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过程.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532207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激发课堂活力 优化教学过程摘要:经济起飞呼唤着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呼唤着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目前传统教学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的弊端,优化教学过程还不尽人意,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再提高。本文试就中学语文课程如何“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肤浅地探索,冒昧地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不当之处还望同仁们海涵。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教学过程最优化一、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当代着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其主旨是“高效能、低消耗,发挥课堂教学的巨大可能性”。这一理论

2、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是科学劳动组织的最重要原则之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要讲求效益,又要讲求经济。即劳动者要在尽可能地节约时间、精力和经费支出的同时,在可能范围内取得最大的效果。人类从事的教育活动也不例外,教育是培养人才,出精神产品的事业,教育劳动是人类劳动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要受这一共同规律所制约。在造就精神产品的过程中,要求耗时少,社会效果最佳,出的人才最顶用。尤其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势下,国际竞争的重点已转移到经济和科技上,谁讲求效益、追求最优化原则,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保证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

3、展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提出从效果、质量和时间、精力双重标准来评价教学过程,其进步性正是在于它经常召唤学校:不仅在教学方面,还要在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考虑从实际出发,不断改善工作,既争取尽可能的高质量、高效果,又力求在时间和精力的支出上有所控制,决不能对学生和教师提出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保证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三,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有利于促使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简单地说,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环境里,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迅速掌握重点、攻破难点,达

4、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学最优化原理只是给人指明一般的实施程序和一套近乎算法的措施,但是在这教学过程中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估发挥教师创造性才能的作用。“掌握跟教育工作中的死板公式相对立的最优化思想,将会尽力促进教师创造个性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才干和提高教学教育工作的艺术。”二、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所谓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必须依据的教学原则有:1、教学整体性原则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

5、具有整体性;二是指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这原则是由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任务、目的决定的,它从根本上体现了教学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总方向。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认知因素的统一;身心发展的统一,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等等。2、启发创造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教学中应必须贯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3、师生协调性原则它

6、要求我们在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贯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4、教学最优化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实行综合控制,进行最优的教学,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施教者必须贯彻:综合地规划教学任务;全面地考虑教学中的各个因素;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紧密配合。三、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的策略1、精心导

7、学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如能精心设计一段导言,就犹如磁石吸铁,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知识之门,从而为新课内容的顺利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课堂教学中,除了利用新旧知识联系、复习提问这一传统方法外,更需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其他多种形式来导入新课,以渲染课堂的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在故都的秋一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导入的: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

8、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教师板书本篇的文题“故都的秋”,问: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郁达夫读到的又是什么?问题的抛出,犹如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学生欲解除疑惑的涟漪也随之荡漾开来。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借助哲理小故事导入新课;或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质疑导入;或借助歌谣导入2、创设问题情境古代学者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往往活

9、跃于疑路的交叉点。课堂教学中巧设疑难,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维持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时常运用了“问题情境法”,在课堂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设疑难,使学生常常处于对知识的“心愤愤”、“口悱悱”的急需状态,从而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进而一问下去,这样学生便会思绪飞扬,议论风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恰当的设疑,既能活跃学生思维,又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在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时,课文“预习提示”是这样评价信陵君为人:礼贤下士,急人所困。礼贤下士,固然不假,但急人所困,笔者不敢苟同。教师的首先发难,使同学们对课本的理解热情空前高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质疑。信陵君窃符救赵

10、,究竟急何人之困?他可曾为自己赖以为生的国家着想过?信陵君不顾国家安危、人民利益,擅自调动军队,即为不义;欺君罔上,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即为不忠;身居高位,不为国家着想,不为百姓造福,因一己私利,投奔外国,即为不仁。可见,信陵君对赵国固然有“义”举,对自己国家却不义、不忠、不仁,因此我们能说他是急人所困的仁人贤士吗?诸如此类的讨论不仅将师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向了深入,而且更使学生明了:适时允许突破教材的束缚,让自己的思维纵横跌宕,轻舞飞扬。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3、创设议论情境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彼此交流、启发,容易突破

11、难点、疑点,使易混点得到澄清,使疏忽点得到强化。创设议论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开拓学生思维,激发课堂教学活力,进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故都的秋一文,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这是为何?问题的抛出,犹如平静的湖面扔进一颗不小的石子,学生纷纷讨论、交流,精读、深究文本。俟时机成熟,我才道出了个中原委:作者采用了“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散文惯用笔法。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的

12、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一汪碧绿的天色;听几只训鸽的飞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4、创造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在教学中,总是伴随着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的相互体验而形成或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心理状态。而不同的情绪反应对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产生重大影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相容,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增强心理相容性呢?发扬教

13、学民主作风,教学民主是对“教师中心论”的一个否定,是对“学生主体性”的一个肯定。是与学生商量,求得心灵上的沟通;是彼此理解,彼此信赖,彼此合作的教学方法。师生平等相待,营造和谐氛围。课堂中客观存在的人际关系,制约着师生的情感、行为,影响着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努力地去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平时要经常下班,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愿望,并主动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可敬又可亲,使他们喜欢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同时教师要提倡教学相长,师生互相学习,把自己融化于学生集体之中,教师决不能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这样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良师益友,增强师生心理相容

14、性,造就和谐氛围。改进教师在课堂上常用来强化学生注意,随时检查教学效果的提问方式,以及各种反馈方式。应使提问激起的是学生真正的智力紧张,而不是担心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或担心回答错误遭至教师指责等引起的紧张和焦虑。平时在课堂提问中,我是这样对待学生的见解的:在学生发表见解后,若是正确的,我会及时给予表扬或报之掌声;若是在其见解的内容上找不到任何可以肯定的东西,我会从其考虑问题的思路上,思考问题的方法上或者学习态度上给予肯定;有时我还会自我检讨一番,大概是老师刚才还未讲清楚。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进师生心理相容,有利于维持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5、变静为动的动态教学实践证明:动态的事物

15、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计算机多媒体能为语文课堂教学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引起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寓教寓乐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惯用的做法为:寻找良好的配音。好的配音能适当处理轻重、缓急、停顿、语气、韵律等技巧,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使具有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我在归园田居课件中,用平静缓慢的语调、恬淡悠然的基调、沉稳清晰的节奏朗读全诗,引导学生感受陶渊明重返田园的愉悦心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了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创设怡人的情境。“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的学习是“在他所创设的世界中直观自己”

16、。那么怎样在语文课件中架起一道桥梁,沟通作者的创作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他们碰撞、交触,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呢?创设情境。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林黛玉“时时在意,处处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黛玉的这种微妙心理,学生就很难理解,毕竟生活经历相距太远。那么制作该课课件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我们的做法是在课件中载入一段录像:越剧红楼梦。戏剧中那富有表现力的唱词,很快诱导学生进入角色,真正理解人物的处境,进而理解人物的心境,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从而感悟人物的性格美。图片、资料直观的呈现。如鲁迅的祝福,文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主要有三次,课件中以图片展示出来,通过比较,让

17、学生清晰地看到这些变化,体会人物在人生路上遭受的惨重打击,进而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人的迫害,鉴赏人物形象体现出的悲剧美。总之,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讲授法紧密结合,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课堂教学活力。6、注入时代活水着名特级教师陈凯曾深有感触地说:“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显得是那样的枯燥沉闷。一旦与现实问题结合,马上生动活跃起来。基于此,我十分注意把现实的内容注入教学,让教学跳动着时代的脉博。”所以,要想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活力,教师就得及时地恰当地注入时代的活水。报刊文章贴近生活,反映现实,最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后,我为学生荐读了为缪贤叫好这篇时文。此

18、文一反传统的认识,把“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欢”的头功记在缪贤头上,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在于缪贤善于推荐,善于用人。能否知人善任正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学生当然会备感兴趣。文章分析问题有理有据,说理透彻,逻辑严密,学生对课文质疑解疑,兴味盎然,不仅使学生懂得了在写作中“求异”方能“出新”的道理,而且学会了运用有力的论断证明论点的方法。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关键在于能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科学地选择和运用实现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参考资料: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高中生心理适应能力训练教程教育观念的革命创新教育案例全书美学基本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