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5.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478464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5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

2、分析问题的能力。4.要求学生培养的审美的观念: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之美。【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难点: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二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讲清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代周”的发生就不难理解了。2.隋朝的统一 先讲清隋朝统

3、一的两个条件:一是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同时制作一幅揭贴式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3.隋朝经济的繁荣 (1)讲述“隋初经济的繁荣”,分为两个步骤,先展现“繁荣”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封建王朝以农立国,“繁荣”的基础是农业。教师可用投影片作具体描述:隋初隋 盛 时结论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人口激增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垦田扩大粮仓长安

4、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粮仓丰实(2) 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三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一目是全课重点,要充分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渠道(导入框、课文、“动脑筋”、地图、“活动与探究”之二)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或讨论,并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 (1)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参见重点分析)。这也为

5、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做准备。 (2)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引导学生找到“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这句话(这是本课书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由“已知”引出“新知”(从新的情境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3)利用隋朝大运河地图(有条件的学校可用现代化手段做成课件)介绍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邗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开凿大运河的概况。使学生认识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6、打出讨论题后,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寻找“论据”:阅读理解教科书第4页的历史材料;思考动脑筋2提出的问题;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想想该图的含义;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阅读文字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6.最后,教师可利用本课课题“繁盛一时的隋朝”作全课小结。这个任务由学生去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隋末农民起义,唐朝的建立,唐太宗即位,“贞观之治”通

7、过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的有关史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纳谏,贞观新正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是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学重点:“贞观新政”三、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四、教学方法:运用表演法、讨论法、比较等方法,以营造一个师生共同

8、交往、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以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雄辩的口才,以及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五、课程资源的重组与素材的选择1、根据新课程倡导的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可优化课程结构,故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有关“隋炀帝暴政的表现”可让学生结合教材第8页第一自然段自主学习,讨论得出结论:而把唐太宗用人纳谏一目归结到“贞观新政”一目的政治方面表现,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体验课程内容。2、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查资料,上网搜集相关材料。为了展示学生才华,师生互相交往,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9、:同学们,在我们曾经学习,讨论过的历史人物中,你对哪位皇帝的印象比较深刻?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政绩吗?生: 秦始皇(打出投影图)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皇帝。师:好,语言非常简练,概括准确。生:汉武帝(投影像)西汉大统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两个皇帝我们都很佩服他们,崇拜他们,那么我们大家看看这个皇帝是谁?(投影出像)生:唐太宗师:通过大家课前准备、查资料、上网等,谁能简单介绍唐太宗的情况?生:(略 )师:这界课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第2课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师: 请同学们读第8页“唐王朝的建立”一目,然后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得出结论,隋朝灭亡懂得原因( 1、

10、2、 3、4、)是多行不义必自毙,隋炀帝的暴政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李渊父子建立了唐朝,找学生说出时间、定都。生: 618年 ,定都长安师:唐朝的建立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师: 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录象片玄武门之变请学生简单讲述经过。生 ( 略)师:玄武门之变的性质。生: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师:结果如何?生:(略 )师: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形成开明的政治思想,认识到要保住自己的统治,必须让百姓能生存下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在位23年 实行了一系列开朗政策和措施,导入“贞观之治”,重视用人和纳谏( 由学生到前边表演历史短剧 )。学生预先编排好, 一人扮演 唐太宗

11、 ( A ) 一人魏征 ( B ),一人皇后长孙氏 ( C ) 一人扮演马固 ( D ) 一人扮演朝中忠臣 ( E )分角色扮演。师:谢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请同学讨论,你最欣赏唐太宗的哪一做法?学生讨论后答 (略)师 :唐太宗似乎如何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的?生:三省六部制。 (学生分别找出三省六部的名称及各部门职责, 投影仪打出三省六部简表)师:为维护统治唐朝在经济和法律方面实行了什么样的革新措施?生: 经济减轻赋税。查阅资料补充 ( 略 )师:我们了解了唐太宗即位后的所作所为,下面就教材12页活动建议展开辩论,把全班同学同意这种看法的列为一组,不同看法的列为一组展开讨论。具体操作: 各组出一

12、位裁判,制定竞赛评分标准,当中公布 ( 其中包括语言表达,史实是否充分,逻辑性,团队合作精神 ),然后展开辩论。老师做活动总结,宣布竞赛结果,给双方以鼓励性评价。师:这次辩论会,答案没有谁对谁错之分,重要的是使同学们通过辩论,事实求是学会辨证地看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同时通过辩论活跃了同学的思维,锻炼了口才,有些同学的雄辩能力使老师大为惊讶,深感长江后浪推前浪,真是一代比一代强。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能够抓住每一次机会,展示自我。本课小结找学生说出学习本课的收获。(略)总结:通过探究唐太宗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的所作所为,进而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使我们明白任人为贤,虚心纳谏、亲和人民是一个品

13、格高尚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通过评价唐太宗我们基本上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第3课 大唐盛世【教材内容分析】1、 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 地位和作用: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和开放的朝代,而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则为唐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本课在七下教材中占重要的地位。【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接触历史教学仅半个学期,还有待继续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2、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知识前后对比的能力还有待加强。3、以学生七年级的学龄,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整学生的上课状态,保持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

14、设计的指导思想】1、 设计学生主体、辅以多媒体配合学生讲解展示图片、练习的教学方式。2、 化繁为简,调整课本内容的呈现顺序,使课堂线索明晰,条理清楚,易于理解和记忆。3、 在唐朝历史的资料展示中,轻松插进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进一步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殿试和武举的情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对比历史知识,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唐前期繁荣昌盛的情形,从唐朝气势恢宏的盛世风采中,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武则天和唐玄宗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增进对“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理

15、解。【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开元盛世【教学难点】对武则天的评价【课程资源】课本、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主体、辅以多媒体讲练结合。【导入新课】展示江泽民和国际友人都身着唐装微笑握手的照片。问:谁知道江泽民主席在和国际友人会面时穿的服装称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唐装!那在美国纽约,中国人较多的那条街叫什么?同学:唐人街!是呀,这里的唐装不是说穿的是唐朝的服装,“唐人街”不是说唐朝人居住的街道,“唐”已经代表了中国!唐朝不但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开放的一个朝代,而且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今天我们就走进唐朝最为繁荣的时期!【教学过程】教学进程设计意图可能出现问题对策师:谁能按先后顺序告诉大家第三课设计到几位

16、皇帝?生: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唐肃宗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本课的皇帝,实际暗示给学生本课的线索。让学生自主调整了课本的呈现顺序。便于理解。课本上没有出现“唐肃宗”,有的同学可能出现疑问或迷惑。安史之乱的平叛的确有唐肃宗的功勋,而且是玄宗之后的皇帝,可让回答问题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解释并表扬其课外知识丰富。教学进程设计意图可能出现问题对策师:谁能把他们之前的皇帝按顺序补充出来?生:唐高祖、唐太宗。师:(把这些名字板书到了黑板上。同时多媒体展示各位皇帝的画像。)师:有谁知道这几个人之间的关系?生:(回答问题)唐高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是他的儿子,在他之后称帝;唐高宗是太宗的儿子,继太宗的皇位,是唐

17、朝的第三世皇帝;武则天是高宗的皇后,高宗死后她独揽大权,后与690年称帝,该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之后是唐玄宗,玄宗时候是唐肃宗。师:随学生的回答,展示相应的图片。回答的很好,谁有不同的意见吗?(可能有同学提到预想的问题)生:我在填充图上见到武则天之前还有什么唐中宗和唐睿宗,玄宗后面还有唐肃宗是怎么回事?师:提的很好,说明预习认真!到底怎么回事?问问大家好不好?我们举行个历史资料展示比赛吧。(假期安排学生按自己的兴趣找一下唐朝的史料。)要求讲述的是和黑板上皇帝有关的资料。师:那先从唐太宗时说起吧!生:举手把他的资料讲给大家。师:可把事先做好的一系列图片伴随不同的资料做相应的展示

18、。师:对学生的讲解,同大家一起倾听,并适当引导。生:举手,展示自己已知的资料。*注:同学们充满浓厚的兴趣倾听,知道资料的踊跃举手发言展示。师:同学们还是没有说出唐中宗和唐睿宗是谁。那我来说说。师:说了这么多大家对武则天有印象了吗?生:有师:但是这种印象似乎不是太好,好像就是:生:阴险狡诈,善于玩弄权术、冷酷无情【突破重点】师:我觉得大家对她的评价不够客观、全面。她可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呢!我们看看课本,能否整理出她的政绩?生:回答问题,整理出武则天的政绩:(1) 善于选拔人才,并加以任用。(2) 开创了殿试制度,又创设武举。(3) 注重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生产。师:通过她的这些政绩

19、,唐朝出现了什么具体的局面?生:(回答)(1) 人口明显增长。(2) 边疆进一步开拓。(3) 贞观时期所取得的统一和强大这两大成就,得到了切实的巩固。师:居于这些所以史称武则天的统治有?生:贞观遗风师:郭沫若先生对于武则天也有评价,谁知道是什么?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突破难点】师:那么我们还可不可以只把她说成是“阴险狡诈,善于玩弄权术、冷酷无情”生:不可以!师:那我们应怎么评价她?参看课后的问题探究,课后大家完成作业:如何评价武则天?师:武则天之后我们课本上讲到了唐玄宗,他是谁呢?让我们接着进行资料展示。生:展示唐玄宗的资料。【突破重点】师:唐玄宗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时出现了开

20、元之治的盛世局面。那么他的政绩是什么呢?生:回答(1) 善于用人和纳谏。(2) 裁撤冗官,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守令,进行改革。(3)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师:通过他的治理,唐朝出现了什么具体的局面?生:回答(1) 人口增加了(2) 钱粮富足,物价低廉(3) 社会治安良好(4) 文化事业发达(5) 中外交往频繁(6) 国立强盛师:史称?生:开元之治师:唐玄宗是不是就一直这样呢?生:不是师:谁给大家讲一讲唐玄宗?生:展示资料1.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2.唐玄宗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3.后期发生“安史之乱”师:是呀,那么英明的唐玄宗到后期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看来我们对他的评价也得全面

21、看待了。他在位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转折点,从此唐朝由盛转衰。直到907年灭亡。可是通过唐朝前期这些皇帝的治理,使唐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封建王朝。而他的都城不仅是全国性的大都市,也是世界性的大都会。下面几道关于长安的题目,看谁做的好:生:完成课堂“大都会长安”练习(多媒体展示练习题目)见附件二师:到此,我们今天的内容结束,谁能进行课堂小结?生:进行小结。师:今天的内容掌握了吗?发今天的作业。(附件三) 和第二课内容前后衔接;也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为今天课中引出武则天的身份垫下基础。通过这一问,再次让学生理清唐朝的世系脉络,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充实知识。把这些交给学生,让每名学

22、生参与其中,而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对这些都异常感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对历史课的兴趣。如果让学生随便去说,不利于知识的衔接,就有些乱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整理,简单一句话引领学生步步往下探究和理解。分寸把握在说道武则天。把这些交给学生,让每名学生参与其中,而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对这些都异常感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对历史课的兴趣。和学生一起谈,融入其中,也把中宗和睿宗补充出来。给同学们释疑。当学生对武则天充满浓厚兴趣的时候,自然引出她的政绩(本课重点),不但印象印刻,而且加深了对她的全面理解,为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埋下了伏笔。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分

23、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把这些交给学生,让每名学生参与其中,而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对这些都异常感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对历史课的兴趣。有了前面的分析,可快速让学生找出答案,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对比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这步难不不大。在学生的填充图册中出现的唐朝世系特别详细,比如武则天之前出现了唐中宗和唐睿宗;而课本上武则天之后马上是唐玄宗,玄宗是不是高宗的儿子?那两个人是怎么回事?有同学在前面补充了唐肃宗,他是谁?

24、和本课有何关系?学生会有疑问。有的班会做的很好,也有可能在某些班级,学生无法展示出相关的资料。或可以展示的很少。学生可能不能把中宗和睿宗加进去,一般学生了解较多的应是:武则天的身世,身份;武则天三物降烈马的故事;神探狄仁杰;课本小字武则天任用酷吏。 有可能只是回答农业方面。可能答政绩下的表现。(或说成政绩下出现的局面。)可能答“贞观遗风”。学生除了知道他和杨贵妃的某些故事,可能无法做世系的连接。前面的思路和本题一样,所以本题问题不大。不知唐肃宗是谁。寓教于乐,让学生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丰富,给大家讲一讲唐太宗直到唐肃宗时有趣的历史资料。最后教师点拨可把这些资料按顺序连起来,同时也把课程要求适时的

25、加了进去,形成一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学生记忆深刻,理解清楚,对于涉及到的皇帝的政绩当然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深刻的理解来记忆了。这时,教师可针对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资料展示。(见附件一)1.武则天的身世,身份。2.三物降烈马3.武则天由太宗才人到高宗皇后的“奋斗”。这时,教师可针对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资料展示。(见附件1)4.武则天和她的儿子们。提示学生也要理解掌握小字内容。针对各班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或教师点拨。点拨是让回答“具体”的。教师可针对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资料展示。(见附件一)5.唐玄宗夺位。如有不理解的可让同学点拨即可。教师可适当补充。(见附件一)6.玄宗退位,肃宗临朝。附件一:

26、1. 武则天的身世、身份:其父武士矱唐朝开国功臣,其母杨氏。武则天在唐太宗十五年进宫,原名武照,太宗赐名武媚。由于三物降烈马一事,引起太宗的注意,封为才人。但太宗自视甚高,英明神武,他喜欢的不是豪爽和勇武一类的女子,不过,三物降烈马一事,却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他便是身心文弱的太子李治。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李世民病逝,享年51岁。按照宫中的惯例,新皇即位,先皇后宫地位较低的世妇、御女一体送往感业寺为尼,武则天也置身其中,时年21岁。在太宗周年忌日,高宗李治到太宗的别庙上香,与先皇太宗的才人武媚娘相拥而泣。这一幕感人的场面很快传遍京师,高宗的王皇后知道的更快,也更为详细。王皇后为了打击正在与之

27、争宠的萧淑妃,把武则天接回了宫中。引武则天与萧淑妃抗衡。高宗在武则天回到宫中之后,大喜。宠幸武媚,萧淑妃只有伤心落泪了。紧接着,武则天又用计谋打倒了王皇后,坐上了后宫之主高宗皇后的宝座。后因高宗身体偏头痛重,帮高宗批阅奏章,逐步掌握唐朝实权。后作废太子,皇帝,亲自称帝,改唐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 三物降烈马:史书记载,“太宗有马肥逸,无人能驭。我为宫女,进言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鉄鐹,三匕首。鞭之不服则鐹其首,鐹之不服则断其喉。”3. 武则天由太宗才人到高宗皇后的“奋斗”:武则天入宫后,打倒了萧淑妃,对王皇后万分感激,但不过试权宜之计。她利用王皇后的憨厚,使她轻易地进封

28、昭仪。昭仪是九嫔中的第一位,在后宫仅次于皇后、贵妃,当时,只有皇后,因而武昭仪便居于第二。武媚继续受宠,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了联盟,但是他们那里是武则天的对手呢!王皇后有恩与武媚,使她使武媚改变了命运,因而武媚应当感恩戴德,但在宫中受宠,危机四伏,一旦发生一点细微的变故,便会姓名堪忧,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恩宠?唯一之途便是取皇后之位而代之,进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武昭仪顾不了报恩报德的那一套了,只想着无毒不丈夫,只想着妇人之仁成不了大事。她先巧妙的将萧两人对高宗的怨愤以至于谩骂告诉于高宗。于是高宗渐渐对王皇后不满了。不久武媚生下了一个女儿,女儿长的白白胖胖,美丽可爱,极得李治的喜爱。而武氏弄

29、死自己的女儿,嫁祸于王皇后,便使王皇后的作废成为了现实。之后,拥武派纷纷上表,请求立武氏为后,于是,李治下诏书立武氏为皇后。4.武则天和她的儿子们。在做皇后前,武则天生下了长子李泓,二子李贤。武氏做了皇后以后,心满意足,并没有想到要去干政、临朝,而是美滋滋地替李治生下了三子李显、四子李旦、女儿太平公主。此时她36岁。天顺人意,高宗李治有偏头痛的毛病,见不得文书奏章。后李治的头痛病发,目不能视,于是高宗将百司的奏事文牍,交给33岁的武皇后,由她裁夺。史称“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武则天又由后台推到了前台。朝臣知道了武后用事,纷纷依附。武则天乘机培植心腹。高宗病体不支,一旦驾崩,颇得人望

30、的太子李泓自然会继承皇位,这样武后只能回到后宫,不能干政。这对于权利欲极旺的武后来说,无异于一死。因此,他向杀死她的女儿那样轻松的决定,结束太子的生命,将李泓鸠杀。太子李泓死后,立其二子李贤为太子,不久李贤失欢与武后,被废为庶人,不久又被逼自杀。武后的第三个二子李显被立为太子。高宗驾崩后,太子李显即位,为唐中宗。李显想以韦后的父亲为侍中,中书令裴炎力争。李显大怒曰:“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一个月后,武后废中宗,封其为庐陵王。李显问她:“我何罪?”武太后阴冷地说:“汝欲与天下给韦玄贞,何得无罪!”,于是,李显被幽居别所,武后的第四个二子李旦即位,是为睿宗,居别殿,不得干预朝政。新

31、即位的睿宗惶惶终日,恳请让位与太后,于是,武则天真的即位,改国号为周。李旦降为太子,改姓武。武皇帝死后由谁来几位?是武氏还是李氏?一时拿不定主意。武后垂问重臣,丞相狄仁杰说,皇嗣是陛下亲子,陛下君临天下,当传子孙,岂可以侄为嗣?母子与姑侄孰亲,陛下稍加思量,不难明白。于是,坐贬14年的庐陵王择日被迎回了洛阳。李显回京以后,太子李旦请求让位。于是,李显立为太子。太后81岁时,太子带羽林军自玄武门入,杀武则天男宠,请太后传位,太子李显即位,复为中宗,回复大唐的国号。5.唐玄宗夺位:李显即位以后,韦皇后专权,后来,韦后与其女儿安乐公主在中宗食物中放毒,中宗在神龙殿被毒死,享年55岁。立中宗年方16的

32、幼子李重茂为帝,韦后临朝听政。后来韦后密谋杀死小皇帝和李旦。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死韦后登基,为唐玄宗。6.玄宗退位,肃宗临朝:唐玄宗在位时共有两个年号:开元和天宝。玄宗后期为富庶繁荣所陶醉,骄奢之心日益增长,早期的勤政纳谏作风逐渐退化。他任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宠爱杨贵妃,导致了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过程中,太子联合大将郭子仪平叛,平叛后玄宗逊位给太子,即唐肃宗。唐朝从此走向衰落。第4课“合同为一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了解和掌握唐朝册封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的历史史实。了解吐蕃、回纥、粟末靺鞨

33、、南诏、突厥与唐朝亲密的关系及文化互相交流影响的史实。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列表形式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现象,帮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相互尊重各民族风

34、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教学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重点突破:利用书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讲故事、再现历史场景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比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前后吐蕃社会发展的变化情况,从而理解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归纳唐朝对突厥的宽容政策、唐朝对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族首领所采取的册封政策、及对吐蕃的和亲政策,了解唐

35、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政策的表现,并分析这些政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加深理解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的原因。教学方法提问引导法。材料归纳法。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讲述法、讲解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前导学分组安排学生查找突厥、吐蕃、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等兴起的历史资料、重要人物和故事。了解我国现今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现今的民族政策。教学渗透点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具备中华民族的认同情感。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民族关系的融洽。联系今天现实,使学生初步具备开明、平等的民族交往观。教学资料教师教学用

36、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书籍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书籍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朱绍侯主编);从相关网站下载的与本课相关的音乐、图片、文字资料。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导入新课:方案一多媒体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青藏高原两首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与哪个民族有关?多媒体课件展示藏族、维吾尔族、白族、满族、彝族图片,请同学们猜一猜是哪一民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师:“这五个民族在唐朝时的称呼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学习唐与他们的关系。” 打出课题“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方案二师:“同学们,今天我穿的这件衣服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服饰?” (注:身着维吾尔族传统服饰

37、)师:“在唐朝时,它的服饰可是最时髦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师:“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唐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是如何相处的?” 打出课题“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讲授新课:一、唐与突厥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找出突厥族所在的方位,加深空间认识。同时请分组查阅此资料的同学简要介绍突厥的历史及对唐朝的威胁,并讲述渭水之盟的故事。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师:“面对势力如此强大的突厥,你看看唐太宗是如何处理它的?”多媒体给出材料: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 ” 多媒体给出唐太宗图。(引导学生看书,之后讨论2分钟,归纳) 师:“既

38、然唐朝都把突厥打败了,为什么唐太宗不斩草除根,免除后患,还要这么费劲地采取这么多的措施?”师总结,正是由于唐朝的政策开明,所以少数民族首领经常前来朝见唐朝皇帝。唐太宗也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解释天可汗)。正如柳宗元诗中所写的:“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过渡:西北安定后,唐朝的西南边疆又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民族政权吐蕃;唐朝又是如何处理与它的关系的。)二、唐与吐蕃的关系学生在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找出吐蕃所在的方位,加深空间认识。同时请分组查阅此资料的同学简要介绍松赞干布统一吐蕃的英勇事迹。请学生读第41页资料,出示图片步辇图师:“看步辇图,你能指出图上哪位是唐

39、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分析。” 并介绍画中的背景。简评:在表演过程中,只要学生想像合理,基本符合事实,就给予学生表扬。对于学生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其他同学指出,并及时解决、纠正。师:“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师:“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将近40年,请你对比文成公主入藏前后西藏的生活变化?谈谈你对文成公主的评价?”引导学生读书中26页课文和43页补充材料,总结归纳。多媒体展示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布达拉宫图片。后来,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在位时,唐金城公主再次入藏,与之和亲。师:“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40、?” 展示唐蕃会盟碑图片。过渡: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唐与突厥族与吐蕃族之间的深厚的情感,而当时,唐朝周边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你能说出唐朝都与他们有过什么样的关系吗?三、唐与回纥、靺鞨、南诏的关系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列表归纳,找出他们政策的相似性。多媒体课件展示“回纥贵族”“渤海石灯塔”“千寻塔”图片,通过对这三幅图的介绍,引导学生总结唐朝时期,由于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知道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认识了历史上的伟大女性文成公主,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

41、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我们应该为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课后思考和探讨1、联系现实,想一想你应该如何对待班里的同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同学?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族融合的形式有哪些吗?学生认真听,认真看,议论并请学生发言。生:“藏族称吐蕃;维吾尔族称回纥;满族称靺鞨;白族、彝族称南诏。”生:“维吾尔族”生:“这说明唐与它的关系比较好,相互影响深。学生看书读图。学生讲述故事。生:“武力征服;授予官爵、赐予田产;仍保留他们管理旧部的首领地位;朝廷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学生纷纷阐发他们的观点和见解生:“这说明唐太宗心胸宽广,平等仁慈。”“这说明他认识到民族

42、平等、共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政权,促进唐朝的发展;”“他年少时的危险经历都与少数民族的帮助有关,对他们怀有感激之情” “赶尽杀绝只会加剧仇怨,边疆地区仍不安定,战争还会再起。”学生看书读图。学生讲述故事。给学生5分钟讨论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想像力,自编台词,找四位同学分别扮演唐朝的官员、西藏来的使者、翻译人员和唐太宗.之后,找二位同学扮演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完整地表演西藏使者到大唐来求婚的场景。生:“仰慕中原文明”生:“要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唐蕃关系。同时也因为松赞干布年轻有为,值得信赖。”生:“文成公主入藏后,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学会了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技术。文

43、成公主教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文成公主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吐蕃。松赞干布派遣很多贵族子弟到唐朝学习,还聘请中原儒者为他掌管文书奏章。还发明了文字。传来了佛教。” 生:“因为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给吐蕃人民带来了巨大变化和进步,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此人民很尊敬她,感激她,为此专门建造了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并雕刻塑像纪念她,以至今天人们依然不忘对她的奉拜。”引导学生读书上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一封信。生:“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学生总结归纳: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南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回纥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和亲吐蕃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往情况主要少数民族学生识图,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和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