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深圳市图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2017 年 1 月本调研报告遵从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1 前言1.1 说明本次调研由 NGO2.0 发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管理研究所与 NGO2.0 执行。开始于 2016 年 9 月,截止于 11 月,本次调研共收集到 600 家组织答卷。除掉部分数据不完整的组织,作为本次数据分析对象的公益组织共有 531 家。参与本次调研的每家组织将都会收到一份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传播能力分析
2、和建议。如果您的组织参与了调研,请注意查收。NGO2.0 利用微博、QQ、微信等渠道传播调研信息。本次调研得到了公益地图省级合作伙伴长沙市雨花区群英公益发展促进中心、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郑州市和勤青年志愿互助中心、贵阳市众益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心、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宁夏青年社会创新发展中心、哈尔滨嘉仁公益服务发展中心、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四川协力公益发展中心、安徽益和公益服务中心的支持,还得到了灵析、南都基金会、中国发展简报、公益慈善周刊、公益慈善学园、恩派、益修学院、益+学院、公益时报、善达网等公益伙伴的传播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调研对象中,约有 15%的组织先后参加过 NG
3、O2.0 举办的新媒体培训,因而这些组织的互联网应用能力可能偏高,对本报告内中西部组织传播能力的整体数据有所影响。本报告为本次调研报告简要版,如需要完整版(约 70 页),请联系infongo20.org。请访问 NGO2.0 官方网站(http:/www.ngo20.org)查看更多调研信息及历次调研信息。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1.2 摘要1.参与调研的组织中,95%组织都是 2000 年(含)以后成立,成立于 2014年的组织最多。2.531 家公益组织中,79.28%为民政注册,尚未注册的比例为 8.66%。3.参与调研的组织 2015 年度收入在 1 万元以
4、下的组织最多(26.74%),收入 1 万至 10 万占 24.48%。与第四次调研相比,整体收入有所增加。4.与第四次调研的数据比较,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人员从志愿者(35.51%)变成了兼职人员(34.65%),专职人员也有所增加。5.公益组织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最大需求是“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运营等)”(53.86%)。这项需求在前两次调研中也居首位。6.2016 年组织传播渠道的选择中,微信公众号占比最高(59.13%),其次为微信和微信群(53.30%),微博从第四次调研的 25.96%大幅下降为 9.98%。7.公益组织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方式以面对面沟通最多;与志
5、愿者沟通的方式以在线渠道为主。8.2015 年有 64.53%的公益组织发起过众筹,其中发起过 3-5 次的组织有18.87%。采用过的众筹平台依次为腾讯公益、众筹网、灵析、淘宝、新浪微公益。2015-2016 年超过 50%的组织众筹金额在 5 万元以下。9.公益组织获取资源的能力在提升,参加过政府、企业主办的线下项目展会、资源对接会的组织有 67.42%,其中东部组织的参与比例达到了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474.75%;公益组织在线招标项目的参与比例有 47.27%。10.38.23%的组织使用过在线志愿者管理系统,比第四次调研的数据增加了一倍;使用服务对象的个案
6、管理系统的组织只有 21.85%,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捐赠者管理系统的组织也较少。83.42%的组织会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分享公益相关的知识,42.37%的公益组织会通过网络收听工具收集公众对他们的评价,75%的组织进行内部培训。11.在通过互联网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方面,社交网络的使用率非常高,绝大部分公益组织都通过社交网络来发布项目进展。同时有 60.45%的组织通过在线渠道公布组织财务状况,比第四次调研提升了 4%。12.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组织使用分析工具去分析所发布内容的访问量,公益组织对数据分析有一定需求;只不过组织对各类分析工具还不熟悉,已使用的工具集中在分析微信浏览量数据(51.
7、79%)。13.在协作方面,接近一半的组织使用多人在线会议,但是使用在线日历、屏幕分享、在线文档编辑等工具进行网络协作的不多。14.根据本次调研建立的评价体系,西部和中部公益组织的互联网传播能力稍弱于东部,但三者之间的差距甚小。15.一般来说,组织工作人数越多,互联网传播能力越强。但 11-20 人(全职/兼职人数)的组织的传播能力略微突出。16.2015 年收入在 10 万以上的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差别不大,但总体来说,经费规模越大,能力稍强。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52 基本情况2.1 所在地域图1 组织所在地域 参与调研的公益组织中来自广东省的最多,排名第二、第三的
8、是甘肃和四川;来自天津、海南、吉林省的组织最少。2346677899910101112131315161618252729303435384267天津海南吉林青海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湖北河北上海福建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宁夏浙江云南新疆湖南江西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北京四川甘肃广东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62.2 从事领域:儿童青少年最多图2 组织从事领域 本次调研的领域划分为 22 类,每个组织限选 5 项。参与调研的儿童青少年类组织最多,占 51.04%;其次是教育助学(37.48%)与综合志愿服务(29.57%);从事劳工权利、动物福利与性少数权利的组织最少。0.94%0.9
9、4%0.94%3.01%3.58%4.71%4.71%5.46%5.84%8.29%10.55%11.11%11.49%11.68%11.86%22.03%22.60%23.54%24.86%29.57%37.48%51.04%动物福利性少数劳工权利艾滋病民间研究机构信息网络企业社会责任女性权利社会企业文化艺术灾害管理医疗卫生健康农村发展其他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公益行业支持老年人残障人士综合志愿服务教育助学儿童青少年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72.3 成立时间:2014 年最多图3 成立时间 参与调研的组织中,成立时间从 1986 年到 2016 年的都有。95%组织都是
10、2000 年(含)以后成立,2013 年到 2014 年组织数量开始大量增长,2013 年的组织增长率达到了 52%,成立于 2014 年的组织最多。成立组织总数是按年份累积出所有已成立的组织总数,如 2015 年成立组织数为 78 家,累积数量为 411 家。01002003004005006001986198719881991199219931994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新组织数量组织总数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82.4
11、发起方:个人为主图4 发起方 大多数(69.68%)的公益组织由个人发起,其次是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22.79%)发起,政府、企业发起的都较少。2.5 组织类型:民政注册为主图5 组织类型 531 家公益组织中,79.28%为民政注册,尚未注册的比例为 8.66%,其余包括工商注册、民政备案、组织挂靠、以虚拟社区等方式存在的组织。3.39%4.14%22.79%69.68%企业政府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个人1.69%3.01%3.01%4.33%8.66%79.28%民政备案工商注册仅通过网络注册、以虚拟社区等方式存在组织挂靠尚未注册民政注册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2、92.6 年度收入:组织数量随着收入线性递减图6 年度收入 参与调研的组织 2015 年度收入在 1 万元以下的组织最多,占本次调研组织的 26.74%,收入 1 万至 10 万的组织数量也相当多,占 24.48%。与第四次调研得到的组织 2014 年度收入分布比较,收入 1 万以下组织数量减少较多,1 万至 10 万的组织数量略有增加,10 万至 50 万、50 万至 100 万区间的组织数量有所增加。26.74%24.48%22.22%9.98%9.98%6.59%0%5%10%15%20%25%30%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02.7 服务区域:服务本市最多图7
13、服务区域 公益组织的服务区域主要是本市(48.40%),其次是本省(21.28%)和全国(17.51%),服务本社区、跨省、跨国的组织均较少。图8 全国服务组织的地域分布 5.27%48.40%21.28%6.03%17.51%1.51%0%10%20%30%40%50%60%本社区本市本省跨省全国跨国安徽1%北京26%福建1%甘肃3%广东24%贵州1%河北2%河南4%湖北2%湖南1%吉林1%江苏1%青海1%山东5%山西2%陕西4%上海6%四川6%天津1%云南1%浙江3%重庆1%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1服务全国的组织也是来自北京的最多,其次是广东,这两个省份占了服务
14、全国的组织数量的一半。在其他省份中,四川和上海略强,约为 6%。2.8 工作人员人数:4-10 人最多图9 工作人员人数 工作人员人数为 4-10 人的公益组织最多占 42.94%,其次是工作人员人数为11-20 人(20.72%),0-3 人、31-50 人、51 人及以上的公益组织差不多各占10%左右。与第四调研 2015 年的数据比较,0-3 人的组织数量大幅度下降,11-20 人的组织较大幅度增长,4-10 人和 21-30 人的组织少量增长,31 人以上的组织数量有所下降。11.49%42.94%20.72%9.04%5.27%10.55%0-3人4-10人11-20人21-30人3
15、1-50人51人及以上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23 技术基础条件3.1 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主要是兼职人员图10 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类型 与第四次调研的数据比较,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人员从志愿者(35.51%)变成了兼职人员(34.65%),专职人员也有所增加,没有技术支持人员的组织比例仍然有 19.40%。21.28%34.65%24.67%19.40%0%5%10%15%20%25%30%35%40%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没有人第四次调研第五次调研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33.2 使用互联网的限制因素:以缺少专业人员为主图11 使用互联网的
16、受制约因素 使用互联网限制因素总体来看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缺少互联网专业人员”,这类组织占到 61.58%。有 16.20%的公益组织认为使用互联网未受到限制。“其他”选项中填写的内容包括没有资金、没有专职人员、经费困难、经费不足等。3.3 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最大需求:传播策略培训图12 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最大需求 1.88%2.07%2.26%3.39%12.62%16.20%61.58%组织管理人员不重视使用互联网缺乏上网的技能网络不稳定其他缺乏硬件(如办公地点、电脑、手机设备)未受到限制缺少互联网专业人员1.51%4.14%4.14%4.71%10.55%21.09%53.86%其
17、他计算机等设备计算机基本使用培训(指与互联网使用无移动应用开发服务计算机软件使用培训(例如使用QQ、微网站、应用或管理系统开发服务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例如微信公众号、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4公益组织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最大需求是“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运营等等)”(53.86%),其次是“网站、应用或管理系统开发服务”(21.09%),然后是“计算机软件使用培训(例如使用 QQ、微信、视频制作软件等等)”(10.55%)。与第四次调研数据比较起来,“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从 37.43%提升到了 53.86%。4 沟通方式4.1
18、 传播或营销策略、计划:多数制定了计划并通过图13 2016 年营销或传播计划 大多数组织(48.59%)都制定了 2016 年计划并已在团队通过。“没有正式的计划,仅有些要点”的组织从第四次调研的 31.32%变成了 27.12%。1.51%6.03%7.16%9.60%27.12%48.59%不知道继续执行2015年的营销或传播活动仅制定了2016年计划,没有与团队讨论仅有些想法没有正式的计划,仅有些要点制定了2016年计划并已在团队通过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54.2 2016 年传播目标:建立品牌最优先;经营社区关注大幅提升图14 2016 年最重要的传播目标
19、 2016 年组织最重要的传播战略问题限选三项。“建立组织或项目品牌”被70.81%公益组织纳入 2016 年传播战略中。“经营我们的社区”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说明公益组织已经越来越将社区建设作为社会媒体传播策略的核心。10.73%16.57%17.51%22.60%25.42%27.68%29.57%32.39%36.53%70.81%维护当前捐赠者维护已有志愿者维护组织现有服务对象提升组织互联网宣传的浏览量争取新的志愿者运营微信账号建立组织的行业专家地位争取新的捐赠者经营我们的社区建立组织或项目品牌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64.3 2016 年传播渠道:微信公众号最
20、重要;微博大幅下降图15 2016 年最重要的传播渠道 2016 年组织传播渠道问题限选三项。传播渠道工具的选择中,59.13%的公益组织选择将“微信公众号”纳入 2016 年的传播战略中。其次为微信和微信群(53.30%),第三名官网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 25.42%。下降比例最大的是微博,从第四次调研的 25.96%大幅下降为 9.98%。0.38%0.75%3.01%3.20%5.46%6.03%6.78%9.98%16.76%19.59%19.77%20.15%22.79%23.16%25.42%53.30%59.13%其他手机短信组织自有应用电话联系网络直播电子邮件或电子简报外展(制作
21、展位、传单等)微博面对面传播QQ和QQ群行业网络媒体(NGOCN、中国发展简报宣传视频制作工作坊(沙龙、论坛、讲座等地面活动传统媒体(报刊杂志电视等)官方网站微信和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74.4 协作与沟通4.4.1 与服务对象沟通方式:面对面沟通最多图16 组织和服务对象常用的沟通方式 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方式的问题限选三项。公益组织选择面对面沟通的比例最高,占 68.55%。电话联系(61.58%)和微信(61.21%)的比例次之。0.56%3.39%3.95%6.40%6.97%14.69%18.46%25.05%61.21%61.58%68.5
22、5%移动app微博官方网站手机短信外展(如制作展位、发传单)电子邮件公众号QQ微信电话联系面对面沟通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84.4.2 与志愿者沟通方式:以在线渠道为主图17 组织和志愿者常用的沟通方式 与志愿者进行沟通方式的问题限选三项。公益组织使用微信的比例最高,占78.72%。电话联系(52.92%)和面对面沟通(43.31%)的比例次之。上两组数据显示,公益组织的服务对象较少使用网络沟通,而志愿者的网络使用能力较强。0.38%0.56%1.88%2.82%6.03%10.17%10.92%17.33%40.87%43.31%52.92%78.72%网络直播移
23、动app微博官方网站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志愿者工作坊公众号QQ面对面沟通电话联系微信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194.5 众筹情况4.5.1 采用过的众筹(在线筹款线下募捐)平台图18 组织采用过的众筹平台 公益组织采用过腾讯公益平台的最多,占 46.89%,采用线下捐款、众筹网、灵析、淘宝、新浪微公益、其他平台较少,26.18%的组织没有使用过众筹平台。3.95%4.33%9.60%12.24%13.18%26.18%29.76%46.89%新浪微公益淘宝其他灵析众筹网没有线下捐款腾讯公益平台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04.5.2 2015 年发起的
24、众筹次数图19 组织 2015 年发起的众筹次数 35.47%的公益组织在 2015 年未发起过众筹项目,发起过 3-5 次众筹项目的组织最多,占 18.87%,发起过 1 次、2 次、6 次及以上的各占 15%左右。4.5.3 2015-2016 年通过众筹获得的金额总数图20 组织 2016 年通过众筹获得的金额总数 2015 年至 2016 年 11 月,29.94%的公益组织尚未通过众筹获得金额,通过众筹获得 1 万元以下的公益组织最多,占 20.15%,有 3.77%的公益组织通过35.47%16.04%15.47%18.87%14.15%没有1次2次3-5次6次及以上29.94%2
25、0.15%17.33%10.17%13.75%4.90%3.77%无0元以上至1万元1万元以上至5万元5万元以上至10万元10万元以上至50万元5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100万元以上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1众筹获得 100 万元以上筹款。5 互联网传播情况5.1 了解行业信息图21“了解行业信息”应用情况 绝大部分组织关注了同行的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加入了公益组织 QQ/微信群,访问公益行业信息网站。这说明了公益组织对行业信息的关注度还是很高的;以上各种平台也是公益圈内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与第四次的调研数据比较,在微博上关注公益机构的比例下降很大,从 91.59%下降
26、到了 76.84%。62.34%76.84%82.30%96.42%97.93%订阅了同行的电子简报在微博上关注了公益机构访问公益行业信息网站(如发展简报、NGOCN等)加入了公益组织QQ/微信群关注了其他公益组织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2图22 线下跟同行交流信息 50.09%的组织经常在线下跟同行交流信息。不过,也有 12.05%的公益组织很少或从不在线下跟同行交流信息。图23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行业信息 74.01%的组织会时常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行业信息。不过,也有 25.99%的组织很少或从不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行业信息。0.94%11.11%50.09%
27、37.85%从不很少经常有时3.58%22.41%38.61%35.40%从不很少经常有时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3图24 不同地区组织了解行业信息的详细情况 按照东西中部的区域划分来看,不同地区组织了解行业信息的差别不大。与第四次调研的数据比较,不同区域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94.06%76.24%96.53%66.34%83.17%97.00%79.50%99.50%64.00%88.00%99.22%73.64%97.67%53.49%72.09%加入了公益组织QQ/微信群在微博上关注了公益机构关注了其他公益组织的微信公众号订阅了同行的电子简报访问公益行业信息网站
28、(如发展简报、NGOCN等)中部西部东部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45.2 宣传机构,倡导公益理念图25“宣传机构,倡导公益理念”应用情况 通过各种方式(网站、QQ 群、微博或微信等)宣传本组织的公益组织高达93.41%;大型公益活动时,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倡导公众参与的组织达到89.45%;51.60%的组织做过一些微电影或微视频宣传片并已经上传到网上。图26 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互动,分享公众参与公益活动的照片、感想等 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分享公众参与活动的照片、感想等的公益组织占到了绝大多数,从不或者很少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分享公众参与活动的照片或感想51.60%8
29、9.45%93.41%做过一些微电影或微视频宣传片并已经上传到网上大型公益活动时,我们倡导参与式公益,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倡导公众参与通过各种方式(网站,qq群,微博或微信等)宣传本组织3.01%9.60%58.76%28.63%从不很少经常有时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5的公益组织仅占 12.61%。图27 不同地区组织宣传倡导的详细情况 5.3 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图28“通过互联网获得资源”应用情况 88.12%57.92%92.08%89.50%45.00%93.50%91.47%51.94%95.35%大型公益活动时,我们倡导参与式公益,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倡导
30、公众参与做过一些微电影或微视频宣传片并已经上传到网上通过各种方式(网站,qq群,微博或微信等)宣传本组织中部西部东部29.94%37.66%42.56%42.56%47.27%67.42%通过行业门户网站(如NGO2.0地图、基金会中心网等)获取了新的合作机会参加过通过网络举办的公益项目竞赛通过行业门户网站(如NGO2.0地图、基金会中心网等)寻找企业、基金会或者NGO的项目组织有员工接受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培训参与政府或基金会的在线招标项目参加过政府、企业主办的线下项目展会、资源对接会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6参加过政府、企业主办的线下项目展会、资源对接会的公益组织比
31、例较高,有 67.42%;通过 NGO2.0 地图或者行业门户网站找企业、基金会或者 NGO 的项目的公益组织占 42.56%。图29 不同地区组织获取资源的详细情况 33.17%42.57%54.46%74.75%41.09%44.06%28.00%43.00%43.50%63.00%34.50%42.50%27.91%41.86%41.86%62.79%37.21%40.31%通过行业门户网站(如NGO2.0地图、基金会中心网等)获取了新的合作机会通过行业门户网站(如NGO2.0地图、基金会中心网等)寻找企业、基金会或者NGO的项目参与政府或基金会的在线招标项目参加过政府、企业主办的线下项
32、目展会、资源对接会参加过通过网络举办的公益项目竞赛组织有员工接受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培训中部西部东部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75.4 知识和信息管理图30“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应用情况 有 50.47%的组织在互联网上有分享公共资料的地方。也有相当数量的组织使用过在线志愿者管理系统。使用服务对象的个案管理系统的组织只占 21.85%,使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项目管理和使用捐赠者的管理系统的组织也较少。与第四次调研的数据比较,使用在线志愿者管理系统的组织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图31 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分享公益相关的知识 18.46%18.83%21.85%35.97%38.23%5
33、0.47%使用捐赠者的管理系统使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项目管理(如Tower、Teambition等)使用服务对象的个案管理系统接受过专业信息技术培训的员工在组织内做过分享使用在线志愿者管理系统(灵析、麦客CRM、今目标或定制开发等)本组织在互联网上有个分享公共资料的地方(如百度云盘等)3.20%13.37%52.35%31.07%从不很少经常有时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883.42%的组织会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分享公益相关的知识。仅有 16.58%的组织很少或从不这么做。图32 通过网络收听工具收集公众对我们的评价(如百度新闻订阅等)42.37%的公益组织会通过网络收听
34、工具收集公众对他们的评价;超过一半的组织不会这么做。图33 举办组织内部培训 有大约 75%的组织习惯于进行组织内部培训。19.96%37.66%16.38%25.99%从不很少经常有时2.64%22.03%35.59%39.74%从不很少经常有时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29图34 在 QQ 群微信群内分享资料 绝大部分组织都在 QQ 群微信群内分享资料。图35 不同地区组织知识管理的详细情况 0.94%8.66%65.73%24.67%从不很少经常有时20.79%57.43%25.74%27.72%40.59%34.65%17.50%46.00%14.50%16.50
35、%38.50%40.00%17.83%46.51%13.18%20.93%34.11%31.78%使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项目管理(如Tower、Teambition等)本组织在互联网上有个分享公共资料的地方(如百度云盘等)使用捐赠者的管理系统使用服务对象的个案管理系统使用在线志愿者管理系统(灵析、麦客CRM、今目标或定制开发等)接受过专业信息技术培训的员工在组织内做过分享中部西部东部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05.5 提升公信力图36“提升公信力”的应用情况 在通过互联网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方面,社交网络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绝大部分公益组织通过社交网络来发布项目进展。
36、同时有 60.45%的组织每年通过在线渠道公布机构财务状况。图37 主动通过媒体发布项目及活动信息 不到一半的组织主动通过媒体发布信息。60.45%63.09%84.56%91.15%本组织会通过在线渠道定期公布机构财务状况有几家固定的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合作伙伴本组织通过互联网公开了我们组织的工作目标,使命宣言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或社交网络等方式发布机构项目活动进展16.57%34.46%19.02%29.94%从不很少经常有时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1图38 接受媒体的邀稿或专访 超过一半的组织接受媒体的邀稿或专访。图39 不同地区组织提升公信力的详细
37、情况 8.29%29.94%15.82%45.95%从不很少经常有时63.86%91.58%82.18%57.92%56.50%93.50%87.50%62.00%72.09%86.82%83.72%62.02%有几家固定的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合作伙伴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或社交网络等方式发布机构项目活动进展本组织通过互联网公开了我们组织的工作目标,使命宣言本组织会通过在线渠道定期公布机构财务状况中部西部东部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25.6 数据分析图40 数据分析的应用情况 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组织使用分析工具去分析所发布内容的访问量,这说明公益组织对数据分析
38、有一定需求;只不过组织对各类分析工具还不熟悉,比如分析微信浏览量数据的机构很多,分析微博和官网的就很少。这意味着公益机构在了解、使用更多分析工具、了解自己在线传播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图41 不同地区组织数据分析的详细情况 19.02%20.90%51.79%本组织使用在线分析工具(如百度统计等)对官方网站访问量进行过分析本组织使用微博分析工具(如知微等)对官方微博访问量进行过分析本组织会分析微信发布文章的被访问情况53.96%23.76%22.28%54.00%19.50%18.00%44.96%18.60%15.50%本组织会分析微信发布文章的被访问情况本组织使用微博分析工具(如知微
39、等)对官方微博访问量进行过分析本组织使用在线分析工具(如百度统计等)对官方网站访问量进行过分析中部西部东部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35.7 互联网协作图42 互联网协作应用情况 在协作方面,使用在线日历、屏幕分享等工具进行网络协作的组织不多。图43 使用 YY 语音、QQ、微信或 Skype 等工具进行多人在线会议 接近一半的组织进行多人在线会议。16.95%24.11%开网络会议时,我们使用过屏幕分享工具(如skype的屏幕分享、joinme、teamviewer)使用在线日历安排日程16.57%35.03%22.03%26.37%从不很少经常有时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
40、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4图44 使用在线文档工具(如百会、OneNote、印象笔记等)共同编辑文档 仅有 24%的组织使用在线文档编辑。图45 不同地区组织互联网协作的详细情况 35.40%40.49%9.23%14.88%从不很少经常有时26.24%20.30%22.00%17.00%24.03%11.63%使用在线日历安排日程开网络会议时,我们使用过屏幕分享工具(如skype的屏幕分享、joinme、teamviewer)中部西部东部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56 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评估通过专家评估法,NGO2.0 构建了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的指标体
41、系,将此次调研中的相关问题划分为第五章小节标题的 7 个能力指标,并根据专家意见,为每个能力指标赋予权重。根据参与调研组织的有效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组织最终的互联网传播能力得分。需要指出的是,本次报告提出的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指标是一个创新性尝试,经过几年的实践,正在进行不断的修正,在此供读者参考。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工作人数规模和不同经费的组织的传播能力数据,可以得出一些结论。6.1 不同地区的组织综合能力差距较小,东部稍强图46 不同地区组织的传播能力平均分比较 从平均数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到,西部和中部公益组织的综合能力稍弱于东部公益组织,但三者之间的差距甚小。此结论可能与参与调研的中西
42、部公益组织有56.6654.6153.260102030405060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6相当一部分接受过 NGO2.0 的新媒体培训有关(请参见前言)。与第四次调研的数据比较,基本一致。6.2 互联网传播能力与组织人员规模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图47 不同规模组织的传播能力平均分比较 从平均数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互联网传播能力与组织人员规模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总体来说人数越多,能力越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 11-20 人的组织的传播能力略微突出。49.8754.4457.3154.7954.0560.140102030405060700-3
43、人4-10人11-20人21-30人31-50人51人及以上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76.3 互联网传播能力与组织经费规模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图48 不同经费组织的传播能力平均分比较 从平均数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互联网传播能力与组织经费规模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总体来说经费规模越大,能力越强。48.8653.7358.3058.5860.0362.28010203040506070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86.4 组织所在地域与互联网传播能力相关度图49 所在地域与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按分数排序)参与调研的公益组织中,重庆、浙江、上海、北京的公益
44、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最强。50.0250.6351.7752.2652.6052.6753.3553.7154.3554.4154.8955.3655.7756.1657.3557.5060.5160.6562.7467.13020406080山西新疆云南贵州江西山东宁夏甘肃河南安徽江苏广西陕西四川广东湖南北京上海浙江重庆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第五次调研报告 396.5 组织服务领域与互联网传播能力相关度图50 服务领域与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按参与调研的组织数量排序)不同服务领域的公益组织的互联网传播能力也有所不同。服务领域为动物福利、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网络、民间研究机构、文化艺术、灾害管理等领域的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能力较强。60.6457.3557.7555.4156.8557.8152.4351.8654.9556.5555.560个50个100个150个200个250个300个0分20分40分60分得分组织数量