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创绘标志,我做主photoshop综合运用:标志设计一、教学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内容来自: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批准的实验教材一一佛ft市信息 技术第一册(岭南美术出版社)中的第五单元第六课综合活动:制作宣传海报。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完photoshop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绘图工具等图形处理技巧后, 对本章知识进行综合训练。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图形处理知识的巩固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进一步提高,强调 对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学会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在评价中提升自己的再设 计、再制作能力。教材要求学生自我确定主题,安排了 “讨论设计一一协作制作一一展示评价”几个主要 环节,要求
2、学生从分析问题需求或任务需求出发,为满足需求而寻找各种解决的办法或策略, 达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体现创意。教材对学生经历在设计制作的不同阶段,要求学生体验每项工作对整个问题的解决所具 有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每环节的工作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达到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以及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日常学习和工作的广泛影响、作用、价值与意义。二、教学对象分析基本技能回学生已经学习了 Photoshop的工具等的使用;回适应网络教学环境,能熟练地访问Internet站点和教师提供的共享资源;能独立思考,思维较活跃,分析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1. 学习能
3、力回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Photoshop的各种工具,有较高的创作欲望;回具有一定的作品意识及审美能力,对他人的作品有一定的借鉴能力;回熟悉老师主导下的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熟悉图片、文件上传系统和投票系统; 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善于运用网络、帮助文档等工具支撑自己的学习。2. 心理特点回初一学生充满好奇,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表现欲望强,但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容 易在网络上流连忘返而耽误课堂学习任务。需要老师引导。回初一学生思想比较单纯,一些网络上不良的合成图像很容易迷惑他们,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从旁加以指引,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让学生做到“学之有方,用之有道”。回初一学生比较容易满
4、足自己的作品,容易骄傲,要引导学生从别人的作品获取更多创意, 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设计和精心制作,要求学生做事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三、课堂教学模型:综合运用实践课课时基本安排:3课时1 赏标志:欣赏中议设计2. 创标志:创作中再设计3 .评标志:评价中精设计四、教学设想与教学策略1. 教学设计理念:本课从引入奥运标志(奥运五环)的形成过程入手,提出标志的作用,引出设计标志的 需求,要求学生也从自身生活及周边需要出发进行创意制作,这样以问题的存在引导他们去 寻求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对技术思想方法的认识,根植“技术服务于人”的观点。笔者认为,绘图如同做文章“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成千言”,要
5、有好设计才有好作品, 即是“心中有图,笔下才能画图”,因此,图形的设计就始终贯穿着整个课堂,让“议设计一 一做设计一一改设计”的循环上升过程引导学生不断在“主动、探究、合作”,从而改变学生 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实现本课不仅是一个技术的熟练和深入学习过程,更是一个思维的高 级训练过程,进而体会到,要有效解决问题,其思想、方法与技术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技 术更重要。评价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在对比、归纳、提升中学习更 好的设计和技术,能再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更理性的思考,以及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引 领着师生的互助反思、共同发展。2. 教学策略:K 激趣导入:通过视频(奥运五
6、环动画),引入标志,要求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其抽象 意义和表现手法,为学生设计标志时打下伏笔。Z 任务驱动:要求学生利用老师的我的标志我设计帮助文档在实际生活中挖掘设计一个标志的需 求(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人需要、突出什么意义、要有什么特色等等)从而使任务具有特色 和现实的教育意义。再结合引入或样例对自己的标志进行设计,可以是笔画,可以文字描述(有支持文档), 通过创设条件,将学生融于实际问题和具体工作的情境之中,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体会制作的历程。积极主动参与制作,画自己想画的标志。X 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提供教学网页及工具支持(软件、文档、平台等),学生可随 时随地进行
7、自主,寻求帮助。 作品互评:上传作品、评价作品、修改作品,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 通过点评作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反思和自我小结。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设计制作的需求下熟练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技能;0能运用老师提供的文档支持工具进行自我设计;0合理利用网站支持自己创作;(4)学会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价。2. 过程与方法:Q引导学生谙熟photoshop工具操作、体验使用经历,培养学生操作与使用信息技术工 具的能力;0引导学生休验应用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利用工具支持自己的设计。要学生 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技术工具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他
8、们运用工具进行创作的意识和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信息道德素养;(2) 养成主动、探究和在交流评价中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学习习惯;(3) 养成在解决问题中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4) 通过了解标志的含义、作用和表现手法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六、教学重点与难点0 引导学生做好标志的设计,掌握设计的方法。围绕着“为什么做”,“可以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和“需要如何做”展开。指导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规划,思考并明确回 答这四个问题。0突出信息技术的技术性特征,引导学生利用网站等教学资源自主探究学习;学习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photoshop中的各个技术;8
9、渗透“思想是作品的灵魂,设计是制作的关键”,让学生始终关注自己的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我领悟、把握设计工作的意义、目标、任务,从而体验到设计过程中的规划性和创 造性。七、教学辅助资源网络课件有标志综述、设计方法、参考素材、设计题目、设计范例、工具支持几个栏 目,提供各类型的标志样图和学习资料。所有文档可以利用上传系统进行上传。教学设计支持手具教学组织实施 与管理指导1,1 赏标志计1评标志反思改进训练和发展高级思维的循环过程八、教学设计总体结构示意图网络资源、网络环境、传统 资源(书籍教师同学等)九、教学过程(采取叙事的方式)教学过程(-)第1课时:赏标志,欣赏中议设计1. 欣赏标志,激发创作欲
10、望(播放奥运标志五环的一个形成动画)(2008北京奥运的标志)师:同学们,在刚才的动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奥运会的标志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标志呢?生:交通标志、汽车商标、电脑商标、公共场所标志、安全标志、操作标志师: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印刷、摄影、设计和图像传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 种非语言传送的发展具有了和语言传送相抗衡的竞争力量。标志,则是其中一种独特的传送 方式。我们一起来看更多的标志。(展示更多的标志)【设计意图】2008北京奥运是我国一大盛事,动画中显示了五环的形成过程,壮观的场 景震憾每位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很快地进入求知、探索状态。2. 讨论标志,归纳标志特点师:想
11、一想,这些标志都有些什么特点?生1:色彩强烈醒目、图形简练清晰,但象征含义均直观易懂生2:各个标志都具独特面貌,易于识别.能揭示事物自身特征,很有个性师:看来大家的眼力还真不错,也总结的非常好。师:标志在我们的科生活中发挥着沟通、交流宣传作用,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科技、 文化的进步,保障各自的权益。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极其有利于交 流与应用,成为视觉传送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师:下面我们来看下,这是一个什么标志?每生:“北京2008奥运会徽”&9师:主要采用什么颜色?知道有什么意义吗?OQ9生: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师:
12、这个标志还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 生动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 上网看一看,这个标志还有哪些丰富的内涵?想一想,标志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网络,在目标样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标志含义,归纳标志特 点)师:好,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标志,相信对标志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大家请下载老师 的文件我认为标志的主要特点进行自己总结。【设计意图】通过样例来引导学生来分析标志特色,从而引导学生探索标志的特点,让 学生学会观察与总结,为后面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3. 探讨需求,设计制作目标师:同学们,标志
13、主要不是为了供人观赏,而是为了实用。标志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直观工具。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或周围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也最好需 要一个标志呢?比如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标志及设计意图:师:想到了吗?你需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标志?用组合法设计了一个网吧标志为爷爷开的茶叶铺 设计的一个店标为敬老院设计的一 个院标为爸爸的不锈钢厂 设计的厂标制m人可以使自己高珍件米源为勉励自己和他人而设计的标志为勉励自己和他人而设计的标志为勉励自己和他人而设计的标志为自己的626宿舍设计的一个标志设计一个提醒世人珍惜水的标志为初二(5)班设计的一个班徽(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做标志)生1:我想为我爸爸的公司生
14、2:我想为我们的花园生3:我想为这次校动会,师:很好,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那么我们在设计自己的标志时,要注意些什么生1:体现一下内涵意义生2:要以简明的图案表达丰富的内涵师:好,接下来,我要大家我和一起来欣赏我这里有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的扩建图,大家 知道这有什么用吗?生:是对校园扩建先进行一个规划师:对,修一个建筑时,工人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要修建一个什么样的 建筑,写文章也是因“胸中有了丘壑”,才有“下笔自成千言”,我们绘图,也是要先有好的设 计才有好的作品,即是“心中有图,笔下才能画图”,那么你设想一下,从你刚才需要标志的地 方出发,你画的标志具体是一个什么样子?你要突出什么
15、的含义?(生思考中)师:你能把你想在电脑中画出来的标志先用草稿纸画出来吗?或者用文字把它描述出来!生:能师:好,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来进行设计,老师这里有一个我的标志我设计设计辅助文 档,请大家结合这个文档中的提示进行设计,并完成这个文档(学生下载文档,进行标志设计;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师:请大家保存好自己的设计文档或草图,下课后继续完善,下一节课我们就要用电脑为 实现或美化你的作品了!(利用文件上传平台,上传自己的设计文档)【设计意图】从需要出发,挥洒灵动而来的创意,精心设计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把自 己的思维过程完整地进行自我记录,体现设计的理念,体验设计的过程,在具体的实践中促 进学生不断自我
16、推进到更高一级的思维训练中去。(二)第2课时:做标志,创作中再设计1. 学习创作样例,进入制作快车道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让大家设计好自己需要的标志的草图,今天我们就要真正运用 我们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进行设计了,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用photoshop来制作可口可乐标 志的教学视频。(师生共同欣赏教学动画)师:好了,同学们,你看到这个标志的设计方法了,想一下,要设计好自己想好的标志,应怎 样入手,结合这个设计的方法,你的设计需要怎样的优化?(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优化,不断促使学生慎重构思,力求创意深刻、巧妙、 新颖、独特,表意准确)【设计意图】以动画的方式展示一个标志的制作过程,在展示
17、制作过程中,仍是强调设计 与制作的融合和相互提升,设计需要技术,技术反过来又可以灵化我们的设计,在设计中, 利用技术来启发自己的深度思考和深刻创意,学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2. 进行作品创作,结合信息技术处理的手段,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设计师:再一次修正好你的设计了吗?还等什么呢,请大家动起手来,绘出你想到的标志吧!(学生动手开始做自己的作品)师:大家如果在设计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相互探讨,也可以找老师来一起学习。也可以看一下 网页式课件中标志的几种表现手法:(附:标志构思手法1、表象手法:采用与标志对象直接关联而具典型特征的形象,直述标志目瞪口呆的。这种手法直接、明确、一目了然,易于迅速理解和记忆
18、。如表现出版业以书的形象、表现铁路运输业以火车头的形象、表现银行业以钱币的形象为标志图形等等。2、象征手法:采用与标志内容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的事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以比喻、形容等方式象征标志对 象的抽象内涵。如用交叉的镰刀斧头象征工农联盟,用挺拔的幼苗象征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等。象征性标志往往采用已为社会 约定俗成认同的关联物象作为有效代表物。如用鸽子象征和平,用雄狮、雄鹰象征英勇,用日、月象征永恒,用松鹤象征长寿, 用白色象征纯洁,用绿色象征生命等等。这种手段蕴涵深邃,适应社会心理,为人们喜闻乐见。3、寓意手法:采用与标志含义相近似或具有寓意性的形象,以影射、暗示、示意的方式表现标志的
19、内容和特点。如用伞 的形象暗示防潮湿,用玻璃杯的形象暗示易破碎,用箭头形象示意方向等。4、模拟和法:用特性相近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拟所标志对象特征或含义的手法。如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采用仙鹤展翅的形象 比拟飞行和祥瑞,日本佐川急便车采用奔跑的人物形象比拟特快专递等。5、视感手法:采用并无特殊含义的简洁而形态独特的抽象图形、文字或符号,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视觉冲击感或舒 适感,引起人们注意并难以忘怀。这种手法不靠图形含义而主要靠图形、文字或符号的视感力量来表现标志。如日本五十铃公司以两个棱形为标志,李宁牌运动服将拼音字母L横向夸大为标志等。为使人辨明所标志的事物,这种标志往往配有少量小 字,一旦人们
20、认同这个标志,去掉小字也能辨别它。)【设计意图】利用网络支持学生异步学习,让学生始终关注自己的设计意图,自我领悟、 把握设计工作的意义、目标、任务,从而体验到设计过程中的规划性和创造性。3. 上传作品学生利用文件上传系统,上传自己的作品课堂作品投票(三)评标志,评价中精标志1.对照标准,自我评价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前两节的杰作。师:首先请大家对应教材120页中的表5-6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表先对自己的作品 做个评价。(学生对应评价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师:好,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同学们是怎样评价的自己的作品,找一个同学起来说一下,你 的作品最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不足的
21、地方在哪里?为什么?生1:(回答,老师适度点评)生2:(回答,老师适度点评)师:你觉得你的作品设计还可以怎样修改?生:(回答,老师适度点评)【设计意图】自我评价是一个自我认识、反思、进取的良机,在自我评价中,对自己的设 计优点和不足进行自我反省,利于学生自我对作品本身进行提升,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更 高层次训练的最好时机,从而更深刻理解、体会到“思想是作品灵魂,设计是制作的关键”。2. 评价他人作品,挖掘设计思想师:好了,下面我们来评一下其它同学的作品,请你为至少两个同学的作品做出点评。(生利用网络评价平台,进行投票式平台)师:在评论时,同学们要多挖掘其它同学的作品优点师:找个同学一说一下,你
22、所看到的作品,他的作品表现力如何?优点何在?(对话式交流评价意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的公正、公平,引领学生多看到其它人的优点, 切忌学生点评时品头评足和泛泛而谈)【设计意图】评价他人作品,是取他之长,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是在另一个更为广泛的基础上的学习提升。3. 反思自我作品,自我给出修改意见?征询他人的意见师:同你的作品中相比,你还可以在你的作品中加强的是什么?(生根据自己作品回答)师:好了,同学们互相再征询一下同学的意见。(生交流讨论,老师参与讨论)4. 学生修改作品,进行精细化设计师:好,后面的时间,请大家抓紧修改自己的作品(学生修改作品)5. 学生自我小结,上传小
23、结师:在这个综合设计制作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需要什么帮助?请大家做一 个自我小结,并上传自己的小结。【设计意图】是一个在评价中促进发展的引导和实验过程,让学生学会及时总结,从更 高的角度要求他们主动谋求自我发展。十、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以创设标志,我作主为题,设计上并不拘泥于原教材教例,而是选择了要求 学生利用photoshop来设计一个需要的标志,重在photoshop辅助于设计、辅助于优化设计 的应用。由于学生在学习此软件之前,通常是对图形“想得到,做不到”,而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 后就变成了对图形是“做得到,想不到”情形,因此教学过程中淡化了技术工具的实现过程,而是 以“设计”的
24、思想和方法为重点去推进一场思维的训练。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安排“要求学生从分析问题需求或任务需要”出发,自我寻求 满足需求的各种技术、解决办法或策略;教学中安排设计了 “赏标志一一做标志一一精标志” 的螺旋上升过程,始终围绕重心在对标志的“设计”上,演绎着一个从技术的熟练和深入学 习过程升华到高级思维的训练过程,力图让学生体会到,要有效解决问题,思想、方法与技 术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技术更重要。这就是本设计的核心思想。在实现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对技术工具操作与使用的经历,以及培养学生操作与使 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笔者就采用了网页式支持课件,如操作与使用工具的过程、方法及 能力的培养,则是
25、通过学生参照教学案例(动画),按图索骥地采用教材前面已学习的技术, 主动探究其灵活、综合的应用。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有选择性地去学习,达到学生异 质同步同构;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对应用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则是师生交流 并进的重点,故安排重在是要解决学生对应用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体验“设计、 设计、再设计”的过程。十一、教学反思本课的目的就是要在技术的支持下为需要而设计,用技术来辅助设计,在评价中来精细自 己的设计,其实质是一个思维训练的层次推进过程,而思维的训练,贵在有散有收,散是思维 得到训练的标志,但重点是收,也即是老师要把学生活跃的思维引导到问题的点子上来,如果 不
26、收的话,便是表面热闹,实际上却无收获,善于总结学生的思路,也即是善于“收”,才能 使思维训练更有成效。应该说,由于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和引导,这种训练是收到实效的。在本设计中,每个环节都强调学生关注自己的设计,提升自己的设计,让学生自我领悟、 把握设计的意义、目标和任务,从而体验设计过程中的规划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学中以解决实 际需要出发,散开学生的思维,全面深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对比、借鉴进行自我设计,通过 网络、支持文档等工具下精心打造自己的作品,提升自已的设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散与收的过程正是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的过程,在教学操作中,问题的关 键是我们又如何把握到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沿着既定目标
27、前进,又有自由的空间?要解决这个 问题,我认为,在师生互动中需要各个击破的方式,即采用里程碑式的渐进模式,不必要求学 生一下子设计到位才去动手,这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而是让学生给学生加以对话式启发, 然后再进一步向目标推进,特别是要设计几个有效的子问题,让学生能够做到解决了前面的问 题就可以接着解决后面的问题,其设计才有有一度的深度,这些问题是可以在技术实现的启发 中挖掘,这里就重在一 “引”字,讲究引导的方法和艺术,要放得开,收得回,还要有临时发 挥的应变能力。另外,就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选择有趣味性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蕴含着某 种思想,怎样找到最准确的切入点;还有就是如何通过具体问题引入抽象思想,让学生的领悟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也是一个希望得得探讨的话题。诚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