、。在一幅照片中,特别明亮的面积,会首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往 往把观众的视线引导到这引起明亮的部位上,使那成为观众的“兴趣 中心”。所以,使被摄对象主要的部位受到较强的光线照明,并使其 周围的部位处在较暗的影调中,是突出和强调主要部位的一个很好的 方法。同样,如果在周围都是很亮的影调中的一块很暗的调子,也很 容易显露出来,首先引起观众的注意,形成画面中的“兴趣中心”。如果联系到情感因素上来说,白的,明亮的调子往往暗含着光明、进取、希望、欢乐等等;而黑的,深暗的调子则容易暗示着力量、殷 实、不祥、悲伤等等因素。所以,在一幅照片上,光线所形成的明暗 影调的分布和变化(这种变化是各种各样的),能使画面

26、上表现出一 定的明暗构思效果,强烈地影响着观众的视觉。为了使这种明暗构思在照片上表现得鲜明,要利用黑与白的对 比。欲使亮调子显得尽可能的明亮,必须与深暗的调子进行对比,甚 至是用黑调子去对比它。同样的道理,要把黑表现得尽可能的黑,也 必须用白或浅的明亮的调子进行对比。这种黑与白、亮与暗的对比越 明显,画面上表现出来的明暗构思越鲜明。光线的主要特征光线的强度 光线的性质光线的方向性 光线的色彩光线的强度投射到被摄体上面,以及被摄体反射出的光线强度如何,对摄影 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在拍摄照片时需用感光度多高的胶 片,多长的曝光时间,镜头的光圈要开到多大,是手持照相机拍摄还 是把它装到三脚架

27、上,并且还影响到画面的色彩和气氛。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理条件下,被摄对象所接受的光线的强度有很大的不同。与此同时,被摄对象自 身还具有不同的反光率,黑色的及深暗的物体反光率小,白色的及明 亮的物体反光率高。所以,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不同的被摄体反射 出来的强度就有很大的差别,对摄影的影响甚大。明亮的光线显得有 生气,常常较“硬”,暗弱的光线则显得比较平淡。被摄对象在强光照 明下,比在弱光照明下,不仅会显得更为明亮,并且反差增大,色彩 也更加明亮。因此,摄影者可以通过对光线强度的选择,来调整拍出 的照片给人们的感觉和气氛。摄影上用“曝光值(EV)来标明光线的强度。这种曝

28、光值是与 胶片的感光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在光线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所用 的胶片感光度提高,曝光值也相应增大;胶片的感光度降低,曝光值 也相应减小。对于使用ISOlOO/210(ASA100)的胶片来说(这种中 速胶片,适于大多数情况下的摄影),在各种照明条件下,我们所能 遇到的光线强度,如果用曝光值来表示,不超出1至20的范围。曝 光值每相差一个数字,光线的强度差一倍。夏季明亮阳光照明下的景 物,其平均曝光值约为15;冬季晴朗阳光下照明的雪景约为16;镜 面或类似的光滑表面反射出的明亮的阳光,曝光值约为17;房间内 部的光线强度,曝光指数约为7。所以,一些比较简单的自动曝光照 相机,其自动曝光

29、所适应的范围,一般在EV7至EV18或19;而一 些高质量的自动曝光照相机,自动曝光所适应的范围。可以低至EV1,高至EV18或19。即:使用60100/21的胶片时,它的自动曝光范 围可从 1 秒,f/1,4 到 1/1000 秒、f/16 或 f/22。光线的强度,可以通过曝光表计量出来。在大多数的曝光表上,还能直接标示出曝光值。在某些非自动曝光照相机上,也标有曝光值 的指数。根据曝光表计量出的曝光值,相应地调整好照相机上的曝光 值指数,便能获得正确的曝光。在室外,如果照明光线过于明亮,而你又要使用大光圈获得小景 深效果时,或者要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使运动中的物体变虚以强调感 时,就常常要受到

30、曝光过度的困扰。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在照相机 镜头前面加用一片“非彩色密度镜”(也叫“中性灰密度镜”),把光线 的强度降低。这种非彩色密度镜是灰色的,随灰色的深浅,而有不同 的阻光率,它的作用是只降低光线的强度,而不影响被摄对象原有的 色彩,当需用大光圈或较慢的快门速度时,它常常是很必要的。在室内,若用灯光照明,到达被摄体表面的光线的强度,受被摄 体到灯光之间的距离的影响。距离越近,被摄体表面接受的光线越强;距离越远,被摄体表面所接受的光线越弱。它们的关系,受“平方反 比定律”的支配,即:如果被摄表面到灯光之间的距离加倍,被摄表 面所接受的光线的强度减为四分之一;假若距离增加三倍,光线的强 度

31、减为九分之一。余此类推。不过,上述规律仅适用于不带反光器的点光源,而摄影用的灯光,一般都是带反光器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光源,所以,实有的光线强度 还应通过曝光表进行计量,才可以控制得比较准确。如果利用墙壁或 天花板进行反射照明(灯光投向墙壁或天花板,然后反射到被摄体 上),光线的强度变化与距离的关系,也不符合“平方反比定律”。荧 光灯(日光管)照明则更是如此;灯管至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如果增加 一倍,到达被摄体表面的光线的强度减为一半;距离增加三倍,光线 强度减为三分之一。余此类推。光线的性质摄影所遇到的照明条件是各种各样的,投射到被摄体上面的光线也不同的性质。比如,晴朗天空下的阳光与透过薄云射到

32、地面上的阳 光以及阴晦天气的光线,它们的性质便有很大的不同,在照片上所产 和的光线效果也不一样;又比如,属于点状光源的聚光灯发出的光线 与带有广口反光器的散光灯发出的光线,性质也不一样。摄影者要明 了照明光线的这些差异,正确地使用它们。光线的性质与光源面积的大小有关。光源的有效面积越小,或者 它发出的光束越平行,光线越硬,投影越清晰;光源的有效面积越大,它发出的光线越散射,光线越柔和,投影越淡。我们不妨先从照相室里用的灯光加以说明。如果一束光线是由一 个面积很小的点光源以及抛光了的反光器发射出来的,其光线效果必 定很硬,照射到摄体上,能形成明亮的受光面和清晰的阴影,而且,这束光的边沿部分由亮到

33、暗急速地过渡,形成一块明确的照明区域。如果这束光线是由广口反光器反射出来的,或透过散光屏发射出来 的,也就是说光源的面积大了,那么,光线的强度便降低了,它显得 不再那么硬,而变得比较柔和。被摄体受到这种光线的照明,受光面 和阴影面的反差变小,光线效果相对地平淡一些,柔和一些。室外的阳光与此颇为相同。当天气晴朗天空发蓝时,太阳的发光 性质便极象照相室里的点状光源聚光灯。与你面对的景物相比,太阳的面积是很小的,它发出明亮的硬的光线,使被摄景物产生明亮 的受光面和很深的阴影。如果空中有浮动的白云以及雾霭,阳光需要 透过它们才能到达地面,这时的光线就象照相室里的灯光前面罩上一 层散光屏一样,使发出的光

34、线变得柔和及散射,强度也降低,被摄体 亮面和阴影面的明暗反差减弱,阴影和投影也变得柔和起来。当空中 完全为云层所笼罩时,阳光需透过大片的云层投向地面,这时整个天 空便成为一块大面积的光源。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出的照片,被摄景 物的明暗反差很小,而且没有阴影。这时,光线的强度也比较低。室外自然光是由阳光加天光(天空反射光)构成的在晴朗的蓝天,我们可以把日光作为由两种不同的光源所形成的:太阳和蓝天。太阳 是强烈的直射光源,它在天空中沿着弧形自地平线的一端移动至另一 端。而蓝天是一个散射光源,它向半球的各个方向么射出所接受的阳 光。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两种光源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太阳 是一种直射光

35、源,它使被摄景物产生立体感和深度感;天空则对景物 的阴影面提供普遍的照明。这两种光源之间强度的比例,随着空中大 气条件以及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大气非常清透,并且太阳的高 度约在地平线50度以上的时候,阳光与天光强度的比例最大,大约 达到8:lo在这种照明条件下拍出的照片,如上所述,景物的明暗 反差很大,阴影很深,阴影部分的细部层次较少,甚至细部没有层次,照片上整个光线效果显得很硬。当大气中的雾霭增多时,天空变得更 亮一些(不再那么蓝),太阳发出的直射光线也变得柔和一些。这时,阳光和天光强度上的比例开始变小。如果大气中有很厚的雾霭,阳光 与天光的强度比约为4:1。阳光与天光强度的比例还与太阳

36、的高度有直接关系。当太阳靠近 地平线的时候,它发出的光线必须穿透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强度便会减弱,光线也比较柔和。这时,天空仍然会反射出相当数量 的光线,所以,在这种照明条件下,太阳光的强度和天光的强度比较 接近。不过,当太阳升高时,它的亮度便开始增强,它的强度又比天 光增大。当天空不那么蓝而大气中有较厚的雾霭时,光线的性质有了很大 的改变。首先,直射阳光和天光的比例不再有很大的差别,趋向于2:1,这对于拍摄彩色照片以及室外人像是非常理想的,因为被摄对象 的明暗反差较小,阴影面具有丰富的层次。第二,由于雾霭对直射阳 光起到了散射作用,使被摄景物的阴影和投影不那么分明,照明效果 变得柔和。

37、薄云遮日的天气,由于白云能反射出相当数量的阳光,能使地面 景物的阴影部位受到更多的光线,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而且,阳光 为白云遮挡,它的强度也会减弱,所以,在这种照明条件下,阳光与 天光的比例较晴朗蓝天小一些,光线效果也略趋柔和。在阴天,阳光完全为空中的云层遮挡,日光变得只由单一的光源 天光构成,这时的光线极为散射,照明效果非常平淡。一般 说来,在这种光线条件下,被摄景物容易显得缺乏生气。不过,假若 摄影者能够巧妙地运用阴天时的这种光线,也能拍摄出相当成功的高 调风景照片。雨天的光线性质与阴天相近,不过光线的强度比阴天更 低。雾天,由于大气中有许多水分子,它能使光线散射,所以能有效 地减少被摄

38、景物的明暗反差,使雾中的景色变得朦胧柔和。这种朦胧 的程度,随着雾的厚度和景物的距离而增加,雾的密度越大,景物距 离越远,反差越小,越显得朦胧。较薄的雾,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空间深度感。(图)综上所述,由于光源的情况不同,光源与被摄体之间的介质不同,使人工光和自然光具有不同的性质。我们把那些主要由小面积的点状 光源发射出来的(包括以阳光为主、天光为辅的日光)能使被摄体产 生强烈明暗反差的硬光,称作直射光;而把那些由较大面积的光源发 射出来的(或被媒介物质散射了的)能使被摄体产生柔和的照明效果 的软光,称作散射光。当然,在这二者之间也还有一些较软一点的直 射光,如朦胧阳光,因为它也能使被摄体产生

39、一定的明暗反差和投影,也归为直射光一类。光线的方向性由于地球的转动,空中的太阳每天由东向西移动。与此同时,在 一年之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南北略有不同。一年中太阳南北移 动的角度较小,不象由东向西的运动那么显著。实际上,一年中太阳 的位置在赤道两侧的变化不超过23.5度。因此,对地球上某一些地 区来说,一年中有一些时候太阳会处在正顶,而对其它一些地区,尽 管有中午太阳的位置很高时,与地面仍然形成一定的角度。我国南方 沿海一带,如广东、广西、海南岛、台湾,以处北纬2025左右,在夏季就会遇到太阳当顶的时候。我国往北的一些地区,太阳当顶的 情况会减弱。止匕外,在冬季,太阳照射的角度较低,尽管是在

40、中午,顶光现象也会减弱。以上是从一天当中以及一年中太阳光投射的角度来说的,使阳光 的照明形成一定的方向性。引外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你拍摄时照 相机的方向。如果你由北向南拍摄,早晨的阳光从东方投射过来,从 被摄体的侧面照亮了它,就会呈现从侧面照明的光线效果;换言之,尽管仍然是早晨的阳光从东方照射过来,可是你不再由北向南拍摄,而改为由东向西拍摄,照相机所面对的景物,绝大部分面积较均匀地 受到阳光的照射,不再呈现侧光照明状态,而变成顺光照明的光线效 果。余类推。所以,照明光线的方向性,还受拍摄方向的影响。我们不难明白,对室外摄影来说,照明光线的方向性,是由三种 因素决定的:A一天中的时刻及一年中的季节

41、;B拍摄时照相机的方向;C在地球上何处进行拍摄。根据这些因素,室外的被摄景物从受光的方向性上,可以分为四 类情况:顺光照明侧光照明逆光照明顶光照明在以上每一类照明条件下,又由于阳光投射的角度还有一些细小 的变化,所以,被摄景物的受光情况又有各种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 照明效果,并具有各自的特点。(1)顺光照明图光源在照相机背后,从迎面照亮被摄影体,称为顺光照明。顺光 比来自其它方向的照明光线反差小,被摄体的阴影面积很小,甚至从 照相机镜头的位置看上去,被摄体几乎没有什么阴影。所以,这是一 种光线。在顺光照明条件下,因为被摄体的阴影很少,往往不能有力 地区分被摄体面与面之间的关系,所以它不利于强调

42、被摄体的立体感 和空间深度感。但是,在彩色摄影中,被摄体在顺光照明条件下,各 局部面积都能受到相当数量的光线照明,不致失去细部层次,容易使 被摄体各部分的色彩还原得较好。这是顺光照明下彩色摄影的一个特 点。实际上,百分之百的顺光是很少有的,即使阳光来自照相机背后,或者闪光灯直接装在照相机上,光线投射到被摄体上,也还稍微有一 点影子。最好的正面照明光源,是环绕在照相机镜头周围的环形电子 闪光灯,它的照明效果完全没有投影。在顺光照明条件下,能使表面光滑的物体更加闪现出光泽,但不 利表现粗糙表面的质感。(2)侧光照明图一旦照明光线来自于照相机的一侧,而不是它的背后,被摄体的照明效果便会有明显的改善。

43、这时,被摄体不再是各部分受到均匀的 照明,而是面向光源一些面形成亮面,背向光源的一些面处在阴影中,使被摄体的面与面之间产生了亮暗上的变化,从而显示出立体感和表 面质感。这种来自照相机一侧的光线,叫作侧光。照相机与太阳之间 的角度越大,侧光效果越明显,当照相机与太阳形成90夹角,阳光 投射到被摄体上成为完全的侧光。在侧光照明下,被摄体的阴影面在摄影造型上起着很重要的作 用。它能表现出被摄体的立体感,也能用阴影的衬托突出被摄体受光 的亮面,还能用背景上的阴影部分与主体物的亮面相比较而表现出空 间位置上的差异,从而显示出深度感。投射过来的光线越接近90的 完全的侧光,被摄体所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深度越

44、明显。(3)逆光照明图光线从照相机相对的方向投向被摄体,称为逆光照明。但是,在 逆光照明条件下,光线投射的角度还有一些差异。比如,光线从照相 机正对的迎面方向,成180左右的角度投射过来,与光线从侧逆角 度,成130左右的角度投射过来,其照明效果又不一样。所以,在 摄影上又把逆光区分一下,将从照相机正对的方向投射过来的光线称 作逆光,而把从侧逆方向投射过来的光线叫作侧逆光。当光线从照相机对面较高的方向照射过来时,被摄体的顶面受到 较强的光线照明,产生顶面明亮的效果。不过,当逆光从较低的方向 投射过来时,被摄体顶面不再受到最强的光线照明,而是光线围绕着 被摄体在它的边沿能形成一个明亮的光环。这种

45、逆交,与从正面投向 被摄体的较柔和的光线形成一种强烈的明暗反差,并能使被摄体从它 的背景环境中分离出来。逆光照射到水面上,能使水面产生明亮的耀 斑。如果被摄体是透明物质,逆光照明的效果便有很大不同。明亮的 光线不再是环绕着被摄体进行照明,而透过它,看上去好象是照明光 线来自被摄体自身的内部。若是透明被摄体处在暗调的背景前面,在 逆光照明下这种透明的感觉更为突出。逆光照明形成的画面效果和光线气氛与曝光量的掌握有直接的 关系。如果调整曝光量,照片上所体现出来的画面效果和光线气氛也 会随着改变。如果按照被摄体朝向照相机的暗面的亮度曝光,被摄体 边沿并产生失去细部的很亮的轮廓。假若减少一些曝光,被摄体

46、朝向 照相机的一面影调变深,呈现半剪影状态。这时,被摄体的形态主要 依靠这些明亮的轮廓表现出来。逆光摄影容易遇到问题是照相机镜头产生的眩光。不仅仅太阳直 接在画面之中时容易产生眩光,即便太阳在画幅之外,有时也会遇到眩光问题。眩光是由于照相机镜头受到直射光线照射后镜片表面的反 射光来回反射造成的,能够降低整个影像的反差,而且有时候在照片 上能形成一行光圈形状的光斑。这种眩光,可能通过稍微改变一下照 相机的角度得到避免。不过,有时候摄影者也会故意追求照片地的这 种眩光效果。若要避免或减少眩光,在照相机镜头前加用深一点的遮 光罩是一种好办法。(4)顶光照明当太阳在空中处在正顶或接近正顶的时候,呈现顶

47、光照明效果。在这种光线条件下,被摄体的投影清晰而短,直接投向被摄表面的上 方,不太有利于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和质感,并形成强烈的明暗反差。顶光照明的总的效果是使画面呈现一种暑热感。一般说来,顶光不太 适合于拍摄人物及风景。假若你不得不在这种照明条件下拍摄,要设 法使照片上所表现出的明暗反差减小一些。比如,在室外自然光线条 件下,你可以尽量等到阳光被白云稍微散射一点的时候拍摄,以求减 少照明反差;若使用人工光源拍摄,也可以通过底片的显影和照片的 印放,使影像的反差降低一些,具体方法将在显影与印放的有关章节 中谈及。顶光照明虽有许多不利的条件,然而也可运用。比如,拍摄自然 风景,有时会遇到形状很有特

48、点的树木,就可以利用顶光照明,使这 棵树的影子直接投向地面,包含在画面之中,增加形象的美感。也可 以利用这种方法,使地面上大面积的影调较亮的空白区域落上一些阴 影,增强影调的变化,不使这片大的空白区域过于醒目。上面谈到了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四种照明类型,阐述了它们 各自的特点和效果,还有一种照明类型便是来自被摄体下方的光线,称作脚光。由于这种光线在摄影中不常用,而且几乎在现实生活中是 少有的,在本章中没有把它并列有一种主要的照明类型。在以后的章 节中,有必要谈到脚光的时候,再进行补充阐述。光线的色彩光,反映在黑白摄影中,只是一种明暗关系,它描绘出被摄对象 的形态、体积、质感、空间的位置,构成

49、被摄对象的外部特征它 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对于彩色摄影来说,光线 所能起的作用则更为重要了:它不仅用明暗去勾画被摄对象,还明显 地影响着被摄体的色彩。被摄对象的色彩,与投射到它上面的光线的颜色是不可分离的。被摄体的颜色,是由于光的作用。任何物体对色光都有吸收与反射的 本能。例如,我们看到树叶是绿的,是因为它吸收了光线中的红光和 蓝光,而反射出绿光;天空是蓝的,因为它吸收了光线中的红光和绿 光,反射出蓝光。假若有一件物体,对红、绿、蓝三原色光全部吸收,就呈现黑色;全反射则呈白色;对红、绿、蓝三原色光都等量地部分 吸收,部分反射,则呈灰色。一天中不同的时刻以及不同的天气,都会给光

50、的颜色带来变化,识别这些特定光源的色彩,会有助于你很好地处理彩色照片的色彩效果。下面分别谈一谈不同性质的照明光线其本身色彩上的差异。(1)直射阳光晴天的直射阳光最接近白光,在这种光线条件下,自然界物体的 色彩显得丰富,并有较大的明度变化。被摄对象受光的一面,色彩的 明度增高,阴影面色彩的明度较低。由于直射阳光很接近白光,被摄 对象受光的一面基本保留物体固有的色彩,其颜色没有很明显的变 化。至于不受光的阴影面,由于受天空的反射光照明,会反应出一些 天光的色彩。天空越蓝时,被摄对象的阴影面越带一些蓝色的调子。这时,物体阴影面色彩的变化规律是阴影面的“固有色”与天光的综合 色。如果被摄对象具有光泽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