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140102课程名称:计算机体系结构
课程英文名称 Computer Architecture课程所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课程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课程类型:必修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与通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学分:3
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2)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开展,怎样合理地分配计算机软、硬件功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计 算机的并行性,到达最正确性能/价格,是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员最关心的课题。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而言, 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具有开发与应用技能;而且必须进•步掌握计算机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计算机系统结构》正是这样一门面向计算机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课程。目的之一是从计算机系 统的层次结构观点出发,掌握如何分析和设计计算机系统,并对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功能进行合理分配, 以及如何最正确地实现分配给硬件的功能,到达最正确性能/价格;目的之二是从并行处理角度出发,研究 流水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法,以实现计算机系统性能/价格的优化。
本课程的任务是立足于系统设计者角度,分析和评价影响系统性能/价格的因素;研究计算机系统 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并行处理技术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同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 流水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
1、基本要求:
(1)基本概念
(2)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
(3)计算机设计的定量原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开展2、本章重难点内容:
(1)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2)学会使用Amdahl定律和CPU性能公式。
(3)掌握冯•诺依曼结构的特点。
(二)指令系统1、基本要求:
(1)数据表示
(2)寻址技术
(3)指令格式的优化设计
(4)指令系统的功能设计
(5)精简指令系统2、本章重难点内容:
(1)对于一种给定的浮点数格式,写出这种浮点数能够表示数的范围(例如:能够表示的最大正数、 最大负数)、表示数的精度和表示数的效率。
(2)根据浮点数的精度、表示数的范围和字长等要求,设计出性能最好的浮点数格式。
(3)面向主存储器的寻址方式。
(4)操作码及指令格式的优化表示。
(5) RISC的关键技术。
(三)存储系统1、基本要求:
(1)存储系统原理
(2)虚拟存储器
(3)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4)三级存储系统2、本章重难点内容:
(1)存储系统的性能计算。
(2)交叉访问储存器和无冲突访问储存器的工作原理。
(3)加快虚拟储存器内部地址变换的方法。
(4)虚拟储存器的页面替换算法。
(5) Cache的组相联映象及地址变换方法。
(四)输入输出系统1、基本要求:
(1)输入输出原理
(2)中断系统
(3)通道处理机
(4)输入输出处理机2、本章重难点内容:
(1)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屏蔽的原理和方法。
(2)通道中的数据传送过程及流量分析计算。
(3)三种基本输入输出方式特点及使用场合,能够使用程序控制输入输出方式和直接存储器访问 方式(DMA方式)编写基本的输入输出程序(要求能够画出程序框图)。
(4)中断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分配。
(五)标量处理机1、基本要求:
(1)先行控制技术
(2)流水线处理机
(3)超标量处理机
(4)超流水线处理机
(5)超流水线超标量处理机2、本章重难点内容:
(1)流水线的性能分析及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2)非线性流水线的调度方法。
(3)数据相关的种类、发生的情况及解决的方法。
(4)控制相关的解决方法,包括静态和动态分支预测技术。
(5)超标量处理机和超流水线处理机的特点和指令执行时序。
(6)单发射、多发射及多流水线调度技术。
(六)向量处理机1、基本要求:
(1)向量处理的基本概念
(2)向量处理机的结构
(3)向量处理机的存取模式和数据结构
(4)提高向量处理机性能的方法
(5)向量处理机的性能评价2、本章重难点内容:
(1)向量处理机的两种结构:存储器一存储器结构和寄存器一寄存器结构。
(2)提高向量处理机的常用技术:链接技术、向量循环或分段开采技术、向量递归技术和稀疏矩 阵的处理技术。
(3)向量处理机的性能评价。
(七)互连网络1、基本要求:
(1)互连网络的基本概念
(2)互连网络的种类
(3)消息传递机制
(4)互连网络实例2、本章重难点内容:
(1)互连函数
(2)寻径方式
(3)多级互连网络(八)并行处理机
1、基本要求:
(1)并行处理机模型
(2)并行处理机的基本结构
(3)并行处理机实例
(4)并行处理机算法举例2、本章重难点内容:
(1)并行处理机的基本结构和优缺点。
(2)并行处理机的实例。
(3)并行算法。
(九)多处理机1、基本要求:
(1)多处理机结构
(2)多处理机性能模型
(3)多处理机的Cache一致性
(4)多处理机实例2、本章重难点内容:
(1)多处理机性能模型。
(2)多处理机的Cache一致性问题。
(3)机群系统的关键技术。
四、学时分配理论学时分配表
序 号
教学内容(按章填写)
学时
课堂讲授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1
计算机设计基本原理
4
2
指令系统
8
3
存储系统
6
4
输入输出系统
4
5
标最处理机
8
6
向量处理机
2
7
互连网络
2
8
并行处理机
1
9
多处理机
1
小计
36
比例
100%
合计
36
实验学时分配表
序 号
实验工程(或内容)名称
实 验 学 时
实验类型
每组 实验 人数
说明
验 证 性
设
计
性
综 合 性
其
它
1
结构相关
3
V
2
数据相关
3
V
3
指令调度
3
V
4
多处理机并行计算
3
V
小计
12
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同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 流水技术和并行处理技术。
六、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
1、案例作业/实验:20%
2、课堂参与:10%
3、考试:7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计算机系统结构(郑纬民等编)
主要参考书:
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英文版.第3版)
计算机系统结构(陆鑫达主编)
计算机系统结构(张晨曦等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