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目标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教学难点: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诗中提到的“雷塘”在扬州,那么“君王”指的是谁?这首诗将的哪一朝的史事呢?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三、合作探究隋的统一结合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西汉之
2、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进而知道隋朝建立、统一的时间。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材料二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材料三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探究: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学习与探究
3、结合课件学习隋灭陈流线图,探究隋朝统一的意义是什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隋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1. 三省六部制,发展经济,编定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2. 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开通大运河四、课堂小结五、巩固练习第3课盛唐气象一、教学目标1、知道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2、掌握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3、知道唐朝的社会风气。4、了解唐朝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包括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雕刻等艺术。5了解盛唐气象,归纳唐朝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成就取得的原因。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唐朝与吐蕃
4、交往的史实,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掌握唐朝的著名诗人及代表作教学难点:根据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引导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三、 探究新知(一) 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二) 合作探究经济的繁荣学习与探究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1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2 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经济的繁荣农学习与探究1 思考:农业经济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呢?2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经济的繁荣工1. 纺织业2.制瓷业经济的繁荣商学习与探究“百千家似围棋局,十
5、二街如种菜畦q。”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3.商业长安城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从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民族交往与交融学习与探究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结合下面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开放的社会风气四、课堂小结五、巩固练习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3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4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
6、盛世。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三)合作探究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传位李世民(唐太宗,号贞观)都城:长安贞观之治学习与探究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论务农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
7、国思想?(二)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材料三: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政要论求谏材料四:太宗谓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1. 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2. 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三)唐太宗的治国效果:3. 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资治通鉴唐纪4. 结合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时
8、的治国成效?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掌握大权,先后废掉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690年自立为帝,称圣神皇帝,国号周。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郭沫若为什么如此评价武则天的统治呢?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四、课堂小结五、巩固练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哈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过程
9、与方法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教学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教学过程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北宋的建立1.(多媒体展示宋太祖的画像)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
10、北宋。)目标导学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1.教师简略地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2.教师需要讲讲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提示: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11、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说说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12、(3)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2.教师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做一个对比的表格)3.这个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目标导学三重文轻武的时代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多媒体出示问题:重文轻武的表现)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答案提示:(1)经济文化
13、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3)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2.(多媒体出示问题:重文轻武的目的)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提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3.(多媒体出示材料:宋朝发达的经济)重文轻武的后果,读材料:关于宋朝GDP的统计: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
14、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多媒体出示问题:宋朝重文轻武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朝代,结合材料,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启发: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答案提示:(1)状况: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原因:宋朝重文轻武,导致
15、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3)教师讲述原则: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2、 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
16、权建立的基本情况。3、结合课本动脑筋,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教学过程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北宋时期形势图)2.提出问题: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教师最后出示下表:民族契丹族汉族党项羌政权辽北
17、宋西夏时间916年960年1038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都城上京东京兴庆重大事件澶渊之盟陈桥兵变重文轻武宋夏议和3.(多媒体出示问题:辽和西夏巩固政权的措施)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答案提示:(1)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史料解读(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
18、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2.提出问题: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教师指出:背景:辽军攻宋,在宰相寇准力劝下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3.(多媒体展示问题:如何正确的评价澶渊之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21教育网老师归纳: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对于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
19、担。目标导学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和平。1 (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夏和议的影响)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答案提示: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2. 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
20、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和思考问题能力。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所作所为得出正确人生观。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2.
21、(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一)灭辽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教师指出: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灭亡。(二)灭北宋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2.(多媒出
22、示问题:金灭北宋的背景)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3.(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偏安1.(多媒体出示问题:南宋的建立情况)教师讲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多媒体出示岳飞图像)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答案提示: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郾城大捷:岳飞统率的“
23、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教师讲述: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以印度为例,英国对印度的棉纱输出造成印度棉纱工业衰败。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3.(多媒体出示宋金对峙图和问题: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和议的内容是什么)分组讨论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和议的内容是什么?答案提示:背景: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
24、对峙局面形成。3. (多媒体出示问题: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宋金议和的最终结果(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
25、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过程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图标)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说明什么。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2.(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答案提示:从东汉后期到两宋,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
26、术;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3.(多媒体展示问题: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1)农业作物: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发展1.(多媒体展示宋代纺织图、宋代海船图)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教师简略地介绍,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
27、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方无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2.(多媒体出示图片货郎图)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第一组:市镇发展:(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第二组: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
28、易。(3)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组:纸币出现:(1)原因: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2)时期、地点:北宋前期,四川地区。(3)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南宋货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3.(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材料二: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
29、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4. (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答案提示:(幻灯片展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5.(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答案提示(幻灯片展示):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1知道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
30、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3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鉴真东渡教学难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三、 探究新知(一) 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二) 合作探究遣唐使学习与探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究讨论以下问题,老师给出总结。1什么是遣唐使?2遣唐使团的地位和成员构成有什么特点?材料: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结合材料分析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呢?意义?鉴真东渡结合课件图片展示,教师讲述鉴真东渡的经历及影响玄奘西行学习与探究1 玄奘西游的时间是?2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3玄
31、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四、课堂小结五、巩固练习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教学目标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时间不长。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四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
3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垂老别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的唐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三)合作探究安史之乱盛转衰材料一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材料二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
33、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材料三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学习与探究(1) 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安史之乱的原因有哪些。(2)简单概述安史之乱的路线。(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的影响。黄巢起义致命击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学习与探究分析黄巢起义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34、五代十国相延续学习与探究1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2 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四、课堂小结五、巩固练习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3.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
35、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同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看出什么?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说的民族融合。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1.(多媒体展示成吉思汗的画像)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2
36、.(多媒体出示问题: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1.(多媒体展示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答案提示:西夏金南宋。2.(多媒体提出要求:分组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
37、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1. (多媒体展示忽必烈图像)读图学史2.(多媒体出示问题: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3.(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元朝建立基本情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4.(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朝灭亡南宋)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情况及其影响。答案提示: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5.(多媒体出示问题:如何评价文天祥)师生共同探究:如何评价文天祥?答案提示: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