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初宗室诗人文昭交游考论_冯文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3848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初宗室诗人文昭交游考论_冯文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初宗室诗人文昭交游考论_冯文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初宗室诗人文昭交游考论_冯文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清初宗室诗人文昭交游考论冯文开(内蒙古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摘要 清初宗室诗人文昭是清初积极接受汉文化的实践者,一生致力于写诗,交游颇广,与满汉诗人往来唱和,这对他作诗技艺的提高和诗风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他登上汉语诗坛是满汉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他的汉诗创作影响着其他宗室诗人,促进了满汉文化交融,某种程度上再现了中国各民族文学文化互学互鉴的历史图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关键词 清初;文昭;宗室;汉族文士;交游中图分类号I207.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1-0215(2022)06-0001-06文昭是清初杰出的皇族宗室诗人,

2、字子晋,号芗婴居士。他出身于爱新觉罗皇族,家世较为显赫。其高祖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崇德元年(1636年)封饶余贝勒,顺治元年(1644年)进封饶余郡王,康熙元年(1662年)追封饶余亲王。其曾祖博和讬是阿巴泰的第二子,初封辅国公,顺治元年(1644年)晋封贝子。其祖父彰泰是博和讬第六子,顺治八年(1651年)封镇国公。其父百绶是彰泰的第一子,袭封镇国公,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被降为镇国将军,而后被革除爵位。因此,文昭没有世袭到任何爵位,属于闲散宗室。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他以宗室的身份参加乡试,触犯了忌讳,遭到放逐。自此,他无意于仕途,致力于作诗,著有 紫幢轩诗集。法式善 梧门

3、诗话 言:“天潢工诗者,当以 紫幢轩集 为最富有。郭元釪谓其健比牧之,清如坡老,似非谀词。”1另外,文昭交游颇广,与满汉诗人往来唱和,这无疑对他作诗技艺的提高和诗风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再现了中国各民族文学文化互学互鉴的历史图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一清初,宗室文人积极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汉诗,逐步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啸亭杂录载:“国家厚待天潢,岁费数百万,凡宗室婚丧,皆有营恤,故涵养得宜。自王公至闲散宗室,文人代出,红兰主人、博问亭将军、塞晓亭侍郎等,皆见于王渔洋、沈确士诸著作。其后继起者,紫幢居士文昭为饶余亲王曾孙,著有 紫幢诗钞。”2岳端是

4、安和亲王岳乐的第十八子,阿巴泰的孙子,号红兰主人。他是文昭的叔祖,与文昭交情深厚,两人往来频繁。清诗纪事初编 评价岳端是“一代宗潢之秀,后来无及之者,即较之江南耆宿,亦足自树一帜也”3 634。岳端也十分推重文昭,文昭在 古瓻集 自序 里写道:“一日,侍叔祖红兰先生分韵,有句云:花香高阁近,书味小楼深。先生击节赏之曰:是儿冰雪聪明,不愧渔洋高第弟子,他日固不仅基金项目 本文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项目编号:NMGIRT2209)的资助;系第十二批“草原英才”工程“多民族文学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冯文开,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

5、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文学、史诗学与口头传统。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48 No.6Nov.2022第48卷 第6期2022年11月 1DOI:10.14045/ki.nmsx.2022.06.018让一头地也。”4 127岳端在作诗中常提及文昭,如 闲居侄孙昭 题侄孙文昭听秋斋诗后 题画赠侄孙昭等。文昭钟情于闲居,向往宁静安适而又简单纯朴的田园生活。岳端将文昭引为同道,其 闲居示侄孙昭 云:“闲居兴趣无人会,赖有贤孙志略同。”5 81同样

6、,文昭将岳端视为知己。当他因为使用子书语而落第时,创作了 下第遣怀呈玉池先生,其“南华非僻书,乃用咎温子。荆人竟遭刖,瑟缩惭闾里。情如中醇醅,意似别知己。誓将猿鹤性,返炼烟霞饵”等诗句向岳端倾诉内心的愤慨,其“先生蓬莱精,诗笔继三李。还当救茅塞,毋使终堕圯”4 138表达了对岳端诗歌创作的激赏以及对岳端的推许。塞尔赫,字晓亭,号北阡季子,努尔哈赤弟弟穆尔哈齐的曾孙,辅国将军泰荫布禄的儿子,以诗见重于当时。沈德潜在 萨哈岱集 的序言里说:“于北地得晤三诗人,首属赛尔赫,次乃及于英廉、萨哈岱。”6文昭对塞尔赫有诗 喜晓亭将军过访 晓亭将军赋诗见寄奉酬一首 闻有评予自遣诗者以为颇有怨意自白一章遣寄晓

7、亭宗教长即次其与某少宰登明远楼诗韵 上晓亭宗长 闻晓亭宗长朝议侃如喜而有赋 等,塞尔赫对文昭有诗 子晋许馈牛酥诗以索之 伏日拟古二首寄子晋 题子晋河干阻雨图 题子晋瓢居 等。文昭 晓亭将军赋诗见寄奉酬一首 使用“秀语实有味,咀噍百过余”“知君到古人,得髓非受肤”4 198等诗句称赞塞尔赫的诗歌有古人之风,清秀有味。初秋闲居胸次未畅检读天随子自遣绝句三十首即效其体更次其韵亦足以持吾性情较之元唱殊觉形秽也 一经问世,文昭便受人构陷,被指这些自遣诗含有对朝廷的怨言和不满。对此,文昭写了 闻有评予自遣诗者以为颇有怨意自白一章遣寄晓亭宗教长即次其与某少宰登明远楼诗韵 辩白:“闭户垂帷二十年,优游我与我周

8、旋。几曾哆口生浮议,只拟观心学定禅。此后语言知自慎,其中意思仰君传。小诗代柬题封去,拜白披陈尊行前。”4 327这首诗歌是文昭为人处世的表白与陈述,文昭把它寄送给塞尔赫是希望塞尔赫能够站出来为自己主持公道,足见二人的相知与交情。博尔都,字问亭,号东皋渔父,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的孙子,辅国公拔都海的第三子。八旗诗话 对博尔都有载:“汪钝翁、梅耦长、陈其年极口推许,联吟分咏,旗鼓相当,自筑于东皋别业,水石花竹,擅辋川之胜。一时名辈皆有诗纪其事,太平歌咏之胜,令人神往焉。”7文昭与他有交往,文昭的 侍叔祖红兰问亭两先生新城尚书公暨诸同人集海棠院送梅耦长归宣城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分韵得绿字、岳端的 春日喜

9、问亭兄过访偕侄孙昭及诸同人分韵 可证。文昭与岳端、博尔都、塞尔赫有血亲关系,岳端、博尔都和文昭都是努尔哈赤的裔孙,塞尔赫是努尔哈赤弟穆尔哈齐的曾孙,他们交往密切也自在情理之中。在他们中间,塞尔赫的仕途要顺遂一些,被封为奉国将军,官至仓场总督。文昭与岳端、博尔都都是失势王公和闲散宗室,有着共同文学和艺术旨趣,这让他们很自然地聚拢在一块,相互唱和,形成一个小规模的文化群体。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文昭对宗室诗人的汉诗创作进行辑录编选,康熙庚寅年(1710年)宸萼集 问世,文昭以 自题宸萼集后五首 交代了这项文献整理工作的宗旨:青莲昌谷两仙人,解爱东坡有德麟。不是天潢风雅盛,由来四始咏振振。和气蒸濡数百秋

10、,万条柯叶布中州。隐囊麈尾承平后,莫笑朱门尽粉侯。葱葱佳气五陵原,绿阀诗人格调存。留得锦囊寒瘦句,开元几叶辨王孙。半世功勋托彩毫,百年文献敢辞劳?中州集后南州集,也著新编夺锦袍。红兰已死问翁无,此事渠谁更觅途?万马奔驰荣利热,有人重下冷工夫。4 154遗憾的是,这部具有文学史料价值的 宸萼集 已经佚失。鲍鉁在 裨勺 中对它有着扼要的述评:“紫幢王孙所录天潢之诗为 宸萼集,分上、中、下三卷,共二十八家,计诗三百七十六首,各著小传。自序一篇,撰于圣庙庚寅岁。第一卷中,世庙与焉,盖藩邸之作。余京居时,尝借归颂阅数日,手录其目并序、传藏之。龙吟凤唱,皆太平和吉之音,真足笼盖一代也。”8鲍鉁,字冠亭,汉

11、军旗人,清史稿 国朝诗人征略 等有传,文昭对鲍鉁有诗 题鲍冠亭双溪诗话图 柳絮词十首次鲍冠亭韵 秋晓次鲍西冈韵 等,鲍鉁对文昭有诗 赠紫幢王孙二首 咏紫幢轩杂植十二首 题紫幢王孙秋成图二首 紫幢王孙五十寿宴诗二首 等。2二清初,许多宗室诗人周围聚集着一批汉族名士,形成了满汉诗人互相唱和的文学局面。天咫偶闻 有载:“盖王邸延师,敬礼出士大夫上。如红兰主人、问亭将军、怡贤王皆以好士闻。履邸之于阎百诗,果邸之于方望溪,慎邸之于李眉山、郑板桥,礼邸之于姚姬传为尤著。”9岳端“纳交东南名士殆遍”3 634,博尔都也喜欢结交名流,“一时名士画人,多从之游。”3 636这些名士中有王士禛、姜宸英、毛奇龄、施

12、闰章、汪琬、孔尚任、顾贞观、张潮、梅庚、柯煜、顾彩、查士标、朱襄、顾卓等,在岳端的携带和引荐下,文昭也身处岳端和博尔都编织的这张与汉族名士结交的文化网络中。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梅庚要离开京城,回家乡宣城。岳端携文昭在报国寺海棠院为梅庚饯行,王士禛、王士骥、蒋仁锡、顾卓、朱襄、博尔都等参加了这场文人集会,众人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分韵赋诗为梅庚送别。10正是通过岳端的关系,文昭结识了许多东南汉族名士,赢得了他们的好感。文昭能够为许多东南汉族名士接受,还在于他有王士禛弟子这个身份。清史稿 载:“宗室文昭,字子晋,饶余亲王阿巴泰曾孙,镇国公百绶子。辞爵读书,从王士禛游。”11清画家诗史 载

13、:“文昭,字子晋,号芗婴,清宗室,为红兰主人从孙。少从渔洋山人学诗。”12康熙五十年(1711年),王士禛逝世,文昭悲痛万分,有诗 闻渔洋先生讣为位哭之二首 挽悼:“五夜星光坠,惊心远讣来。人方期黼黻。身忽赴泉台,一代风流歇。千秋梁栋摧,寝门思痛哭。东望漫裴回。”“诗名官职重,白传定前身。精魄应骑凤,文章泣获麟。归欤便竹杖,老矣称纶巾。重过题诗处,僧房掩莫尘。”并在诗后自注:“丁丑春侍先生分韵慈仁寺海棠院,今十六年矣。”4 158王士禛是清初诗坛盟主,门人遍布天下,与王士禛的师生关系是文昭与汉族名士交游的无形文化资本。在与文昭交游的汉族名士中有不少人是王士禛的门人,他们同气连枝,相互切磋琢磨,

14、相互观照。林佶,师从王士禛学诗,曾为文昭的 广唐贤三昧集 撰序,其中有言:“康熙壬寅岁暮春,茶翁先生偶抱疴卧京邸。予特造茶声馆问起居,见案上有手钞书,知其合渔洋师所选五七言古诗,及唐贤三昧集,与唐人选唐诗十种,并万首绝句,统录之,总定为广唐贤三昧集,凡四编。因言曩避暑于赵村农舍,尝辑诗管一部。去夏辑此编,其前编则初唐,正编则盛唐,续编、后编则中、晚也。渔洋以诗名天下,几四十年,当其盛时,及门受业者亡虑百千人。身后一纪余,诸弟子风流云散,或名他师,或反唇操入室戈,拈瓣香尸而祝之者,乃出于天潢宗室中之一老。”13他称赞文昭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了王士禛的未竟事业,坚守了文人之间应有的师生之道。他在 香婴

15、居士寿诗 中有云:“高文典册宝光融,河岳英灵间气通。上射斗垣旁暎璧,天潢一派亘天中。风高气爽九秋清,篇什娱情壮物精。千古贤王谁媲美,河间礼乐嗣东平。”14这些诗句是对文昭的诗歌创作及成就和地位的一个总评,虽有一些过誉,但总体上能代表汉族文士对文昭的评价。查慎行,字夏重,号他山,以诗文名于世,清史稿 清诗纪事 等有传。他也是王士禛的门人,文昭的二十九日偕晚雷过访查学士横浦以拙稿寄令兄悔余先生九叠韵 记载他曾经将诗集寄送给查慎行,恭请他品鉴指点。查慎行视文昭为宗室高人,为他的诗集撰写序言15,对文昭有相见恨晚之感,作诗曰:“为君留半日,执手倍依依。可惜论交晚,重教省见稀。调同忘分谊,语重借光辉。十

16、五年前路,仍如免病归。”4 305由于查慎行中途逝世,这篇诗作后由沈椒园转交文昭,文昭对此有诗 十七日椒园以查他山先辈留别诗见示,诗系他山抵家所作未及简寄而殁,年余始睹遗草,不胜存殁之感因次其韵:“得诗心不下,悲喜两无依。相见昔何幸,遗音今已稀。吁嗟至竟日,把玩近余晖。莫恨终成古,高山乡所归。”4 305文昭将查慎行视为知音,对他的逝世极为哀痛。沈廷芳,字椒园,清史稿 等有传。沈廷芳是查慎行的门生,因为这种师承关系,文昭与沈廷芳经常在一起唱和,文昭有诗 二十一日与符幼鲁载扬椒园晚梅轩夜饮阴分韵 二十一日约同载扬椒园范甥玉生诸君各醉次日分韵余亦属句 等,沈廷芳有诗 灯后紫幢王孙招同符幼鲁户部王载

17、扬上舍集晚梅轩 紫幢王孙过访 夏夜紫幢轩听琴 等。16王式丹,字方若,号楼村,清史列传 国朝名家诗钞小传 等有传,以诗受知于王士禛。文昭有诗 春晴柬王楼村修撰,王式丹为文昭的 古瓻集 撰写序言,内中有赞云:“紫幢先生以鲍、谢为胚胎,而又兼综众有,撷诸家之精华,其味常在酸咸之外,故令人咀之弥永耳。先生生长内邸,朝夕孜孜于书,无所不窥。每当 3扺掌谈辩,如导九河之水,斐亹可听。盖根柢既深而柯条自无不畅,即其发皇于诗者,已骎骎与唐宋诸大家分茅设蕝,岂直同如庵臞仙后先辉映而已哉”4 127,这些显然是王式丹对文昭的褒扬和推誉。文昭结交的汉族文士中也有许多非王士禛的门人,文昭与他们诗文往来,结下了深情厚

18、谊。郭元釪,字于宫,号双村,江都县志 国朝名家诗钞小传 等有传。文昭对郭于宫有诗 题萱草百龄图送郭于宫归芜城 再题二首送于宫 怀郭于宫兼简程高嵉 等。郭于宫为文昭 古瓻续集 题诗:“茶声馆里暖如春,数首清诗净雪魂。岁晚诸侯宾客老,一杯橙蜜恋王孙。牧之健笔千番洗,坡老清诗百态新。安得彩鸾腾素手,遍传千本信时人。”4 185文昭 题萱草百龄图送郭于宫归芜城 中的“无然恋色养,相期在云达”4 150表达了他与郭于宫的情谊,希望能够再次相会。郑世元,字亦亭,博学工诗,为当时宗室公卿所引重,晚清簃诗汇 国朝耆旧类征 等有传。文昭对郑世元有诗 与亦亭话别 十八夜同素岑、亦亭、东崖饮廉泉家 雪夜亦亭来访 十

19、月廿四日喜亦亭留宿同玉生分韵 酬郑孝廉亦亭见赠二首 等。文昭 十月廿四日喜亦亭至留宿同玉生分韵 曰:“升沉不挂齿,相见便论文。同调还谁在,闲情共我分。茶声喧急雨,篆影袅孤云。坐久语都咽,霜钟入夜闻。”4 237这首诗歌描述文昭与郑世元、王玉生在一起共品茗茶,清言畅谈,即兴赋诗。郑世元当时有唱和:“爱此尝来宿,萧斋夜色澄。坐沉金蜡泪,吟苦玉蟾冰。旅迹随黄叶,闲心类野僧。犹能对公子,高兴一飞腾。”4 237可见,二人素心同调,志趣相投,彼此畅适。一同参与此次集会的王玉生即王斌,汉军人,官护军校,著录 独善堂诗钞,钦定熙朝雅颂集 等有传,文昭对王玉生有诗 次玉生雨后快凉元韵 与玉生范某露坐小饮赋诗同

20、用两字 十月二十夜听玉生吟诗余以琴声和之复次其韵一首 等。另外,八旗文经 八旗艺文编目 载文昭与当时的汉族名士姜西溟、王楼村、张匠门、柯南陔等有往来,文昭在 紫幢轩诗集 的诗作中也描述他们的雅集之事,如 约椒园过叙索姜西溟先生书册一观 元夕招柯南陔戴素岑集紫幢轩观灯 二十一日约同载扬椒园范甥玉生诸君各醉次日分韵余亦属句 和张匠门太史前辈咏夜来香二绝句 上巳日幼鲁来 等,此处不一一列举。除了酬诗唱和之外,文昭还与禹之鼎、程鸣等有名的汉族画家有交往,这与文昭自身擅长作画密切相关。八旗画录 称文昭“才名藉甚,又能画。”17 478水月清莲图 是他代表性的画作,素菊道人永璥对其有题画诗:“波纹动处吐清

21、香,谁遣花开十丈长。写就奇姿嫌未淡,更添月色映横塘”17 478,描述了这幅画作清雅幽远的意境。塞尔赫对文昭的画作 河干阻雨图,有诗 题子晋河干阻雨图,其中“冯夷击鼓蛟龙腥,翻云簸浪掀雷霆,林木黯惨昏雉堞,河汉倾天白日暝”18 512描绘画作 河干阻雨图 的内容,点出画境,而后的“香婴居士金闺客,质秀神清暎冰雪。才华曹植富波澜,服食刘安得仙骨”18 512则称颂了文昭的品格与才华。禹之鼎,字尚基,号慎斋,尤精肖像画,名重一时,国朝画徵录 有传。禹之鼎与当时许多名士的往来密切,他们都曾欣然为其画题诗,如王士禛、孔尚任、宋荦、宋至、查慎行等都曾有与禹之鼎画作相关的题画诗。文昭常为禹之鼎画作题诗,“

22、作图必向古人求,佳句从来属李侯。最是风清月明夜,寒雅落叶满林秋”4 194,称赞禹之鼎的画作完美地呈现了李白诗作的诗意。文昭推重禹之鼎作画的技法,有意收藏他的作品。他将禹之鼎的 海市图视为珍宝,“不令外人窥”4 315,多年后才展示出来与同好一起赏鉴,并作诗 禹鸿胪海市图 记之:“陡洩神奇放海天,苍茫一片迎人面。城郭人民恰宛然,是幻幻出幻中幻此图灵气不可磨,沧海浮云任更变。”4 315程鸣,字友声,带经堂诗话 蚕尾续文 等有载。他是王士禛的门人,擅长作画,王士禛评价其诗画云:“门人程友声(鸣)画既超诣,诗复隽逸拔俗,近为余写夫于亭二图,题句皆佳,竹垞曾集成语赠之云:吐词合风骚,爱画入骨髓。又每

23、称其诗为画所掩,良然。”19 680文昭为程鸣的 萸湾晓秋图 题诗:“胸中笔底两无尘,定有诗篇白雪新。画里萸湾认秋色,荷花如笑柳如颦。”4 154他赞扬程友声诗歌绝尘超妙,清新隽逸,而其画作既符合生活真实,又生动传神。在岳端、王士禛等人的延誉和崇奖下,再加上自身的诗情才华,文昭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满汉文士,构成了满汉文化交融的文化网络。这让文昭的诗歌创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赢得了声誉。4三在与满汉诗人的交游唱和中,岳端和王士禛对他的诗歌创作与诗风影响最大。岳端推崇唐诗,在创作中继承与模仿唐诗。姜宸英 玉池生稿序 对岳端的诗风评价道:“有体兼浓严清逸者,义山、致光之遗调也;寄情激昂,飚驰湍发而不可遏

24、抑者,鲍明远之宕轶,高达夫之悲壮也。”5 100陶之典 玉池生稿序 则曰:“观其缘情赋物,擅东阿之敏步,兼青莲、昌谷之逸思。”5 106王士禛倡导唐诗,标举王维、韦应物清空淡远的诗风:“唐人七言律,以李东川、王右丞为正宗,杜工部为大家,刘文房为接武,高廷礼之论确不可易。”19 828在论五言绝句时,王士禛云:“韦应物本出右丞,加以古澹;后之为五言者,于此数家求之,有余师矣。”19 110在岳端和王士禛的影响下,文昭取法唐人,学习他们作诗的技法。他对自己的学习作诗的经历有过描述:“余少喜吟咏,未敢轻以示人。家故有一古瓻,遇有所得,辄投其中,率以为常。月时乃命童子一掌记之,过亦不复省视。岁丁丑,从

25、游新城公之门,乃始取少陵、摩诘、苏州诸诗,潜心熏习之。”4 127显然,文昭的诗歌趣味是宗唐的,他潜心涵咏王维的诗歌:“触手右丞诗,相将伴幽绝。”4 159文昭 题玉生卜居行看子 中的诗句“弹琴独坐幽篁里,惊鸟时鸣春涧中”4 209化用了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20 424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0 637。他的 偶读王右丞山中与裴秀才书用其语为诗一首 曰:“清月映山郭,寒林明远烧。深巷寂无人,吠犬声如豹。隔林闻夜春,人语灯火照。独坐当此时,天机发清妙。”4 168这篇诗作是王维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的拟作,近于原作的冲淡空灵的意境。文昭的诗歌创作呈现的艺术风格与王士禛的诗学思想一

26、脉相承。王士禛将韦应物的诗作放置在柳宗元的诗作之上:“东坡谓柳柳州诗在陶彭泽下,韦苏州上。此言误矣。余更其语曰:韦诗在陶彭泽下,柳柳州上。余昔在扬州,作 论诗绝句,有云:风怀澄澹推韦柳,佳句多从五字求。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19 40文昭以韦应物的诗作为学习对象,并有拟作 茶声馆茗席次韦苏州司空主簿琴席韵 逢雪宿赤城小筑次韦江州全椒道士诗韵一首 野饭孙坟柏树下用韦左司野饮韵 等。文昭的 中秋夜与卓哉玉生对盆桂饮次韦苏州效陶韵 曰:“风定四天净,今夕月有华。老夫病累月,将如清景何。盆中有丹桂,一株香满家。饮情不能已,一盏未为多。”4 384这首诗作语言平淡,表达了诗人通透旷达的心境。

27、文昭 题自画赵村屋宇图 中“房廊八九间”和“吠犬出深巷”4 305效仿陶渊明的“草屋八九间”和“狗吠深巷中”21,颇有陶诗的田园意趣。文昭也仿效与学习王士禛的诗风,清诗纪事初编 有载:“文昭尝及王士禛之门,诗格颇与相似。”3 637文昭的 秋斋夜思 云:“娟娟月过墙,夜色暗庭宇。窗外寂无人,落叶响如雨。”4 148这首诗作淡远清幽,与王士禛诗作的诗风相近。当然,在学习唐人作诗的技法过程中,文昭将其与自己的艺术个性有机地融汇在一起,使其诗歌逐渐形成了“清辞隽句,超然于尘埃之表”的风格,雨后霁色可喜归田之心倍切 便是其中一个范例,“一两收尘坌,幽怀得少摅。土松思种树,花煖欲牵车。陆屋三间足,苏田二

28、顷余。归欤赏农隙,聊以遂吾初。”4 207这首诗歌清新平淡,意境悠闲高远,富有浓浓的生活情味。不过,文昭的诗歌也并非都是清新平淡的风格,也有一些诗歌呈现豪迈刚健之气,而其与文昭作为一个满洲旗人所持有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关。文昭 校猎行 曰:“朔方健儿好驰骛,擒生日踏城南路。怒马当风势欲飞,耳立蹄蹻不肯驻。大箭强弓身手熟,一时杀尽平原兔。穿心贯腋血纵横,锦鞍倒挂纷无数。君不见,独孤信,会猎归来日已暮,侧帽驰马人争慕。”4 186这首诗歌雄浑豪壮,写出了朔方健儿射猎时勇猛威武,策马飞奔,挽弓射箭,纵横驰骋。这种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还体现在他的 右霜天射雁图 见城中少年 题东峰二弟春郊步射小照 等

29、诸多诗歌里,也体现在岳端的 出塞诗、塞尔赫的 山海关 和 马射行、博尔都的 景山御前较射 等诸多清初宗室诗人的诗歌创作里,它们使中华民族诗歌的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艺术特色更为多样。与岳端、博尔都、塞尔赫等清初宗室诗人一样,文昭也是受汉文化濡染熏陶较深的宗室诗人,他与王士禛、姜宸英、查横浦、王楼村、沈椒园、郭于宫、张匠门、王载扬、鲍冠亭、郑世元等汉族诗人的交游与酬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的汉诗创作水平。岳端、博尔都、塞尔赫、文昭登上汉语诗坛是满汉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他们的汉诗创作影响着其他宗室诗人,促进了满汉文化交融,其中文昭对往后满族文学的发展有着某种 5程度的引领和示范,22也是中国各民族文学

30、文化交流交融的典范。参考文献1 钱仲联.清诗纪事 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915.2 清 昭梿.啸亭杂录 M.北京:中华书局,1997:34.3 清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 清 文昭.紫幢轩诗集 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2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5 清 爱新觉罗 岳端.玉池生稿 M.陈桂英,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6 清 铁保.钦定熙朝雅颂集 M.赵志辉,校点补.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199.7 清 法式善.八旗诗话 M/蔡镇楚.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十六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608609.8

31、 清 鲍鉁.裨勺 O/赐砚堂丛书新编(甲集).道光十年长洲顾氏刻本.9 清 震钧.天咫偶闻 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66.10 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436.11 赵尔巽.清史稿 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62.12 李濬之.清画家诗史 M/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第75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619620.13 杨钟羲.雪桥诗话 M.石继昌,点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140141.14 清 林佶.朴学斋诗稿 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0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91.15 杨钟義.八旗文经 M.台北

32、:华文书局,1969:1822.16 清 沈廷芳.隐拙斋集 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26228.17 清 李放.八旗画录 M/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第80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18 清 塞尔赫.晓亭诗钞 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3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9 清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0 唐 王维.王维集校注 M.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21 晋 陶渊明.陶渊明集 M.禄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40.22 关纪新.朔方气跃由康熙朝三位满人创作看清初满族诗魂之铸

33、成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5):97105.Research on Imperial Clan s Poet Wen Zhao s SocialIntercours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FENG Wen-kai(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 010070,China)Abstract:Wen Zhao,an imperial clan s poe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was a practitioner who

34、actively accepted the Han cultur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He devoted his life to writing poems,made a wide range offriends,and sang with Manchu and Han poets,which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his poeticskills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 poetic style.His rise to the Chinese poetry ar

35、ena is the result of the collision andintegration of Manchu and Chinese cultures.His Chinese poetry creation has influenced other imperial poets,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of Manchu and Chinese cultures,and to some extent reproduced the historical pictureof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learning of Chinese national literature and culture,providing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basis for building a strong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Key words:Early Qing Dynasty;Wen Zhao;The imperial clan;Han literati;Social intercourse责任编辑葛鑫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