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乳房肿块鉴别诊断.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529818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房肿块鉴别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乳房肿块鉴别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乳房肿块鉴别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乳房肿块鉴别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乳房肿块鉴别诊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乳房肿块鉴别诊断【关键词】 乳房肿块 鉴别诊断乳房是一种动态器官,经常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在增生及复旧过程中,产生生理性或病理性肿块。生理性为多(83%),病理性以各种类型的小叶增生最常见(%),其次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3%)以及炎症(%)。1 生理性肿块先天性发育异常 胎儿第六周腋窝至腹股沟线上(乳线)有68对乳腺始基,出生前除胸部一对外,其余均退化。否则,形成多余乳腺、乳房、乳头等,多见于正常乳房下内侧。初生儿乳房肿大 婴儿受胎盘雌激素孕酮、催乳激素以及生长激素的影响,促使乳房生长和发育,并有乳头性溢液(即所谓“婴儿乳腺炎”)。实际上是一种自身限制性疾病,一般出生后两周左右即自然消

2、退,少数病例可发展为“真性炎症”。性早熟 即“青春期症”,出现于儿童。小儿的卵巢肿瘤(如粒层细胞瘤,黄体囊肿),第三脑室病变,肾上腺皮质肿瘤等,均可引起性早熟,较少见。另一种特发性性早熟,不伴有生殖系统和骨骼系统的早熟,原因不明,但较多见。乳房早期发育 与性早熟不同,一侧乳房出现中心型肿块(23cm),质软,扁平,数月后对侧乳房亦同样发育。与性早熟一样,均不宜手术切除或活检。处女型乳房肥大 多为一侧,偶有两侧,发生于青春期。与雌激素分泌过高有关,呈不可逆性肥大,大者重达10kg左右。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的增生,必要时需整形。妊娠期乳房肿大 妊娠期乳房过度肥大,多见于第二次妊娠期,

3、笔者见一例妊娠2个月,双侧乳房肥大下垂至髂前部,很罕见。“奶块”和潴留性囊肿 乳腺导管引流不畅或阻塞,或形成“奶块”或囊肿(哺乳期或断奶以后)。前者有疼痛和压痛并可诱发炎症,后者具有良性肿瘤征象。乳痛症 也称单纯性小叶增生症。好发于30岁以后未婚、未生育或授乳较少、发育较差的小乳房。表现为疼痛或压痛,乳腺组织增厚,呈颗粒状,偶有乳头浆液性溢液,数年内症状或减轻或消失,闭经或妊娠也可自愈。男性乳房发育症 好发于青春期或老年期。大多数是生理性的,病理性的常伴有原发病症群(如肝硬化症群,类无睾症群,男性假两性畸形等)。青春型多见于1317岁,一侧乳房增大,偶有双侧对称性增大。肿块23cm,中心型。一

4、般无症状,偶有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呈女性样乳房。老年型多见于5070岁,临床病理均与青春型相同,需与癌肿鉴别。一般612个月可自然消退。特发性男性乳房发育症与女性青春期乳房相似,病变与一般男性乳房发育不同,不是局限性结缔组织增生,而是完整的小叶增生,但不伴有生殖系统异常或病理变化。2 病理性肿块病理性乳房肿块多数为良性病变,仅少数为恶性病变。炎症急性乳腺炎 好发于初产妇哺乳期的开始数周,通过损伤或沿导管逆行感染形成肿块。链球菌感染表现为广泛性蜂窝织炎(丹毒样改变),并伴有全身症状,适当处理,一般不形成脓肿。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累及乳腺深层组织,易形成脓肿。急性期处理不当可形成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也可由

5、结核引起,早期易和癌肿混淆,晚期形成寒性脓肿或多发性窦道,则易确诊,但结核可并发或诱发癌肿。血丝虫性乳房炎症性肿块也易与肿瘤相混淆,应予鉴别。脂肪坏死 固定、坚硬并有压痛的乳房肿块,发现后不再增大,应考虑脂肪坏死。早期可液化,呈囊性肿块,晚期纤维化,疤痕收缩,皮肤回缩,很似癌肿,须加鉴别。50%病人有外伤史,少数悬垂型大乳房,由于长期压迫,也可发生脂肪坏死。X线软组织显示有细小钙化灶,活检可明确诊断,病理检查早期呈脂肪皂化,细胞模糊不清,不是真性坏死。如病变广泛,有慢性炎症反应,如异物巨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中心常有泡沫状巨噬细胞,病变周围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导管扩张症 病程有几个阶段,故有不

6、同名称,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样乳腺炎,慢性脓肿刺激性肿瘤等,其生物特质属良性病变,须与癌肿鉴别,因为也有皮肤回缩、粘连、水肿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早期病理表现为导管系统急性炎症,起于乳晕下一级导管,伴有梗阻、扩张。导管内充满细胞碎屑、类脂,导管内上皮萎缩,无增生反应。导管周围由于管内具有腐蚀性的类脂溢液,产生刺激性炎症反应。临床上不易发觉肿块,晚期乳头指向上方,拟为癌肿引起注意。多见于绝经前后妇女,有授乳困难史者。乳腺增生或结构不良症 乳腺增生症是最常见的女性乳房肿块,多由外因而致内因变化引起,如环境、饮食污染、情绪不调等因素,使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素相对过低,乳腺发生较多反应而形成。好发于“育

7、龄妇女”。多为双侧性,有多发结节、疼痛及压痛,腋窝淋巴结很少肿大。月经前疼痛加剧,偶呈不规则性疼痛,经后疼痛减轻。肿块界限不清,橡皮硬度。结节样病变多为小叶囊肿,病理改变多样化,如腺样小叶增生、囊肿形成囊内乳突、大汗腺上皮化生、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硬化性乳腺病等,硬化性乳腺病与癌肿容易混淆,好发于年龄较轻者。它富于纤维组织、上皮成分易变形。冰冻切片与硬癌也不易区分,但硬化性乳腺病无核分裂相,核大小一致,各种类型小叶增生症虽病程长短不同,但绝经以后停止活动。15%25%患者可伴有乳头浆液性溢液,偶有血性溢液,小叶增生症是否为癌前病变,尚有争论。事实上它可与癌并存,癌肿亦常常伴有小叶增生症

8、。必要时应放活检。良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 大多数(75%)发生于大导管,肿块直径自1cm不等,个别可达10cm于中央区或近乳晕处,少数表现为乳晕旁放射状条索。单发为主,常有血性乳头溢液,并有固定指压出血点,肿块小则不易触及。少数多发性乳头状瘤表现为边缘性结节,与小叶增生症特征相似,易癌变,如无肿块,仅有血性乳头溢液,应与Paget病、乳头腺瘤以及位于深部的导管浸润癌相鉴别。如导管内乳头状瘤继发感染与周围组织固定,鉴别有一定困难,通常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头部均有一扩大的输乳管开口,有助于诊断。纤维腺瘤 好发于青年(2125岁)。多数为单发性,仅15%18%为多发性。肿块分界清楚,表面光滑,呈圆形、

9、椭圆形,大的呈分叶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无疼痛,偶有压痛。月经过后肿块也不消失,妊娠、哺乳期可迅速增大。病因与雌激素分泌过多有关,有的常与小叶增生症并存。管周型纤维腺瘤质硬,体积小。管内型生长较大,并可扩张至导管系统,使导管变形,有结缔组织息肉样改变,故有人列入黏液瘤。肿瘤如有钙化,硬度如石,似癌肿。叶状囊肉瘤 常称为巨大纤维腺瘤,生物特性为良性病变,少数病例可发展为“真性肉瘤”。好发于纤维腺瘤年龄组和癌肿年龄组。肿瘤体积较大(1015cm),而癌肿无此型肿块,皮肤表面有静脉曲张。肿瘤不侵犯皮肤和筋膜,也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过大时,皮肤可坏死或因血运不足而发生区域性肿瘤坏死和

10、炎症反应。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包括癌肿、癌肉瘤、肉瘤等,乳腺癌占绝大多数(占乳房肿瘤的80%)。乳腺癌 以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居多,极少数为隐性乳腺癌。肿块大于1cm,临床上或能触及,单发占绝对优势,多中心病灶较少见。典型肿块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质地坚硬,仅少数边界清楚,质硬,犹如良性肿瘤,如黏液癌、髓样癌、乳头状癌等。肿块活动度差,1/3有疼痛。有少数有血性或水样乳头溢液。回缩体征(包括皮肤、乳头)与肿瘤部位、深浅以及收缩程度有关,也有表现为炎症样,乳头、乳晕湿疹样病变。晚期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乳房肉瘤 少见,仅占乳房恶性瘤的%3%。包括叶状囊肉瘤(恶性)、间叶组织肉瘤、癌肉瘤、恶性淋巴瘤以及白血病浸润等。肉瘤的体积大,生长快,边界清,质韧,皮肤静脉怒张,极少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绝大多数为血运播散。早期如不能确诊,应做病理活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