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答题方法同学们复习时不能只注意教学内容, 也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期末考试的题目类型有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和应用题。其中填空题、 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的记忆, 相对比较简单。同学们只要认真做好综合练习题就能够了。简答题主要是注意对答题量的控制。有一个简单的办法: 如果一道题只有三、 四个以下要点、 层次或方面, 那么就需要对每个要点用一两句话加以说明; 如果有五个要点以上, 那么只答出要点就能够了。论述题要求答题必须全面、 丰满, 不能只答要点。应用题主要考查对一些基本调查方法
2、、 技能的掌握, 两类题目都要求做到理解并能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无论是简答题, 还是论述题和应用题, 答案都不要求与教材语言完全一致, 只要意思到了就能够。因此, 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只记要点, 然后自己组织语言。二、 各章节重点本课程需要考核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宽, 可是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对那些记忆性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概念不再一一介绍, 同学们能够根据期末复习指导和网上的综合练习题中的填空题、 选择题去掌握。下面, 我只是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 提示一下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要问题, 并重点讲一下应用题。导论一、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 第一, 专门性。第二, 系统性。第三, 客观性。
3、第四, 实证性。第五, 针对性。要用一两句话说明。二、 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 主要是自然环境、 人口和文化; 另外还有形形色色、 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主要是个人、 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组织、 阶级和阶层、 民族、 社区、 社会产物、 社会产品等。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体系一、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基础: 基本理论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 目的、 方法的一般概念、 一般原理、 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它们的基础有二, 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
4、研究予以指导, 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 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 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当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中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 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 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二、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什么? 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要素( 目的、 时序、 范围、 性质等) 社会调查研究能够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目的来划分, 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 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依调查的
5、性质, 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全面调查即普查, 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普查、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是最常见的社会调查研究类型概念。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调查方式、 方法、 适用范围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要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特别是依调查对象的范围所划分的各种类型。四、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 科学性; 系统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伦理道德。要用一两句话说明。五、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一般而言, 社会调查研究能够分为四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 调查阶段、 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
6、作: 确定课题; 设计调查方案; 具体准备。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 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 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 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 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 整理、 统计、 分析的过程。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 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注意把各阶段的工作与某项实际调查联系起来掌握。第二章前期工作一、 课题的选择: 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从理论方面看, 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 最好是
7、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基础研究、 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课题、 热门课题、 空白课题、 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等, 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要特别注意能够提出创造性、 启发性、 独特性的新思想。具体来说, 我们能够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 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 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 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 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 质疑, 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 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 等等。从实际的需要看, 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
8、够产生一定影响。诸如制定政策、 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制定规划和计划、 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等, 都能够作为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 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 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 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从可行性看, 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能够解答的课题; 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 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 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 社会配合、 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 具体开始。在选题时, 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对这
9、些问题, 要能够联系实际来考虑。2探索性研究3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变量是社会调查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不但要了解变量有哪些主要类型,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联系实际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 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 因果关系: 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 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应注意三点: 第一, 在两个变量中, 只能一个是因, 另一个是果, 而不能互为因果。第二, 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第三, 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必然的, 否则就不是因果关系。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 有一因一果、 一果多因、 一因多
10、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在社会调查研究中, 调查者应注意区别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类型, 对一果多因、 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复杂的因果关系要仔细分析, 逐一明确, 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现象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 相关关系: 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社会调查研究运用相关这一概念, 其目的是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从中探寻其规律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 能够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 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 能够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 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 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 也叫直接
11、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 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 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 也叫逆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 增加或减少) , 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 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 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 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4如何制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 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 即能够制订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是关于调查研究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 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 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调查研究课题、 目的和基本观点; 调查研究对象、 内容和范围; 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 调查研
12、究时间与步骤安排; 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 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总体方案的制定能够说就是把这些内容依次记录下来。具体的格式能够参考教材上的例子。第三章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1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 分清概念( 包括命题和假设) 的层次, 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 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 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为何? 之因此要进行这项工作, 是因为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由于它们都是人们经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 因此开始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
13、不清的, 而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 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 子概念组合而成。一个概念越抽象, 它所包涵的信息就越多, 也就越难把握。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 操作化, 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怎样做? 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2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所选概念任意, 但要有一定抽象性、 复杂性。概念分解有层次, 不能一步到位。一般所分解的指标在10个以上。第四章抽样抽样的类型: 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 抽样能够归纳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这是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抽样
14、类型。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 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 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而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 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 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 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 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类抽样、 整群抽样、 多阶段抽样等类型; 非概率抽样有偶遇抽样、 主观抽样、 定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等类型。对这些具体类型的特点、 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一定要全面掌握。特别对概率抽样的各种类型一定要非常熟悉, 而且一定要结合实际, 认识它们的适用性问题。要能够设想多种社会现象或
15、事物, 选择适用的抽样方法。第五章文献法一、 文献法的特点: 为什么说文献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之因此说文献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是因为: 首先, 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 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 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 也往往依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能够收集到其它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它方法收集的资料。( 5分) 其次, 文献法并不但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能够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
16、的课题, 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 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二文献搜集的方法: 搜集文献首先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 其中人工文献检索依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 另外, 计算机文献检索、 参考文献查找法与综合查找法也是重要的方法。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 机构和互联网三种。我们应该针对文献的不同来源和出版、 收藏情况, 采取不同的方法, 经过这三种途径进行文献搜集。第六章问卷法一问卷的结构: 调查问卷一般主要包括封面信、 指导语、 问题及答案、 编码等几个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内容。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 有三种基本类型, 即开放型问答、 封闭型问答和混
17、合型问答。要求能举例说明。二、 问卷的设计: 要能够设计一个小问卷。内容自定。注意结构要完整, 封面信、 指导语、 问题及答案、 编码等几个部分都不能少, 当然我们对字数多少和水平高低没有什么要求, 会了就行。其中设计问答的方法及其须注意的问题非常重要。第七章访谈法一、 访谈的类型: 要做到能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二、 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如何做到这一点? 对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能否做到有效控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1提问方法在提问时, 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 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二, 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 就应该
18、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订的提问提纲, 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访谈, 要注意根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第三, 适时追问。第四, 题目转换自然。第五, 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 刺激性的语言。还能够采用动作方式, 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第六, 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不能对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第七, 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第八, 语言表示方式要恰当。( 10分) 2行为方式 在访谈中, 访谈者能够经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 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礼貌、 谦虚、 诚恳、 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
19、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 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者的影响。( 6分) 第八章观察法一观察法的类型: 观察法从不同的角度能够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 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 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 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 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 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 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参与观察是最重要的实地观察之一; 根据参与程度不同能够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 各种观察类型是互相联系、 兼容和
20、交叉的。其中重点是掌握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参与观察要分别掌握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的内容。完全参与观察, 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 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 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 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她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 并不知道她是一个观察者。完全参与观察能够获得许多深入的、 真实的资料, 可是总让人感到有”欺骗她人”之嫌, 因此有人批评它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不完全参与观察, 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 即人们都知道她是一个观察者, 而且她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 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不
21、完全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观察者不但能够经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得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感性资料, 而且能够公开地同被观察者深入探讨问题, 收集到许多完全参与观察难以得到的理性资料。但这种方法会使被观察者时时感到她们正在被观察, 从而有可能改变她们的行为方式, 影响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而且观察结论易带主观感情成份。要能够设想多种社会现象或事物, 选择适用的观察方法。二各种类型观察法的实施: 都包括三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和整理分析观察记录阶段。其中重点是知道应当如何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观察现场的确定应主要考虑三个条件: 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 具备必要的人、 财、 物等条件; 当地
22、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在进入观察现场时, 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 主要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观察者顺利进入观察现场之后, 即可根据特定角色和观察方式的要求进行观察。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 完成观察任务的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 完成观察任务的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此, 观察者应当注意解决好如下问题: 消除观察对象的种种顾虑; 深入到观察对象的生活之中; 遵从观察对象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重视个别交往; 热情帮助观察对象。在观察的实施过程中, 除了要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和遵守观察的一般原则之外, 还要注意两个具体问题: 观察要先从大处着眼; 注意转换观察视角。
23、第九章 实验法一实验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要素: 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 也是一种最复杂、 最高级的调查方法。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 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 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 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 前测) , 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 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 后测) , 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能够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实验法的基本要素有实验主体、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实验活动、 实验检测。实验法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自变量与因变量; 实验组与对照组( 也叫控制组) ; 前测与后测。二实验
24、法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 可作多种不同的分类。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 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 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 实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 等等。实验法的实施程序与其它方法大致相同, 分为准备工作、 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其中重点是掌握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的内容。着重理解为何设对照组? 第十章 资料整理一、 文字资料整理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 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二、 数据资料整理的方法: 一般程序包括数
25、字资料检验、 分组、 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第十一章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种类及其方法: 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 即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 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一) 统计分析的类型及其方法: 统计分析按照性质能够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述性分析; 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 又能够分为单变量分析、 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 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 因素分析、 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 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 相
26、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 多变量分析; 相关和回归分析、 抽样推断分析、 预测分析、 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 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 电脑统计分析软件应运而生, 成为普通大众也能够熟练应用的、 简便易行的资料统计分析工具。当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等。( 二) 定性分析的方法: 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中统计分析之外的两种主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 要素分析和归类。在资料分析中, 其主要任务是: 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
27、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 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 确认; 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 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 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三) 理论分析的方法: 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 它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 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 辨证分析法、 比较法、 系统分析法、 逻辑证明法等。第十二章调查报告一、 调查报告的类型及其特点: 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 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普通调查报告, 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
28、书类调查报告; 二是学术调查报告, 也叫科研调查报告。这两类调查报告依据不同标准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普通调查报告主要有: 1描述式调查报告、 论说式调查报告、 合一式调查报告。2全面调查报告、 专题调查报告、 典型调查报告。3情况( 概况) 调查报告、 事件调查报告、 经验调查报告、 问题调查报告、 对策( 理论) 调查报告。学术调查报告分为三类: 事物的调查报告, 事实的调查报告, 课题的调查报告。各类调查报告均有其特点及适用范围, 但其总的特点是真实性、 针对性、 典型性、 指导性和时效性。二、 调查报告的结构: 当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 署名、 前言、 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三
29、、 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及其内容: 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 一) 确定主题、 形成观点。这是调查报告的首要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 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它是对调查主题进一步确认或收缩、 放大、 分解、 修正、 提升的过程。调查报告的观点, 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看法与评价, 也是调查报告主题( 中心论点) 的发散。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 分为不同的层次: 中心论点, 即调查报告主题; 下有若干说明主题的分论点。分论点之下, 还能够视需要, 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的有机结合, 就构成了调查报告的骨架。( 二) 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
30、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调查报告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的需要, 精心筛选素材, 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要做到: 选取可靠资料; 选取充分、 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选取有力的资料; 选取新鲜的资料; 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三) 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 使之系统化、 完善化、 定型化。其内容一般包括: ( 1) 标题。( 2) 观点句, 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 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 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 3) 内容纲要, 是提纲的主体部分, 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 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 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
31、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其详略可自定。( 四) 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 便能够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在写作过程中, 不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 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者除了前述格式方面的要求外, 主要指采用恰当的表示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从表示方式的形式上看, 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示以外, 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示形式, 即图表、 数字等。从文体性质上看, 调查报告是一种记叙性、 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但无论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调查报告, 都以记叙和说明为主, 只是后者议论的比重更大些。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 在语言表示方面要做到朴实、 准确、 简明、 庄重、 修辞。( 五) 修改定
32、稿。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它文章一样, 一般不能一蹴而就, 而要对初稿仔细修改。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 观点、 资料、 字句。检查的常见方法有三种: 诵读法; 冷却法; 请教法。在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 最后定稿。以上所说的都是我们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除此之外, 还要能够联系实际理解一些相关问题, 具备一些基本技能。主要是: ( 一) 对确定主题, 要求同学们理解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说, 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 因此, 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可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
33、, 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 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可能一致, 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 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 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 就要重新确定主题。第二, 调查主题比较单一。第三, 调查主题涉及面广, 搜集的材料或问题太多, 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示, 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 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第四, 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 有些表现突出, 价值较大; 而有些则非常一般, 价值很小; 还有些材料不充分, 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二) 对拟订提纲, 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 拟定一个调查提纲, 内容、 字数不限, 但格式要完整, 包括( 1) 标题。( 2) 观点句。( 3) 内容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