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532521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题 一、积累及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战栗lì        恶劣liè      姗姗shān来迟     B 泅qiú水     阴霾lí       毛骨悚sǒng然  C厄è运        吞噬shì      海市蜃shèn楼     D 凛lǐn冽     砭骨piān      颛顼x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搁浅  养精蓄锐   不可思议         B 家眷  聊以自慰  疲惫不堪  C 履践  风餐露宿   契而不舍         D 告罄  孜孜不倦  小心翼翼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家伙深知罪恶深重,内心十分恐慌,却从容不迫地擦着鼻子。  B 王老师没有偏见,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一视同仁。  C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 晚会结束前,他献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 ,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无以善小而不为”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6、选出连线错误的项(    )  A《伟大的悲剧》——传记——茨威格——奥地利  B《荒岛余生》——《鲁滨孙漂流记》——笛福——法国  C《真正的英雄》——里根总统——美国  D《夸父逐日》——神话——《山海经》 7、仿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 , 。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伟大的悲剧》12-1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段的大意。 9、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 10、选文中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人们对这几位英雄的敬重。试分别找出来原句。   11、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寒风凛冽的南极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了一封绝命书(课后第3题)。试根据选段和书信分析这位英雄所表达出的内心情感。 12、第三段中有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这个英雄的团体,在临死的时候仍然具有的那种集体友爱精神,请找出来。 1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   14、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南极具有哪些“威力”?(分条列出)   15、文章末句“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中,“所有这些”指的是什么?此句强调“在一切时代” 有何意? 16、题目中“悲剧”的前面用“伟大”二字加以修饰恰当吗?为什么?                                                                              17、在南极探险中,阿蒙森是成功者,斯科特是失败者。但作者却为斯科特立传而不为阿蒙森立传,细读文章末段,你能说出作者这样做的意图吗?                                                                                             18、文章一再描写凶猛的暴风雪,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                                                                            19.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斯科特及其队员身上具备哪些人类的优秀精神? (二)阅读《在沙漠中心》13-1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20、作者为什么说“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21、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22、谈谈你对“我”把“露水当做希望”的理解。 23、选文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4、假如有一天,当你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阅读《夸父逐日》,回答问题。 25、补充文中空白处。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6、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    ) ⑵河渭不足(    ) ⑶北饮大泽(       ) ⑷弃其杖(       ) 27、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弃其杖,化为邓林                                                            28、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29、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30、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四)阅读《共工怒触不周山》,回答问题。 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夸父逐日(       )北饮大泽(       )弃其杖 (       ) 天柱折(       ) 星辰移焉(       )水潦(       )尘埃(       )维(       )绝(       ) 3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都属于词类活用,请加以解释。 北饮大泽(       )吾日三省吾身(       )天雨墙坏 (       )宾客其父(       ) 3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化为邓林       知之为知之      B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水潦尘埃归焉 C夸父与日逐走   吾日三省吾身    D故水潦尘埃归焉      满载而归 34、翻译句子: (1)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2)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35、找出出自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3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37、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38、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五单元复习答案 1B 2 C 3B 4D 5、C    (A“切忌”含否定意义,与“不”连用,双重否定表肯定;B介词“对”弄错了对象;D缺宾语 6B 7、示例: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天空。 8、斯科特临死前的表现及人们对他的敬仰。 9、作出了牺牲的准备,已经没有希望生还。  10、“垒了一个石墓……十字架”  “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11、要点:热爱祖国,勇于献身    12、死去的斯科特还像兄弟似地搂着威尔逊  13、英雄们虽然失败了,但精神却是伟大的。  14、风大、雪大、气温低     15.⑴所有这些“指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其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 ⑵用意在于强调斯科特等人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磨灭,将成为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   16、恰当。因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虽然失败了,但人类征服南极这个生命几乎难以存在的、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是超越极限的伟大创举,所以用“伟大”来修饰“悲剧”是恰当的。   17、作者认为重要的不是让世人了解谁最先到达南极,而是这历史事件背后的英雄人物给人的精神上的启迪和震撼。在斯科特身上,正体现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18渲染了南极的酷寒,阴冷。烘托出斯科特一行此时失望、沮丧、终至绝望的心情,并为下文5人的相继献身作铺垫。  19、人类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国对民族、对同伴、对亲人朋友的挚爱之情。 20、因为“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人们只是通过飞机这个工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寻找真理。 21、示例: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理想。 22、表明了当时处境的艰难,就如 “救命的稻草”之于溺水的人;同时也说明了“我”的顽强和乐观精神。23、平静、坦然、乐观的心情 24、积极适应恶劣的环境,并保持平静和乐观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  (三)、   25、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26、(1)竞跑、赛跑;(2)黄河(3)向北(4)他的,指夸父的。  27、(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2)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3)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8、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29、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0、略。(提示:从探索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讲。) (四) 31、追赶、追逐     湖    遗弃     折断   移动    积水 32、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作状语,每日    名词作动词,下雨   名词作动词,以宾客礼相待       33、B    34(1)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       (2)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 35、夸父逐(追)日   现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36、“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37、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8、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