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pdf

上传人:z****6 文档编号:4531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技术第 4 4卷2 0 1 3年第3期 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 问题及对策 周志 东,刘春文 ,王位 ( 中国人 民武装警察部 队 水电三总队,四川 成都 6 1 0 0 3 6 ) 摘要:在 西藏特殊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工程往往在耐久性方面比内地弱⋯,这是一个难度较大,值得 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西藏混凝土的耐久性 问题主要表现在 :抗 冻融循环性 能、抗渗性能、耐腐蚀性 能、抗 c l 一 渗透性能、抗碱——骨料反应性能、抗风蚀性能、护筋性能、抗裂性能等无法适应 当地环 境 ,导致一些工程的结构在 工程 完工不久之后遭到损伤或破坏 。为此,本文提 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 措施应为:加强高原新型混凝土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和研究新型混凝土,创新混 凝 土施 工过程 管控技 术 。 关键词 :西藏 ;高寒地区;混凝土耐久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 V 4 3 ( 2 7 5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0 — 0 8 6 0 ( 2 0 1 3 ) 0 3 . 0 0 8 2 - 0 5 Dur a bi l i t y p r o b l e m o f c o n c r e t e i n a l p i n e r e g i O n o f Ti b e t a nd i t s c o unt e r m e a s ur e s ZHOU Z h i d o n g, LI U Ch u n we n,W ANG W e i ( T h e N o . 3 G e n e r a l T e a m o f A r m e d P o l i c e H y d r o p o w e r T r o o p s ,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6 , S i c h u a n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Un d e r t h e p a r t i c u l a r e n v i r o n me n t o f T i b e t , t h e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the c o n c r e t e w o r k s i s u s u a l l y p o o r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he c o n c r e t e wo r k s i n t h e i nt e r i o r o f Ch i n a⋯ ,w h i c h i s a v al u abl e s u b j e c t w i th l arg e r d i f f i c u l t y t o b e s t u d i e d and r e s e arc h e d .T h e d u r abi l i t y p r o b l e m o f c o n c r e t e i n T i b e t ma i n l y e x h i b i t s t h a t i t s p e r f o rm a n c e s s u c h a s f r o s t tha w i n g r e s i s t an c e , a n t i — s e e p a g e c h ara c t e ri s t i c s , a l l - t i — c o r r o s i o n ,c h l o r i d e — p e r me a t i o n r e s i s t an c e ,a l k a l i - a g g r e g a t e r e a c t i o n , win d e r o s i o n — r e s i s t an c e , r e i n f o r c e m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t i c r a c k i n g ,e t c .c an n o t a d a p t t o t h e l o c a l e n v i r o nm e n t , an d t h e n t h e s t mc t ~e s o f s o me c o n c r e t e wo r k s a r e u s u a l l y d a mag e d o r f a i l e d s o o n a f t e r t h e c o mp l e t i o n s o f t h e m.Th e r e f o r e .i t i s p u t f o r w ard h e r e i n t h a t t h e ma i n me a s ur e s t o s o l v e t h e s e p r o b l e ms are t o b e s t r e ng t h e n i n g t h e r e s e arc h a n d印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r e l e v an t r a w ma t e r i als o f c o nc r e t e f o r alp i n e r e g i o n,o p t i mi z i n g t h e c o n c r e t e mi x i n g r a t i o a n d r e s e a r c h i n g n e w t y p e o f c o n c r e t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n g m ana g e m 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gi e s for c o n c r e t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 Ke y w o r d s : T i b e t ; a l p i n e r e gi o n ;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c o n c r e t e ; 1 青藏高原的环境特征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之上 ,属于世界屋脊 ,平均海 拔 4 0 0 0 i n以上 , 13照时间长 ,年温差和 日温差 大, 是东半球的气候调节器 。同时 ,它有着很多终年不化 的雪山,被称为世界的水塔 。在地质上 ,是印度板块 与欧亚板块相碰撞 的地方 ,并受 到太平 洋板块 的影 响 ,地质独特 ,并且复杂 ,高寒缺氧 ,环境恶劣。 西藏高 原环境 主要特 点有 :一是 日照时 间长 , 年 E l 照时间在 2 5 0 0~3 3 0 0 h之间 ,是 内地城 市的 1 . 5—2 . 5倍 ,太 阳辐射强 ,如拉萨紫外线年辐射量 约为 7 9 0 0 M J / m ,阿里地 区 的狮 泉河 约为 8 3 0 0 M J / in ,日喀则地 区的绒布寺则 高达 8 7 0 0 M J / m , 其辐射量是 内地城市 的 1 . 5— 2 . 5倍。二是干湿交替 快 ,相对湿度很 低 ,空气 干燥 ,氧分 压低 ,一般 在 5 0 0 0 0~7 0 0 0 0 P a ( 0 . 5—0 . 7个大气压 ) 。三是温差 大 ,西藏的 日温差 和年 温差均较大 ,平均一 年有约 收稿 日期:2 0 1 3 一 O 1 — 1 4 作者简介:周志东( 1 9 6 9 一) , 男 ,高级工程师。 W a t e r Re s o u r c e s a n d Hy d r o po w er E n e e r i n g V o 1 . 4 4 No . 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8 0个冻融循环。以我部施工 的唐古 拉 山南麓 的青 藏铁路 1 9标段为例 ,年最高气温 2 8℃ ,年极端低 温 一 4 5℃。四是风沙大 ,大风 日多 ,拉萨市多年平 均大风 日为 2 6 . 3 d ( 8级 以上 或者风速 1 7 m/ s以上 为大风 ) 。由于很多地方植被稀少 ,一般每天都有 5 级 以上的风 ,且带着沙尘 。五是紫外 线强 , 日平均 总量在 1 8 0~ 2 7 5 J / e m ,是 内地的 1 . 5~ 2 . 5倍 。六 是 冰雪天气多 ,有些地方全 年 ,以唐古 拉 山南麓 的 扎加藏布河谷 ( 海拔 4 8 0 0~4 9 5 0 m) 为例 ,2 0 0 3年 冰雪天 为 4 4 d,2 0 0 4年 7月 1 3日上午 也 下 了雪 , 2 0 0 5年 8月 2 2日下 了大雪 。七是 西藏 有些河 流 和 部分地区 的地 下水 存在腐 蚀性 物质 ,如 S O 一离子 和 c l 一 离子等 。八是极端天气特别多 ,大风 、暴雪 、 暴雨 、冰雹等多发频发。 总之 ,西藏多数地区属于高寒缺氧 、环境恶劣的 地 区 。 2 西藏混凝土工程现状 随着西部发展 ,西藏工程建设 日新月异 ,混凝土 的施工数量逐年成倍增加。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 队 水电三总队为例 ,我部在西藏从事施工已有 2 0多年 , 先后参建了水利水电 、交通 、铁路和房建等多个领域 的工程施工与建设 ,例如 :已完工的有羊湖电站 、满 拉水枢纽工程 、查龙电站 、沃卡河一级水 电站 、金河 电站 、狮泉河电站 、直孔 电站 、阿涡夺水利工程 、仲 巴电站、札达电站 、尼玛电站 、老虎嘴水电站 、雪卡 水电站 、青藏铁路 1 9标段等工程 ,在建 的有旁多水 利枢纽工程 、藏木水电站 、多布 电站 、波堆电站等工 程。这些工程 ,海拔在 3 0 0 0~5 0 0 0 m之间 ,分布于 西藏各地 ,其 中西藏 7 0 %左右 的水 电工程 为我部修 建 ,近几年来 ,混凝土的施工工程量逐年呈成倍增长 趋势 。 但是 ,符合 内地混凝土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标准 的西藏高寒地区的混凝土工程出现了一些问题 ,特别 是耐久性指标难 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 :抗 冻融循环性能 、抗渗性能 、耐腐蚀性能、抗 C l 一 渗透 性能 、抗碱——骨料反应性能、抗风蚀性能、护筋性 能、抗裂性能等性能无法适应环境 ,导致一些工程的 结构在工程完工不久之后遭到损伤或破坏 ,影响了混 凝土的使用寿命 ,给工程 留下隐患或者需要及时进行 缺陷处理。例如 :查龙电站大坝溢流面,由于建设期 施工的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指标无法满足严酷 的高原环 境要求 ,在 建 设完 工 不 到 5年 后 就 进行 了补 强处 理 ,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结构物 的使用 寿命 ,造 水利水电技术第 4 4卷2 0 1 3年第3期 周志东, 等∥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 成 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青藏铁路部分桥梁的桥墩 ,也 存在抗裂性能较差的问题 ,出现 了一些由于环境恶劣 引起 的裂缝。青藏公 路 的个别桥涵 ,也 由于冻融作 用 ,混凝土开裂 ,个别桥涵受到腐蚀性侵蚀而表层剥 落 ,内部损伤等等。 总之 ,面对高原高寒严酷的环境 ,延长混凝土的 使用寿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西藏高寒地区的 重要课题之一。 3 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机理 3 . 1 耐久性的主要 问题 影响西藏高寒高海拔地 区建筑 材料使用 寿命 的 因素 _ 3 ] 主要 有 :海 拔 高 ; 日温差 大 ,冻 融 循 环 剧 烈 ;太 阳辐 射 强 ;干 旱 ;四季 风频 风 大 ,灾 害 频 繁 ;含氧量少 ,腐蚀性强 ,施工过程混凝 土质量控 制难等 。 在西藏高原严酷条件下 ,根据造成混凝土劣化 的 主导因素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 面:( 1 ) 在中国西藏 ,极端最低气温为 一 4 5℃,年气 温正负交替次数高达 1 8 0 d左右 ,因此混凝土材料与 水接触时极易遭受冻 融循环破 坏。( 2 ) 紫外线 辐射 严重 ,年 太 阳紫外 线 辐 射 量 高 于 7 . 11 0 4 J / c m , 混凝土表面保护涂层极 易老 化。( 3 ) 气候 干燥 ,干 湿交替快 ,年蒸发 量是 降雨 量 的 l 0~l 5倍 ,在 相 对湿度极低的条件下 ,新浇筑 的混凝 土 ,在通 常情 况下 ,由于表面很快 失水 而极易 开裂。( 4)日温差 大 ,部分月份正温度交替 出现 ,从而产生较 大的温 度应力 ,施工过程容易产生疲 劳损 伤 ,完工后 混凝 土易开裂。 ( 5 ) 个别 河流 含有 大量 的腐 蚀性 物质 , 部分地 区盐 渍侵 蚀严 重 ,对 混凝 土 产生 腐蚀 性 破 坏。同时 ,对钢筋也产 生侵蚀 性损 伤。( 6 ) 施 工过 程中质量控制增加难度 ,例如塌落度 受水分蒸发速 度快 的影响 ,损失也加快 ;含气量受到低压 的影响 运输和振捣过程容 易散 失。( 7 ) 施工 管控不 到位 出 现混凝土质量缺陷或其他 问题。 3 . 2影响耐久性的机理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所处环境条件下 ,保 持其原有结构性质和功能、抵抗环境所受破坏作用的 能力 。长期以来 ,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都是基 于鲍罗 米公式的强度设计方法 ,而混凝土材料在使用过程 中 由于环境作用引起的服役年限和耐久性问题往往处于 较为次要的地位。直到 2 0世纪 7 0年代 ,人们才逐渐 发现混凝土材料在一定 的环境条件下远没有达到设计 寿命就过早的出现了严重的耐久 眭问题。1 9 8 7年美国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周志东, 等∥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 国家材料 顾 问委员会 的报 告指 出 :大约2 5 1 3万座混凝 土桥 梁 的桥面板 ,其中部分仅使用不 到 2 O年 ,就 已经不 同程度 地破 坏 ,而且 每年 还要 增 加 3 1 5万 座 ,由此 ,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 问题才逐渐引起 了西方发达国家 的高度重视 ,并开展 了以使用寿 命为主要 目标的高性能混凝土研 究。我国也于 2 0世纪 8 0年代末 开始注意这个问题 ,并做 了大量 的研究 ,重视混凝土耐久性已经 成为共识 。然而 ,在高寒高海拔 地区严酷环境条件下有关混凝土 的耐久性的研究还很少 ,相关理 论与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 完善。 由设计、 施工形成混凝土结构体 ( 含 钢笳等或不含钢筋) 一 般状态下,成型混凝土在结构性质、 功能满足工程和环境的要求,不透水 , 但是存在众多孔洞, 表 面或内部有非连 续微裂缝,是一个有缺陷的结构体 微裂缝因混凝土损伤而发展, 联通孔隙, 混凝土的不透水性逐渐丧失 形成水结冰,碱骨料反应 ,C 1 。 、s O} 侵 蚀、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士孔隙静水压 力增大,混凝土内部产生膨胀压力。混 凝土强度和刚度降低 混凝土开裂、剥落,掩体性劣化 环境作用物理 作用阶段,这一阶 段是隐性损伤,包括干湿交替、 冻融循环、风蚀作用、冲击和循 环荷载等,以物理作用为主 环境作用物理化学阶段 ,这一阶 段也是显性损伤阶段,微裂纹扩 张 ,H , O 、O, 、C O, 、CI - 、s o j 。 等侵入 图 2 混凝土受外界环境作用而劣化的模 型 材料的结构、功能和所处的环境三者是相作用的, 构成如图 1所示 的关系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适应 环境 ,环境改变结构,功能反作用结构 ,总之,三者 构成了一个相互联 系的三角关系。Me h t a曾提出了所 示的混凝土受外界环境作用而劣化 的整体论模型 6 J , 结合西藏的特点 ,可 以得出如图 2所示的高寒严酷地 区混凝土劣化模型。该模型表明 :水是混凝土材料遭 受各种物理化学破坏的主要介质, 不透水性是其第一 道防线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反 之 ,环境 中的侵蚀性物质将以水为介质进入混凝土材 料内部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同时,西藏的温 差应力 、化学腐蚀等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结构性质 环境 决定 反作用 图 1 环境 、结构、功能三者 关系图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 :处于水位变化区的水工混凝 土 ,水饱和情况下的混凝土在寒冷季节交替地受到冻 融作用 ,由于水变成冰 ,体积增加 9 % 一1 1 % ,在混 凝土内产生冻胀力 ,对混凝土形成最为严重破坏,此 时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抗冻性 ,故可以将 抗冻性视为耐久性的一项综合指标 。大多数学者研究 认为 ,含气量 是决定 抗冻性 最重 要 的指 标,然 而, “ 气压低” 这一高寒高海拔地 区的特 点常常被大多数 研究者忽略。通过在青藏铁路的相关实验和施工实践 表明 l 8 J ,混凝土中的气泡在低气压条件下极易随着 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逃逸和变化 ,特别在高频振捣器的 作用下气泡逸失就更为严重。另外 ,温度变化产生的 混凝土内外温差也是西藏混凝土劣化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 ,混凝土劣化失效是在多重破坏因素交 互作用下 的结果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多重严酷条件研 究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就是研究混凝土结构 、功能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般情况下,正是由于结构的缺 陷 ,导致外界劣化结构 ,从而丧失功能 ,耐久性 下 降,混凝土使用寿命满足不了要求 。 4 对策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铁路 、水利水电、路桥 工程的一些建设单位试 图在技术层面上解决高寒高海 拔地区严酷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并做 了 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然而 触及到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根本性问题还很少。笔者 认为要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主要采取 以下措施。 4 . 1 加 强原 材料研 究和 应用 ( 1 ) 胶凝材料 是水泥混凝 土等材料耐久 性 的核 心,首先要加强以耐久性为核心性能的混凝土新型胶 凝材料的研究 。水泥强度的发展主要与水泥的矿物组 成、细度和环境等有关。在细观和微观尺度上设计混 凝土新型胶凝材料 M e h t a等人通过对 2 0世纪混凝土 耐久性问题的研究 ,指出了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设 计预期服役寿命早得多就开始劣化 的根本原因 :现代 水泥中高活性矿物 C , S的含量不断增大 、水泥细度 水利水电技术第4 4卷2 0 1 3年第 3期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不断增大 ,导致温度收缩和干缩增大 ,因此混凝土易 开裂 ;裂缝 、微裂缝和孔 隙之 间相互连通后又为外部 水和有害物质提供了侵入 的通道 ,耐久性问题开始出 现 。在 内地 ,为了快速施工的需要 ,早强混凝土的普 遍使用也是材料过早劣化根源 。因此 ,研制新型胶凝 材料是解决在高寒高海拔地区严酷环境条件下混凝土 材料耐久性 的根本解决之道。例如 :武汉大学水资源 与水电工程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曾与某施工单位联合 开展了高贝利特 高性 能水 工混凝土 的研 究 。课 题 组 以高贝利特水泥和矿物掺合料为新型胶凝材料进行 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优 良的抗 裂性能 ,因此 ,改善胶凝材料 的特性 ,能大大提高了 混凝土材料 的耐久性能。 ( 2 ) 加强混凝土的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一方面 是复合外加剂 ,主要改善抗冻融循环 、抗裂 、抗腐蚀 等性能 ,例如 ,青藏铁路推广的 D Z系列外加剂 ,取 得 了一定 的成效 ,但是仍值得改进 。另一方面 ,加强 引气剂的研究 ,大幅度提高含气量 。然而 ,影响引气 剂气泡性能及其稳定性的因素很复杂 ,除与引气剂本 身的内在 因素 ( 表 面 张力 、表 面 黏 度 、溶 液 黏度 、 G i b b s — Ma r a n g o n i 表面弹性效应 、液膜的表面电荷 、泡 沫质量 、气体的溶解度 和渗透率 、气泡大小分布等 ) 有关 ,还与混凝土的配制条件( 胶凝材料 的细度 、骨 料 、减水 剂 、混凝 土配合 比等 ) 及 外部 环境 ( 温度 、 压力 、施工条件 等) 有关 。在西藏高寒高海 拔地 区, 由于气压低 ,加之施工中高频振捣的作用 ,导致引入 混凝土中的气泡很不稳定 。因此 ,如何大幅度提高混 凝土中气泡的稳定性并优化气泡参数 ,研究新型适应 高原低气压的引气剂是很必要的。 ( 3 ) 加强新型混凝土保护涂层的研究 和应用。西 藏严重的紫外线辐射常常导致这 些保护层过早劣化 , 保护涂层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内 外一些研究机构在进行水工混凝土抗软水侵蚀性研究 中做 了大量相关试验 ,结果表明:保护涂层是提高水 工混凝土抗软水侵蚀的有效手段 ,可 以大大延长混凝 土材料 的服役寿命。混凝土表面涂层在紫外线作用下 的劣化及其抑制措施 ;Me h t a和方坤河教授 的研究均 表明,保护涂层是混凝土材料抵抗劣化的第一道表层 防线 ,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材 料的耐久性从而大大延长其 服役寿命 。但 是 ,在 高 寒高海拔地 区紫外线辐射 非常严重 ,风频风 大 、干 湿循环频繁 、昼夜温差大 、冻融循环频 繁 、沙尘频 大等 ,有 机 涂层 与 混凝 土 材料 之 间 的界 面极 易 劣 化 ,导致保护涂层过早失效 。因此 ,有 机无机复合 水利水电技术第4 4卷2 0 1 3年第3期 周志东, 等∥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 涂层 ,该涂层应具有很强 的抗紫外线辐 射性能 ,涂 层 中引人大量气泡使其具有保 温保 湿功能 ,部 分涂 层材料深人混凝土表面毛细孔 以封闭水和有害物质 的侵入 ,这种保护措施 在青藏铁路等工程 中应用并 取得 了一定 的效果。 4 . 2优化配合比设计 根据优选的参数设计混凝土配合 比,并模拟高寒 高海拔地区多重严酷条件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试验。同 时,在实际工程所在地亦进行平行试验 ,对混凝土材 料的耐久性给出切合工程实际的判断。 首先 ,在西藏高寒高海拔地 区,降低水胶 比并提 高含气量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简单易行的途径 ,从而 提高混凝土的含气量 ,减少 自由水通道 ,以青藏铁路 为例 ,不同混凝土结构 物对水 灰 比进行 了严 格的控 制 ,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 其次 ,合理选 择骨料 ,对 于骨料 的常规指标外 , 一 定重要注意碱活性的监测和控制 ,杜绝超标材料进 入现场。 再次是合 理选择 外加剂 和掺和物 ,如引气剂 等要适应高原低气压的特征 。 最后是做好现场试验和生产性试验。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新型混凝土配合 比的研 究 ,特别是高原型的再生混凝土技术 等在高原地 区的应用值得研究 。 4 . 3创新施工过程的管控技术 施工是工程重要的实现过程 ,在西藏高寒严酷地 区,以下管控技术需要采取与创新。 加强施工 管控 ,由于高 原缺 氧 ,海拔 4 0 0 0~ 5 3 0 0 I n ,人和设备 的效 率只有 内地 的 5 0 % ~ 6 0 % , 不加 强 管控 ,混 凝 土 的质量 会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 问 题。管控主要在拌 和楼 的建设 ,原 材料 的管理 、拌 和质量 、混凝土运输 的保 护措施 、浇 筑过程 的技术 管控 、浇筑后的养生 等。具体有 以下措施 :一是人 最好 6 h / d的工作 时 间,否则 ,人员疲劳 ,施工质 量难以保证 ,另外 ,人员最好是 4 5岁 以下的青壮年 为佳 ,确保施工人员有较为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二是 拌和楼做好采用封闭式 ,利于防止风沙和保温。三是 加强骨料管理 ,西藏很多地方 的骨料级配不好 ,粒形 差 ,含泥量重 ,骨料场的选择需要慎重 ,生产需要严 格程序 。成品料要防止风尘污染和结冰等 ,采用保温 防雨材料覆盖。四是运输 车辆 必要时需要遮 阳和保 温 ,防止温度损失。五是施工过程 ,运输距离不宜过 长 ,防止过振 ,以免含气量损失和其他质量问题 ,提 高混凝土的均质性 ,保证混凝土施工程序符合要求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周志东, 等∥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 六是严格养生措施 ,新浇筑混凝土就像初生 的婴儿, 需要细心养护 ,特别是 4 5 0 0 IT I 以上的地区,由于昼 夜温差大,需要采用包裹法养生 ,施 工完 成后对新 浇筑混凝土进 行覆 盖或 者包裹 养护 ,青 藏铁路 1 9 标段采用三层包裹法 ,养生效果 良好。如在寒 季施 工 ,必要时采用管棚蓄热法或者其他可行的措施保 温 ,另外 ,太 阳能是西藏等优 势 资源和环保 能源 , 理论上太 阳能蓄热保温十分可行 J ,但是实践 中利 用太 阳能蓄热养护值 得进 一步研究 的应用 。七是必 要 时及时处理质量缺陷 ,防止质量缺陷进一步发展 劣化混凝土 。八是对 于重要部位 ,可 以及时采用涂 保 护层 。九是制定 高于内地 的施工管控标 准 ,从混 凝 土的仓位设计 、拌和 、运输 、浇筑 、养护等必须 制定严格的程序和标准。 5 结语 西藏是个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水文气象独特的 地方 ,在海拔 4 0 0 0 I T I 以上的高寒严酷地区,环境对 混凝土的劣化作用很强 ,严重影 响了混凝 土的耐久 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很重要的课题。分析劣化的机 理 ,主要是混凝土结构 、功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 果。对于西藏严酷地 区,加强原材料研究 、优化配合 比和研究新型混凝土、加强施工过程管控等是提高混 凝土耐久性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1 ] 王潘劳 , 刘 连新 ,张伟勤 ,等 .青 藏高原高海拔 高寒地 区建 筑 材料使用寿命研究 [ J ] .青海 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 版 ) ,2 0 0 5, 2 3 ( 1 ) :1 1 — 1 6 . [ 2] 陶然 ,周德鸿 .西藏查龙水电站泄洪建筑物混凝土冻融破 坏成 因分析及处理 [ J ] .四川水力发电 ,2 0 0 3 , 2 2 ( 3 ) :3 O 一 3 1 . [ 3] 刘连新 .西部高海拔 、高寒地 区高性 能混凝土及技术研究 [ J ] . 施 工技术 , 2 0 0 5 ( s 2 ) . [ 4] M e h t a P k D u r a b i l i t y -- C r i t i c a l I s s u e s f o r t h e F u tu r e [ J ] . C o n c ret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1 9 9 7, 1 9 ( 7 ) : 2 7 — 3 3 . [ 5 ] 周志东 ,周春清 .青藏 铁路 l 9标段 施工技 术与研 究 [ M] .成 都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 0 0 9 . [ 6 ] Me h t a P K .G r e e n i n g o f t h e C o n c r e t e I n d u s t r y f o r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 o p m e n t [ J ] .C o n c r e t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2 0 0 2 , 2 4 ( 7 ) : 2 3 — 2 8 . [ 7 ] M e h t a P K .B u i l d i n g d u r a b l e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t h e 2 1 s t c e n t u r y [ J ] . T h e I n d i a n C o n c r e t e J o u r n a l , 2 0 0 1 ( 3 ) : 4 3 7 — 4 4 3 . [ 8 ] 谢永江 ,仲新华 , 朱长华 ,等 .青藏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 术及其耐久性 [ c ] / / 沿海地 区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案科 技论坛与全国第六届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论文集 ,2 0 0 2 . [ 9 ] 方坤河 ,田承宇 ,杨华 山 ,等 .高 贝利 特水泥配制 的水工 大体 积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 , 2 0 0 8 . [ 1 0 ] 郭 向勇 , 方坤河 ,马孝轩 ,等 .大掺 量粉煤灰 高性 能混凝 土耐 久性研究进展[ c] / / 昆明第五届全 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 流会 论文 ,2 0 0 4 . [ 1 1 ] 王立久 ,汪振双 ,崔正龙 .再生混凝 土抗冻耐久性试验 及寿命 预测[ J ] .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 0 0 9 ( 4 ) : 6 - 8 . ( 责任编辑欧阳越) ( 上接第 8 1页) 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与社会保障体系相 衔接 、与形势任务要求相协调 的精干应急军需营房力 量体系。 坚持以 自我保障为主 ,生活物资要按规定携行和 及时组织前送 ,确保一线急需 。在准备阶段 ,要充分 利用现有战备物资 ,在开进和回撤阶段 ,依靠 当地党 委和政府实施支援保障 ,在抢险阶段 ,要坚持 以自我 保障为主,尽力争取地方和友邻单位支援保障。在应 急抢险任务规模较小或任务持续时间较短时,要依靠 部队实施 自我保障。当应急抢险任务规模较大或任务 持续时间较长时 ,要尽可能争取地方支援保障 ,并搞 好协同和伴随保障。要根据任务需求和携运行标准, 备齐带足军需营房装备物资 ,能够独立保障的,不依 赖地方 ;能够通过 内部调剂解决的,不随意向上级申 请 ,切实把 自我保障的潜力用好用足。充分发挥体制 优势 ,加强与地方政府 、水利部 门、国家 电网公 司、 各大电力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和武警总部、驻军的协 调沟通 ,在疏通供应渠道、筹措通用物资、提供宿营 设施 、保障水 电气暖和装备检修维护等方面争取必要 的支援 ,做到信息互通 、资源共享 、相互支援 。充分 发挥地方有关部 门的保障优势 ,就地动员、筹措警地 通用物资 ,统筹利用军 队后勤 资源 ,使应急抢 险行 动军需 营房保 障真 正建 立在 军警 民结合 的 基础 之 上。应急抢险地域 社情基 本稳定且 经济较 为发达 , 要搞好就地筹措 ,通用物资尽量从市场采购 ,特需 急用物 资可 突破 建制 实施 越级 保 障 ,确 保 一线 急 需 。要增强基 层 分 队 自我保 障能 力。应 急抢 险行 动 ,大队单位独立执行任务 的情况较多 ,要求基层 指挥员不仅要有临危不乱 、沉着 、机智 、灵活处置 情况的能力 ,还 要针对 可能发 生 的供应 中断情 况 , 采取相应 的措施 ,管理 好军需 营房各 种装备器 材 、 给养物资 ,提高 自我保 障能力 。前指人员要深入 一 线指挥,与部队共同研究提高 自我保障能力的方法 和途径 ,并督导抓好落实。 ( 责任编辑于尧尧) 水利水电技术第4 4卷2 0 1 3年第3期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