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阅读教案
修改与反思
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一年级阅读上册备课
12. 凉州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解题,了解诗人
1.交流预习时收集的关于“凉州词”“王之涣”“边塞诗”的知识。
师补充并板书:曲调名、边塞诗
二、以读为主,探究学习
1.出示方法: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2、想象画面,了解意境,读好每一句;
3、走近诗人,体会情感,读出情感美。
2.自由读诗,用铅笔划节奏。
3.播放朗读,以作示范
4.全班齐读。
三、小结:
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理解古诗。
(一)黄河远上白云间
1、读一读:
2、看一看:想看看黄河吗?
3、你有什么感受?
4、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句吗?
5、读一读:
(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两句诗理解较难。首先我们解决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哪些字词较难理解?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6、整体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拓展阅读
13、登鹳雀楼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4指名读: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练习背诵。
14、春晓
教学目标:
1、背诵《春晓》这首古诗;
2、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2、出示图片,观察。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2、指名读,互相评价。
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观察、诵读,感悟诗境、诗情。
1、看图引入
2、看图编故事。
谁能把这幅画全部说下来
春天的夜里小熊在沉沉地睡着,不知不觉天都亮了。它听见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才渐渐地醒来。推开窗户一看,哎呀,昨天晚上下了一场细雨,把美丽的花瓣都给打落到了地上,星星点点的美丽极了。
3、诵读,感悟大意。
咱们学的这首诗呢就是描写的这个景象。让我们一块来读一读来体会它的美吧!
师领读。 生个别读,齐读。
4、美读。
初春的早晨,空气里飘着呢土的清香,眼前一片绿色,心情真的棒极了,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闭上眼,美美地背背这首诗吧!
初春的早晨,空气里飘着呢土的清香,眼前一片绿色,心情真的棒极了,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情,闭上眼,美美地背背这首诗吧!
三、小结
15、小燕子找快乐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2、小朋友这么喜欢小动物,我相信也非常喜欢读小动物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有关小动物的书,你们想读吗?
3、(出示封面)谁来说说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动物故事》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告诉我们书的名字。
4、揭题: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小动物的小故事,好吗?
二、学习童话《小燕子找快乐》
1、老师介绍:这本书里介绍了许多小动物的故事。怎样就能很快知道这些故事的名字呢?
3、其中一个故事是老师最喜欢的,叫《小燕子找快乐》,在多少页你知道吗?
4、这个故事比较长,我们一部分一部分来读,首先看第一部分,
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练练。
(1)师提示:你瞧,小燕子一点儿都不开心,它接下来会怎么做呢?我们继续往下读?
(2)这么短的时间你能读得这么通顺,你真棒。你看,太阳公公笑得多开心啊!
(3)接下来小燕子又会碰到谁呢?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自读童话《小燕子找快乐》
1、师:你们的朗读太精彩了,但老师心中有几个问题困扰着我,能帮助我找到答案吗?
(1)小燕子找到快乐了吗?
(2)小燕子向( )、( )请教,太阳公公说:“( )。”蜜蜂婶婶说:“ ( )。”
(3)小燕子认为快乐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
3、小朋友们,这个故事精彩吗?像这样有趣的故事,你还想看吗?刚才贺老师发给大家的书比这个故事还要精彩!赶快拿出来吧!谁来说说,你的书叫什么名字?
4、我们的书有的有目录,有的没有,我们就读第一个故事。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为一组,由右边的小朋友指着一起读。哪张桌子读得最认真,贺老师还要奖励他们星星呢!
5、刚才大家读得真认真,想不想说给大家听呢?贺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非常漂亮的动物书签,你看,书签的后面还有老师送给你的名言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先练练,
二、评出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学生讲故事)
师评价:小朋友以后看书,也要向他们一样,看完之后要知道大概讲了什么内容。
1、听了这几位小朋友的故事,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更加栩栩如生了,印象极其深刻!
2、小朋友,我们阅读课外书只是刚刚起步,“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课外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16、假面舞会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 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兔子)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
2. 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
二、 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
1. 翻开书,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2.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看看故事中介绍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参加舞会?你最喜欢谁的扮相?
3. 这个故事中的对话很有趣,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记一记。带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读一读。
4. 交流所画的词句,读出语气。
第二课时
一、走进“童话森林”
1. 过渡:阅读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 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3.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点小结。
二、 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介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安徒安童话》、《笨笨猪》杨红樱 著
《小猪唏喜呼噜》孙幼军 著、《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
17《小猪唏哩呼噜》上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故事,体会小猪的正直善良,机智勇敢,懂事又能干,懂得做人的道理。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激发阅读兴趣:
1、猜一猜:长嘴巴,哼哼叫,
卷尾巴,向上翘,
胖肚皮,长小脚,
吃饱了,睡大觉。(打一动物)
2、你们喜欢小猪吗?你们有看过关于猪的童话故事吗?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说说你喜欢他吗?
3、今天啊,猪八戒还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家族里的一只小猪,想看看吗?(课件出现:小猪。)感觉怎么样?喜欢吗?
3、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来听听他的介绍吧!(课件出现画外音)
4、其实啊,它是一个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不仅名字有意思,在它身上还发生了了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故事,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书。
二、感知封面目录,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书的封面:仔细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2、介绍孙幼军:
3、《小猪唏哩呼噜》就是其中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封面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图,看看这些图,你觉得他会写些什么故事呢?大胆猜想: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故事呢?
4、出示目录,指名读目录。
5、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你想从故事中知道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看图猜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提示:图上画着谁?他正在干什么?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2、观察图上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小猪的裤子为什么掉下来了?小猪想干什么?
3老师讲述精彩片段,学生仔细听,哪些跟你猜想的一样?哪些跟你猜想的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哪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精彩片段:小猪到它的朋友小鹿家玩,小鹿烧了一大锅味道鲜美的的果粥,唏哩呼噜一口气全都吃光了,在回家的路上,一阵风把它的帽子吹掉了,唏哩呼噜多么想再刮一阵风每吧帽子刮起来,恰好落在头上,可是好半天也没有风,它只好自己捡。可是他的肚子,吃得太饱了,圆鼓鼓的,像个大皮球。他根本就弯不下腰去!小猪吸了一口气,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把腰弯下去,这么猛的一弯,他觉得肚皮很疼,接着就听见“蹦”一声响。倒不是肚皮裂开,是腰带断了。腰带一断,他的裤子就滑了下来,帽子是捡起来了,可是裤子一直褪到地上。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小说的大概内容和主要故事情节,也感受了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学生会有新的阅读期待生成。猜小说中精彩部分,激活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和阅读故事的欲望。这个环节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猜说平台:一是尊重学生的阅读感知;二是尊重学生阅读期待。把阅读期待共享能激励学生想去快速亲近小猪唏哩呼噜。
3、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精彩片段。(配上悠扬的音乐读)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2)读到好词好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并多读几遍
4、展示读
18《小猪唏哩呼噜》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故事,体会小猪的正直善良,机智勇敢,懂事又能干,懂得做人的道理。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故事
二、学会转述。
小猪提着裤子回家了,妈妈一看,这孩子有淘气了,说:“唏哩呼噜,这是怎么回事啊?如果你是唏哩呼噜,你会怎么说?
1、如果你是他的妈妈,你会怎么办呢?
2、可是啊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唏哩呼噜没有受到妈妈的责备,也没有提着裤子回家,他反而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赶快去读读这本书吧!
三、学生自己读故事,为下节课的讲故事比赛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 讲故事比赛
1. 小组内初评
2. 每个小组评选出最棒的一位上台讲故事
3. 班级比赛
4. 评比
二、小结学习方法,引导课后阅读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帮助学生理清方法,完成板书
2、我们一边看图,一边猜想,然后听老师讲故事,就这样走进了小猪唏哩呼噜的心里,是不是觉得特别好玩呀?在小猪身上还有好多有意思的事呢?想知道吗?看图片欣赏。
3、看图片有意思,自己看故事会更有趣。让我们去读读这本书吧,去走进小猪唏哩呼噜吧,我们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