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赫山万源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24551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赫山万源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本文档共1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拉瓦锡 2.在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H2SO4,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g C.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 4.如图是“氮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物质属于单质 B.c点物质的化学式为HNO3 C.d点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e点物质和f点物质不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6.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7.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8.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燃料,完全燃烧后得到二氧化碳质量最多的是( ) A.C3H6 B.C2H4 C.CH4 D.C 9.过氧化氢消除矿业中氰化物的原理为:KCN+H2O2+H2O=X+NH3↑,X是 A.K2O B.KOH C.K2CO3 D.KHCO3 10.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性。铁锅易生锈,通常用完后擦干并保持干燥以防止生锈。自行车的支架刷有油漆,以防生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和______隔绝。在高温下,利用焦炭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可把铁从赤铁矿石里还原出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炼铁反应的原理______。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将铁粉投入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这种溶质是______,过滤后的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有盐酸和MgC12的混合溶液共100g,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HCl在混合溶液中质量分数为3.65%,求:A点溶液的溶质化学式为_____;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_____g,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恰好沉淀完全时,C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2)对比分析a、b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 14.(1)生活中为了防止铁生锈,常采用哪些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氨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氧化物,且放出大量的热。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______。 (查阅资料) (1)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 (2)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O2与NaOH的反应和CO2与Ca(OH)2的反应类似Ca(OH)2+CO2=CaCO3↓+H2O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不正确 (2)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应______保存氢氧化钠; (2)某同学认为用CaCl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另一位同学认为不可以,理由是:CaCl2溶液和NaOH溶液相混合也会出现____,因为Ca(OH)2是______。 1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实验1: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沉淀A和无色溶液B; 实验2:取沉淀A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其他物质是否存在,该小组同学进行如图实验: (1)由此可推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2)由探究活动二得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 (3)由探究活动一、二仍不能确定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的是________; (4)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解析】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学说。A错误; B、门捷列夫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B正确; 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错误; D、拉瓦锡利用汞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 A、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液碱性变弱,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错误; C、中和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先逐渐增加,随着反应的逐渐停止同时溶液不断向环境中散热溶,液的温度又降到常温,图象错误; D、随着稀H2SO4的加入,溶液中的水持续增加,图象错误。 故选:A。 【点睛】 主要考查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事实,能理解图象表达意思,针对图象表达,再联系反应事实即可解答。此题注意药品的量改变,导致情况的不同。 3、D 【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 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A不正确;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故B不正确;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个中子,故C不正确;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D 【解析】 A、单质的化合价为0,a点物质的化合价为0,属于单质,故正确; B、c点物质属于酸,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所以是HNO3,故正确; C、d点物质属于碱,d物质是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D、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5,,e点物质和f点物质,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故错误; 故选:D。 5、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越活泼反应越快,故A正确;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故B正确;C、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说明金属均已全部反应完,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是甲>乙>丙,则相对原子质量是甲<乙<丙,故C错误;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氢来源于酸,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多,消耗硫酸的质量越多,故D正确。 6、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一氧化碳、木炭的化学性质,它们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和还原性,因此都可以做还原剂;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现象相同:黑色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够污染环境,所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要对尾气进行处理;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 【详解】 A、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A错误;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碳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B错误; C、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具有相同的现象:黑色变红色,故选项C错误; D、木炭还原氧化铜时要防止液体倒吸,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需要防止液体倒吸,选项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试题分析: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这种“高密度液态水”本身仍然是水,所以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C.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8、A 【解析】 A、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6与CO2的关系式为1:3,即1mol C3H6生成3mol CO2; B、同理C2H4与CO2的关系式为1:2,即1mol C2H4生成2mol CO2; C、同理CH4与CO2的关系式为1:1,即1molCH4生成1molCO2; D、同理C与CO2的关系式为1:1,即1molC生成1molCO2。 故C3H6燃烧生成的CO2质量最大,故选A。 9、D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可知反应前有1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氮原子,3个氢原子,因此一个x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1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 故选D。 10、A 【解析】 由题意“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则: A、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法错误,故A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则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故B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可作还原剂,则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C选项正确; D、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可求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延展氧气水Fe2O3+3CO2Fe+3CO2大硝酸亚铁铜、银铁 【解析】 (1)利用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把金属铝制成片;故答案为延展; (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自行车的支架刷有油漆用以防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隔绝。故填:氧气、水; (3)在高温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填:Fe2O3+3CO2Fe+3CO2。 (4)由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因此由铜锌组成的黄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故填:大; (5)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易反应,首先发生反应:Fe+2AgNO3=2Ag+Fe(NO3)2,当AgNO3反应完以后,铁与Cu(NO3)2溶液反应,Fe+Cu(NO3)2=Fe(NO3)2 + Cu。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为硝酸亚铁;银和铜已经被完全置换出来,铁可能有剩余. 故答案为硝酸亚铁;铜、银;铁。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易反应。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NaCl和MgCl2 4 5.85 8.2% 【解析】 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 【详解】 (1)A点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和原溶液中含有的。 (2)混合溶液中含有HCl的质量为: 设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3)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设氯化镁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m,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n。 则C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沉淀完全时,C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2%。 【点睛】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 【解析】 (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2)两个反应中,不同的是碳酸钙的颗粒大小。左侧装置中是块状碳酸钙,右侧装置中是粉末状的碳酸钙。从而使得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同。通过控制变量的思想可知,改变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就导致反应速率不同。故答案为:反应速率和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 14、在洁净干燥的铁表面涂油(刷油漆等) 【解析】 (1)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接触氧气、水。破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防止铁生锈。故答案为:在洁净干燥的铁表面涂油(刷油漆等,答案合理即可);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氨气和氧气中包括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则生成的氧化物为氢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即水。所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故答案为:。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只有碳酸钠 猜想一 溶液变红色 CO2+2NaOH=Na2CO3+H2O 密封 白色固体 微溶于水 【解析】 猜想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时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时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变质时是碳酸钠。 实验探究: (1)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再滴加过量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猜想一不正确; (2)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 NaOH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应密封保存氢氧化钠。 (2)理由是:CaC12溶液和NaOH溶液相混合也会出现白色沉淀,因为Ca(OH)2是微溶于水的物质。 【点睛】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16、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 氯化钠 硫酸钠 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钠 【解析】 在[探究活动一]中,通过实验1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B,在硝酸钡、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可以形成沉淀的为①硝酸钡与硫酸钠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硫酸钠,②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铜,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④氢氧化钠与反应生成的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而溶液B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铜离子,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硫酸铜要么不含有,要么其中的铜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和无色的硫酸钠溶液或硝酸钠;而在实验2中沉淀加入稀盐酸部分溶解,说明有两种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氢氧化铜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因此可以断定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从而推出一定含有硝酸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B为无色,又结合原样品中含有硫酸铜,证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毕,溶液中不存在硫酸铜了,而至于硫酸钠、氯化钠无法确定; 在[探究活动二]中,取[探究活动一]中的无色溶液B加入酚酞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其中含有氢氧化钠,在将硫酸铜全部反应完毕后,仍有剩余;依次加入足量稀硝酸、硝酸钡和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没有氯化钠的存在,至于硫酸钠是否存在无法验证。 【详解】 (1)根据[探究活动一]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的硝酸钡、氢氧化钠、硫酸铜,而氯化钠和硫酸钠无法判断,根据[探究活动二]分析可知,加入硝酸银无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没有氯化钠,而所以步骤无法验证硫酸钠的存在,因此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 (2)加入硝酸银,若存在氯化钠,则一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而加入硝酸银后无沉淀生成,所以一定不含有氯化钠; (3)因为验证硫酸钠存在需要通过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的现象判断,硫酸钠具有的性质,硫酸铜同样具有,所以无法得出是否含有硫酸钠; (4)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而氢氧化钠含量最多,因此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可溶性的硝酸铜,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可溶性的硫酸钠,氢氧化钠与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可溶性的硝酸钠,所以可以推出溶质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和硝酸钠,另外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质中还含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因此B中溶质为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钠。 【点睛】 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铜离子溶于水中形成蓝色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