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简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526216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简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简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简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简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简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简单)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4大运河:3+4+5=1。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隋朝二世而亡。2李渊于618年建

2、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完善科举制度。)(“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3)、法律上:

3、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任用名相,锐意改革等。使政

4、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可用于控制入土深浅。与新的灌溉技术筒车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唐朝疆域四至:东至安东,西到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科举制度:(1)隋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和发展。(2)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3)常设的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明经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4)科举制度的作用(见课本21页):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C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

5、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士人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E还有国际影响,19世纪的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就是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启示)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骑马出行普遍而富有情趣。3唐朝习俗风尚、思想文化的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唐朝的时代精神: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第5课“和同为一家”1.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有(1).武力、安抚或册封:唐太宗打败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并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2)联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

6、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2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即拥戴他为他们共同的君主。3吐蕃就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第6课开放与交流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极为繁盛,原因:唐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以及唐朝政府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风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太宗时,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7、等记录下来拼介绍到中国的人。(大唐西域记)课本39页表格。唐朝长安,是一所国际性的大都市,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的金刚经。3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唐朝,孙思邈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在丹经记录下来。唐末,火药始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宋代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它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

8、的一个奇迹”。它的设计者是隋朝的李春。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指的是李白,人们称他为诗仙;“杜”指的是杜甫,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舞。唐朝时,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其中以泥塑和壁画(如壁画飞天)为代表。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政权建立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上京北宋960年赵匡胤汉汴京西夏1038年元昊党项兴庆1004年,辽军的进攻威胁到北宋都城的安全。对此,宰相寇准坚持宋真宗亲征。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北宋每年送给辽

9、银、绢等钱物(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这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契丹、西夏、蒙古政权建立后,都创有自己的文字。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他就是金太祖。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掳走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金灭北宋的同一年(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他就是宋高宗。“撼山易,撼岳家军

10、难!”这形容的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5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宋代,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重心南移主要原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先进的农业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的大统一,使南北经济都得到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北宋前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5宋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6宋朝时,瓷器成为畅销

11、世界市场的产品,中国因此被誉为“瓷之国”。7北宋前期,由于商业的繁荣,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的纸币有会子、关子。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并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设蕃坊、蕃市、蕃学。外贸范围广。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宋朝时,在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的是工、商。3、由于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4宋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户编定为坊郭户进行管理。5宋代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舍。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

12、业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首领是铁木真。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4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元都城在大都(今北京)。5元朝建立后,很快便出兵灭了南宋。南宋大臣文天祥坚持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忽必烈即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7元朝实行人分四等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8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北宋

13、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促进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战国时期,人们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宋代,人们进一步发明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应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元代的黄道婆向黎族族人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加以创新,使松江地区成为江南棉纺织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黄道婆成为“衣被苍生”的棉神的化身。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被誉为“此天地间必

14、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3宋代三大词人:北宋苏轼、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南宋辛弃疾。4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关汉卿是元杂剧最负盛名的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它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废宰相制度,设立厂卫制度、廷杖制度、军机处。八股取士加文字狱。(“一废三立,八股取士加文字狱。”)1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由胡惟庸案开始,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设立廷杖制度,它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

15、东厂,由宦官负责。“厂卫”包括东厂和锦衣卫,它是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科举制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无法选拨到真正的人才。当时所作的文章称为八股文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的侵略。明代,戚继光于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然后又到福建和广东抗倭。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3明末,在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了占据台湾地区的荷兰殖民者,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4

16、17世纪40年代,沙俄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80年代,在雅克萨反击战中,康熙帝亲征。清军重创俄军。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对中俄东段边境作出了规定。第20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方式:武力平叛、加强管理、联络感情)1、坚决镇压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2、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3、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4、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二、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17、:恩威并重(或刚柔并济)三、准噶尔是蒙古族的一支,17世纪时得到了沙俄的支持,发动叛乱,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曾亲征大战噶尔丹。2回部是维吾尔族人。清朝,顺治皇帝接见西藏喇嘛教首领达赖,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皇帝接见另一位喇嘛教首领班禅,正式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得经过中央册封。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明成祖迁都北京,经他营造的新北京城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李时

18、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代表作本草纲目,它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2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3明清四大名著分别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时间:明初,14051433年次数:七次到达的地方:郑和的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2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原因:一是经济上没有迫切的需要;二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

19、进行严格的限制上。3闭关政策的影响(课本130页)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荣盛世指的是: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时期包含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明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向近代文明演进。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 农民战争,如明末李自成起义。 统治者愚昧,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 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了历史发展。 来自西方的鸦片贸易。综合题:1、理解:使隋唐进入隆盛时代的一些原因:1、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曲辕犁、筒车)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2、一些地主阶级的杰出人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3、科举选官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强化了这一变革,使社会焕发出空前的活力。(得出结论:创新永远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进器)2、对比:唐朝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而从明朝中期开始,却逐渐闭关自守,甚至以天朝大国自居,骄傲自满,从而在世界上落伍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3、对比:隋唐的科举制度与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在考试内容、形式以及作用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简述岳飞、戚继光、郑成功的事迹,并想想,他们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所怀念与尊敬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