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皮温、...沉降率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_薛金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3108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皮温、...沉降率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_薛金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皮温、...沉降率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_薛金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皮温、...沉降率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_薛金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金项目:河北省卫健委青年科技课题()通讯作者文章编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皮温、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薛金伟,王旭,张新荣,马铮,陈涛平(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保定 ;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 保定 )摘要:目的分析无并发症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患膝皮温、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探讨其在术后感染和非感染炎症反应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 年月至 年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 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天、术后天、天、天、天、天、月、月、月、月测量双膝皮温、和 ,比较双膝皮温变化,分析双膝皮温差、的变化规律,采用 和 法分析

2、 、与双膝皮温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患膝皮温高于健膝皮温()。双膝皮温差、均表现为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双膝皮温差于术后天达到最大值,术后月恢复至术前水平;于术后天达到最大值,术后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于术后天达到最大值,术后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双膝皮温差变化均呈正相关(.,.;.,)。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双膝皮温差、均较术前一定程度升高,这可能是非感染性炎症反应造成的结果。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皮温;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感染;炎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

3、一,常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也是术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月第 卷第期后翻修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临床症状的观察和炎性指标的监测,及时识别术后感染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急性炎症蛋白,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在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和感染性炎症反应中可表现明显升高。是红细胞在一小时末的沉降距离,当机体出现炎症或感染时常常表现升高,是骨科术后重要监测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皮温、的升高有助于膝关节术后感染的诊断。但目前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性炎症反应下的患膝皮温、的变化规律研究较少,本研究将通过对无并发症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皮温、的监测,分析它们的正常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术后假

4、体周围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均因原发性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身体状况良好,无明显手术禁忌;()均完整随访并记录。排除标准()患有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糖尿病、免疫抑制类或血液系统相关疾病患者;()患膝周围有严重外伤手术史患者;()长期口服激素类或免疫抑制类药物患者;()术后半年内发生感染的患者。一般资料选取 年月至 年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 名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围手术期处理()术前 均使用头孢唑啉钠预防感染。()手术由同一医生采用相同的手术方

5、式完成;均使用相同的膝关节假体(北京春立);术中均使用相同时间止血带止血;术中均给予鸡尾酒镇痛;术中均给予氨甲环酸静滴和关节腔注射;术中均安置一根血浆引流管;术中均未输血。()术后采用相同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术后按相同的计划随访。方法 膝关节皮温分别于术前天、术后天、天、天、天、天、月、月、月、月的下午点,在病房或门诊换药室采用贝尔康非接触式红外测温计(,广州市贝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量患者患膝和健膝髌骨上缘外侧 处的皮温。测量前嘱患者至少休息 ,膝关节外露 ,避免让患者处于空气快速流动的环境中,避免用液体擦拭膝关节周围皮肤。测量距离,每次测量至少次,每次测量间隔时间,以重复最多数值为最终测量

6、值,记录并计算双膝皮温差值。、测量分别于术前天、术后天、天、天、天、天、月、月、月、月的下午点,在病房或门诊采血,送往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完成检测,的正常值范围:,的正常值范围,男:,女:。统计方法采用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表示,患膝和健膝皮温比较采用配对检验,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双膝皮温差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分别采用 和 法,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访情况共纳入 例符合要求的患者,男 例,女 例,年龄 ()岁,随访期间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并记录。患膝和健膝皮温比较术前患膝和健膝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天、

7、天、天、天、天、月、月、月患膝皮温高于健膝皮温(.)。术后月双膝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表 例患者患膝与健膝在术前、术后的比较(,)项目患膝皮温健膝皮温术前 术后天 术后天 术后天 术后 天 术后 天 术后月 术后月 术后月 术后月 双膝皮温差、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球形检验 ,不符合球形,故采用一元方差分析 校正法,结果表明,双膝皮温差、不同时间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表现为先快速升高,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双膝皮温差于术后天达到峰值,直到术后月 双 膝 皮 温 差 恢 复 至 术 前 水 平(.,.)。于术后天达到峰值,直到术后月 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术后月恢复至术前水平(

8、.,.)。于术后天达到峰值,直到术后月恢复至术前水平(,),见表,图。表双膝皮温差、在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项目患膝健膝皮温差()()()术前 术后天 术后天 术后天 术后 天 术后 天 术后月 术后月 术后月 术后月 .注:一元方差分析的 校正图双膝皮温差变化图反应蛋白变化 、与双膝皮温差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经检验,术前、术后 均值呈偏态分布,且双膝皮温差 和 散 点 图 不 具 有 直 线 趋 势,故 采 用 相 关 分 析 法,结 果 表 明 双 膝 皮 温 差 与 呈明显正相关(.,.)。术前、术后 与双膝皮温差为双变量正态分布定量数据,且双膝皮温差与 散点图大致呈直线趋势,故采用 相关分

9、析法,结果表明双膝皮温差与 呈一定正相关(.,.),见表。图红细胞沉降率变化表 、与双膝皮温差的相关分析项目 患膝健膝皮温差 讨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很多患者在术后长期表现患膝灼热感,并伴随 、的升高,部分临床医生担忧是否发生术后感染,他们常常通过触摸患膝皮肤判断膝关节皮温是否正常,缺乏相关的数据参考。明确术后患膝皮温、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可为术后感染和非感染炎症反应的识别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手术创伤、骨水泥聚合热损伤、假体与骨水泥磨损产生微粒反应等因素可通过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内源性损伤相关分子

10、模式促使炎症因子合成增加,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组织,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产热增加,从而导致患膝局部皮温升高。等 采用数字表面温度计对 名女性、名男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天、周、周、周、周双膝皮温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显示双膝温差于术后周达到最大值,术后 周时双膝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早期皮温测量间隔时间较大,且女性病例远多于男性病例,因此很难得出较为准确的皮温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非接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月第 卷第期触式红外测温计对 例男性和 例女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天、天、天、天、天、月、月、月、月双膝皮温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双膝皮温差呈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

11、,双膝皮温差于术后天达到峰值 ,直到术后月双膝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与 等研究结果差异可能还与术者、手术方式、创伤大小、假体类型、术后康复方案、测量仪器等不同有关。林蔚等 通过对 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感染患者和 例非感染患者术后月双膝皮温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感染患者的皮温差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的皮温差,这也说明了术后患膝皮温的变化对术后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感染诊断或炎症评估的重要指标,虽缺乏特异性,但它们具有简单、快速获取检验结果的优势,可广泛用于感染或炎症相关疾病的筛查。是急性炎性疾病首选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具有半衰期短的特点,可在炎症消退后迅速下降,因此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对治

12、疗的评估。升高是由于红细胞发生叠连产生,肝脏合成的纤维蛋白原是红细胞发生叠连的主要诱导剂,其半衰期较长,对炎症的反应相当缓慢。夏继冬等 通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疗分析表明,、可作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的敏感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无并发症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天、天、天、天、天、月、月、月、月 、的监测发现,、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值于术后天达到峰值,术后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 均值于术后天达到峰值,术后月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显然,比 的反应更快,维持时间更短,这种变化差异可能与 、纤维蛋白原的动力学差异有关。通过对 、与皮温差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与双膝皮温差变化

13、呈正相关,这说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皮温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可能由非感染炎症反应造成,皮温可作为术后患膝局部炎症的重要监测指标。综上所述,皮温监测是一种客观、无创、便捷的检测方法,可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局部炎症的重要监测手段。患膝皮温联合 、的检测可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和非感染炎症反应的鉴别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内双膝皮温差、出现一定程度升高,可能是非感染性炎症反应造成的结果;若术后半年内出现持续升高趋势,或手术半年后高于正常值,应警惕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后期可增大样本量,增加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获得结果的准确性。参考文献:,():,:,():何澄,刘训志,项卫卫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及皮肤温度对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作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刘国印,徐院生,蒋文丽,等磨损微粒引起的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在骨溶解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中国骨伤,():,():,():,:,():林蔚,洪伟力,梁伟,等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和白细胞介素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夏继冬,刘恒,张明义,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疗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收稿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