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意义_赵聪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4790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意义_赵聪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意义_赵聪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意义_赵聪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环境保护-72-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意义赵聪园(烟台市福山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烟台 265500)摘要:随着空气污染问题愈演愈烈,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生态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生命有机体对污染现象的各种反映来衡量自然环境所受污染的程度。文章将对目前生态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供同行借鉴与参照。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对环境保护;管理意义中图分类号:TS5 文献标志码:A DOI:10.20025/ki.CN10-1679.2023-04-24Discussion on the Signifi 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2、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Zhao Congyuan(Yantai Fush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Yantai 265500,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air pollution problem,Chin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artments are also facing huge challenges.

3、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pollu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y using various reactions of living organisms to pollution phenomena.The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Key words:ecological

4、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anagement signifi cance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进行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和环境监测系统开发与建设的新趋势与需要,是一件更加复杂的工作任务,从而对发展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也提出了更多的新需求,它必将更加深入地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服务,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良性循环,创造天、地、人共和的良好生态环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情况的日趋恶化,单纯从生态参数检测来判断环境质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生态环境监测已经

5、成为环保监控最重要的趋势,它必定会成为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对国际生态环境威胁的存在,生态环境监测由通常意义上的环境要素控制,开始向生态监控转变并扩展1。生态环境监测所利用的是生态的各种手段和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对不同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空间格局的测量,并通过监测自然生态系统环境、资源变迁情况、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写照程度和变化趋势等而达到。可以说生态检测是指利用可比的科学方式,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管理组成物质的种类、构造方式和功用,以及组成要素等方面作出系统的测量和考察的过程,而检测的结论则用来评估和预测人类活动及其对生态

6、系统的危害程度,从方法机理、目的、科学含义等多方面都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2。在检测内容方面,企业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企业环境质量监测,又不同于企业的生态污染源检测。从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开展的历史出发,现今的中国生态环境监测多着眼于宏观的、大范围的环境损害情况,它还具备着反映了人类行为及其对我们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整体、有机组合作用的重要特征。生态检测,可以对农田、森林、草原、沙漠、沼泽地、水域、海面、天气、物候、动植被群等方面开展检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保护检测作为常规环保监测的进一步扩展,除有新概念之外,环保监测的理念与方法定会成为环境监测工作得以开展与实施的根本保证。风景动物学、农产品动物学、原

7、始森林学、淡水生态学、海水动物学、沙漠生态建设学、脆弱区自然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统计学等的研究和应用,对生态建设的有效管理都是大有裨益3。2生态环境监测的意义2.1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蓬勃发展生态环境监测运用了现代的监测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开展了真实有效的监控,从而正确地判断了当前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而通过正确的信息,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可以适时地采取措施解决。同时生态环境监控信息也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中最关键的质量评价信息,对于提高全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某政府部门在最近进行的海洋生态环境水质监控活动中发现某一地区的污染水平较重,主要原因就在于

8、这里集中了本地的几大化工厂4。在离这一地 作者简介:赵聪园(1981-),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环境保护-73-区较远的某一地方,尽管附近也有着这样的几个化工厂,但是污染水平却明显较小。经过检查后可以得知,主要是因为在这片地方附近还栽培着大量可以净化生态环境的水生植物。由此,该地方人民政府出台了大量绿化都市景观的计划,并扩大了绿色植物的栽培范围,同时引入了园林中绿化能力较强的植物品种。在政策带动下,发展绿化与可持续经济已成为该地方的主要经济目标。不但园林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而且生态环境品质也明显提高了。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和“经济”从来都是统一的,而利用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9、时,更是达到了二者的和谐发展。2.2在生态环境管理和实施排污许可制中的作用对污染物排放量的监控也是重要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企业因超标排出废物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国家生态环境部门按照限制污染排放许可制方案对企事业机构实行排污许可制,对其核发排污许可证并依证监督管理企业。在日常监管中,环保监察部门着重监督废物的种类和污染数量。利用生态环境监测,就能够对企事业机构实际发生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管理与监测。当企业排出的污染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对其核发污染认证;而如果是超标,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对企业单位采取相应处罚。由此可见,环保主管部门通过监测数据对企事业单位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更有利于企业

10、环保5。2.3在打击生态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中的作用一些公司出于自己的经营利益,不顾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规定,无排污标准许可排污,或者故意不正常操作治理生态环境污染设备规避监督,或者非法对生态实施损害。但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资料为国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污染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现场证据,有关机关也可了解自然生态环境的被污染损害程度,将生态环境监测统计资料作为重要证据提交给公安部门或者司法机关。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资料对于生态环境污染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意义,国家还制定了相关规定并制定了“两高”司法解读,规定了篡改生态环境保护监视数据可界定为“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结果不但可以为公安部

11、门开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现场的侦查提供依据,还可以为检察机关对生态环境保护犯罪分子的公诉提供依据,因此即使在法庭审判中,生态环境监测结论也是为犯罪分子判刑的重要依据。2.4能够防控突发性污染事件工作中往往容易产生突发性污染,由于事件突发性,危害蔓延迅速且危害很大,所以在监控与处理上具有较大的困难。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与处理,将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其恶劣的损害。即利用生态环境监测的自动检测技术和预警系统,在生态环境污染事件出现的较短时间内开展应急检测,准确了解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并基于生态环境监测的信息与数据,形成长效机制,以便防范和管理各类突发性事故。此外,生态环

12、境监测系统在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核辐射管理中也具有不容忽略的重要功能,而且还可以很好地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能,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信息保证;生态环境监测还可以激励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意义很大。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 3.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3.1.1 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随时间、空间变动,受天气、季节、形势状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应当针对生态环境监测范围内呈现的特征,开展周密的现场研究与资料搜集工作,重点研究各类污染源及其排放状况和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特点,涉及土壤、形势状况、自然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社会经济发展

13、情况。3.1.2 确定监测项目要按照我国规定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标准,根据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污染源以及其污染物排放量的性质来确定,同时必须确定一些天气和水文地质项目6。3.1.3 确定监测点位置及采集时限的方法生态监测取样地点布置得是否适当,是如何取得有意义样本的基础,应当充分注意;寻找并确认环保样本的储存方式;环保样本的分析方法检测。3.1.4 完成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为检测误差存在于整个生态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所以只有在客观可靠的取样结果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数理统计的方式处理大数据分析问题,才能够获得满足客观需要的数据,而处理得到的数据则须经过认真审核后方可上报。3.2监测方法和技术路线

14、生态监测技术方法,是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指数做出具体计算与评估,以此获取自然生态环境中某一指数的特征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揭示该指数的现状及变化。在选定生态检测具体的方式时,应针对当前生态环境,结合实际提出具体措施的方法途径,制定科学检测办法。技术目标与计划的编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生态环境保护检测台站的选择,检测的项目、手段和方法,对生态系统条件和控制目标的制定,检测时间、监测频率和时间目标,资料的收集(检测数据资料、试验分析数据、统计资料、文本数据资料、形象及影像数据资料),建设数据库系统,资料或数据分析提供,资料的运用(编写生态监测项目报告、根据提供的生态环

15、境保护情况构建模式、展望预警、评估和计划、策略措施制定)。在制定具体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案时应坚持一条准则,即尽可能使用国标法,如没有国标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尽可能使用该领域最权威或大家认可的技术。某些特殊情况应采用目前生态环境所使用的检测手段。生态环境检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征,是一个宏观和微观检测相结合的工作。对构造和性质复杂的宏观层面生态环境的检测,需要运用完善的手段。其中,生态监控平台是宏观控制的基石,它需要以3S技术为支撑,并且需要拥有体积够大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设备。4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措施 4.1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为处理长久不能有效控制区域的污染现象,为明显改善环境保护-74-

16、自然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必须革新生态环境保护检测质量管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检测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从现实情况入手,多措施并举,从整体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在深化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检测质量管理制度过程中要逐步明晰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各岗位上的主要责任,强化工作质量监管与评价。必须以科学认真的心态进行工作,保证数据监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确定监测区域的生态环境危害信息是生态环境保护检测的主要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检测必须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生态环境危害信息及时的预警是生态环境保护检测效率的主要表现。要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测预警系统,并按照风险分级原则进行监控等级分类

17、。管理中要学会及时发现情况,适时做出的警报,为制定解决对策,实施管理方法的第一时间的根据。4.2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项目必须严格的依据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实施,要遵循资料客观标准、代表性强、手段合理、信息传输及时有效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为充分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趋势,有效追踪生态环境污染源变动状况,为正确预防各种生态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和环保工作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必须强化检查和抽测,严肃处理检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瞒报信息、篡改资料和丢岗渎职现象。强化对生态环境监测项目的监管,推动监测活动中的各项创新活动,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和其他各项生态环境措

18、施的协调。4.3实现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创新科技水平不断地提高与发展,也促使了各类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地运用到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中。现代生态环境检测科学技术促使了各个检测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工作中大量采用新机械设备、科学技术、方法,但必须指出的是,在采用新技术设备、方法之前要进行检验,后方能采用。仪器设备创新也是创新的一项主要方面,同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中所采用的仪器设备普遍较为落后,检测仪器设备缺陷和老化现象也时有发生。目前,中国环保监测仪器设备多是由我国制造的中低档仪器设备,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增加监测仪器寿命、减少监测仪器的成本、提高其使用率,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的一项

19、重点方向。环保监控的科技方法创新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动态监测将能够了解各类污染的演变动态和变化趋势;其次,增强了预警应急监控能力;同样,将简单的地面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遥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结合;最后,现场上的高速分析方法和持续智能化信息技术也将获得应用;五是对生态监测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也将逐步完善。4.4构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并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我国环保监管网络系统应当涵盖了生态环境保护全要素检测服务网络系统(包含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土地、固体污染物等检测网络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监测网络系统(包含全国、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系统)及其监测信息网络

20、系统(包含实时监视、信息报送、传输等)。首先建设我国环保监管网络系统,将有利于环保监控管理事业朝着全方位、精准化、制度化目标快速成长,再次,我国检测网络系统的建设能够更进一步地掌握环保产品质量,并针对及时发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处理污染、维护环保产品质量,起了积极作用。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检测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而且工程量巨大,若仅仅采用现在的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无法实现,因此只有通过更加深入地改造相关的检测分析方法和技术条件,使之变得更加简单、灵敏、方便,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4.5实现生态环境监测队伍专业化全面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发展,既离

21、不开各类先进的仪器设备,也离不开熟悉方法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因此各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都必须加大对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并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规划,以提高在技术研究、实验室管理等领域的技术骨干水平。各生态环境监测站都要争取在培训方法上,探索并形成一批专业性、高素质、反应能力快速的生态环境监测人员。首先,要求检测人员必须提高迅速反应的机动能力,可以对突发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迅速进行反应;然后,要求检测人员必须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资料的代表性、科学化、准确度和真实感。5结语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类未来,生态环保也是当前每个人所应尽的责任。通过生态环境监测能够有效了解生

22、态的环保质量,但如果是由于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淡漠,就无法真正持久有效地维护自然环境。所以,整个社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环境监测系统,发挥环境监测在生态环保中的科技保障功能。参考文献:1黄紫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19):42-46.2尚志亮.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0(12):146.3曾伟恒.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汽车博览,2022(10):133-135.4薛俊.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4):61-62+65.5陈进.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必要性及发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15):94-95.6韩洋.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0):36-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